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人才培养的内涵特质、必然逻辑和实践路径

2024-11-09曹胜李婷婷

[摘 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质人才是聚焦底层共享技术突破,引领未来技术迭代升级,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开拓者、建设者、塑造者和引领者。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现代化的实践技能、高意识的学习力、强劲的创新能力、勇担当的社会责任等是新质人才的鲜明特质。加快培养新质人才是追问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中国化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观规律性认识的必然选择,是把握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导向的必然结论。培养新质人才需要建构一体化的培养范式,如教学模式的转化建构、学科结构的通专融合、知识生产主体的多链协同。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质人才;内涵特质;必然逻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4)03-0064-07

The connotative characteristics,inevitable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 of cultivating new quality talents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digital era,new quality talents are the pioneers,builders,shapers and leaders who focus on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underlying shared technology,lead the iterative upgrading of the future technology,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to real productive forces. They are equipped with suc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s high level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modernized practical skills,high level awareness of learning,strong innovative ability,and the courage to shoulde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new talents is the inevitable logic of pursu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arxist idea of talents,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summarizing the regularity of the CPC’s concept of talents for a hundred years,and the inevitable conclusion of grasping the real problem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erefore,the cultivation of new talents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grated cultivation paradigm,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odes,the integration of general and specialized disciplines,and the multi-chain synergy of knowledge-producing subjects.

Key words: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new quality talents;connotative qualities;inevitable logic;practical paths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这是“新质生产力”首次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范畴被正式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性突破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2]。其中,劳动者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最活跃的主体,始终处于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主导地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发展的智力本源和动力根源。因此,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深入探讨发展新质人才的内涵特质、必然逻辑和实践路径,成为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关键。

一、“是什么”:新质人才的内涵、特质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必须深刻理解新质人才的内涵,明确新质人才的特质,才可能真正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所需的新质人才。

(一)新质人才的内涵

如何定义新质人才?卓越的认知能力、专业的实践技能是否足以定义新质人才?鉴于人才培养和评估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内隐性,当前学界对新质人才的内涵界定尚未统一。本文通过对“新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杰出人才”“精英人才”等具有一定重合的概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初步界定新质人才的内涵。

首先,从新质人才的构成素养视角。祝智庭等认为新质人才是创新恒常性、生态营造性、技术具身性人才,其应具备成长心态与高意识学习特质、人机共生思维与AI渗透技能、人文精神与科技合伦行动力、开拓精神与破界能力、创想能力与实践智慧、人类共同体思维与跨文化行动力等[3]。代小芳认为拔尖人才除要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想道德素养、自主管理素养等基本核心素养外,还要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顽强的科学精神等特别核心素养[4]。其次,从新质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贡献作用视角。高晓明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特定时代为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其具有精深的专业造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批判和变革的勇气[5]。欧阳玲等从国家人才战略角度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专业领域杰出、领军型的创新人才,是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6]。最后,还有学者从新质人才的理想信念、首创精神、人格品质等多维度进行论证。聂长建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科技领域具有巨大创新潜力、超强创新能力、坚定创新精神和卓越创新成果的顶级人才[7]。袁东恒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并不仅是学习成绩优异、发展非常全面、专职做好科研的人才,他们往往还具有个性鲜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孜孜不倦、热爱学习等特征[8]。陈权等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具备完善且独特的人格个性、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杰出人才[9]。

上述研究为深入理解新质人才的内涵提供了广阔视角。新质人才的定义不是基于智力维度组成的单一概念,而是多维度、综合能力的复杂内涵。在以数字化、信息化、移动化等为特征的现代科技赋能下,新质人才是能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科技发展大势和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也是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能够担负时代使命、善于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又是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应用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高技能创新人才。换言之,新质人才是在个体“微创造”与特定时代环境“大创造”的动态交互过程中,聚焦底层共享技术突破,引领未来技术迭代升级,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开拓者、建设者、塑造者和引领者。

