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2024-11-07李娜
◀ 素养夺标 ▶
1.概括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分析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
2.概述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影响,分析认识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3.搜集民国初期社会生活变化的新气象,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4.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本课必备 ▶
一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复辟帝制:1915年袁世凯称帝。
(2)反袁斗争
①1913年孙中山掀起二次革命失败后,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②护国战争:1915年底,发动护国战争,多省宣告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2.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军阀混战
①派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②混战: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府院之争”后张勋拥护清废帝溥仪复辟,但很快失败。
(2)护法运动: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引发护法运动,结果失败。
(3)参加一战:加入协约国,为协约国胜利作出了贡献。
二 民国初年的新气象
1. 快速发展的民族工业
(1)条件
①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政府政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一战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④反帝爱国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有力推动。
(2)表现:以轻工业为代表的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3)影响: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变迁提供了一定的阶级和物质基础。
2.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概况
①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2)主张
①拥护“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
②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影响: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3. 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条件:民国建立,民族工业的发展,思想不断解放。
(2)表现: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 重点难点 ▶
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及局限性
1. 积极意义: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斗争的序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各种新思想不可遏制地涌流、传播。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2. 局限性: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绝对化倾向。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想受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远未完成,革命必须向新的阶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