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大思政课”:逻辑、困境与应对

2024-11-09马闯

荆楚学刊 2024年5期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大势所趋、时代所向、创新所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领域掀起了一场“数字革命”。在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驱动下,生成一种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大思政课”,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价值功能,但同时又面临效能困境、过程困境和组织困境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教师、学校、国家三个层面规避和破解这些困境,为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赋能;大思政课;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4)05-0031-07

收稿日期:2023-03-27

基金项目:成都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ZDJS202208)

作者简介:马闯(1984-),男,河南新乡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新时代的十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数字经济已成为“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为教育数字化尤其是思政课数字化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1 ]运用5G网络、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全面提升育人实效,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能用、会用、善用”是关键。本文就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以及实践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生成逻辑

2022年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有效的思政课教学必定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内容体系为基础”[ 2 ],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是在顺应数字时代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不仅是数字技术及其运用的外在催化,也有其自身的内在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起点

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是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不仅有外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现实推动,也有自身进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马克思生活在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他在《资本论》中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科学技术蕴含了巨大的变革力量,它推动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功能和制度的完善。马克思曾经强调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3 ]马克思认为技术作为生产力,在社会变革中起积极作用,技术是撬动历史的杠杆;同时马克思科学技术异化思想也指出,技术的每一次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就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曾明确给出过警示,绝不能陷入“技术决定论”。随着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技术再次迸发出“魔法师”般的力量,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意识形态、个人生存等等各个领域。这也意味着,我们和当年马克思一样面临着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问题。

2.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从党成立初期宣传动员加强政治教育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专业课程教育;从最初的一项工作到现在的一个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从初步建立的“52方案”,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21方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因势而新”的创新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而进”地探索改革创新。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这一论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伴随着党的事业同频共振,取得重大成绩,积累更多宝贵经验。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方式。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性设计和全方位规划,为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极大丰富了新时代思政课教育内涵,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遵循,向我们发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为服务”方向论、“立德树人”任务论、“八个相统一”方法论、“六个要”标准论、“把道理讲清楚”本质论、“大思政课善用之”的思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方法等,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对一门课程重视程度之高,投入精力之多,措施实施之细,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

(二)实践逻辑: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进路

数字技术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改革创新的关键力量,“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4 ]随着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教育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开始有意识地探索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应用。“大思政课”建设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将引发思政课教学生态的重塑和再造。

1.从传统到数字。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转型是以大数据资源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和无限存储功能运行的,“其内在逻辑在于借助算法对海量‘数据流’进行聚合、类化和算法创制……形成‘数据—知识—评价—决策—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闭环链’……形成基于大数据自动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生态”[ 5 ]。借助于数字技术可以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新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学生整体化预判、精准化识别、个性化教育,达到从笼统、抽象到精准、具体的目的。

2.从人工到智能。依托深度学习和算法分析,教师数据一体化应用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数据原料进行加工、综合分析和评价反馈,精准“把脉”受教育者需求,自主构建出有针对性的整体策略开展教育,实现精准教学。深度学习和算法技术能像CT一样透视扫描教学全过程,精准掌握师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动态已经成为可能。没有数字技术,是不可能做到如此“智能”的。

3.从现实到虚拟。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樊篱,极大地开拓了教学时空场域。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停课不停学”挑战,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在线教育新形态应运而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等构建“高逼真、可交互、高集成”三维立体虚拟场景,实现“情景式、沉浸式、探究式”教学,“虚拟仿真在增强互动性、复原历史情景、降低社会实践成本、升华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独具优势”[ 6 ],提供了“情感在场”体验,丰富了实践教学形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价值逻辑: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义

数字技术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无论是主动迎接,还是被动接受,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

1.数字画像。依靠物联网、大数据、算法分析、模型构建等核心技术,多维度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数据,经过清洗、建模、分析、成像,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整体性的描摹和预测性的勾画,形成柱状图、雷达图、曲线图等演化图谱,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学生学情发展状况。在“数字画像”帮助下,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查缺补漏”的个性化教育,自动匹配学生所需,实现从“千人一面”到“具体画像”。

