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期中检测参考答案
2024-11-07
期中测试(一)
1.C 2.C 3.B 4.A 5.C 6.C 7.C 8.B 9.B 10.D 11.A 12.A 13.D 14.C 15.B 16.C 17.A 18.D 19.C 20.D
21.(1)孔子主张:核心是“仁”,要求为政以德;以“和”与“同”区别君子与小人;有教无类等。(2分)
新儒学的发展特点:综合各家思想;神学色彩浓厚;强调伦理纲常。(4分)
(2)影响:使儒学发展为理学,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促进了儒家伦理的传播与普及;理学趋于哲学化、思辨化;有利于塑造民族气节;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影响远及周边国家。(6分)
22.(1)措施;募民徙边;军屯戍边;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迁移降卒;设置边郡治理。(4分)
意义:稳定了西北边疆秩序;推动了西北边疆开发;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加强了西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利条件。(4分)
(2)原因: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开明官员的倡导;清末新政的推动。(4分)
(3)认识:边疆地区条件艰苦,传统的移民方式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政府在移民宣传、动员、组织、管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向边疆移民具有经济开发、民族交融、文化互鉴等多方面的意义;正是一代代移民扎根边疆、开发边疆,才塑造并巩固了现代中国的版图。(4分)
23.示例:
观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新旧交替的时代。(2分)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内阁与军机处的建立使皇权强化。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进行思想文化控制。程朱理学被奉为实施统治的指导思想,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束缚人们的思想行为。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制约了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旧的传统封建专制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转型。(4分)
在经济领域,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兴盛,长期居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白银货币化趋势强劲。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全国性的贸易网络与专业化的区域生产密切配合,刺激新的经济因素成长,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现象。在思想文化领域,明清时期出现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的进步新思想,明确表达了希望社会进行改革的见解。(4分)
综上,明清中国社会发展并非完全停滞不前,呈现出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不能忽视明清中国蕴含的内在活力,需要以辩证的思维研究看待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2分)
期中测试(二)
1.C 2.C 3.C 4.A 5.B 6.A 7.C 8.D 9.D
10.A 11.C 12.C 13.B 14.A 15.D 16.C 17.B 18.A 19.B 20.A
21.(1)背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继承先秦赋役制度;秦的统一;巩固政权的需要。(2分)
影响: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赋税征发繁重导致当时社会矛盾激化;为后世沿用。(2分)
(2)调整: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废租庸调制,行两税法),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2分)
原因:战乱后的财政亏空;赋税制度混乱;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宰相杨炎的推动。(4分)
(3)趋势:赋役征发逐渐转到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2分)
积极意义: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削弱,有利于社会进步。(1分)
说明:明后期手工业中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1分)
22.(1)特征:奴隶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2分)
反映: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政治上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出现并进行改革;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6分)
(2)趋势: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中央政府权威逐渐削弱;西方列强侵略下国家地位的边缘化;传统专制政体向近代民主政体转变;社会经济趋于开放性和市场化。(6分)
23.示例:
论题:制度不断创新推进国家治理发展。(2分)
论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离不开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对制度不断创新以推进国家治理的不断发展。(2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隋唐时期创立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古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高度发展,被誉为古代政治制度的巅峰之作。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将国家权力分为决策、审议和执行三个部分,一定程度制约了权力滥用。同时,六部各司其职,以确保国家各项事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创立于隋唐,发展完善于宋代,注重公平、择优选才的科举制度使优秀人才进入官僚体系,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这一制度为古代中国培养了大量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等各个领域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6分)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通过制度不断创新推进国家治理发展,使中华文明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并源远流长不断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