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多重角度,解读课文内涵
2024-11-08党苗
一、教材分析
《庖丁解牛》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这节课中包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三篇文章。从文学角度分析,《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充分表达了庄子的道家思想。《庖丁解牛》的篇幅较为短小,但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形象鲜明,通过解剖牛这一事件分析解牛的三大境界,并阐述“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庖丁解牛》以问答形式揭示生活中的道理,既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散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学习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对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和句式结构的学习仍存在困难。特别是在阅读像《庖丁解牛》这样故事性较强,具有散文性质的课文时,学生感到吃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框架。学生缺乏深入分析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这些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准确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句式,扩充文言文的词汇量,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通过文本细读、运用背景知识、上下文线索等辅助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培养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激发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试着体会庄子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传达的价值观。
2.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文言词汇、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韵味,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教学难点
1.从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审视课文,挖掘其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其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
2.理解文章故事含义,体会其对人生的启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大家好,你们对诸子百家及其思想都有所了解吗?
学生:在诸子百家中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也有以庄子、老子为代表的道家。
学生(及时补充):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和以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
……
教师:非常好!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流派的一个总称,但不同的学术流派对咱们的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受到哪个学术流派的影响最深啊?
学生: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其核心为“仁、义、礼、智、信”,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主张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斗争。
……
教师:非常好!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是一个充满变革和纷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诸子百家思想呈现百花齐放之势。我们今天来学习庄子著名散文故事——《庖丁解牛》,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蕴含的道理。
(二)讲授新课
1.背景介绍
教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庖丁解牛》的作者情况。(出示PPT:关于庄子的人物简介)
教师:庄子是道家学术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是率性的,主张顺其自然。庄子的散文语言精美,构思巧妙,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庄子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2.解题
《庖丁解牛》是一则寓言故事,其中,“庖”为厨师,“丁”为厨师名字,“解”为解剖。从题目来看,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讲厨师丁解牛的过程。但庄子写这样一则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呢?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3.赏解牛之美
教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朗读这篇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来一起解读这篇课文。首先,请大家看第1、2自然段,这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这是厨师丁为文惠君解剖牛的场面描写。
学生:第2自然段写文惠君夸赞厨师丁解剖牛的技艺。
教师:让我们来看这两组词汇。(出示幻灯片)联系上下文,看看其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词汇:触、倚、履、踦
第二组词汇:砉(huā)然、向(xiǎng,通“响”)然、 (huō)然、謋(huò)然
学生:这两组词汇是对解牛过程的描述,只是角度不同,第一组词汇从视觉角度观察牛;第二组词汇从听觉角度描写解剖牛的声音。
学生:厨师丁解剖牛的动作合乎《桑林》的舞蹈节拍,解剖牛发出的声音合乎《经首》的音律节奏,突出了厨师丁解剖牛技艺的高超。
教师:同学们,联想一下生活中牛被解剖的画面,和庄子描绘的有何不同?在这个自然段中,庄子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学生:日常生活中,牛被解剖的过程中有牛因疼痛而挣扎、惨叫的情况,牛因被分割而流血的情景;但庄子文章中并未将这些情况写出来,更注重突出厨师丁解剖牛的技艺。为了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庄子在这个自然段中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
4.探解牛之道
教师:在第2自然段中,文惠君赞美厨师丁解剖技艺高超的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即“技盖至此乎”。第3自然段是厨师丁的回答,他是如何说的呢?
学生:厨师丁在回答文惠君的第一句话中就表明了自己技艺高超的原因,即“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其中“道”为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厨师丁追求事物的规律而非单纯的技术。
教师:非常好。厨师丁的解牛之道是如何探索得到的呢?