2.公平公正。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能为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正做出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数字技术强调“去中心化”,在数字资源的利用上能够打破资源分布差异和分层固化,使大家都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透明过程能够兼顾不同类型学生主体,并持续强化其作为共同体的身份认同。不论是从根本目标,还是从具体实践看,教师和学生能够不受学校层次、学科专业、地域空间等客观因素限制,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益处。确保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构成了数字技术赋能的价值前提,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3.开放共享。数字技术能提高课程资源整合效率和使用效率。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及去中心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能将重点学校名师团队课程资源引进来,实现师资共享、平台共用、在线共听。比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学习通、MOOC等。“周末理论大讲堂”“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正依托数字平台的共建共享性,使得教学资源使用更具开放性和共享性,极大地提高了“大思政课”课程资源整合效率和使用效率。

二、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

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通过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从“简单应用”走向“深度融合”,同时也面临着效能困境、过程困境与组织困境,影响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步伐和发展趋势。

(一)效能困境:技术依赖消解情感,遮蔽教师传道权威

1.陷入技术依赖。数字技术强大的海量存储、加工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很容易使人产生路径依赖,过度依赖所谓的“技术外衣”来包装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技术理性冲击思政课根本,立德树人让位于技术效能,逻辑上易使人陷入“重技”而“轻道”的认识偏执,不仅会使师生共同沦为受技术控制的“奴隶”,而且背离了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衷。技术本身具有“两面性”,如不合理利用会被技术“反噬”,产生“技术成瘾”,“乃至于出现了盲目追逐技术装备、过多依赖技术手段、过度沉迷技术景观等异化现象。”[ 7 ]这样的数字技术运用,不但不能提升教学效果,反而降低了育人实效。“不和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相融合的新技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来说,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8 ],反而会迷失政治方向,陷入“数字统治”的困境。

2.脱离情感关怀。不恰当使用数字化技术及其产品,容易遮蔽思想政治理论课原有的温暖情怀,忽略学生的实际体验、情感需求和主观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旦脱离‘人情味’的环境,付诸于冷冰的技术范畴,那么‘育人’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情感和温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宝’,主要通过主客体在场域内面对面的对话互动来实现。”[ 9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如果教学过程全借助冰冷的技术和设备来实施,那么我们将很难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这既不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情义观,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消解教师权威。数字时代,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权威日渐式微。开放共享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们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与“数字土著”的学生相比甚至成为了“后知者”。过分依赖数字技术,这将使教师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缺位,可能会遮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内容明确、目标清晰的任务方面,学生凭借数字技术可以实现知识获取和学习目标达成,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和手段,易僭越为目标与价值本身。数字技术削弱了教师的主体性,容易产生教师与技术“主奴悖论”的风险。

(二)过程困境:资源利用简单机械,实践模式单一,技术能力不足

1.资源利用机械。部分思政课教师奉行“拿来主义”,既不考虑学生层次,也不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特点。在资源获取后,将现成课程资源囫囵吞枣式地直接翻版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抹杀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敏感性和创新意识。优质的课程资源,由于开发者的专有属性和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考虑,有限度地共享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拿来主义”者的材料来源和质量无法保障,于是,部分教师以直接播放教学资源替代教学过程,但“这样的‘机灌’会占用大量的师生互动交流与教师讲解时间,不仅没有改善思政课教学现状,反而抑制了教师魅力与教学技巧的有效发挥。”[ 10 ]

2.实践模式单一。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技术装备投入、软件的开发,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以100人以上大班教学,课下较少的实践活动也多为弹性要求,长久以来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僵化,表现出实践模式单一和创新性不足的缺憾。一些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存在课上念课件、放视频、“新照本宣科”、“硬融入”、“表面化”,课下“两手空空”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的体现。教学过程整体缺乏科技感,难以触动“数字土著”学生的心灵,无法满足数字时代学生求知需求,教学实效性是大打折扣的。

