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心元素丰富心理健康课程应用理论研究

2024-11-14高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9期

[摘 要] 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满足学生内在心理需求及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方面存在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学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心元素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9-0029-0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校教育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西方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思想进行本土化改造与创新,以不断满足不同时期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1]。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环节,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渠道。新时代教育对象的生活方式、学习渠道、思维方式、兴趣点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时代和实践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创建一门既满足学生心理内在需求,又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同时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如何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的中国之问、时代之问、大众之问,便是做好这两个结合:同中国当代大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现状

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议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还与家庭环境、教育体系以及整个社会的背景紧密相连。当前社会,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方面总体良好,但若细致审视他们在智力、道德、意志、心理等关键素质方面的表现,并与理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标准相比较,可以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渴望自我实现但自我定位模糊。许多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但对于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个人目标、正确自我定位存在困惑。二是道德理解与实践行为存在脱节。尽管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在将这些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方面存在不足。三是个人竞争与团队协作的不平衡。在强调个性和竞争的环境下,一些大学生过于强调个人成就,而在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方面表现不足。四是决策意志与自我管理的不足。面对选择和挑战时,部分大学生呈现出意志不坚定和自我管理能力SDyONqontI6HaMFAXqiWAQ==较弱的特点。五是对独立性的向往与自理能力的缺乏。虽然大学生渴望独立,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在自我照顾和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此外,青年学生在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方面还经常出现意义感缺乏、生命观念淡漠、抗挫折能力弱、自我同一性缺失等问题。

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短板与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满足学生内在心理需求方面的困境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存在过度学科化和专业化的问题,不能满足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与专业教材有所区别,但其中仍然充斥着许多枯燥的专业术语和过时的案例。这些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相去甚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单一的知识性传授忽视了学生情感和兴趣的培养,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脱节,减少了学生对心理探索体验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如果课程内容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需求,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在引导学生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与学生的情感体验需紧密结合,以确保学生能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精神,缺少体验式活动和实践环节,课程效果有限。将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授课方式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探索[2-3]。为了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方面的困境

当前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网络文化盛行,时代和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跳动的脉搏,融入新时代的元素。然而,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和方法上显得有些滞后,缺乏时代感。依旧依赖于传统的讲授和灌输方式,这在激发学生兴趣和促进知识内化方面效果有限[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更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元素,以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教师、教学环境等方面也亟须创新。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当前时代与实践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要求与过去相比,也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过去学生主要通过书籍和教师传授获取知识,而新时代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普及使信息量激增,要求大学生要具备筛选、分析和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二是过去对技术的依赖相对较低,而新时代大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数字工具和平台,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三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有一定要求,我们需要用辩证眼光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交流与合作。四是过去学习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阶段,新时代强调终身学习,需要不断学习并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五是过去社会变化相对较慢,而新时代社会和工作环境快速变化,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六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导致就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把新时代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与时俱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学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西方文化无法替代的心理学价值

心理学最早从哲学和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在不少人的观念中是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也多使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理论和思想。但事实上,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开始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探究,从思辨及实证两个层面取得了很多与现代心理学相符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在自我意识的教学中,西方哲学资源如苏格拉底和古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石柱铭文“认识你自己”被频繁引用,而《道德经》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东方哲学中的自我认知观点却鲜有涉及;在探讨如何看待和应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与挫折时,通常会提到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和其中的“ABC法则”,这些方法侧重于认识和改变不合理的信念以及情绪和行为的调整,对于东方哲学中庄子的思想“外物不可必”“虚舟触船”这些强调顺应自然与内在平和的思想讨论极少;在人际交往的教学中,埃利斯人际交往黄金法则“以你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常作为主要内容,而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以及晏子和齐景公的“推己及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人际交往原则,却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

