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2024-11-09周南南王子铭孙慧桐纪文卿
[摘 要]以既有教育理论成果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围绕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四大核心能力,构建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体系,对大学生创新素养水平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新素养总体表现良好,学习能力优异,但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交叉学科大学生的综合得分最高,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大学生的综合得分次之;本科生在学习能力上的表现优于研究生,研究生在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上的表现优于本科生;不同院校层次的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结合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结果,为不同学科类别、学历层次、院校层次的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分别提升大学生的四大核心能力,可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养;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4)03-0071-09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literacy
Abstract: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existing educational theories,and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and centering on the four core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academic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this study constructs an assessment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literacy,and measures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liter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have good innovative literacy and excellent learning ability,but their innovative abi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ents i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those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erform better than graduate students in terms of learning ability,and graduate students perform better tha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four dimensions:learning ability,academic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refore,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literacy,targeted programs are provided for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educational levels and university levels to improve the four core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 respectively,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literacy.
Key words:the innovation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academic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practical ability
一、引言
创新是推动国家繁荣、民族进步的核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创新以人才为本。大学生作为人才的储备力量,其创新素养的评价和提升尤为重要。由于高等教育承担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2],有必要构建一个科学的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体系,一方面有助于全面评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明确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方向,为高校的创新教育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新教育模式,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需要高校充分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平台和载体,实现创新效果最优[3]。高校教学改革要以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水平为主要目标,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4]。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体系不仅可为大学生提供清晰的自我认知路径和发展方向,还能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有所助力。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内涵的研究
国内关于创新素养内涵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此后逐渐受到重视并获得了迅速发展。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创新素养内涵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框架。张迪等指出,创新素养不仅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涵盖创新品格的塑造和创新价值观的形成,认为高校在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品格,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5]。郭珊珊等认为创新素养涉及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二维理论,创新动机、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的三维理论,人格、思维、学习素质、社会能力的四维理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基础、创新人格的五维理论等[6]。许冬梅等提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能力量表是以知觉三阶段“显性化”创造性思维过程为理论基础的,所反映的创造力测评结果具有直观、便捷、客观等优点[7]。师保国等认为创新素养是一个由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整体,在这些因素中,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正确的态度,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创新活动[8]。陶金国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究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构建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实证支持[9]。李润洲将创新素养概括为学术阅读、知识活性与创新能力三要素,强调了学术阅读和知识活性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10]。甘秋玲等学者进一步细分了创新素养的要素,将其划分为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三个方面,强调了创新素养对于新观念和新方法的生成与应用的重要性[11]。Keinänen等探讨了大学与公司合作背景下的学术氛围如何影响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实际合作项目中个人和环境因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2]。Iolanda利用定量设计测试了多个假设下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学生的创新素养技能,结果表明,自然学科学生在沟通、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方面的数字技能较强,而人文学科学生则在创意和信息技能方面表现更佳[13]。Shadiev通过远程协作项目探索了技术支持的学习活动如何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14]。
