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2024-11-09杜钢清聂庆芝
摘要: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红色资源和厚重文化内涵,是中华儿女不断获取精神力量的源泉。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能有效拓展“大思政课”的教学场域,助力“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是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存在“协同不够”“供需失衡”“方式单一”三大难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做好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升教育主体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能力,促进红色文化向“大思政课”教学资源转化,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方式方法,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思政课;价值意蕴;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4)05-0020-06
收稿日期:2024-05-24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湖北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023ZD002);“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YZD2401);荆楚理工学院教学研究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X2024-008)
作者简介:杜钢清(1969-),男,湖北孝感人,荆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聂庆芝(1970-),女,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1 ],“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 2 ]。构建“大思政课”不是另立一门新课程,而是立足当今国际国内时代背景,面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使命,在继续发挥现有的课堂思政课优势基础上的守正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与初心使命,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将其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优良品格。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
(一)拓展“大思政课”教学场域边界外延
相对于课堂思政课而言,“大思政课”的边界与外延都有延伸、拓展与丰富。它突破了课堂思政课空间的局限,转向构建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从线下现实社会向线上虚拟社会延伸、从学段思政课向全学段思政课延伸,构建起纵向贯穿大中小学全学段、横向贯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思政课。而红色文化资源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是思政课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武器”,拓展了“大思政课”建设教学场域。
其一,红色文化为大思政课提供重要的价值引领。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面对世界格局的快速变化与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教育更需要不断强化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政课是巩固学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任务。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它以提升政治认同感、塑造崇高理想信念以及传承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等为价值导向,从根本上引领大思政课建设的发展方向,助力思政课落实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其二,红色文化丰富了“大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思政课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通过革命遗址、革命圣地、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等特殊“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悟,激发他们向革命先辈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二)助力“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红色文化对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往往不是“疾风骤雨”,而是“润物细无声”般地教化,逐渐将内含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个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推动“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让广大青年学生感知风云变幻的革命年代,需要还原历史场景,丰富活动内容,进行跨越时空的仪式体验。
其一,红色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重要支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还需要战胜许多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险挑战的考验。未来的重担必然要落在青年的身上。青年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能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迎来中华民族更加光明灿烂的明天。新时代新征程,“大思政课”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依托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等场所,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让思政教育从观摩的“看”、专题讲座的“听”逐渐转变为情景教学的“体”和研讨交流的“悟”,有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其二,红色文化为文化自信筑牢坚实根基。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红色文化近百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符号文化成果。我们的纪念馆、博物馆、遗址地等都是红色记忆的物质存储载体,通过加强红色记忆的输出渠道建设,举办围绕党的纪念日、伟人诞逝纪念日、建国纪念日等为中心的主题党团日等活动,可以筑牢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其三,红色文化为民族复兴赋予精神命脉。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的理想坚定、事业必胜,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精神财富,能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通过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的教育功能,讲好红色故事,补充红色营养,把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青年学生的心中,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丰富“大思政课”培根铸魂重要载体
红色文化肇始于血与火的战争岁月,淬炼于奋发图强的建设年代,发展于赶超争先的改革时期。在砥砺奋进的新时代,把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红色文化为培养时代新人筑牢理想信念。红色文化内含的优良品格和价值观念滋养、充盈广大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立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化被动为主动,践行理想信念。
其二,红色文化为培养时代新人涵育斗争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环境艰苦,生存艰难,战斗残酷,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书写了红色文化的厚重篇章。红色文化是红色血脉的赓续、红色基因的传承,要利用红色文化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把红色基因注入灵魂、融入血脉,坚决抵制“佛系”“躺平”“啃老”等不良思想倾向,磨炼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在实践中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的深刻内涵。
