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革命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三重维度
2024-11-09孙倩倩李新桐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为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诠释了观念和方法、凝聚了价值共识、提供了实践向导。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六个坚持”阐明了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同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具有相同的价值旨归。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拓展了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实践选择与路径。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革命文化;传承与弘扬;文化使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4)03-0001-09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 guided by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Abstract: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is a cultural chapter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New Era,which is latest achievement of adapting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propaganda ideology and culture,interprets the concepts and approaches,reflects the value consensus and provides the practice guidance for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revolutionary culture in the new era. The“Six Adherences”contained in Xi Jinping’s Thought on Culture clarify the world view and methodology of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revolutionary culture in the new era. The new cultural mission of“promoting cultural prosperity,building a strong cultural country,and constructing a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in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has the same value and purport as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revolutionary culture in the new era. And the major requirements of the“Seven Focuses”in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has expanded the practical choices and paths for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revolutionary cultur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revolutionary culture;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cultural mission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习近平文化思想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对接、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开阔视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与科学的行动指南。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繁荣、文化强国的建构、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都离不开革命文化提供的精神支撑与动力源泉。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属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走好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之路。在重温革命历史中激扬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力量,在弘扬革命精神中凝聚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识,在传承革命文化中培养传承与发展革命文化的思想与行动自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智慧、道德滋养与精神力量。
一、“六个坚持”: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谋篇布局的智慧结晶。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必须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为重要的思想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坚持”一脉相承,作为中国共产党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方法准则与路径遵循,为新时代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绘制了新的方略图。
(一)人民至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情怀与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价值立场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备唯物史观“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2]的理论内核,回答了文化建设依靠谁、为了谁、谁来检验的时代课题,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其一,文化建设要依靠人民,这是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3]文化建设必须不断从人民群众发挥首创精神创造的丰富精神财富中汲取精神养料,从人民群众开展的丰富精神文化实践活动中寻找良方。其二,文化建设要为了人民,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们精神力量的极大提升与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4]其三,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效要由人民检验,这是文化建设的评判原则。要将人民幸福感、满意度的跃升作为检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将文化建设的答卷交由人民批阅。
中国共产党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中创造的一种优秀文化样态,虽然革命文化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呈现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永不褪其人民性的文化底色。人民群众的实践为革命文化提供了鲜活的现实素材,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始终坚守人民群众传播主体与建设主体的地位,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的立场原则。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强调一切社会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革命文化一经产生就将文化的服务对象聚焦于人民,人民的文化主体性得以确立,人民的文化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因而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要把握好“文化建设要为了人民”的目标旨归。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既是“文化形态生成的出发点,也是文化内涵回归的落脚点。”[5]检验革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效最终也要回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以人民幸福感、满意度的提升为检验标准,因而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要遵循“文化建设成效要由人民检验”的根本标准。
(二)自信自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气度与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品格特质
习近平文化思想焕发着自信自立的精神气度,集中表现为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辩证统一。坚定历史自信,是鼓舞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鞭策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启迪中华民族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驱策中华民族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实现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底气与力量。文化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历史与文化交织而成的精神伟力,会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驱力。
革命文化既是革命战争年代汇聚革命力量、凝练革命精神、坚守革命理想的文化支撑,也是和平发展年代为中华民族注入文化自信活力的精神保障。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要从伟大革命精神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为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因子,为厚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根基积淀文化力量。革命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被用作革命的有力武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场域下,已然演变成中华民族坚定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动能。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文化根基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文化根脉要从革命文化中寻找沃土。
(三)守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辩证思维与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实践要求
“守正创新既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既是党的基本理论,又是党的基本实践。”[7]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如何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课题的回答,是在“两个结合”论断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衔接的目的与路径。
