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教学
2024-11-08李文超
【教材解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为“领会作家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洞察,拓展视野,体会其对旧世界、丑恶事物的批判意识;学会观察社会生活,思考人生问题,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本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借用“套子”,从生活习惯、思想方式等层面,刻画出在沙皇政府专制统治下的别里科夫封闭保守、胆小多疑的“套中人”形象。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面向的是高一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他们已学过《百合花》《哦,香雪》《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小说,对小说的阅读鉴赏已有一定基础,对小说的解析也有一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本文人物关系单纯,学生能够梳理出小说情节。但与此同时,本文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遥远,学生对沙皇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不够了解,较难把握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套子”的深刻含义及文本创作意图,需要教师引导探究。
【教学目标】
1.以标题作为文本切入点,合理设问,贯穿文本解析。
2.通过情境演绎,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立体。
3.总结人物形象,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给予挣脱束缚的“突围”启示。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感受悲悯
PPT:他的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杂货铺破产。他自幼备尝人间艰辛,他自己说他“小时候没有童年生活”。1879年,勤奋的他凭助学金进莫斯科大学攻读医学,1884年毕业后开始行医。
师:在正式进入文本之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人。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他并没有因自己的不幸而退缩或者报复社会,而是怀着悲悯之心,同情着那些不幸的人。他就是契诃夫。请同学们一起诵读关于契诃夫的介绍。
PPT: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小市民、工人和农民都进行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塑造了众多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形象,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
(生齐声诵读)
师:契诃夫关注着“小人物”,同学们在初中也曾了解过他刻画的奥楚蔑洛夫,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笔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板书: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设计意图:“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通过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作者笔下流露出的所思所想,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虽历经磨难,但仍旧葆有一颗关注社会发展、关心时代里的“小人物”的悲悯之心,为后续探究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二、围绕标题,展开三问
(一)探究“谁是‘套中人’”,明确别里科夫的形象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提前看完了这篇文章,能告诉老师,谁是“套中人”吗?
生:别里科夫。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别里科夫是“套中人”,有什么依据吗?
生:文章第1段里有写到,他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着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把伞、表、刀装在套子里。他坐马车,总是叫车夫支起车篷。
师:对的,你找的内容非常具体、精准,我们可以把晴天穿雨鞋,带雨伞,表、刀装在套子里等总结为是让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的“生活中的套子”,那除了“生活中的套子”,还有什么“套子”“套”住了别里科夫呢?
生:还有思想上的。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生:文中第1段的结尾处写道:“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第2段写他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内容。
生:从第3、4两段可以看出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都会让他闷闷不乐,而且他的口头禅就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师:是的,你们找到了“套”住了别里科夫的“思想上的套子”,而且还进行了概括,非常不错。同学们,结合我们之前所分析的“生活中的套子”,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觉得别里科夫是怎样的人呢?
生:因循守旧、封闭保守。
(板书:因循守旧、封闭保守)
生:畏首畏尾、胆小多疑。
(板书:畏首畏尾、胆小多疑)
师:这样因循守旧、封闭保守、畏首畏尾、胆小多疑的人,就是“套中人”。
(师边说“套中人”,边写“囚”)
(学生看到“囚”字,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师:同学们,别里科夫这样的人让老师想到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板书:“活着”“死了”)
(二)探究“谁不是‘套中人’”,明确华连卡姐弟的形象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别里科夫是“套中人”,那老师想问文中谁不是“套中人”?
生:华连卡姐弟。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肯定,说明这个问题并不难,同样,老师也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生:第11段中写到华连卡和她的弟弟柯瓦连科骑自行车,而骑自行车在别里科夫看来是不成体统的事,说明华连卡姐弟不是“套中人”。
师:很好,你找到了骑自行车事件,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华连卡姐弟与别里科夫的不同,那还有没有其他事件呢?
生:还有第19段到37段,写柯瓦连科跟别里科夫大吵了一架,之后又写了华连卡看着别里科夫滑稽的脸相哈哈大笑。
师:你从文本后半部分找到了争吵事件。这部分篇幅比较长,而且很有戏剧效果,老师想请大家试着情景再现一下。大家想不想看?
(生积极回应,表示想看表演,并推荐表演者。被推荐的学生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快速完成“换装”,以讲台为客厅,一同学扮演柯瓦连科,一同学扮演别里科夫,一同学扮演华连卡,进行情景表演。)
(表演在演“华连卡”的学生放声“哈哈哈”中结束,底下“观众”也跟着放声大笑,三位学生鞠躬退场后,生自发鼓掌赞扬。师请学生进行点评。)
生:我觉得别里科夫演得比较好,因为他把自己的脸藏进衣领里,拿着雨伞慢慢走的样子跟书上图画里的别里科夫很像,而且说话音量小,还带着微微的颤音,想说很多又不敢大声说,演出了别里科夫那种畏畏缩缩、胆小怕事但是又很固执的形象。
生:我觉得柯瓦连科演得更好,尤其是“演员”说的那句,“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那个“滚”字几乎是用吼的方式,大家都能感受到柯瓦连科内心的愤怒,不想跟别里科夫再多说一句话,能看出柯瓦连科不喜欢别里科夫,跟他不是一路人。
生:虽然别里科夫和柯瓦连科是争吵事件中的主角,但是我觉得华连卡演得也很出彩呀,放声“哈哈哈”,让我们感受到了华连卡的大胆自由。在很多人不敢得罪别里科夫的情况下,华连卡看到别里科夫摔跤的样子就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
师:三位“演员”都抓住了人物精髓,尽可能地还原了人物的语言、神态。演别里科夫的同学走路时整个身体那种紧缩的状态,就很符合我们最开始分析的别里科夫封闭保守的形象;演柯瓦连科的同学一上场就展现出非常强大的气场,对于别里科夫的言论直接反驳,一个“滚”字甚至让底下“观众”都跟着害怕起来,也使别里科夫的那种狼狈显得非常自然;演华连卡的同学笑声很爽朗,所以才能感染其他同学跟着哈哈大笑。刚刚点评的同学也都关注到了这些。表演的同学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别里科夫和华连卡姐弟。同学们,这样一对比下来,你们觉得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呢?