其三,红色文化为培养时代新人厚植爱国情怀。红色文化凝聚着无数先烈和人民英雄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标识,引领新时代青年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中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保护国家之根,延续民族之魂。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能够引导青年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民族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
当前,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路径和策略,有力推动了“大思政课”建设的理念进一步更新、视野进一步扩大、格局进一步拓展。但实践中,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仍存在协同性不够、供需失衡、方式单一的三大困境。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协同不够
相较于课堂思政课而言,“大思政课”将转变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理念,转向知、情、意、行等多要素协同融合的大教学观;将改变课堂教学资源局限于教材、书本和文件等,转向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仍存在协同性不强的困境。
其一,课程协同不够[ 4 ]。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强化课程育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有效途径。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也要提升课程之间的相互交融,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效应。但当前各学段教师、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沟通交流不畅,运用红色文化的合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育人成效。
其二,内容协同不够。要针对教育对象选择红色资源,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优势,实现课程之间、活动之间的相互融合,彼此融通。但红色文化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较散,部分教师将自己搜集或熟知的英雄豪杰、革命文化、红色传统等作为教学资源,红色文化主要是点状式地呈现于课堂教学,不够系统和全面。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则多是理论讲授,实践课时不够,实践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社会上的先进典型、行业模范主动参与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没被广泛调动;实践教学内容仅限于一般性地介绍红色历史,与学校、学段、专业结合得少,针对性不强。此外,思政课之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容互构互通、协同融合不够。
其三,机制协同不够。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要解决好“资源融入校园”和“学生走出校园”等问题,就需要切实有力的制度设计作保障。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体制机制建设还有待健全。尽管各地各学校都将革命纪念馆、文化馆等作为“大思政课”实践基地,但基于安全、资金等现实因素考虑,部分基地流于形式,协同育人实际效果不佳。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供需失衡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是中华儿女不断获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但受时间久远、空间分散、意识形态属性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供需失衡,产生偏差。
其一,认识上的偏差。学生不仅仅希望通过思政课获取知识,更希望解决自己成长的困惑和青春的迷茫,但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更偏重于进行理论阐释,造成供需失衡,学生不能通过知识供给来帮助自己解疑释惑。毋庸置疑,我国红色资源丰富,能从功能上满足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不仅仅关注供给资源,他们更关注实际效果。教师对此却认识不足,对学生的现实需求关注不够,红色资源也就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其二,心理上的偏差。红色文化资源往往诞生于革命年代,大多以历史资源呈现出来,对当代青年学生而言,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关联不大,由此导致其对英雄模范、历史事件、革命精神等没有兴趣;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于农村地区,由此造成红色资源与校园生活距离较远,学生了解红色文化资源受到限制。另外,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思政教育属性和以文化人的功能,其内含的科学理论也较为抽象,青年学生往往因其过于崇高遥远,而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偏差。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方式单一
“大思政课”建设要凸显“大”的内在一致和相互协调,要凝聚思政课资源,形成育人合力。这要求红色文化应更深入、系统、有效地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从而构建学校内外、社会各方面共建“大思政课”格局,实现育人使命。但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方式较为单一,这也是较为突出的现实难题。
其一,教学目标单一。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顺应历史潮流,适应新时代要求。但受限于传统课堂,不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时,仍偏重于知识传授,未能深入挖掘深藏于知识表层符号、内在结构之下的人文精神与价值意义,未能将其内含的精神和价值外化为教学实践,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
其二,授课方式单一。“大思政课”之“大”,其要义在于实现课本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进而推动“大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促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实现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但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仍偏重课堂理论讲授,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和体验感,红色文化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进路
要解决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面临的困境,需要教育主体、教学内容、教育方式、体制机制等联动发力,以做好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顶层设计为支撑,以提升教育主体运用红色文化的能力为关键,以挖掘“大思政课”红色教学资源为重点,以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方式方法为抓手,畅通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过程和环节,实现红色文化真正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一)强化保障,做好“大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循序渐进,强化保障。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需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工作协同。
其一,加强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5 ]学校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建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有效机制;要系统整体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遵循各学段学生的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推进红色文化课程建设,从而实现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有序高效,整体优化,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夯实“十大育人”体系,以高度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激发各方活力。