(二)新质人才的特质

根据新质人才的基本内涵可知,新质人才不同于传统的以简单重复性体力劳动为主的普通技能型人才,新质人才的特质表现为其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现代化的实践技能、高意识的学习力、强劲性的创新能力、勇担当的社会责任等。

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是新质人才的首要特征。科技创新是对现有知识体系的不断革新,科学知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原动力。人类的创新思维认识活动是以知识为主体要素,不断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形成人类认识新成果的辩证思维运动过程。因此,新质人才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等,能够对自然世界和社会存在进行准确合理的理解和判断,对学科前沿始终保持高度敏锐的洞察力、预见力和决断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研究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判断,规避学术误区,也才能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推进科技创新。

具备现代YsQMYZCjicGdtw2Tb/fmEA==化的实践技能是新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新质人才能够加快促进生产工具的升级换代、有效拓展劳动资料的外延,推动形成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新质人才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生产、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岗位,具备与人工智能、高端算力算法以及区块链技术、可持续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深度协同能力,还能够善于运用高效流动、互联互通的数智平台,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共创机制,提升数据资源整合效率,推动实现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总之,新质人才只有结合科技发展实际,持续开展创新实践,在不断试错、改错中创新成果,并积极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

具备高意识的学习力是新质人才的内在品质。新质人才作为人才体系结构中具有非凡创造力的高端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旺盛求知欲、强烈好奇心、浓厚兴趣度是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前提之一。这能够帮助他们在理解当下个别的、具体的、有限的物质客体过程中,形成对未来一般的、普遍的、无限的物质客体的持续适应。因此,具有高意识学习力的新质人才,愿意通过调动自身更高阶的意识层级,跳出传统的既有思维方式,打破认知、方法、阶段和体制的现实边界,以更加开放性、多元性、全局性和前瞻性视角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形成应对技术持续革新、未来发展挑战所需具备的新的知能体系,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新兴领域、未来领域的难题。

具有强劲的创新能力是新质人才的核心素养。一方面,新质人才需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即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以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甚至超常规、反常规的思维方式,以敢于改革、敢于求新、勇于求变的意志和勇气,清楚地勾画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绝不是人云亦云、唯书唯上。另一方面,新质人才需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智慧,即能够在现有事物状态下,敏锐感知其未来发展可能及其存在的风险挑战,并基于分析提前进行策略思考与风险规避,进而为解决现有问题提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

具有勇担当的社会责任是新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新质人才是引领社会变革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始终坚持信仰上的政治本色,道德上的正确主张,实践中的正义原则,思想上的奉献意愿,才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一方面新质人才必须坚持对真理负责。真理往往隐藏在复杂的迷雾之中,新质人才需要运用严谨而富有想象力的创新性、复合性思维深入研究遇到的难题,仔细地衡量现实依据,反复地检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够从扑朔迷离的复杂现象中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另一方面新质人才要坚持对社会影响负责。科学技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新质人才必须对所处时代的科技发展前沿态势,以及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急迫需求、长远需求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清晰的判断,本着科学精神,探索发现自然规律、推动实现技术创新,从而更好地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服务。同时,新质人才必须时刻以关爱人类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去衡量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坚决拒绝有悖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研究。

二、“为什么”:加快新质人才培养的必然逻辑

任何一种新概念、新思想、新范畴的提出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想当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用意和必然逻辑。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深入分析培养新质人才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是追问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中国化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观规律性认识的必然选择,是把握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导向的必然结论。

(一)理论必然:加快培养新质人才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继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是全人类人才思想发展史的一次伟大飞跃,是聚焦现实的人,围绕人的发展提出的一系列蕴含深刻唯物史观思想的重要论断。其中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精华,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加快培养新质人才提供了理论本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提出“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159,而人们新的需要的产生又催生了人对现有生活条件的新的改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人才是推动需要改变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一方面,人的需要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必然纽带,是凝聚社会集体的前提动力。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人自身发展需要时,既能够使人才的个体性充分彰显,为人的发展提供内驱动力,推动实现人自由个性的发展,又能够结成一定社会关系,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推进力量。同时,社会发展也进一步带动基础设施、基本服务整体效能的优化升级,为人的需求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无限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需求,旧的需要的满足会催生新的需要的产生,而人才资源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关键要素,逐渐由单一型、片面型向复合型、全面型方向发展。因此,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都对人才个体的充分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出了现实要求,加快培养新质人才是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支撑。

