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刮痧治疗失眠的可视化分析
2024-11-08王珍珍卿慧玲张小红
Visual analysis of scraping for insomnia based on CiteSpace
WANG Zhenzhen,QING Huiling,ZHANG Xiaohong*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ubei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ubei 430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Xiaohong,E-mail:1239702016@qq.com
Keywords scraping;insomnia;visual analysis;nursing
摘要 目的:对中国知网有关刮痧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失眠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2010—2023年收录的刮痧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 CiteSpace 6.2.R4可视化软件分析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及突现词。结果:共纳入262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发文量最高(35篇),形成了孟方、朱燕、段培蓓、张敏、安红丽、杨秀静、万丽等作者群,研究机构中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16篇),研究热点为失眠、睡眠质量、刮痧、临床研究、围绝经期、心脾两虚、情志护理、子午流注,近10年的研究前沿是睡眠质量、铜砭刮痧、焦虑、数据挖掘。结论:刮痧治疗失眠研究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通过可视化分析,梳理刮痧治疗失眠的研究热点,能够为后续失眠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刮痧;失眠;可视化分析;护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21.017
失眠是指个体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或者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白天出现疲倦、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1-2]。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种,通常由压力、焦虑、抑郁、生活变化、疾病或用药等因素引起,长期失眠会导致病人出现疲劳、免疫力下降、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从而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3-4]。失眠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会导致病人出现抵抗力下降,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问题[5]。近年来,失眠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6]。国内外研究发现,部分成年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7-8]。近年来,中医在疾病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刮痧疗法在失眠病人治疗中尤为重要。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9]对中国知网2010年1月1日—2023年7月1日刮痧治疗失眠病人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了解国内刮痧治疗失眠病人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失眠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及筛选
检索中国知网有关刮痧治疗失眠的文献,检索策略:主题=(刮痧OR刮痧疗法OR中医刮痧OR刮痧术OR刮痧干预OR刮痧治疗)AND主题=(失眠病人OR失眠患者)。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3年7月1日。
1.2 文献分析方法
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设置时间跨度为2010年1月1日—2023年7月1日,时间分区长度为1年,提取作者、关键词、机构等信息,根据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进行排序,提取位于前50%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共现图谱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基本特征
2.1.1 发文量
本研究共纳入262篇文献,年度发文量见图1。图1显示,2010—2021年刮痧治疗失眠的发文量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2010年发文量(7篇)最低,2021年发文量(35篇)最高。
2.1.2 机构及作者
以机构为网络节点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共有176个节点、63个连线, 网络密度为0.004,见图2。图2显示,刮痧治疗失眠病人的发文机构之间合作不紧密,发文量较低,发文量居前3位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16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4篇)、广西中医药大学(10篇)。发文量>5篇的机构见表1。以作者为网络节点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共有285个节点、257个连线,网络密度为0.064,见图3。图3显示,形成了孟方、朱燕、段培蓓、张敏、安红丽、杨秀静、万丽等作者群,作者之间有合作,但是连接不紧密,发文量居前3位的作者分别是孟方、朱燕、段培蓓,发文量分别为6、5、5篇。
2.2 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
以关键词为网络节点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见图4。研究结果显示,共有226个节点、675个连线,网络密度为0.027,剔除关键词“刮痧”和“失眠”,居前6位的高频关键词是刮痧疗法、睡眠质量、失眠症、针刺、心脾两虚、围绝经期,合并同义词后,统计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见表2。本研究生成了9个关键词聚类图谱,Q值为0.504,说明聚类网络社团结构显著;S值为0.842,说明聚类结构合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针刺、耳穴压豆、刮痧疗法、生存质量、焦虑等研究。见图5。
2.3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研究较为集中的关键词。 本研究突现的关键词为“焦虑”“铜砭刮痧”“睡眠质量”,突现时间为2020—2023年;其他关键词包括“数据挖掘”,实施时间为2021—2023年。见图6。
3 讨论
3.1 国内刮痧治疗失眠的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研究发现,国内刮痧治疗失眠病人的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总体发文量不高,2021年发文量最高,为35篇,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技术,国家政策的支持使中医技术研究的发文量逐年增多,有力地推动了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10]。本研究还发现,2010年后,发文量较低,可能是因为当时治疗失眠以西医为主,西医治疗失眠疗效快,同时人们对中医的了解较少,不够重视,使得这一时期中医治疗失眠的发文量较低[11]。2010年以后,特别是2020—2021年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发文量进入快速增长期,可见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利于推动刮痧技术治疗失眠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发文机构之间有合作,但是合作不紧密,研究机构以中医研究机构为主,非中医研究机构较少,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较少,刮痧治疗失眠的研究及应用范围,有待于进一步地扩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刮痧技术,增加刮痧治疗失眠的可行性[12]。