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服务与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2024-11-07毛莉莎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双减”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来巩固已学的知识并发展自身的兴趣。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化,课后服务与作业设计,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两大重要板块,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课后服务工作、优化作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本文将分别从小学数学的课后服务和作业设计两大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其他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减” 小学数学 课后服务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0-0184-03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实践研究

(一)课后服务对小学数学的意义

开展课后服务有其自身的优点,对小学数学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一,课后服务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要使自主学习的真正价值得以实现,就必须建立健全的课后服务系统。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建立,单纯的做题是无法形成较好的数学思维系统的,所以,开展课后服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第二,开展课后服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在讲课的时候,教师会根据课时的情况,尽可能地将课程内容提炼出来,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所以,课堂上难免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实施课后服务,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数学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课后服务策略探析

1.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优势

实践出真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将知识面面俱到地讲解给学生听。因此,课外活动就成为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家长平时的工作都比较忙,所以他们陪伴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学生的课余生活是缺乏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课后延迟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衔接,让学生能够保证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巩固知识和发展兴趣方面。例如,在学习“认位置”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后延迟服务这个时间带领学生通过实践增强认知。位置的相关知识点比较抽象,因为涉及到了空间方向的知识,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还是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中或者学校周边走一走,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提高认知能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感受方位知识的抽象性并且尽可能地将这种感知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强化,让他们在反复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应激反应。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记忆,并快速做出反应。

2.采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近些年来的小学课堂上受到了极大的推广,将生活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生活阅历的需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解复杂知识的时候能够利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例子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信心,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课后延迟服务这段时间来开展生活化教学,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这节课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同时又涉及到一定的概率问题,所以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节课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很多事件的发生其实都存在一定的概率问题,因此,对于一些不确定的事件,学生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因为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提高他们课后学习的兴趣,进而真正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并不能帮助学生进步,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小学数学是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发散性的数学思维的,这不仅是学科属性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地全面,同时也会有更多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后延时服务这段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能够灵活地处理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段为学生讲解一些较难的多边形的面积问题。通常情况下,这些多边形都是各种图形拼凑起来的,并且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学过相应的计算公式,所以这节课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刺激他们盘活之前学过的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将所学知识串联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将很有帮助。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1.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作业设计作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教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检验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成果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恰到好处的作业设计可以加强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多样化且针对性较强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身教学水平和新课标要求,进行自主编创作业,其目标是使小学生在掌握一定基本数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并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力。事实上,系统且完善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发,可以有效落实对学生的“减负增效”任务,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不足之处

在以往的小学教学模式中,数学作业基本都是背诵公式和数字计算为主,作业方式单调固定,同时作业量对于学生来说不小,容易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都是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的教学设计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为学生设计好课后练习作业,在教学完成后直接进行作业布置。所以,布置的作业大都只是围绕课本,不但不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可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工作产生阻力。因此,科学地进行数学作业设计,使作业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1.趣味性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其学习的动力除了来源于自身实际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外,还受到学习兴趣的制约。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不足,学习目标更不明确,注意力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兴趣是支撑其深入学习的主要因素。而小学生天性活泼,喜爱玩乐,作业在其眼中就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强制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投身于作业完成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学习的快乐,转变认识,实现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米、分米、厘米、千克和克”等有关长度、重量单位的数学知识点后,教师应变换作业形式,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布置简单的题目改错任务,为学生设计一段话:“清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醒来,脱下我160米的睡衣,穿上我40分米的拖鞋,拿起15米的牙刷,背上我500千克的书包去学校,来到教室后,拿出我10分米厚的语文书开始背诵。”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其中不合理之处,并就如何进行改正提出几点建议,这样趣味性的作业能够改变学生对作业的看法,使其能够借助于实际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概念和单位,享受学习的乐趣。

2.分层化数学作业,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完整的个体意识,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因而其必然会在知识基础、接受和理解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过去,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采用了“一刀切”的模式,并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导致作业无法发挥其根本价值,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实际学情,满足其个人实际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时应当突出作业内容的层次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题目以供不同能力等级的学生自由选择,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作业难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以学生学习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后作业设计为例,针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教师首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微表情、与教师的互动反馈情况来分析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体现出分层化的原则,第一层是基础类题目,主要是帮助学生夯实本章节涉及的税率、折扣等基本概念;第二层是计算类题目,要求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简单的计算而得出百分数;第三层则是拓展型,要在题目中融入生活实际情境,亦或者加入一些其他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3.实践性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一门在生活中有着直接体现和运用的教学科目,生活与数学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而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也提出要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要求。因而,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与生活间的关系,而且可以借助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式,深化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小学数学知识点“比例”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道学生在不登上楼顶的前提下估算出楼房高度的数学题目,这道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没有专业测量工具的前提下,需要学生动用其所有的知识储备来灵活地分析、分解、解决这一数学问题,而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造力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4.综合性数学作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小学生不仅要从理论上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还要灵活应用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涵盖拓展性和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从数学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请设计画一个标准篮球场三分线的边线图,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到操场进行实践,要求写出设计方案、分工方案、活动感想。学生要完成这样的作业,需要运用圆周长的计算、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搜集标准篮球场的有关数据,需要商量如何分工完成相关的计算和画图,需要把活动的过程用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进行小结。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去完成,最后团队合作实地画图。这样的作业不但减少重复机械的计算练习,还让学生在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优化作业评价,让学习更有针对性

评价的优化是作业优化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失的JzsKMxy8/riAz9pGKUJSA+rKawDm0yTmTR9hRLatvuM=关键环节,过去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仅仅评判其答案是错还是对,并没有针对其作业中的错误带领学生对解题思路、步骤等进行更深入分析,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掌握,同样不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改进,甚至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同样要对课后作业的评价进行优化,首先是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在对题目准确度进行评判后,指出学生具体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使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的专注。其次,要注意表扬和批评的协同使用,要表扬学生在解题时新奇的思路,对学生计算粗心、审题错误等行为提出有效批评,真正地发挥作业的价值,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课后延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合理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和优化作业设计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与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福天.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数学课后服务提升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5):156-158.

[2]陈志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4):40-41.

[3]陈璐.作业“慧”设计 学习更给力——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思考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1(2):36-37.

[4]江少芬.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浅析[J].读写算,2019(30):149,151.

[5]汪锋.“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2(8):56-58.

[6]郝伟,张蓝木.小学数学课后服务阶段实践作业的设计与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7):111-113.

[7]李禄芳.浅谈“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课后服务[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2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