实践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0]56。一方面,人能够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社会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使自然界按照人的愿望发生改变,创造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克思深刻指出:“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11]生产力本质上是人的生产能力的开发和挖掘,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过程自然也是“人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在人作用于自然这一过程中,外部自然力也创造了人自身。外部自然力既能够通过人与自然的物质转换同化为人的体力,又能够通过人对自然中蕴藏的规律的认识、发现和掌握而增强人的智力,推动形成人的新的力量、新的观念、新的需要、新的语言和新的交往方式,推进“人类天性的财富”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人是通过自由自觉的对象性劳动融入自然又走出自然从而实现自我的社会存在物,人的对象性劳动意味着改造对象世界和创造人自身是同一个过程。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能力提升是辩证统一的,生产力总和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本身力量的发展史。加快培养新质人才既是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历史“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10]20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通过劳动者的有效实践,才能够转化为社会财富;如果没有人的劳动创造,就不存在社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人力资本具有层次性,从事不同劳动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劳动素质,能够产生不同的劳动价值,即劳动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12]。人并非天生具有劳动素质、劳动能力,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在获得劳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转变为高级的、复杂的劳动力。因此,人才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培养劳动者向新质人才转变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破题之策。

(二)历史必然:加快培养新质人才是对党百年人才工作规律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史是一部汇聚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发展史。总结梳理党百年来人才培养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内在建设规律,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新质人才工作的建设重点,高质量地解决我国在实现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人才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是围绕“救国”而产生。这一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中国共产党强调革命时期一切人才必须围绕着革命斗争进行,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吸收一切可以团结的各类人才。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等院校,重点培养训练军事人才、科技人才和经济文化建设人才,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凝聚了人心和力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是围绕“兴国”而发展。这一时期,为了加快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明确“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3],形成了“发展科学的思想以肃清落后的和反动的思想,培养健全的科学人才和国家建设人才”[14]的总方针。在实践上,党中央既加强对现有科技人才的团结教育,妥善安排旧时代知识分子,又努力培养一批“又红又专”的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院校调整,突出工科院校地位和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是围绕“富国”而推进。这一时期,党中央积极汲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议。邓小平强调了科学知识和技术人才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5]的观点,指出:“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6]108党中央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念,指明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6]35的战略导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设“少年班”,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学生进行专项培养;全国部分重点学校有计划地设置重点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进学生个性化发展。21世纪始,在“钱学森之问”的追问下,国家从政策制定到贯彻落实都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拘一格地挖掘培养学生的内在潜力和“首创精神”,积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是围绕“强国”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到2035年建设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全面部署了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各项任务,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7]的人才观念,这既为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又为新时代人才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实践必然:加快培养新质人才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加快培养新质人才是党中央深刻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必由之路。当前,国际竞争的冲突性、多变性,国内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更加凸显了高水平新质人才培养的急迫感和危机意识。

复杂多变的国际新形势要求我国以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和人才要素实力参与大国博弈。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根本。在高端人才的全球争夺态势中,发达国家凭借自身人才集聚优势,通过放宽移民限制、转变工作签证政策、增加高端移民配额、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等多种引才战略,“狩猎”全球精英人才。科技创新人才要素的流动,推进国际社会出现新变局。因此,我国要想当好“先棋手”,打好“主动仗”,必须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积极推动先进科技要素和高端拔尖人才向创新节点集聚,构筑国际人才资源竞争新优势。