其二,加强政策保障。政策就是“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资源投入、评价考核等制度和政策,是推动“大思政课”做实做细的重要因素。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尽力将运用红色文化加强“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工作任务,保障其所需要的人员、经费、设施等到位,为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将红色文化与学校思政课融合程度作为评价科研教学、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尺度,把立德树人任务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资源与平台建设以及成效等纳入工作量考核,真正把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落到实处,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激活主体,提升教师“大思政课”建设能力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善用“大思政课”要加强教育主体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是教育者、实践者,要树立“大思政课”理念,掌握“大思政课”方法,增强红色文化育人能力,争做“大先生”。同时还要用好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行业典范等实践课教师,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让学生们触摸到社会的温度,感知到实践的深度,体悟到发展的广度。
其一,转变思想认识,重视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要形成重视红色文化、善用红色资源的理念,在学校和社会营造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不同主体沟通交流、互联互动机制,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要加强红色文化培训,充实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红色文化知识,提升其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主动性。
其二,配备建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提升其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能力。当前,各地各校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有所充实,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得以推行,利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思政课教学“大师资”大有改善。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仍需加强。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合理安排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比例,探索先进典型、英雄人物、红色基地讲解员等兼职教师进学校授课常态化机制建设;要明确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教学分工,合理把握他们在学时、经费等方面的比例,使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要鼓励和支持思政课教师研究红色文化,探索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路径;要通过加强实践锻炼、集中培养培训、委托重大项目、开展国际国内访学等多种方式,推动各类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由此完善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教学“大师资”体系,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必要的队伍保障。
(三)深入挖掘,促进“大思政课”教学资源转化
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红色遗址等,门类齐全,形式多样。但如果红色文化与学校思政课彼此分离,资源的综合利用功效不足,“大思政课”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有效发挥。这就需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含的精神富矿,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大思政课”体系中的教学资源。
其一,构建系统的“大思政课”的红色素材性资源。要基于大历史观准确把握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准确理解革命历史的主流本质和精神品格;根据教学需要和相关标准,分专题对红色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积累素材;加强对当代红色文化资源如科学家精神、改革创新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的挖掘阐释。例如,讲脱贫攻坚,可以确立“大国之治”的大主题,聚焦在一个个脱贫攻坚故事上;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确立“矢志报国”的大主题,聚焦于科学家们对党对国家的忠心、对人民对事业的爱心,等等。
其二,构建系统的“大思政课”的条件性资源。所谓条件性资源,即指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所需的场景、设施等。这就需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确定大主题,发掘小切口,让思政课更生动易懂。既要结合学校历史,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红色思政资源;又要走出校门,依托省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基地等,扩展“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场域。具体运用时,既要发挥思政课作为显性课堂在塑造革命精神和红色价值中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润物无声、隐形育人的优势和特点,在各科课程教学中嵌入、植入、融入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互呼应,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交叉互补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内容体系。
(四)巧妙设计,创新“大思政课”建设方式方法
新时代各地各学校在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思政教学上成效显著,但存在覆盖面窄、影响力小、方法陈旧、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要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方式方法,精心设计,将红色文化资源巧妙引入教学[ 6 ],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红色资源。
其一,要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使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一方面,要加强红色资源平台建设的项Zt9dHuvyA2um1ty8OV9RXkxfDAGDeMyplYWQJoNSCMU=目支持,推出大批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思政“金课”,加大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教材力度,完善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红色资源教学案例库、教学专题库、教学素材库、在线示范课程库等等,丰富思政课教学的红色资源库信息内容,使红色资源的整合利用可持续化;另一方面,要加大红色资源平台的应用推广,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组织开展基于红色资源的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利用红色资源创作微电影、音乐、动漫、短视频等,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实现红色资源库共建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思政课教学教育功能,从而增强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效果。
其二,教学方法创新突出实用,使红色文化资源“融”进来。可采取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案例式、专题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移动课堂”教学,将思政教育课堂从教室搬到红色文化遗址或纪念场馆,通过生动鲜活的情境模拟、情感体验、现实体会、深情对话等模式,把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讲“活”,让青年学生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厚重,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1).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3]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N].人民日报,2019-03-05(01).
[4]王晨.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3):75-77.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1.
[6]王磊.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理路探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5):68-70.
[责任编辑:陈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