3.技术能力不足。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和技术驾驭能力仍处在初级阶段,教师个体差异大,掌握新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数字化平台系统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功能复杂,教师熟练灵活应用数字技术及其产品的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尚未达到综合应用的“高阶”水平。如何将数字技术用好、用准,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是如何用好。数字资源信息存在大量负面、虚假的内容,真伪难辨,这些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观。如何去伪存真,需要教师正确把握数字技术规律特点,自觉过滤掉虚假信息。二是如何用准。如何精准思政,关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及教学质量的高低。要借助大数据、数据挖掘、算法分析等方式,对薄弱环节进行精准发力,精准供给。数字技术运用目前停留表面,根据戴艳军对涵盖全国22省53所高校的5300名本科生进行的思政课调查,教师的“‘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均值为4.05,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有较大期待。”[ 11 ]

(三)组织困境:基础设施未健全,信息安全有漏洞

1.认知思维滞后。数字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实践进程中,首当其冲就是认知障碍。数字赋能不仅是一次技术变革,更是思维进化和革命,突破口就是打破思想认识上的“天花板”。数字技术背景下,“不会用、不敢用、不善用”的现象比较普遍,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已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背景下,盲目排斥新媒体新技术是落后于时代的表现。”[ 12 ]相当多的思想政治课考核形式和内容还停留在过去的期末闭卷笔试上,对日常过程学习重视不够或是日常过程学习考核形式也仅是检查笔记,考核低效且乏味。教学督导组成员绝大多数是年事已高的离退休教师,他们思维更新较慢,对教师的考核还停留在以前传统听课督导思维定式之中,“督”的多、“导”的少,缺乏鼓励教师应用数字技术的考核指标。当前,思政课决策者、管理者、施教者及督导者对思政课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较大认知鸿沟,无法适应数字环境要求,数字化思维尚未形成。

2.数字底座缺陷。当前,很多学校软硬件环境还存在不同程度欠缺,学校信息化通用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足够经费投入和技术人才支持。一方面,由于经费资源投入不足,当前高校教学设施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较为陈旧,呈现出“小而杂”的现象。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备课、虚拟教研室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还未实现全覆盖,校园5G移动网络、光纤网络、电脑硬体环境、无线WIFI覆盖等方面都还未能达到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缺乏技术人才支持,数字技术本自身并不会产生实效,需要具有数字素养和能驾驭数字技术的人才来实现。可见,如果数字底座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存在缺陷的话,“大思政课”要上出数字化“味道”是难以实现的。

3.信息安全漏洞。数字技术在给“大思政课”赋予优势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数字技术异化、数字伦理失范和数字殖民入侵等问题,造成诸如数字茧房、数字鸿沟、算法黑箱等影响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现象。因此,受限于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能力等原因,数据信息在采集整理、算法分析、反馈改进等操作过程中存在信息错位、丢失外泄、算法偏差、数据失真等风险,同时也面临着网络攻击、信息篡改和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三、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已经成大势所趋,不仅需要理论上顶层设计,还需要实践上落地生根。数字技术以其独特优势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技术支持,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优势与困境并存的现实。因此,需要从教师、学校、国家三个层面规避风险和破除困境,为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教师层面:以驾驭技术为依托,赋能“大思政课”数字化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挖掘数字育人实效。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无论数字技术多么先进高端,技术始终是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的,根本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有效的思政课教学必定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内容体系为基础。”[ 2 ]同时“要以人驾驭技术,彰显技术之于教育发展的价值”[ 13 ]。数字技术运用到思政课教学,跳出时间和空间束缚,能在多个场域随时进行,这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有效补充。一是有效驾驭数字技术,将思政课教学转变为一种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课堂教学样态,将书本理论转换成短、平、快的碎片化信息样态,将学理话语转换成现实、生动、鲜活的接地气的话语样态,满足当代青年学生信息获取习惯;二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和穿戴设备,通过提供高仿真、可视化的教学内容,创设具有临场感、沉浸感和交互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图片、动画及三维场景构造的虚拟环境中进行理论学习和仿真实验;三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将枯燥转化为有趣,将虚拟转化为现实,将腐朽转化为神奇,有效增加课堂氛围,使思政课“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技术与育人相统一。

