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楚节俗中感恩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探析

2024-11-09别睿

荆楚学刊 2024年5期

摘要:荆楚民俗节庆是对偕时而作的农耕文明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民俗节庆活动中蕴含着感恩文化,主要有感恩天地为主的祈福文化、感恩父母为主的孝亲文化、感恩先辈英雄的礼仪文化等,荆楚民俗节庆中感恩文化的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学段一体化育人的实践。从荆楚民俗节庆文化蕴含的感恩文化、价值意义及路径选择这几方面来探析感恩文化如何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荆楚民俗节庆;感恩文化;大中小学;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4)05-0038-06

收稿日期:2024-05-24

基金项目:2023年荆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DSZJS23001);2023年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一体化建设研究”(2023500)

作者简介:别睿(1983-),女,湖北潜江人,荆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荆楚民俗节庆文化,是指以岁时节令民俗如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公历节日、宗教节日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民俗。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积淀的结果,是被荆楚地域性群性所接受并传承下来的生产生活模式,这些民俗节庆联结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承袭传统与涵养当代,理解中国与沟通世界。从历史演变来看,荆楚民俗节庆文化蕴含了春播、夏耕、秋收、冬藏的农耕节奏,显示出了古老荆楚农业社会的忙闲生产规律,而蕴藏其中的感恩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共同体意识和精神动力,并已经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荆楚民俗节庆文化中的感恩文化,其根源来自实践,主要有感恩天地为主的祈福文化、感恩父母长辈为主的孝亲文化和感恩先辈英雄等多元化的礼仪文化,这些都是大中小各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学习内容。

一、荆楚民俗节庆文化蕴含的感恩文化

(一)感恩天地为主的祈福文化

早在上古时期,荆楚古代先民就发展出了适应自然界节气更迭的民俗节日活动,只是由于当时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自我的生存发展能力有限,当时的民俗节气主要依靠农事活动经验、遵循自然时序与生活需要而展开。王逸《楚辞章句》云:“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神而好祀”。此时的民俗节庆活动从人类生存与繁衍出发,多以“祈福”“禳灾”等价值诉求呈现,基于农事的风调雨顺、免于野兽和自然灾害的侵袭、身体的健康和后代繁衍生息等基本问题展开。《荆楚岁时记》提到了腊日之祭:“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1 ]楚国先民以其先祖祝融为灶神,尊名为苏吉利,反映了楚地人民对先祖的崇拜和祈福。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看到荆楚先民们对未知而又神秘的天、地及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馈赠的感恩之情。就是这种感恩天地、敬畏自然的朴素愿望,联结了几千年后的中国社会情感脉络。

(二)感恩父母为主的孝亲文化

在荆楚民俗节庆文化的演变过程中,上至春秋战国时期,下迄六朝隋唐时代,传统岁时节令体系,逐渐向民俗节庆体系过渡并定型。此时的感恩文化里深藏着丰富的祭祀元素,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孝为五教之首的社会信仰,大型祭祀活动本身就含有对感自然界的生养之德和转而念祖辈的养育之恩,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和感恩情结。

在春秋战乱、礼崩乐坏的时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推行仁学思想的同时,认为孝是仁爱的基础。例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等等。在这里,孔子把父母之疾病、意愿、奉养高于一切,继而把家庭的孝推广到全社会,这种“孝亲”思想在传统的岁时节令的礼制中也有体现。在《孟子·万章》中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并进而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泛爱。这一时期的孝亲的实质是对父义、母慈施以恩报的情感和行为。现如今由湖北孝感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董永传说”、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老莱子传说”等孝亲思想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荆楚民俗文化的传承。例如:近年来笔者所在地区对“老莱子传说”传承项目推陈出新,在“非遗文化”进校园中开展“非遗小主播”活动,通过录制短视频推介传承荆门地区十余个“非遗项目”。其中,笔者所在高校大学生为“非遗小主播”视频文字撰稿、中小学生作为小主播出镜的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各学段文化育人实践的不同要求,构建了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体现了“大思政”实践教育的丰富性。