此外,在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情境和文化中,人们的基本信仰和价值取向迥异,直接搬用西方思想流派或学说文化培育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解决大学生在时代激流中所遇的精神问题是行不通的。比如,西方国家对于生死的态度往往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死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我们要坚持西为中用原则,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削足适履,对西方心理学内容进行生搬硬套,甚至盲目崇奉[4]。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国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撑,更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古代先哲们的学说观点和流传下来的历史故事中蕴藏着丰富的关于生命的意义、人际交往、为人处世、价值追求、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以及应对苦难与挫折等方面的心理学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儒家强调“仁爱”“礼”“义”等价值观,可以通过讨论这些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高尚的人格;道家的“无为”和“顺其自然”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接受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减少焦虑和压力,培养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佛教的冥想和正念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此外,历史典故、传统艺术、中医养生、传统节日、诗词歌赋、传统武术、中国茶文化及家风家训等都可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应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新问题提供策略

在多元文化浪潮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可能会面临缺乏意义感、容貌焦虑、非理性消费、躺平与内卷等新情况,这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并未提到,但确实又应当属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应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一些策略。在意义感的培养方面,可以利用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在容貌焦虑和自我接纳方面,可以借鉴道家的“顺其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引导学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倡导重视内在美;在非理性消费方面,引用儒家倡导的“节俭”和“中庸”原则,教育学生理性消费,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针对“躺平”思想可以利用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鼓励学生积极进取,面对挑战,同时倡导道家的“顺其自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借鉴古代儒家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弘扬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原则,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引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导,教育学生在网络空间中保持文明礼貌,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强调“仁爱”和“互助”精神,鼓励学生建立互助合作的社交网络,共同面对生活挑战。

以平衡物欲为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不少相关论述。春秋思想家管仲在《管子》中讲道:“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近之不能勿欲,远之不能勿忘。”论述人的情感是以欲望的满足与否为转移的。欲望满足则生乐,欲求未满则忧虑,情感反过来也会增强欲求的强度,欲求得不到满足时,情感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刺激欲望使之更加旺盛,以致产生破坏行为。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传递了减少私心,降低过高的物质欲望和对名誉地位的追求的价值观。

古老的哲理从洗涤和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历史中走来,带着先哲们闪着光的智慧和厚重感,有些内容更是通过发人深思的故事形式阐述,更加生动可感,易于被接受。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探究其中蕴含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完善人格、涵养品格。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与本校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密与本校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知识中纸上谈兵。每所学校有不同的历史、校风、学风,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也不相同,生活学习在不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与本校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如何了解本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动态?网络上的热点事件、热门话题、评论区是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思想栖息地和发声地,每一段时间流行的话语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思想。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反馈、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声等都是了解本校学生心理的一手资源。作为一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将这些内容纳入心理健康课程中,引领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应对问题。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课程,应紧贴本校学生群体心理思想动态,结合本校学生具体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方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活力、不断丰富发展,从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文化哲理支撑。这从两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心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和理解。二是要结合学生过去已经经历、现在正在发生、未来可能遇到的真实情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只有与本校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切实满足学生内在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与新时代实践发展要求相结合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心也不同,因此,心理健康课程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与新时代实践发展的要求相结合。新时代实践发展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在于不再只关注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困扰和疾患,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满足本校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当好大学生的知心人,还要与新时代实践发展要求相结合,当好大学生的引路人,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们只有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自觉坚持和运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清醒、敏锐地觉察、认识、抵御各种思潮中可能产生的侵蚀,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才能开展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内在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宗旨,更好地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服务。

五、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导致中西方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上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内在心理需求并且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构建更加全面和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建立本土化心理健康思想,这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够促进东西方心理学理论的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更好地培育中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当代大学生在时代激流中勇毅前行时的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 黄海.概念史视域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演进历程研究(1978~)[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23.

[2] 赵郝锐.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12):43-45.

[3] 朱海雪,张晓旭.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5):441-442.

[4] 华云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策略[J].新乡学院学报,2024,41(4):70-73.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