2.增强精准化育人效果,彰显教师人文关怀。一是数字技术为精准评估教学效果提供支持。“精准对接并回应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是讲‘准’思政课的应有之义。”[ 14 ]利用数字技术平台,可以时时查看学生学习状态、进度,及每个学生的学生综合报表,以此为基础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交流讨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二是利用数字技术解决思政课教学存在“无效供给过多”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思政课的有效供给和大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弥合是决定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维度。”[ 15 ]数字技术能辅助实现精准“把脉”学生需求,精准“开方”优化内容,精准“实施”提升方法形式,精准“评估”立体式、全方位、多角度追踪、分析、审视、评价学生“学”与教师“教”全过程。提升学生群体的实际体验和主观感受,满足情感需求,有效增强育人效果。

3.弥合数字技术鸿沟,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6 ]一是摒弃权威思想,重塑教师角色。数字技术赋能带来思政课创新与变革,势必带来教师角色重塑。为适应数字时代“大思政”建设要求,必须要摒弃教师权威思想,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师应主动改变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协同者,从课程施教者转变为课程服务者,从学习监督者转变学习引导者。二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技能。教师理应一直保持受教育状态,自身加强主动学习,解决本领恐慌。正如马克思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17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18 ]教师应通过参与数字技能培训研修和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达到“能用、会用、善用”,从而消弭数字技术鸿沟,规避“主奴悖论”风险。

(二)学校层面:以教学过程为导向,推进“大思政课”数字化

1.坚持开门办课,促进教学协同。一是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和资源。利用思政课数字课堂的时空超域性,邀请模范英雄、行业标兵、大国工匠等先进代表,走进课堂教学阵地,办“大课堂”、搭“大平台”、建“大师资”,聚集育人合力,弥补课堂传统教学的短板。构建校外名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先进团队+专业教师+校内研究团队等相结合的大师资队伍,通过网络集体备课+现场授课+远程指导+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实现协同共研。二是打破“单兵作战”格局。资源协同,构建学科资源+专业行业资源+校本资源+区域资源相映衬的内容体系,实现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教学;场域协同,构建课堂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相融合的教育场域,打破课堂单一形态和资源空间限制;多元协同,构建专职教师与管理人员、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协同;形成多方主体密切合作、多种资源有效凝聚、协同作战的“大思政”合力,促进教学协同。

2.坚持创新教学,促进师生互动。一是释放数字效能,创新教学形式。当前的在线教学实践有力推动了理念变革、实践变革,助推思政课突破教学时空限制,“从现实向现实与虚拟相结合转变”[ 19 ]。虚拟空间其实就是现实空间的数字化镜像,教学时空场域突破了传统教室物理围墙的限制,扩大到虚拟网络空间,范围更广阔、容纳受众级数增加,逐渐形成新的教学场所。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愈加频繁。新教学空间所带来的高效、便利、低成本等多重优势,会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沟通交流、反馈评价等多种活动都变得更加便捷顺畅。师生从“一个人的独白”到“一群人的围炉夜话”,从“过去单向灌输”到“现在多向互动”,从“以教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趋势更加明显。