(三)感恩先辈英雄的礼仪文化

清明节是一个最熟悉也是最重要的祭祖节日。湖北民谚有“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之说。宋代以后,随着上巳节的消歇和寒食“改火”习俗的消失,清明便完全代替了上巳节和寒食节,上巳节和寒食节的若干民俗事象也就构成了清明节的民俗内容。有学者就称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面既蕴藏着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践。清明节作为一种文化群体性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家庭和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2008年我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清明节假期,全国人民共同庆祝民俗节日的休假实践,有利于清明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不仅是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的重要变化,也是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清明节除祭奠已逝亲人外,近年来自发祭扫英烈活动增多,除在革命烈士陵园祭扫外,大中小学生还运用“云祭扫”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的感恩思源和缅怀先烈结合起来,懂得了珍惜,学会了感恩,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除了清明节、春节这样的全国性节俗,隋唐以后,一些独具荆楚特色的地方性传统节庆逐渐成熟并传承下来。在荆楚大地至今还保留了一些特别的祭奠祖先英雄的节日习俗。如土家族会有诸如“七月半”“赶年节”等民俗节庆来纪念先辈和对忠勇爱国的先祖英雄表达敬意。特别是随州的神农祭典,这是在神农故里举行的祭祀中华民族始祖的盛大民俗活动。历史传说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是炎帝神农诞辰日。祭典始于南北朝,盛于明清两朝,民祭官祭并行。省内外、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这也充分体现了念祖思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了许多与感恩先辈相关的岁时习俗,例如“十月朔日”,即在十月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制作“黍臛”(用黍米熬制的羹)。虽然这一天不再是岁首,但当时的人们仍保留了吃“黍臛”的习俗,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和对生活的美好期望。通过传承和遵循这些岁时习俗,秋冬交替之际,人们感恩祖先的护佑,会到坟前祭扫,为祖先送去御寒冬衣。这些习俗反映了荆楚地区人民对先辈的敬重和感恩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家族观念。

二、感恩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荆楚民俗节庆文化中的感恩文化一是对大自然的恩惠、先辈的福荫,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同时也是祈求后人拥有和珍惜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这种集体性约定俗成节庆民俗活动,延续着人们广泛认同的“感恩-知恩-施恩”的心理模式,就是这种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被青少年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共识,影响着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并逐渐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正如梁启超认为:“中国一切道德,无不以报恩为动机,所谓伦常,所谓名教,皆本于是……人若能以受恩必报之信条常印篆于心目中,则一切道德上之义务,皆若有以鞭辟乎其后,而行之亦亲切有味……吾国数千年以此为教,其有受恩而背忘者,势且不齿于社会而无以自存。”[ 2 ]

近年来,新时代青少年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相应提升,传统的民俗节庆中诸多礼仪习俗也蕴含着深厚的思想道德元素,其中新时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的感恩文化,呈现出了内涵式发展的新样态,对于社会的维系与运行、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促进大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共识

荆楚民俗节庆是一种线性的大众文化,植根基层,作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容具有广泛参与性和文化传承性,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以家庭、家族为单位举行,感恩与祈福,往往需要通过群体性的一系列仪式来完成。如春节、清明节、冬至的祭祖,秭归端午龙舟竞渡拜屈原,湖北黄石西塞神州会,宜昌中秋诗会,重阳敬老登高等,这些民俗活动都需要民众自发地参与,“老至八十三,幼到要人搀”,全民都参与其中。“综观古今中外,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无不重视家庭的和睦、和谐。在家庭内部,善事父母是孝文化的起点,善事父母,善事长辈,尊老爱幼,修身齐家,和谐社会才有一个厚实的iV9n5TmQfqfIiEKAFSD1ZSnBty4CWNnlteKcN1L4Qfg=基础。”[ 3 ]这些广泛流传的群体性的民俗活动,包含了特定节日祭祀祖先、传承家族的传统习俗、讲述先辈的故事以铭记他们的贡献等,引导大中小学生参与其中,能够感悟到这种感恩之情,并自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长辈、珍惜家族的温暖和团结。从文化育人的角度看,也蕴藏了相对固定的责任先于自由、群体高于个人的感恩社会的文化基因和精髓。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价值理念