守正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如何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全盘接受马克思主义、抛弃中华优秀文化的激进派,忽视了中华优秀文化蕴藏的丰厚精神文化资源;固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排斥马克思主义优秀人类文明成果的保守派,没有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之魂,又留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是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成果。创新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含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繁荣新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创新,是对中华民族文明形态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8]164这指明了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实践要求。守正就是守住革命文化的历史脉络。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革命文化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与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要让革命文化始终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实现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历史文脉对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继承。创新就是增添革命文化的时代因子。革命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内容与话语风格,革命文化内容体系和表述话语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场域的变化相应地做出扩充与更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交流与互鉴,实现革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四)问题导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现实指向与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工作方法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9]习近平文化思想针对文化建设催生的一系列问题,既有理论上科学有效的解答,又有实践上切实合理的方案,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特色。
一方面,党领导文化建设取得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文化领域存在的一些棘手难题仍不可忽视。以西方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不良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轮番发起挑战,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精神废料。资本主义现代化下西方物质主义的社会思潮所造成的物质与精神失衡、贫富差距拉大、享乐奢靡之风盛行的消极影响不断侵蚀人们的现实生活,持续污染人们的精神世界,从长远看制约着文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另一方面,针对世界范围内多元思潮的入侵,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秉持文化自信的基本立场,不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构筑抵御西方社会思潮的“防护网”。针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威胁,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守住国家文化安全底线的关键一环。
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实践中,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并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与研究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中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敢于触及矛盾、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世界范围内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之风对革命文化的腐蚀与污染,互联网产生的非主流文化轮番向革命文化发起的冲击与挑战,革命文化自身传播方式的稍显滞后等,都是目前传承与发展革命文化的主要难题。问题是实践的向导,针对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过程中的上述难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着手从建构革命文化宏大叙述与微观叙述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实现革命文化的话语转化,筑牢革命文化网络传播防护体系等方面作出部署与规划,翻开了革命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五)系统观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维方式与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发展理路
系统观念本质上是通过对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结构与功能的把握,使整体发展更加有序,方向更加明确。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文化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10]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系统观念表现为对新时代繁荣与发展文化热点问题的回应与解答。
关于“为什么要繁荣与发展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将文化建设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奠定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逻辑前提。关于“繁荣与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1j6pTgxu3hUNr/sTyTtP1g==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43这三种文化形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打通中华民族时空隔阂的文化脉络,必须在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发展。关于“怎样繁荣与发展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文化建设“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又要在关键处落好子”[12]。从将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将文化自信列入“四个自信”、强调“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再到提出“新的文化使命”“七个着力”等,都表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系统观念,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工作遵循与战略定力。
中1j6pTgxu3hUNr/sTyTtP1g==国共产党在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实践中同样贯彻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等相关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这一系列论述统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局视野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革命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阐释、新论断,涵盖了革命文化的生成逻辑,阐发了革命文化的核心内涵,提出了革命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实践路径,既有推动革命文化繁荣总体理路的全局性谋划,又包括将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置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全局的前瞻性思考,还涉及依托革命文化实现中华文明现代转型长远目标的整体性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始终贯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线,既是对党初心使命的回归,也是对文化建设新的时代要求的回应,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理论,对于新时代系统推进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概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传承革命文化中的系统思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谋划革命文化发展的整体观念,是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重要的实践先导。
(六)胸怀天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视野与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境界格局
习近平文化思想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体现为坚持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民族性即坚守中华文化根本立场,在多元文化激荡的环境下将文化发展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点上,在以古鉴今、推陈出新中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在开放包容、文明互鉴中借鉴人类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实现中华文化的迭代与升级,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持独立自主,持续以崭新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回馈世界,为加强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世界性即习近平文化思想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3]的价值观引领人类文明的相处之道。用“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14]的文明观解答人类文明为何共存之问。用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发展观谱写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之章。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
革命文化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典范。毛泽东在探讨如何对革命文化定性时谈道:“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15]革命文化自被创造之日起就具备包容性的鲜明特征,通过主动借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丰富革命文化的理论体系,开辟革命文化的发展路径。但是这种借鉴必须与不同阶段中国的具体国情与文化生态相匹配,外来文化只有经过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演进才能与中华文化和谐共存。面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4]这为将革命文化引出国门、推向世界,将革命文化打造成象征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文化标识,将革命文化发展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意识形态力量提供了思想指引。
二、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价值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8]171习近平文化思想所提出的“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1],与中国共产党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历史实践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擘画了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文明绵延的文化建设蓝图。