3.坚持科学评价,促进能力提升。一是建立数字评价平台和科学评价体系。“提升精准思政各环节的精细化和准确化,关键要发挥精准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20 ],教学质量数字化综合评价和分析,是“大思政课”建设成效的监视器和记录仪。数字技术创新评价手段,能凭借海量存储、超强算力和智能分析能力,对教学全过程“动态诊断”,形成教与学全过程的动态数据日志和画像,使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科学精准。二是精准评价倒逼能力提升。“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面育人要求和‘大思政’格局,建立电子考核平台,实现高校思政课从考试到考核的转变,以考核促进教育教学,用考核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1 ]以数字化技术科学评价教学过程与成果,关注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为以评促改、改进教学、提高能力提供参考。

(三)国家层面:以转型发展为机遇,引领“大思政课”数字化

1.拥抱数字时代,强化数字思维。一是顺应数字时代潮流。科学分析数字赋能的“时”与“势”,辩证把握数字赋能的“危”与“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二是树立和强化数字理念。要充分认识数字化的重要性,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正逐渐加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看,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无疑要以数字化理念来创新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流程”[ 22 ]。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已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和强化数字思维。

2.构建新型数字化底座,搭建“大思政”支撑体系。一是持续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设备环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数字化建设专项经费投入,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教育部等六部门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包括信息网络等在内的六大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23 ]。二是建立“大思政课”共建共享机制。根据数字技术的迭代,不断开发与技术发展相匹配的教学资源,搭建“大思政”数字平台,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发挥“大思政”协同育人、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全国“大思政课”育人水平。比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人民网“大思政课”云平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周末理论大讲堂”、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共享平台、虚拟教研室、思政课教学资源库等。

3.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加快核心技术突破。一是建立数字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国家规范和标准。数字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技术—育人”有机融合的崭新的生态系统的生成过程[ 24 ],必然伴随着思政课教学样态转变与规则制度的重塑,从而弥合“技术效能”与“思政育人”之间的缝隙。二是加快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建立信息安全屏障。技术是安全的核心,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突破“技术黑洞”。习近平强调:“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 25 ],不断提高利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掌握主动,填补信息安全漏洞,斩断“数字入侵”背后的黑手,有效抵御意识形态渗透。

四、结语

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释放出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巨大势能,是数字中国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代教育强国的呼唤。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能搭建共享桥梁,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师生一体、课上课下、网上网下、学校与社会、现实与虚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格局。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一方面实现了传统思政课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搭建了学生需求端和教师供给端的联结链条。在传统的严谨和数字的创新中,最大程度地靶向发力解决供需矛盾,实现从粗放到精准、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总之,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育人方式、完善了评价体系,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刘同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亟须解决的五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88-9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2.

[4]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J].奋斗,2021(6):4-11.

[5]李怀杰.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0(4):81-85.

[6]刘新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21(12):101-105.

[7]赵庆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及其超越[J].学术论坛,2018,41(5):162-167.

[8]顾钰民.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75-78.

[9]韩俊,金伟.数字技术融合下思想政治教育智能转型探赜[J].思想教育研究,2022(6):32-37.

[10]高奇,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需把握好的若干重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2):112-116.

[11]戴艳军,赵宇.大学生思政课认同状况的调查——基于全国53所高校的问卷数据[J].科学决策,2021(9):94-101.

[12]吴争春,于天真,狄神武.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之“道”“术”“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3):63-67.

[13]赵建波.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现实挑战及实践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3(3):85-90

[14]吴艳东.准、透、活:讲好思政课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5):92-95

[15]李红军.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2):55-57.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

[1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1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18-01-31)[2023-03-27]. 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19]佘双好,罗佳.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的变革[J].湖北社会科学,2022(2):144-149.

[20]刘三宝,谢成宇.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1(4):167-171.

[21]邓鹏.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新配方”[J].人民论坛,2020(15):206-207.

[22]彭庆红,刘明言.数字马院建设的意义、理念与方案[J].思想教育研究,2020(8):133-137.

[23]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 (2021-07-20)[2023-03-2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24]吴满意,高盛楠.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内涵、核心指向与实践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3(04):85-91.

[25]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77.

[责任编辑:王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