民俗文化往往是由生活在一定地区的居民集体创造的、大众化的群体智慧结晶,并能够在相应的族群中传承下来。感恩和祈福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大主题。早在北宋时,年底人们就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有《馈岁》诗。《武林旧事》记载,进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谓之“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表示祝贺。还有现代的“社会”一词即源于民间的社日聚会活动,社日分春社和秋社,分别是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在《荆楚岁时记》中可看到社日祭祀的聚会:“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1400年前的“社饭”等古时习俗在今天鄂西恩施、襄阳等地均有保存,这些农耕文化的岁时习俗不仅体现了知恩、施恩在社会生活中的友善传递,也表达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守望相助的文化根脉。

当今社会,这种感恩文化体现在大中小学生在传统节日里的对长辈亲友的祝福与问候,爱剃同胞,对匡扶正义者的纪念、对援鄂医疗队的敬佩和感恩,还有对弱势群体、贫困家庭自发的帮助,这是各学段学生社会责任在情感层面的充分体现,这种善举既是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价值理念的践行涵养。

(三)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荆楚大地的民俗文化,在逐渐淘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农事节日和祭祀内容以后,遵循岁时节令的古老节日又有了创新性的发展,在社会经济中起着积极作用。近年来有一些创新的节日也与时俱进地应运而生。2017年,45名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设立跟乡村振兴有关的农民丰收节的建议。随后就有了自2018年6月21日起设立的一个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时间为每年农历秋分,这也是首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而且在时间的选择上也符合传统的时令节律。

具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智慧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除了新的节庆诞生,同时其节庆本身也蕴含了新的感恩文化内涵,古老的耕作实践培育了亿万农民的忠厚善良、知恩报恩的品德;他们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养成了朴实无华、勤劳忍耐的品德;他们世代聚族而居,相邻守望,追求安定,养成了睦邻相助、诚实守信的品德。这些品德具“有普适性,永恒性;是任何民族,任何信仰,任何时代,任何文化都应该坚守和培养的。尤其是在社会生活充满商品化味道的当下,这些品德尤显可贵。”[ 4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定为亿万农民提供了感恩自己辛勤劳作后品尝丰收喜悦的情感释放,思考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并找寻归属,汇聚农民对山水田园、家园故土的情感寄托和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作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湖北,举办的相关庆丰收的线上线下活动也充分让农民品尝到了丰收的喜悦。除了作为中国农业丰收节的分会场举办了多次农业文化推介活动,笔者所在的荆楚理工学院是中国农谷荆门所在地,利用地方特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2019年举办了首届谷雨感恩文化节,其主题为“己亥年谷雨节,感恩大自然”。荆楚民俗节庆文化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也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通过节庆文化的情感表达,人们可以重温传统,传承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恩。

此外,感恩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还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民俗节庆文化之感恩文化的传承与涵养助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极具理论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 ]这些重要论述,对民俗节庆文化之感恩文化的传承与涵养有着重要的指引意义,对理解和坚持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其次,荆楚民俗节庆文化之感恩文化的传承与涵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诉求,极具实践意义。“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联合互动关系,在精神实质、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上是内在一致的。”[ 6 ]民俗节庆文化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民众随岁时节气、四季变化循时而动,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节庆的礼尚往来,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凝聚力,为家族、社会、国家注入了活力,更注入了安定和团结。民俗节庆不仅体现着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性格心理和价值取向,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华夏几千年文明,中华民族将岁时和节日统一于民众的生产生活当中,民俗节庆中蕴藏的感恩文化不仅顺应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在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继承和传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和践行、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感恩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的整体性

