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

2024-11-08唐国芳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8期

一、教材分析

《琵琶行并序》是高一语文必修上册一篇重要的文学作品。该诗以详尽的笔触描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哀叹她命途多舛的遭遇,映射出历史背景下的官场黑暗、民不聊生,展现了作者对琵琶女遭遇的同情。同时作者回顾自身遭遇,抒发出自己被贬谪后的愤懑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琵琶女个人命运的关注,还是对那个时代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

二、学情分析

教师若想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描写技巧、增强叙事性写作感染力,必须带领学生深入感悟“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句诗句所蕴含的深邃情感。初中阶段的《木兰诗》《石壕吏》等课文都是经典的叙事诗篇,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叙事诗的结构和风格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篇课文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的叙事诗,此时教师应联系学生的既往知识,帮助他们梳理叙事诗的学习重点,为未来的叙事诗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领略这首诗的音韵之美和情感之深,能分析出诗中对景物描写的独特之处及其效果。

2.能够识别并评价全诗的构思精巧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3.沉浸于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意境之中,欣赏其音乐描写的巧妙之处。

4.能探讨诗人与琵琶女之间的情感共鸣,深入解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的深层含义,明确诗人在其中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实施过程

(一)语言构建

《琵琶行并序》中蕴含着许多细腻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元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细致品味这些字眼,以此揭示诗歌语言的微妙之处。此外,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也是一个深入领会诗人精湛表达技巧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聚焦于作者精妙的语言运用,设计小组讨论、诗句接龙或创作类似情境的小诗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这种表达技巧。以下是笔者针对上述内容的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哪句话对你的触动最深呢?

学生:我觉得是最后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教师:如果大家听了精彩绝伦的演奏之后,一般会作何反应?

学生:我会鼓掌喝彩。

教师:试一试,如果把“悄无言”换成“叫好声”“喝彩声”,你觉得会怎么样?自己带入进去读一读体会一下。

(学生阅读文本)

学生:我觉得原句的“悄无言”更能体现诗句的韵味,它不仅描绘了环境的静谧,还反映了人们的情感。

教师:很有道理。那么,我们来对比一下原句和改句,试着感受它们各自的意境。

学生齐读原句。

学生:我发现“悄无言”这里用了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它没有直接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效果,却通过环境的静寂,让人感受到琵琶曲的动人。

教师:很棒的观察!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听众是怎样的状态?

学生:听众可能已经被琵琶曲深深吸引,演奏结束后,他们还沉浸在音乐中,无法自拔。

教师:你总结得非常棒,这就是这句话的妙处所在!在宁静的秋夜里,琵琶声停了,但我们的心灵却被深深吸引。这种无声的陶醉,如何不让我们沉浸其中。现在,有人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吗?

学生:这里的“悄无言”不仅是对人们反应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延伸,它让我们在静默中感受音乐的力量。而“秋月白”则是用自然之美映衬出音乐的纯粹和深邃。

学生补充:如果说“悄无言”是描写人的反应衬托琵琶曲的美妙,那“秋月白”就是利用景物进行侧面描写,写出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教师:很有见地。我们刚刚探讨的是如何通过侧面烘托来强化诗歌的情感表达。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句诗,试着读出那种令人忘我、宁静和诗人语言的精妙。

学生齐读。

教师:通过这句诗,我们不仅领略到白居易的文学魅力,还学会了如何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世界。让我们将这种侧面烘托的技巧,应用到写作中,让文字绽放新的光彩。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实施了三种关键的语言教学策略:有声朗读、词汇替换和语用分析。通过精心设计朗读步骤,笔者强调朗读的流畅性和递进性,让学生先后三次朗读文本,使其完成了“整体感知,把握含义”——“细读词汇,体会意境”——“加深理解,体味语言精妙”的学习过程。为了彰显诗句中侧面烘托技巧的精妙,笔者引导学生更换诗句词语,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更直观地领会诗人用词的巧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表达技巧,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魅力。

(二)思维发展

在教学时,笔者把重点放在叙事风格上,具体包括叙事的角度、人物刻画以及叙事技巧等。本文借助琵琶女的故事呈现了丰富的情节线,运用大量的篇幅描写音乐,突出了音乐的美,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重点指导学生关注叙事特点,借助诗和序的叙事方式作比较,带领学生欣赏诗歌叙事的技巧。在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笔者先引导学生自行整理故事的脉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随后笔者开展了诗、序对比的具体教学。

教师:请大家仔细阅读文本内容,谁能告诉我《琵琶行并序》的小序部分涵盖了哪些内容?