(一)为推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积淀思想结晶与文化资源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实践,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归纳与总结,都是为了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将“推动文化繁荣”纳入新的文化使命。革命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培育与创造的思想理论、精神品格、价值追求的集中反映[16],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孕育的发展成果,既是革命斗争历史文化的高度凝练,也是勉励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主体,三种文化形态既各有特点又紧密关联,其中革命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是对革命文化的升华,因此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能够从整体上推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认识到文化之于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重要作用,将人民确立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主张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来改写中国人民落后愚昧的思想现状,在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革命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替代封建旧文化、革命文化战胜帝国主义反革命文化的实践斗争,推动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第一次高潮的到来。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革命文化建设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迎来了崭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基本纲领的同时,提出了许多契合当时中国发展实情的文化建设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提出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双百”方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包括革命文化在内的各种思想文化提供了辩驳与交流的场域。再比如高度重视文化教育的育人作用,组织开展力度空前的全国扫盲运动,为文化建设下沉基层、人们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扫清了障碍。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摆在全党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协调经济快速发展与文化建设缓慢的关系。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7]江泽民强调培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18],新世纪文化建设自此有了新的方向指引。胡锦涛深入剖析了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决定。他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19]这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与担当。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实践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步步由萌芽到发展再到最终成熟,革命文化也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理论的创建与文化建设经验的积累中得到赓续与发展,这既是革命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弘扬的价值旨归体现了“推动文化繁荣”新的文化使命。
(二)为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文明转型提供思想指南与文化伟力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东西方思想文化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严峻之变局下,重新审视文化在治国理政、强国建设及建设现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在继承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优良传统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孕育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准就是具备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建设文化强国”置于新的文化使命之中,为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具体来讲,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内要求继续将文化建设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位置,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巩固主流思想与舆论的引领作用;对外要求弘扬展现民族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结合”“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的方法指引,这些原创性的方法论同时也为革命文化在传承中保持延续性、在发展中坚守主体性提供了路径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目标,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基础上,赋予中华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遵循“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造就中华文化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养料不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还要在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中寻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贯彻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方法原则,中华文明存续的历史根脉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中探寻,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头活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两创”实践中获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铭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旨归,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彰显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有力化解古今中西之争。
三、“七个着力”: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实践路径
“七个着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实践要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运用新的方法原则引领文化建设的实践之维。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需要遵循“七个着力”的实践要求,将“七个着力”转化为新的方法路径。
(一)着力加强党对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实践的根本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20]这一重大论断实质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根本领导地位,也为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工作奠定了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守住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实践的党性原则,需要在两方面着手。
其一,不断健全党对革命文化建设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逐渐形成各级宣传文化工作部门协同议事的组织体系,将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确立为重大的政治职责,确保党中央关于革命文化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其二,重点依靠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定期组织开展革命纪念日活动,在探访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经典中,切实提升领导干部对革命文化的判断力、革命精神的感悟力、革命实践的执行力,着力提升党领导革命文化建设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健全领导革命文化传承与弘扬工作的领导责任制,打造一支专业素质硬、组织纪律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革命文化建设人才队伍。
(二)着力发挥革命文化内蕴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21]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本质要求,也为传承与发展革命文化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3]党的二十大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1]16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路径、巩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体制机制等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革命文化相关工作提出的新策略。
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生成发展的,必然内蕴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革命文化,不仅表现为革命遗址、革命器物、革命文艺等物质层面文化,也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政治观、革命观、价值观与群众观在观念文化中凝聚”[23]的精神层面文化,还包括党领导文化建设产生的路线方略、组织方针、政策规范等制度层面文化,这是革命文化内蕴意识形态力量Ltryqg719NnFqgKDuVLgAg==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表征。其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革命文化的结合,这是提升革命文化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的坚实保证。其二,巩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主阵地需要坚守革命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是发挥革命文化人民利益保障力与人民力量汇聚力的依靠力量。其三,创新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体制机制需要借助革命文化涵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是提升人民自觉接受革命文化并践行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着力推进革命文化同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双向互动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进发展而来,二者在精神要义与文化源头上一致。革命文化所包含的行为实践的物态形式、理想信念的精神形式、人格心理的行为形式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内容契合。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高度趋同,都是为了形成昂扬的社会风气,繁荣中华文化。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革命文化的历史性延伸与时代性发展,革命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载体,这为着力推进革命文化同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双向互动奠定了前提。