生:阳光开朗,向往自由,敢说敢做。
(三)探究“谁也是‘套中人’”,思考布尔金的形象意义
师:课文解析到这里,我们明确了别里科夫是“套中人”,华连卡姐弟不是“套中人”,那老师接着想问,文中还有谁也是“套中人”呢?
生:第4段中的“我们”。
师:为什么“我们”也是“套中人”?
生:因为“我们”都怕别里科夫,而且受别里科夫辖制了足足十五年。
师:是的,“辖制”这个词找得非常好,能够让人知道文中的“我们”也是“套中人”。那老师想问“我们”中的“我”又是谁呢?
(学生翻书,找到文章标题注释里的信息:这篇小说借中学教师布尔金,即文中的“我”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的谈话叙述别里科夫的故事。)
生:布尔金。
师:布尔金跟别里科夫是什么关系?
生:不仅是同事,还是室友。
师:文中的“我”布尔金跟别里科夫关系如此紧密,那有没有被别里科夫同化呢?同学们能不能找到相应的依据来回答?
生:没有。第15段中对于华连卡姐弟骑自行车,文中的“我”对别里科夫说:“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好了。”
生:第39段里写道:“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别里科夫的离开,对“我”来说是快乐的,说明“我”没有被同化。
师:是的,同学们,正常来说埋葬一个人是让人感到很悲伤的一件事,因为这个人死了,彻底离开了这个世界。
师:别里科夫离开了,“我们”非常开心,原因是?
生:因为我们摆脱了来自别里科夫的“辖制”。
师:那是不是就说明“我们”此后就可以一直过上令人快乐的生活呢?
生:不能。最后一段里说明了原因。
师:同学们反应很迅速,最后一段的内容表达了“我们”的无奈。请同学们一起诵读一下。
PPT: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生齐声诵读)
师:同学们,这段文字又让老师想到另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板书:“死了”“活着”)
师:因循守旧、封闭保守、畏首畏尾、胆小多疑的别里科夫是“套中人”,他“套”住了自己。(板书:套己)他还努力去“套”住他人。(板书:套人)
(师边解说,边板书)
师:以文中“我”布尔金为代表的人,被别里科夫“套”住了,布尔金可以改变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吗?
生:改变不了,别里科夫只是那个时代里的一个群体的代表,布尔金改变不了一群人。
师:那“我”布尔金怎样突围呢?
(生热烈讨论,没有明确答案,师介绍时代背景)
师:我们都知道单凭布尔金一个人改变不了那个时代。19世纪末期的沙皇俄国,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统治者加强军事镇压,想要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从修辞角度看,如何理解标题里的“套子”呢?
生:“套子”是喻体,本体是那个时代里的“旧思想、旧生活、旧制度”,它们的相似点在于束缚、禁锢。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应有主线,围绕“套中人”的三问,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文本内容的主动性,关注文本中对相关人物的描写段落,反复思索文本内容。情境表演,让静态的文字有了现实的呈现,“表演者”对于文本的演绎一方面考验他们对人物全方面的解读,另一方面也让“观众”潜在地拥有了思考“表演者”与自己心中的人物角色是否匹配的意识。“表演”出彩便会让他们拥有观赏的快感,活跃课堂氛围,如果不够精彩,教师可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回顾,进一步细化人物形象。)
三、课堂总结,揭示主旨
师:是的,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了解,我们对标题中的“套子”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接下来,老师再请同学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标题中的“人”,并试着阐述作者契诃夫刻画不同人物的意图。
生:别里科夫因循守旧、封闭保守、畏首畏尾、胆小多疑,作者想要批判这一类人,批判沙皇统治的“卫道者”。
生:华连卡姐弟喜爱自由、敢说敢做,作者是在赞扬他们敢于挣脱时代的束缚。
师:那布尔金呢?为什么文章要以“我”的视角来写?
(学生讨论,没有明确结论)
师:鲁迅先生曾在《呐喊》的自序中提到了“铁屋子”,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大喊起来,一开始有人不理解呐喊的这个人,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惊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开始跟着呐喊,一个人的呐喊是疯子,一群人的呐喊是力量。
师:正如你们意识到的一样,别里科夫离开了,还会有其他的“别里科夫”,他代表的是一群人,这群人长久地活在“套子里”,自以为是“守法良民”,深受奴性思想的束缚。作者并没有彻底放弃他们,反而从心底发出强烈呼唤:“不行,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他想要无数的“我们”以“我”——布尔金为代表,改变自己;世间另一个“我”,改变自己;再有一个“我”,改变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我”,改变自己……由此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实现人生的突围和时代的突围。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实践主要依据深度学习理论。区别于死记硬背的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指向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内容,连接以往知识、经验,注重内在逻辑关系,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认为,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激发学习主体的主体性、批判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整合问题式、活动式的教学设计。围绕标题的三问,即选用了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组织方式,由此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
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认为,认知的发展是内在思维与外在环境互动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平等型、体验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演绎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争吵,即是创设体验型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课堂氛围更为轻松、愉悦。
教师的“教”不应局限于一篇课文、一本书,被困于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中,而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争取实现教学上的“突围”,给予学生的“学”更多自主、自由。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