国家高质量发展需要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水平和高质量人才队伍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战略资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在高端生产要素集聚中的乘数效应日益放大。但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结构仍存在突出问题,如:高精尖人才数量及影响力与国家地位不相称、产业骨干人才质量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科技人才激励机构有待完善、高水平创新人才流失严重、事业单位人事人才管理制度依然僵化、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发展创新活力和效率。因而,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加重视发挥重大人才工程牵引作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突出人才在新技术新产能开发、重点项目培育、经济开发园区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切实构建以人才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体系。

三、“怎么做”:推进新质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新质人才自主培养是时代诉求,它直接影响我国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型。针对当前我国新质人才培养面临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人才建设数量与培养质量不匹配,人才发展改革与政策落地落实见效难等问题,提出自主培养我国新质人才的如下建议。

(一)教学模式:从学术主导到知识应用的转化建构

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在摹写、解读静止的对象,缺乏建构、生成的动态过程,“浅表化符号知识”层面的教育教学阻隔了知识价值的归属和释放,偏离了技术应用和实践养成对人才生成的培养功能。“任何关于认识的充分考虑都必须将其置于探究实际发生的情境中去考察”[18],新质人才的培养应将人才质量观、行动导向观作为其首要核心理念,使知识的学习成为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意义建构与生成过程。

首先,培养目标的设计应实现知识智能向实践智能的转化。课程设计与教学要坚持“成果导向教育”,即聚焦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后所能达到的最终学习成果(顶峰成果),进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反向设计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对标产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围绕产业发展、研究领域、工程实际等现实需求,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新质人才核心素质、能力培养、市场适应力、未来引领力的相互衔接和有机集成。这既有利于确定所有迈向高峰成果的教学的适切性,又能够鼓励学生将学习目标聚焦在学习成果中,引导学生向高标准、高层级努力。

其次,教学方式的创新应推进从意义讲授到探究互补的转化。一方面,新一轮产业革命、科技革命快速发展,教师教学也应借助元宇宙、区块链技术、仿真实验室、AR、VR、智慧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场域的重构、泛化和延伸,深入挖掘知识符号内隐的价值和规律,实现信息在虚实世界的双向传递,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教法。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方法为主线,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去还原问题性、生活性、探究性的实践应用语境。如:可以通过问题分享、情境创设、项目运作、竞赛训练、创业孵化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培养学生成为与教师进行对话的批判性合作探究者,推动学生在目标与问题双向驱动的训练模式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辩证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反省自查能力,最终达到理论学习与经验生产的有机融合。

最后,教学评价的改进应实现从单一静止向多元动态的转化。从测评的时间维度来看,多模态数据应包含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既兼顾学生参与课程过程的学习专注度、投入度、情绪化等学习指标,又参考学生学习绩效与实践力、创新力的综合性成果,实现教学评价由静态旁观、工具理性向过程体验、价值理性的有机转化;从测评的空间维度来看,多模态数据还应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线性模式束缚,多元动态评析学生成长环境数据。如家庭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学校环境中的主责导师、行业经验、参与骨干、同学评价;社会环境中的学习动机、社会价值取向等,以包容共享、协同创新的姿态实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生成与知识能力的自主建构。

(二)学科结构:从“内生性”单一学科到“外生性”跨学科的通专融合

长期以来,囿于传统学科建制的惯性和单一学科思维的习性,知识传播具有鲜明的学科线性。而随着社会生产组织程度的日益加深,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加速融合,单一学科的知识、方法和工具已不足以应对现代化生产难题。因而,打破固有学科壁垒,推进多学科交叉与多技术融合将成为培养新质人才的过程必然和解决人类发展难题的基本研究范式。

首先,构建基于问题和项目的跨学科动态课程群落。一方面,重视内部要素之间的有序组合。相互联系的多学科领域课程群的构建应以目标一致性为基础,以课程知识的实质整合为关键,以实践层面的高效衔接为落脚。既要设置优质性、精品性的学科核心课程,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和高深化;又要考虑学科方向的前瞻性和先进性,设置拓展性课程群,并采用模块化分类教学模式,实现对相关学科知识有组织、有目的的融合发展。同时,要以通识教育为补充。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其跨学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关注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之间的有效结合。把学科、课程、专业等内部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与应用领域的外部要素进行结合,核心目标是建构的跨学科动态课程群在人才培养层面与产业链布局实现精准对接。因此,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具体实施遵循“外—内—外—……”融合助推的立体发展路径,综合推进跨学科动态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组织环境、制度环境的建立与融合,达到跨学科动态课程群的科学构建和实施保障的有效联动。