(二)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素养测度的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大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指标的构建和创新能力的测量方法。Gillbert最早提出了智力包含操作、内容及结果的三维空间结构[15]。在此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归纳出创造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其中,创造性人格表现为行为上的特征,创造性思维则指操作过程中的认知或思维特点[16]。郭珊珊等将协同创新理论引入大学生创新素养评价领域,采用德尔菲法探索性地构建了一套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实证分析了科研实践与大学生创新素养提升之间的关系[6]。余利川等聚焦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编码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结构,包括具体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品质和综合创新能力三大核心要素[17]。胡瑞等以82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索创新支持感知和认知灵活性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验证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影响关系中的作用,揭示大学生创新行为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有助于推动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发展,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创新素养[18]。Marín-García等采用FINCODA创新素养模型用以评估工作环境中创新者的能力,分析得出创新素养的五个维度—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网络建设、主动性和团队合作—是创新工作的关键能力,对于大学生过渡到职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9]。Keinänen通过质性分析评估了创新教育方法如何影响商学院学生的创新素养,研究表明多样化和激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尤其是那些在创新教育环境中有更多学习经验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创新素养水平[12]。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素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基于创新素养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和多维性,目前对于创新素养的研究尚有不足之处。一方面,虽然有很多学者对创新素养进行了理论研究,但真正进行实证研究的相对较少,这使得很多理论缺乏实际的验证。另一方面,创新素养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单一学科的框架内,缺乏跨学科的整合和研究。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方法和策略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概括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内涵,构建一套系统的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体系;其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系统收集并分析数据,以全面了解大学生创新素养的现状和特点;最后,为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提出建议,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提供切实的参考和帮助。
三、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体系的构建
(一)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内涵
创新和创造性的定义至今尚无共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发布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涵盖了三大领域六大核心素养,创新素养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20]。在这个核心素养框架中,对创新素养的界定需要考虑到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借鉴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与整合有关创新或创造性的核心成分与要素,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与人格等关键成分。二是注重创造性人才培养,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在综合实践与问题解决过程中新的需求与挑战。为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和人才战略,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社会实践与问题解决过程提升创新素养,同时为社会创造新价值,推动社会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培养与提升应该以社会实践与问题解决为导向,融合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三是从培养学生创新角度出发,创新素养的界定不仅要注重创新的静态结构,更要凸显创新提升与促进的动态过程,以符合创新素养的生成与发展规律。
根据前文的梳理,本文认为大学生创新素养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利用新思维、新能力在对旧事物进行改造升级中形成的修习涵养,主要指大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时代发展对青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个具有较高创新素养水平的大学生,能够利用相关信息和资源,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观点、方案、产品等成果。
(二)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体系的构建
结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创新目标的深入解读,以及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内涵现有研究的系统剖析,本文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大学创新素养测评体系(见表1)。
学习能力是评估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维度。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前提,系统的教育模式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率[21]。学习成绩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揭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持续性;而学习方法则关乎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技能,如时间管理、问题解决等。
学术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知识面广度、知识面深度和学术投入度。深化学术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促进其学术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22]。知识面广度与学生的学科范围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知识面深度则体现学生对特定学科的探索深度。学术投入度是指大学生对科研活动所产生的持续度,高学术投入度能推动大学生探索新领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从而在学术研究中创造出优秀的成果[23]。
创新能力集中于评价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通过实际项目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面对挑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24]。创新意识体现学生对创新的认知和接受度;创新思维关乎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创新动力则强调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创新提升的动机。
实践能力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实验、项目和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这对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5]。团队合作关乎学生的协调和沟通;社会实践能力则考查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解决策略的感知度[26];抗压能力指学生在面对学业中超出学生应对资源的环境需求和挑战时,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q7DkXe/el0zcVJsemtX0eGZTyWvDAKUT19+vEi4E610=,这种需求或挑战可能包括课业负担、同学竞争、师生关系、实习压力等,大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处理压力源能够更好地帮助提升其未来在社会上的实践能力[27]。
总之,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成了大学生创新素养评估的四大核心维度。综合评估这些维度,能够全面把握大学生的创新素养,为其创新培养提供科学的评估工具和参考。
(三)大学生创新素养指标数据获取
以前文所构建的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指标体系为依据,设计包含27个题目的调查问卷。问卷包含根据各级指标设计的对应问题,问卷还包括学生所学学科类别、现阶段最高学历以及所在高校层次,问卷的最后部分是被调查学生用1~10的数值对自我在各个问题的表现进行的打分,数值越低表明学生的表现越差。通过问卷星平台共发放问卷42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80份(见表2)。
(四)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指标信效度检验
归纳整理所有有效问卷后,首先计算指标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进而评估问卷的信度。在此基础上,挑选出认同度较高的项目作为评价指标。其次,利用Cronbach α系数法,确定量表的内部信度,判断各项目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由此得出一级指标效度值和二级指标信度值的具体数据(见表3)。
从信效度检验的结果来看,测评体系在测量相关变量上表现出了很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所有的一级指标效度值都大于0.8,而二级指标的信度值均大于或接近于0.8,这表明各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评价体系的Cronbach α系数高达0.894,进一步验证测评体系的内部一致性良好。
(五)大学生创新素养测评指标权重