学生甲:小序部分提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主要人物。

学生乙:还有写作的动机和背景。

学生丙:我觉得小序就像是本诗的概要。

教师:非常正确。无论是诗还是序,都展示了诗歌的结构框架。既然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自然要深入探讨其叙事技巧。在课前,我们已经对诗歌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分析序的结构,并将其与诗歌结构进行对比。

学生甲:我注意到序中提到了白居易被贬为司马的背景,但诗中并未涉及这一点。

教师:你的观察非常独到!还有其他发现吗?

学生乙:诗中包含邀请琵琶女相见、青衫湿等细节,而这些在序中没有提及。

教师:还有其他的差异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图片(见图1)。

学生:我发现小序明确指出了琵琶声起源于京都,这一点在诗的开头并未直接提及。

教师:大家总结得不错,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探索这两种叙事方式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体验。

学生:小序通过介绍白居易被贬为司马的背景以及琵琶声的京都起源,帮助读者理解诗人为何会对这声音感兴趣。诗中则是直接描写诗人被琵琶声深深吸引,甚至忘却了归途,这种叙述方式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增添了诗歌的吸引力。

教师:总结一下,小序的叙事更为直接,而诗中则通过悬念来吸引读者。

学生:诗中的“忽闻”一词蕴含了意外和情感的波折,而“闻”则显得更为平淡,这一点也反映了诗与小序在叙事风格上的不同。

学生:诗中的“邀见”和“衫湿”等内容虽然没有设置悬念,但丰富了叙事的内容。特别是“暗问邀见”这一情节,其曲折的叙述方式为诗歌增添了更多层次感,而“弦急衫湿”这一高潮部分的描写,更是将读者的情感推向了顶点。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前后关联”与“导图引导”的思维教学法,鼓励学生自行发掘问题并主动提问,在此基础上提供指导,引领学生深度剖析诗歌中的叙事技巧。此外,笔者还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思考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诗与序之间的区别,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学习。

(三)审美鉴赏

《琵琶行并序》中对音乐的描绘成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为整部作品增色不少。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精湛,还体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语言技巧。这部分音乐描写同样具有深远的审美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欣赏。笔者针对这一部分展开了如下教学。

教师:请大家再次阅读文本,如果从叙事角度来阅读,你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这段文字可以被视为一个故事的开端、过渡、发展、顶点和尾声五个阶段。

教师:哪些句子构成了它的起始部分?

学生:“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

教师: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比喻手法,将大弦的声音比作急雨落下的声音。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雨的不同形态。请大家分析一下,你们认为“急雨”是如何倾泻而下的?它又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急雨落下的声音厚重而急促,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仿佛能够感受到它的猛烈和力量。

教师:非常准确。那诗人将“小弦”比作什么呢?

学生:比作“私语”。

教师:你们有没有和好朋友进行过“私语”?能描述一下“私语”是什么样的声音吗?

学生:“私语”应该是轻柔而细微的,带有一种温柔而凄美的情感,它是一种亲密而温馨的交流方式。

教师:文章中用于承前启后的是哪两行诗句?

学生: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教师:“间关”是什么词?

学生:拟声词,用来形容鸟鸣声的婉转悦耳。

教师:非常好,那诗中的琵琶声一直都是婉转悦耳的吗?

学生:不是的,后半句说琵琶的声音陡然变得低沉,就像泉水在冰下缓缓流淌。

教师:或许大家没有亲身体验过这种泉水声,但大家肯定听过人们哭泣时的呜咽声,呜咽声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呜咽声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较为低沉。

教师:对,就是一种阻碍、不流畅的声音,由开始的婉转转变为低沉的呜咽。

教师:在一段平静的乐章之后,旋律急剧上升至高潮。如果要你寻找一个最能表达动态和力量的词汇,你会选择哪个字?

学生:我会选择“迸”。

教师:一个“迸”字,表达的不仅仅是流动,更是力量的爆发。请大家尝试想象,水流缓缓流淌与水花四溅、力量迸发的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缓缓流动的水声显得平静而柔和,而力量迸发的水花则伴随着急促和强劲的冲击感。

为了深化学生对琵琶音乐之魅力的感知,笔者引导学生感知诗中的多种感官体验,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在诗人的笔下,音乐通过生动的比喻转化为形象的景象,使得听觉艺术得以视觉化。利用这一技巧,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琵琶曲的音质、旋律及节奏。在琵琶曲的高潮部分,音乐呈现出磅礴的气势和激昂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笔者设计了对比活动:让学生区分水流不同状态下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水浆迸”这一词语所传达的强烈冲击,体会激情四溢的听觉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汉滨高级中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