其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观念、引领社会思潮、开创社会实践的独特功能。用革命文化涵养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尚品德,充盈革命文化中的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为革命文化内化于心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搭建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革命文化的渠道,促进革命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道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以互联网新兴媒介为载体,扩大革命文化的传播范围与传播受众。将革命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道德实践活动,使人民群众在文化参与实践中既能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又能感悟革命文化的价值精髓。其二,充分挖掘革命文化中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做好革命精神的时代阐述工作。革命文化蕴含的理想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变革创新精神等,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提供鲜活的精神文化资源。
(四)着力创造激活革命文化传播力与引导力的舆论场域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新闻媒体提出的新的目标期许,是建立革命文化线上线下传播一体化协同化常态化机制的重要指导。
其一,要打通传播革命文化与互联网融通的脉络。互联网伴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科技的发展,给革命文化的网络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与手段。依托互联网AR、VR技术再现革命遗迹场景、创建革命数字纪念场馆、建立革命文化主题教育培训基地,使人身临其境感受革命文化的熏陶,打破同革命文化历史的界限与时间的隔阂,提升革命文化的网络传播实效。其二,新闻媒体在革命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上,要用生活化、具象化的内容代替抽象化、空洞化的理论。抽象说理、理论灌输、知识说教无法真正让革命文化入脑、入心、入魂。要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土壤,选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传播形式与内容,加强人们同革命文化的情感共鸣与同频共振。其三,新闻媒体要积极探索线下弘扬革命文化的精神文明活动创建形式,筑牢革命文化传播的教育根基。在重要革命纪念日组织参观革命纪念场馆、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品读革命红色经典、踏访革命红色印记等系列活动,在传播革命文化的同时凸显其育人属性,为传承与发展革命文化事业积累人才储备。
(五)着力在“两创”原则下传承弘扬好革命文化的历史文脉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如何对待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课题,首次提出“两创”原则。革命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实践中不断熔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升华与再生再造。赓续革命文化的历史文脉要吸收借鉴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与方法,处理好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在批判中继承,在扬弃中发展。
其一,要做好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工作,坚持守正创新。革命文化是镌刻在革命历史中的文化符号,是传递革命传统的文化载体,要将革命文化内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与马克思主义精神标识提炼出来,用通俗化的语言讲好革命故事,将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转化为革命传统教育的育人资源,用形象化的表述将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纳入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用学理化的归纳将革命先烈传递的不朽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升革命文化的文化影响力与社会认同度。其二,做好革命文化创新性发展工作,赓续革命文化之脉。既要将革命文化的创新发展工作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框架内,筑牢革命文化抵御不良社会思潮挑战与冲击的屏障,出台保护革命文化遗迹遗产不受破坏与腐蚀的法律法规;又要在历史演进与时代更迭中赋予革命文化新的话语体系与时代内涵,促进革命文化中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的接轨,用歌舞戏曲、艺术文学等现代文化表达方式,对革命文化中的文化精粹进行时代性注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基础,以现代化旅游为载体,创新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手段,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彰显革命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影响力。
(六)着力繁荣革命文化相关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党的二十大将繁荣与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确立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这为新时代革命文化依托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方向。
其一,要注重革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社会效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权益、履行文化职责的重要途径,为激发人们文化参与实践热情与文化创造活力提供了重要场域。革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方向要遵循“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4]的指导思路,在遵循革命文化传承与发展基本规律、市场有效发挥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指导与监督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确保革命文化事业与产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其二,要深化革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城、乡、村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革命老区人民、让最大范围的人民接受革命文化宣传与教育的熏陶,参与革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享受革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成果。革命文化的普及与弘扬可采取事业化与产业化两种机制协同推进,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加速革命文化事业与产业协调化、开放化、共享化、专业化的发展步伐,将革命文化宣传教育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相统一。其三,要树立革命文化事业与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战略。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5],准确捕捉当代人的视听习惯,迎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在市场为主、政府为辅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下,培育新型的革命文化体验模式,如红色文旅、沉浸式体验等,为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设新的平台渠道。
(七)着力扩大革命文化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26]主张以世界各国文明的互学互鉴推动文化繁荣,开辟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化发展新路。对于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而言,需要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前提下,扩大革命文化同其他优秀文明成果的交流互鉴,为凝聚人类文明进步共识、破解人类文明转型难题、构建人类文明发展共同体作出贡献。
其一,革命文化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理论视野,依托中国话语体系与叙事体系扩大革命文化的国际传播。不论是革命文化还是其他人类文明成果,都凝结着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创造,要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扩大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坚决反对任何文化自居高位的文化优越论。要用强调和平统一的现代话语体系讲述中国辉煌壮阔的革命故事、体悟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弘扬永垂青史的革命精神,将革命文化推向世界文化舞台。其二,创新革命文化国际传播的方式与范式。关于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27]重要指示,在革命文化的国际传播中要以此为据,兼顾不同国家因历史的差异与意识形态的差别而导致外来文化接受度的不同,推进革命文化与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及本土文化有机结合,依托新手段、新途径、新媒介讲好革命故事,传播好革命事迹,弘扬好革命文化。其三,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走向。通过汲取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精髓,依托“一带一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非合作论坛等搭建的文明交流平台,增添建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内容与价值资源,扩展人类文化融合的实践场域,既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又促进我国革命文化自身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72.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03.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J].求是,2019(9):4-10.
欧阳秀敏,潘玉腾.革命文化人民性的三维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19(1):62-65.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36.
石云霞.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的三维向度[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4(1):22-3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强调 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N].人民日报,2020-09-2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黄延敏,李晨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质[J].新视野,2024(1):28-3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1).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J].人民日报,2014-03-28(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8.
孙倩倩,张平.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赓续与弘扬的三维向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39-4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53.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9-11-06(1).
李康平.中国革命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7):122-12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8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