选择熵值法计算全国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指标权重。首先,熵值法作为一种依赖数据内在变异性的客观赋权方法,可以深入挖掘各指标的信息含量,并据此为其分配权重。这种方法规避了主观判断可能带来的偏见,确保权重的分配既科学又客观。其次,创新素养是一个涵盖多个维度的复杂概念,涉及众多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熵值法对于这种多属性决策问题具有出色的处理能力。再次,熵值法在权重计算中充分考虑了各指标的离散度,为那些差异性较大的指标分配更高的权重,而对差异性较小的指标则给予较低的权重,这种权重分配更能满足创新素养评价的实际要求。因此,鉴于熵值法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本文认为熵值法是计算创新素养权重的最佳方法。计算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四个一级指标中,创新能力的权重最高,为29.98%,反映了创新能力在大学生创新素养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权重分别为25.68%和23.42%,说明二者在大学生创新素养体系中的地位重要,其作用不容忽视。学术能力权重为20.92%,虽然在4个一级指标权重占比中居于末位,但是与其他3个一级指标的占比差距不大,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素养培养时,学术能力的提升不容忽视。在二级指标中,创新意识、学习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权重突出,说明三者的培养对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素养测算结果分析
在上述指标权重测度的基础上,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加法合成模型,对全样本、分学科类别、分学历层次、分院校层次的大学生创新素养水平进行测算。基于测算结果,对大学生创新素养水平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创新素养综合评价
对全国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测算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5)。样本数据中大学生创新素养平均得分为6.992,标准差1.199,最小值1.747,最大值9.721。这说明被调查的3880名大学生创新素养总体水平表现良好,多数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稳定,部分学生表现优秀。这也反映了我国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此外,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平均得分为7.484,位居所有一级指标之首,反映了大学生在知识基础积累方面较为扎实。然而,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平均分分别为6.645和6.488,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分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创新素养测算与评价
将被调查学生所学的学科分为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交叉学科三大类别。自然学科主要涉及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关注自然现象的规律和机制。社会学科聚焦于人类社会和行为,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和行为模式。交叉学科则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相结合,解决复杂的、跨学科的问题[28]。从表5可以看出,交叉学科的学生在创新素养的平均得分是三个学科中最高的,其得分的波动也是最小的,说明交叉学科学生在创新素养上表现较为稳定且优异。自然学科学生和社会学科学生创新素养得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较广,表明二者的个体表现差异较大。社会学科学生的创新素养平均得分最低,说明社会学科学生的创新素养水平相对较低。
为进一步揭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生在创新素养各个一级指标上的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别对四个一级指标做进一步比较。在此之前,使用Levene's Test检验了方差齐性,确认数据满足计算条件。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自然学科学生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得分普遍高于社会科学学生,而交叉学科学生则在所有一级指标上都有最优表现,这进一步证明了跨学科教育对提升学生综合创新素养的重要性。
(三)分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创新素养测算与评价
进一步探讨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在创新素养各指标上的得分情况。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本科生的创新素养综合得分平均值略高于研究生,但中位数略低于研究生,结合两组数据的其他描述统计量的表现,可知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创新素养综合得分方面的差异不明显。
其次,采用方差分析对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四个一级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本科生在学习能力指标上的得分略高于研究生。这可能意味着本科教育更偏向于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培训。相对地,研究生在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指标上的表现均XYklatxim0KwZx7Sho3drA==优于本科生。这可能表明研究生教育更强调深入的学术研究、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总的来说,尽管研究生在某些方面表现更佳,但本科生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也展示了竞争力。两者在不同的一级指标上各有所长,体现了高等教育在不同学历层次上的教育重点差异。
(四)分院校层次的大学生创新素养测算与评价
将院校层次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其他本科高校三组,对来自不同层次院校的被调查学生的创新素养进行测算与评价。根据表9可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生在创新素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和均衡性。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创新素养水平,但内部差异较大,说明有部分学生在创新素养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其他本科高校的学生在创新素养方面的表现则存在较大差异,且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创新素养测评体系中对院校层次的方差(见表10)分析发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均表现突出,表明此类高校在创新素养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其他本科高校的学生在部分指标上虽表现不俗,但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生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五、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水平的建议
大学生创新素养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多维度交互作用的过程。有必要从学科、学历和院校层次三角度设计不同的方案,为不同背景学生四大核心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高校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以及跨层次的合作与支持,确保所有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长足进步。
(一)兼收并蓄,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
第一,前文数据显示,社会学科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表现较差,应当优先着眼于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特殊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励学生学习,唤醒其学习的自主性。教育者可以利用智能设备等丰富课程形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智慧课堂模式。同时,通过实施各种奖励机制,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主性,保障学生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此外,针对高校普遍存在学习“缺位”问题,应加强师资培训,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29]。
第二,针对研究生,建议实施模拟测试和学习审计策略。定期的模拟考试可评估其专业掌握程度,学习审计可揭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还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认知扩展训练课程,提升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针对本科学生,建议建立学习技巧与资源访问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和学习策略,并通过互动问答和视频教程增强对学习方法的理解。定期召开学习态度调整研讨会,利用正向心理学工具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此外,建议为所有学历层次的学生引入定制化学习路径,通过智能学习平台分析其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和学习资源,优化其学习效能。
第三,采用差异性学习和教学策略提高各院校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其他本科高校的学生,建议推行学习伙伴计划,通过互助合作提升学习成绩。引入自适应学习技术,确保学习的个性化和高效性,并通过学习成就激励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生,建议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利用在线资源预习新内容,课堂学习专注于讨论和解决问题,提升主动学习能力和整体学习成效。此外,启动专业领域的深度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和研究,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渊博精深,提高大学生学术能力
