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县域高中历史作业设计

2024-11-08王方印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8期

县域高中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的加强。作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作业设计是推动育人方式改革和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养成,引导学生认识史料实证的重要性。而县域高中普遍存在教育理念落后、作业设计不合理、学生学习被动参与、作业功能异化等问题。为此,本文以史料实证为基础,结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进行分析,优化本课历史作业的设计,以期通过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推动课程育人水平和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双新”有效落地。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标准

对于“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需要对新航路开辟后对人类文明、世界文明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行了解,基于此深入理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到走向整体世界’。”本课的关键词包括新航路开辟、全球性流动、认识世界以及从分散到整体;重点是对新航路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剖析,了解事件带来的影响和历史意义。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史料重现真实的历史,使学生对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

(二)内容分析

“全球航路的开辟”选自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以及其他国家、系列新航路的开辟,为下一课的教学奠定基础,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的开端,在此之前人类历史是分散发展的,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国的孤立状态,推动了生活、生产、贸易等方面的建立与扩大,为各国之间的交往开辟了新路径,使人类历史走向了整体发展。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材料,收集相关史料,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2.能够对历史地图进行分析,基于此了解欧洲中世纪的世界观,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步的影响。

3.根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对航海的原因和条件进行了解。

4.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感受中国古代发明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起到的关键推动作用。

(二)作业目标

1.对史料进行分析,基于此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进行大致阐述,并结合图文史料描述路线图。

3.能够自主获取、辨析史料,基于此加深对新航路“新”的理解。

4.立足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史料、影响进行概括和解释。

三、作业设计内容

(一)调查式历史作业,培养史料搜集能力

求真是历史认知的本质追求,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收集能力是形成史料实证素养的基础。调查式历史作业具有实践性,需要学生围绕“新航路的开辟”这一主题搜集资料。

★作业1:初识新航路的开辟

作业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东西方航海的史实,对东西方发展的差异进行归纳。

2.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导致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产生巨大变化的历史事件。

3.通过阅读、分析、整理资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实施过程:

1.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在组内明确分工,每个组员负责收集不同时期的史料,借助书籍、文献等方式搜集有意义的资料。

f8c01972578e0d2032cdae4d279e9a999ae67559baa0016a110b3a15c99a9c7b

2.小组成员对收集的史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以文字、图片结合等形式汇报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专题探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和收集的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整理,学习获取史料的方法。)

(二)探究式历史作业,培养史料价值判断能力

虽然史料是展开历史研究的唯一桥梁,但史料均是人为选取的,因此有些史料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整理和识别史料的真伪,判断史料的价值,设计探究式历史作业能够让学生掌握史料学习方法。

1.讨论式历史作业

高中生对新鲜、变化的事物有较大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学会辨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教师可以设计讨论式历史作业,让学生针对阅读材料、某一观点展开思考和交流,阐述自己的见解,提升学生的能力。

★作业2:阅读材料展开讨论

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见表1),让学生针对“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因是什么?他们能够开辟新航路的条件有哪些?”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可以站在多维视角,对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动因进行分析。同时,学生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真伪价值进行判断,再结合证据探讨历史,阐述自己的观点,明确辨别史料真实性的价值。)

★作业3:结合观点展开讨论

教师展示某位学者的观点:“即使诸位航海家没有发现新大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对海路进行清扫和开辟,从而扩张至全球。”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以“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为主题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对全球航路开辟的动因进行深入理解,了解导致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两个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定的历史条件。)

2.问题式历史作业

不同类型的史料有着不同的价值,采用问答题的形式设计问题式历史作业,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一步步深入辨别史料的真伪,从而提升学生对史料的辨析能力。

★作业4:“油炸薯条”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联系实际生活,以“油炸薯条”的生活场景导入问题,让学生从“马铃薯的传播”出发,设计一系列问题作业,然后结合史料进行客观分析,解答问题。

①马铃薯是“油炸薯条”的主要材料,它是怎么传播到中国的?马铃薯通过哪几条路线向中国传播?马铃薯又是如何向全球传播的?

②在新航路开辟后,不仅马铃薯开展了“环球旅行”,还有哪些物种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些物种分为哪几类?它们传播到各地后,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这种物种交流具有哪些价值?

③新航路的开辟不仅带来了物种交流,还对全球带来了什么影响?请你从多个角度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④哪几位航海家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航海家冒险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得到了哪些国家的支持?“新航路的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

⑤郑和船队在欧洲新航路开辟近半个世纪前曾七下西洋,停航的原因是什么?