其次,组建高质量跨学科师资队伍。在“应然”与“实然”的现实间距中重构高质量跨学科教师队伍,是跨学科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地生根”的关键,是当前培养新质人才的核心。一是改革学科队伍的组织设置和运行模式。根据跨学科建设的需要,突破以往单一学科障碍和组织壁垒,采用集中聘任形式,以专门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和训练基地为中心,或采用联合聘任、独立聘任的形式,允许教师在校内外多处接受聘职,形成跨院系、跨学校的专业教师团队。同时,依靠学校跨学科部门的联合协作,解决跨学科教师的组织归属、职务晋升和绩效考核等问题。二是加强理论研究。教师应立足于专业前沿,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深化学科理论研究特别是原创性研究,在自己所承担的课题项目基础上努力提出新的解题思路和研究方案,获得标志性科研成果。同时,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通过改革师资选任、考核、激励、晋升等规章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实现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互派访问学者、讲学培训、学术会议,建立跨专业实验室、研究组等多种形式开展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师扩展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开拓知识领域,真正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动态,不断提高国际化学术水平。

(三)知识生产主体:从产教二元分割到共同体建构的多链协同发展

高校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载体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享有知识垄断权和绝对权威地位,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水平、质量等方面不能完全适配,出现教产“离”与“合”关系失调的现象。因此,加快构建“政—校—企”多元参与、多链协同的生态循环育人空间,形成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功能耦合网络”,是提高新质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和行业匹配度的重要手段。

首先,政府强化战略性育人目标指向,整合凝聚政产学各方力量。政府是教育教学战略性政策的制定者和引导者,因而应主动担当领头作用,强化制度建设,组建管理机构,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一方面,统筹管理协同育人联盟力量。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建立方针策略、会议章程、监督考察制度等,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组织管理体系,牵头解决好各方协同育人过程中关键性难题,切实保障学生学习、实践、成长等现实权益。另一方面,完善政产学协同育人扶持经费保障制度。以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为依据,合理调整教育经费投入比例,既鼓励社会、企业投入育人资金,开展教职员工、学生教育培训等;又要健全政府财政拨款和扶持拨款等相关制度,通过风险补偿、利息补贴等综合性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确保校企合作拥有制度化、法制化的稳定经费投入保障。

其次,高校与企业结成产教共同体,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达尔文死海”是指在学术领域的知识资本向经济领域的经济资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空白区,其解决关键在于通过创新机制来架设好高校与市场之间的桥梁。高校层面应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拓展学术场域边界,实现向知识产业化“末端”延伸,增强新质人才融合跨界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引企入校”“厂中校”等形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基地,实现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可以组织本单位专家和优秀技术人员为学校师生开展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经营流程,提前掌握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还可以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实现学生主体与资源要素的有效集聚,引导高校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从而联合完成科研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习近平.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23-09-09(1).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EB/OL]. [2024-06-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3-12/17/c_1130032167.htm.

祝智庭,戴岭,赵晓伟,等. 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 电化教育研究,2024(1):52-60.

代小芳.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校拔尖学生培养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6-8.

高晓明. 拔尖创新人才概念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1(10):65-67.

欧阳玲,王飞. 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2023(12):91-97.

聂长建. 浅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7-10.

袁东恒. 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1):213-220.

陈权,温亚,施国洪. 拔尖创新人才内涵、特征及其测度:一个理论模型[J]. 科学管理研究,2015(4):106-10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二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4.

毛泽东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84.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3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习近平.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 先锋,2021(12):5-11.

托马斯. 现代知识论[M]. 刘大椿,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