中小学思政课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教学内容包含感恩文化,其内容是纵向的一体化,即不同学段的相关内容主题一致,但不同学段内容的侧重点又有差异,总体深度呈螺旋上升。

首先,小学中学课程标准一体化设计,切实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要求共19条,其中涉及“感恩文化”相关的内容有:第二学段(3-4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主题“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习主题为“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7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哲学与文化”教学模块中,有关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教学内容,分设“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文化的力量有多大”“文化创新靠什么”三个议题。其中,“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的教学提示,教师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关于感恩文化的教学。

其次,大学阶段高校思政课程需做好整体部署和规划。目前大学阶段设置多门思政必修课程,暂未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感恩文化相关教学内容主要呈现在《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的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8 ]荆楚民俗节庆文化之感恩文化传承与涵养要坚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这样就激活了学生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的能动选择,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角度,在既有文化形态基础上传承扬弃,渗透创造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表现形式,实现感恩文化形式与内涵的推陈出新。

最后,除了针对课标要求,还需要结合地方社会发展具体方面来设计教学内容。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实施,此意见在政策层面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落实措施,这也对以地方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的一体化思政课程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KupFEFIinl2VTPf4JJDuCa9pgqCYxlQvcClEDE06mI8=

(二)坚持校内思政小课堂和校外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首先,将思政课中涉及到感恩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优化,通过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讲授,讲清楚感恩文化的内涵、价值以及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此形成清晰的认知。“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9 ]感恩文化传承与涵养也不例外。民俗节庆的“赋值”一方面是节日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各方合力的产物。例如,我国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重阳节,是把恩德之源追溯到遥远的祖先,甚至一直追溯到汉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登高祈福,饮宴求寿,古人称之为“慎终追源”。这里也涉及到了思政课程中法治思维的养成,例如,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重阳节的这种当代孝亲文化既符合其本身的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也有了如“常回家看看”等具体的实施举措。其次,在校外社会大课堂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注重培育学生以习得为主的感恩文化情感认同。例如设计“我最感恩的人或事”为主题的短视频拍摄内容,引导学生从彼此的故事中获得启发和感悟。近年来,笔者所在城市以“厚道荆门”为主题,大中小幼各学校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开展了征文、慰问演出、绘画、亲手制作花束和食物,为老人敬茶等形式多样的“情暖重阳 孝润童心”主题活动。各学段学生在从思政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活动中知行统一,感知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播撒下感恩孝顺的种子,从而自觉传承孝亲敬长美德,自愿履行孝亲敬长的义务。

(三)加强以感恩文化提升育人成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将感恩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是配齐建强一支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具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大中小学应充分利用各类师资培训资源,构建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培训体系。为切实提升育人成效,可开设“感恩文化”研修班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培养教师做既能讲清道理,又能启智润心的“大先生”。其次,教师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以人为本文化育人原则,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各类感恩文化数字资源使学生主动思考领会,水到渠成地得出感恩文化的重要性,强化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大中小学生不仅通过习得性、应用性、拓展性和适应性的学习内容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还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沉浸式感受中华民俗节庆文化的魅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深化拓展群众性主题实践,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发挥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丰富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10 ]

四、结语

荆楚民俗节庆是对偕时而作的中华农耕文明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进入新时代,民俗节庆文化不断融合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与载体,蕴含其中的感恩文化也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强大精神动力并得以传承与涵养。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以唯物史观为依据,节俗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建设,需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实践原则。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5 ]

参考文献:

[1]宗懔,撰.荆楚岁时记[M].杜公瞻,注.姜彦稚,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8:34.

[2]蒋国宏.中国传统感恩思想与期权腐败[J].廉政文化研究,2015(4):27-34.

[3]王生铁.荆楚文化·孝文化·和谐社会[J].湖北社会科学,2006(4):128,138.

[4]陈西.“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探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54-160.

[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9):4-6.

[6]冯刚.新时代文化育人的理论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5):4-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EB / OL].(2023-11-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1.html.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人民日报,2023-07-02(01).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4.

[10]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01).

[责任编辑: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