本研究发现,按照普莱斯定律,核心作者应该是发文量的一半,本研究的发文量达不到总发文量的一半,说明核心作者群并没有形成。虽然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医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人们对中医刮痧技术的关注度还不够,中医刮痧技术治疗失眠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2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总结和凝练,对不同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能够获得某一课题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发现,近年来研究热点集中于针刺、耳穴压豆、刮痧疗法、生存质量、焦虑等研究。本研究还发现,刮痧治疗失眠的研究类型以观察性研究为主,虽然国内学者已经关注到刮痧治疗失眠作用机制的研究,但是缺乏对刮痧治疗失眠的延续性研究以及质性研究[13]。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研究的关键词为刮痧疗法、针刺、心脾两虚、围绝经期等,可见在刮痧相关的领域中,联合应用多种中医技术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将上述中医技术和刮痧相结合治疗失眠病人,探讨联合应用中医技术相对于单一技术的优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4-15]。本研究还发现,刮痧治疗失眠症病人的研究中,更加关注围绝经期病人的研究。因此,今后应该关注这一类群体的失眠状况,采取积极的措施,减轻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状况,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罗霄等[16]将针刺联合刮痧疗法用于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疗效观察发现,联合应用中医技术能够调节病人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的代谢,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3.3 研究前沿
研究前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本研究通过突现词分析发现,2010—2019年,刮痧治疗失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刮痧疗法与推拿、针灸等方面的联合应用,2020年以后针刺、推拿疗法的热点递减,可能与铜砭刮痧、子午流注的研究兴起有关。近年来,研究热点以“焦虑”“铜砭刮痧”“睡眠质量”“数据挖掘”为主,其中睡眠质量、焦虑、数据挖掘突现强度大,有望作为研究热点被持续关注。刮痧技术作为常见的中医治疗技术,主要由护理人员操作,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关注,刮痧技术在提高病人预后生存质量方面逐渐被重视[17-18]。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大刮痧疗法在治疗失眠病人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为推广刮痧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还发现,数据挖掘、大数据的应用,能够为刮痧疗法治疗失眠病人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
4 小结
本研究对国内刮痧治疗失眠病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发现刮痧治疗失眠病人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上不高,发文机构之间合作不紧密、核心作者群较少,刮痧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仅对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未来可进行多个数据库资源的检索,后续可以在此方面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亚丹,蒋进枝.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针灸组方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进程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4(1):51-62.
[2] 邓化丹,周娴,燕群美.耳部按摩-刮痧-穴位贴压序贯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3,15(5):336-338.
[3] 张晨,任艳芸,王佳丽,等.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药,2023,43(5):36-41.
[4] 田甜,胡荣湫,李乐,等.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失眠中的应用进展[J].老年医学研究,2023,4(3):69-73.
[5] 钟凌燕,蔡小云,陈懋祺.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配合铜砭刮痧治疗肝胃不和型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23,20(6):40-42.
[6] 杨玉辉.浅针联合刮痧治疗肝郁化火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23.
[7] LIANG Y D,LI Y,ZHAO J,et al.Study of acupuncture for low back pain in recent 20 years:a bibliometric analysis via CiteSpace[J].Journal of Pain Research,2017,10:951-964.
[8] 谢冰婵,苏香华,徐若馨,等.全息经络头部铜砭刮痧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失眠患者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3,29(5):116-118.
[9]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10] 刘雅.耳部全息铜砭刮痧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
[11] 顾玲.通督调任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
[12] 吴秀花,陈杰东,陈小玲.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埋豆对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22,31(5):65-67.
[13] 周慧君,黄健,白长川.中医外治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临床应用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2):5-9.
[14] 范月娟,李艳,景晓慧,等.引火归元贴加耳部刮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中老年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及对PSQI评分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2,35(8):35-38.
[15] 丁冬梅,邱萍,万圆圆,等.中医护理铜砭刮痧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6):1043-1044.
[16] 罗霄,唐潇,刘婷婷.针刺联合刮痧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22,41(7):661-666.
[17] 王晓宇,李亚南,李晓伟,等.耳部刮痧联合耳艾灸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失眠症及焦虑情绪临床疗效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2,37(3):29-31.
[18] 范秀英,黄永波,陈树清,等.耳穴全息铜砭刮痧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22,31(3):59-61.
(收稿日期:2024-02-06;修回日期:2024-08-13)
(本文编辑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