第一,为自然学科学生开设“创新实验设计”课程,引导他们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建立虚拟实验室,便于学生安全地探索复杂科学问题和实验设计,使其无需面对实际实验的风险。指导社会学科学生成立如“公共政策和社会影响”之类的研究小组,专注于分析政策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等,增强学生对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深刻辨析;引入模拟政府系统等交互式模拟平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交叉学科学生实施如“创新方案空间”之类的计划,让学生参与解决社会发展难题;通过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STEAM)的研究方法,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形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为所有学科类别的学生提供访问在线学术资源中心的机会,提供最新的研究合作机会;定期举办学术能力提升研讨会,研讨高级研究方法、学术写作技巧、成果公开发表途径等,以促进学术交流和专业成长。这些策略旨在创建一个包容且富有创新的学术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投入度,为其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二,为了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术能力,针对本科生开发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块(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针对研究生推行学术孵化器计划,提供充满互动的学术环境,让学生与行业专家和学术导师定期交流,提升学术能力。
第三,针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生,推行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块,设置特殊课程。例如,开设“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特殊课程,使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与国际学者在线互动,还可以完成本地的实验研究,从而有效提升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定期举办讲座,邀请行业和学术界的“大腕”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他们在学术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特定学科领域的混合学习模块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也可以通过参加跨学科的专题课程、学术研讨会等,增强学科研究能力。同时,通过参与实际课题研究,提升其学术能力。其他本科高校则可以设立学术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设计、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发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建立学术社区互动平台,让学生发表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接受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评审和反馈。这些策略将有效促进学生的学术能力发展,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或进一步的学术追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革故鼎新,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
第一,对于自然学科学生,建议实施挑战性的实验室项目,要求学生从零基础开始设计实验并解决开放式问题,同时,通过组织科技创新竞赛,如编程马拉松、生物技术创新大赛等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社会学科学生则可以通过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模拟活动,如模拟联合国或城市规划仿真,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创新意识。此外,参与公共演讲和辩论等俱乐部也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交叉学科的学生创造条件参与融合科技、艺术和人文的项目,如数字媒体艺术结合工程技术的项目,这些项目有助于学生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并通过接触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最新科技,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二,对于本科生,可以通过创新课程,如创新管理和创意发展等选修课来增强其创新意识。组织创意比赛和创新挑战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技能,还能增进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0]。对于研究生,应强调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鼓励研究生通过科研活动发现新知识、提出新理论。提供如创新项目管理和科技创业的高级课程,将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项目推动力和市场洞察力。
第三,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开展“未来挑战计划”,通过国际科研团队的在线协作和年度创新展示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动力,同时提高其全球视野。建立“产学研融合实验室”,使大学生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直接参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在其他本科高校实施“创新孵化工作室”项目,为学生提供从创业培训到资金支持、法律援助的服务,鼓励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具体项目,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
各院校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实践为途径,构建“产学研教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构建“开放+实践+创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激励性制度体系,构建OPCE(Open,Practical,and Creative Education)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31]。
(四)知行合一,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
第一,重点提升自然学科学生的实验技能,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进行实操训练,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32]。社会学科和交叉学科学生可通过模拟项目和团队研究来提升团队协作和社会研究技能,如城市规划和社会创新项目等,强化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各有侧重。本科教育侧重广泛的实验和技术操作训练,通过团队项目和跨学科合作课程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研究生教育则更注重高级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掌握,通过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项目,强化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应为所有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时间管理课程,定期举办压力管理研讨会和放松技巧训练,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第三,支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生利用先进的科研设施参与高级实验技术和数据分析技能的培训,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师资和校友网络参与科研项目和企业实习。其他本科高校学生则应侧重实用技能的掌握,例如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课程学习等。此外,通过校内外的团队竞赛和社会服务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有效提升其整体素质[33]。
六、结语
大学生尽管天赋各异,但所有人都有潜力成为杰出的创新人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一流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应主要是具备较高创新素养的年轻人。因此,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任重道远,高等教育机构应为大学生提供提高创新素养水平的机会,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在一个鼓励创新的社会中,对创新素养的普遍认同是关键。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的支持。创新的价值应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认同。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水平是高校的核心目标。构建和应用创新素养评估体系为高校达此目标提供了关键支持。尽管本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对于创新素养的内涵界定并不全面,数据分析方法不够新颖,仍需深入研究和完善。未来可尝试加入论文影响因子之和、学位论文成绩等指标测量学生的学术能力,使测评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地覆盖创新素养的内涵。同时,结合教育实践,探索更有效的培养策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更全面地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22-10-26(1).