⑥有学者测算,1700年至1820年间,在世界GDP中中国的GDP占比有所提高,年增长率达到0.85%,而欧洲GDP的年增长率是0.21%。如果该学者的测算属实,请你思考中国未实现近代化转型的原因。2000多年后,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思,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我国“新”“老”航路交相辉映,对于“一带一路”,你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又要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史料、史实、史论,对资料展开深入思考,意识到不同史料的优缺点和价值。)

(三)辩论式历史作业,培养史料辨析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思维能力存在差异,对待历史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对此,设计辩论式历史作业能够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两种对立观点,运用史料中的证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从而锻炼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业5:主题辩论

学生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主题,分为正、反两方搜集相关资料,并分析和整理资料,在课堂上以辩论赛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设计辩论式历史作业,最终目的并不是辩论,而是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辨析史料的真伪,并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

(四)习作类历史作业,培养史料论述能力

培养高中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旨在让学生掌握史料学习方法,并在实践中有效运用,使学生在解读史料时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客观阐述自己的观点。

1.小论文式作业

小论文式作业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特点,需要学生结合史料,运用掌握的知识对观点进行客观论证。小论文式作业的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学生需要借用可靠的史料进行论证,呈现真实的历史。

★作业6:阅读材料,完成小论文

材料一:自开辟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后,促进了美洲市场和东印度市场之间的交集,推动了工场手工业和地区生产领域的快速发展。当时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增加了对殖民地的贸易,使商业、航海业、工业的发展趋势愈发猛烈,最终发展为世界市场。

材料二:人类在1500年前均是在隔绝的地区分散发展的。1500年后,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集体发展,各种族之间进行了首次的直接交往,将各个国家联系到一起。可见,1500年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①结合上述材料撰写一篇论文,要求解答两个问题:

问题一:你是如何理解“开辟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影响”的?

问题二: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请你在小论文中写出自己的观点。

材料三:欧洲从15世纪开始开辟新航路,而明成祖朱棣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便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郑和船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传奇,主要航线有40多条,航程总计16万海里。梁启超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为:“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②为什么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请结合材料撰写一篇论文。

(设计意图:论文式作业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后,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再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史料,以文字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2.小课题式作业

小课题式作业即围绕主要历asBtQtfyRlKRamxb6OT25lHvTc5U6QcgebPYlcHnmnc=史问题展开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搜集史料,结合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进行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

★作业7:跨学科课题研究

教师提供史料:哥伦布于1492年8月3日率领船队开启第一次远航,起点为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最终抵达加那利群岛。船队于9月6日离开,准备横渡大西洋。十天后,船队进入了一片奇怪的海域“草地”,在此海域受困近一个月。请你围绕“哥伦布船队进入‘草地’之前,为什么海域风平浪静?”这一课题,结合地理知识进行课题研究,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设计意图:学生对奇怪海域“草地”展开探究,结合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对哥伦布的做法进行分析,学习航海家的优秀品质。)

(五)创新类历史作业,培养史料运用能力

设计创新类历史作业,需要学生对史料进行综合运用,可以是绘制时间轴和航线简图,也可以是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探寻历史真相,培养史料运用能力。

★作业8:绘制时间轴和航线简图

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对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轴和航线简图进行绘制。时间轴从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船队绕过非洲西南端好望角开始,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库克船长的三次太平洋探险结束。航线简图需要突出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和四个关键人物。

(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对航海路线进行梳理,绘制新航路开辟时间轴和航线简图,概括以欧洲为中心,分别向东西方开辟新航路的航线,以及各国航海家开辟的其他航路。通过完成此项作业,学生能够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航海活动的时间和方向,锻炼学生归纳、概括、整理史料的能力。)

★作业9:开辟新航路探险

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每一组为自己所在的新航路探险队起一个名字。学生在组内明确分工,编排并演绎历史剧,分别扮演航海家、水手等角色。历史剧内容应包括开辟新航路的动因、探险过程中经历的事情、在各地感受的风土人情、收获等。

(设计意图: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对新航路开辟的资料进行搜集,并结合历史背景编排历史剧,体会不同职业在探索新航路过程中的价值,突出开辟航海路的动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史料的运用能力。)

四、作业设计反思

“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的作业设计以培养高中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为重点,结合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明确了作业目标,设计了多元化历史作业:调查式作业、探究式作业、辩论式作业、习作类作业以及创新类作业,旨在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促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形成,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实施作业设计时,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将知识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在后续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位,推动县域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作业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更是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认识作业设计在推动育人方式改革、提高育人质量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发展需求,以作业设计为突破口,优化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培养高中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推动县域高中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高中)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