(学生分组探讨)
小组:厨师丁解牛之道的习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第二阶段为“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第三阶段为“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教师:你们总结得对。厨师丁在刚开始学习解牛时,见牛为牛,专注于牛本身,不知规律是何,只能单纯地看到牛本身,此为解牛的第一境界;三年后,厨师丁不再将一头牛作为“全牛”,明晰了牛的身体结构,解牛技艺日益熟练,并懂得规律,此为解牛的第二境界;到今日,厨师丁不再运用感官感知牛,而是凭精神在接触牛,熟练运用规律,此为解牛的第三境界。从不知规律到小知规律,再到至知规律。那“依乎天理,……而况大 乎”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含义呢?
(学生分组探讨)
小组:这句话说明厨师丁在解剖牛时,顺应牛的身体结构,在骨间隙中进刀,按照牛的肌理组织进行解剖,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不曾用刀去尝试,更何况是有大骨的地方。这表明厨师丁是顺着牛的身体结构、组织肌理分解牛的,而不是盲目用刀解剖牛的,因此并未碰到有阻碍的骨头、骨节。
教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棒。厨师丁解牛技艺已经摆脱了“物”的束缚,以“神”的形式进行。看来,同学们对第3自然段前半部分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同学们知道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描写了什么吗?
学生:第3自然段的后半部分描写的是厨师丁的用刀情况,并与“良庖”“族庖”的换刀频率进行对比。好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主要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更换一把刀,主要用于砍骨头;厨师丁的刀用了十九年,分解了数千头牛后,刀刃依然如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教师:是啊,对比了厨师丁与“良庖”“族庖”的换刀情况,说明了“道”的不同,强调在解牛过程中要追求技艺的提升,进而悟“道”,而非不懂规律地莽撞用刀。
教师:同学们再来品读第3自然段中厨师丁游刃有余地解牛的内容。
(学生分组探讨)
小组:厨师丁的用刀神乎其神,以“无厚”的刀进入牛骨间的间隙,轻轻松松地进行牛的分解,所以刀用了十九年还如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但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厨师丁的解剖动作会慢下来,轻轻动刀,牛骨和牛肉之间霍得分开,并散落在地上。这时厨师丁收刀,站立于侧,环顾四周,心满意足后,擦拭刀后收刀。
教师: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大家都知道庄子的散文注重人物形态、心理情绪的描写,这是其散文的一大特点。那同学们谁来说一下庄子在这段内容中是怎么描写厨师丁的?这样写作有何作用?
学生:在这个自然段中,庄子从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描写了厨师丁的解牛动作。“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描写厨师丁遇到难处时,小心翼翼、高度警惕的样子;“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这句话描写厨师丁解决难处时,聚精会神,轻微动刀的行为;“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写出了厨师丁解牛的结果,骨与肉分离,如土一样散落在地上,整个解牛过程十分轻松;“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描写厨师丁解牛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状态;“善刀而藏之”写了厨师丁收刀的行为,也表明厨师丁收敛锋芒、低调做人的特征。
学生:厨师丁能够熟练利用牛的结构解牛,并享受解牛的整个过程,而非单纯追求技艺的提升,而追求技艺的质变,由“技”追求“道”,突出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5.悟养生之道
教师:看第4自然段中文惠君的话。文惠君听了庖丁之言而得到了养生之道。同学们有没有得到这样的结论呢?
(学生分组探讨)
小组:厨师丁的“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将牛身喻为我们身处的生存环境,将牛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喻为复杂的社会,将分解牛的方法喻为养生之道,也为处世之道。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顺应规律、掌握本质,规避尖锐的矛盾,即使遇到尖锐的矛盾,也要小心处置,在各种矛盾间选择最好走的路,保全自身,进而修身养性。
教师:同学们说得对,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学生:《庖丁解牛》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在初解牛时,不懂牛;分解了数千头牛后,懂了牛;了解牛的身体结构后,才能更得心应手。
学生:《庖丁解牛》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庖丁的解牛之道不仅是熟能生巧所得,也是实践总结得出,所以在实践中要善于总结,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顺势而为,遵循自然规律,避免运用蛮力或者强硬手段。
……
(三)布置作业
请大家写一篇关于《庖丁解牛》故事的读后感或评论文章,谈谈你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和感受,下节课我们交流和分享。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汉滨高级中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