任琳,田仕,刘立胜,等. 基于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6):20-22.
王永铨,张振岳.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路径[J]. 教育评论,2022(1):85-90.
洪志忠,别敦荣. 学习素养视域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20(6):64-71.
张迪,聂竹明. 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与推进路径[J]. 当代教育科学,2023(4):54-62.
郭珊珊,郑直. 大学生创新素养开放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青海社会科学,2022(3):72-81.
许冬梅,肖美艳,彭建平.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能力量表验证研究[J]. 高教探索,2023(5):123-128.
师保国,刘霞,余发碧.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素养内涵及其落实[J]. 课程·教材·教法,2017(2):55-60.
陶金国,谢丽霞. 学科交叉背景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22(10):20-27.
李润洲. 研究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教学审视:一种教育学的视角[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1):39-44.
甘秋玲,白新文,刘坚,等. 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57-70.
Keinänen M M,KAIRISTO-MERTANEA L. Research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tudents’ innovation competences[J]. Emerald,2019,22-26.
LI Q.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dance teaching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digital media era[J].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Nonlinear Sciences,2024,9(1):356.
SHADIEV R YANG M. Review of studies on technology-enhanc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J]. Sustainability,2020,12(2):524.
AHRWEILER P,PYKA A,GILLBERT N. Simulating knowledge dynamics in innovation networks[J] . 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2015(4):1-13.
郭建如,邓峰.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20(7):70-77.
余利川,钱玉琴. “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J]. 中国高校科技,2023(9):35-40.
胡瑞,赵紫睿.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大学生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3(1):110-116.
MARIN-GARCIA J A,LIORET J. Improving teamwork with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effect of an assessment method to prevent shirking[J]. WSEAS,2018,5(1):62-73.
莫凡,谭培文.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应有何作为—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学术探索,2022,(5):142-147.
高姗姗. 创新教育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作用[C]//北京国际交流协会. 2024年第一届教育创新与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24:LzdQZ0NBod/mAG/+QI89u1uGc8oSUwjmpEnbhplS5Eo=3.
朱华伟. 知识共享如何影响学术型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基于学习投入与科研效能感的链式中介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24(2):86-93.
吴鑫育,蒋正婷. 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学术氛围与学术激情[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4(2):7-17.
薛雷. 大学生创业就业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J]. 科技管理研究,2023(3):261.
龙志强,谢海斌,史美萍.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控制学科实践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4(3):194-198
张茂聪,窦新宇. 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生成逻辑、功能界定与维度设计[J]. 高校教育管理,2023(1):22-34.
郭建鹏,王仕超,刘公园. 学业压力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应对方式的联合调节作用[J]. 中国高教研究,2023(5):25-31.
杨茂鹏,袁维. 智能时代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探索:评《提高学科学习能力的元认知策略与培养》[J]. 中国高校科技,2022(8):98.
银海强. 大学生学习“缺位”分析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20(7):61-66.
张俊超,刘茹. 不同类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J]. 大学教育科学,2020(5):58-65.
贾晓红. 地方院校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OPCE”体系构建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21(18):57-59.
舒霞,王议弘,孙如权,等.产学教融合下创新实践训练对大学生专业认知的提升与能力的培养[J].高教学刊,2024(27):66-69.
党伟,宋立军,张少华,等.面向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4(2):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