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篮球模块趣味化教学的实施

2024-11-07崔加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篮球模块教学的趣味性和质量,以及发展学生学科综合素养,体育教师要重视起篮球模块趣味化课堂构建研究。本文将立足自身的篮球模块教学经验积累和总结,在分析初中体育篮球模块趣味化教学的实施意义的基础上,从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具体活动引领、更加注重合作学习、合理引入信息技术、全面注重分层教学、更加注重融合教育、合理构建线上空间等几个方面入手,就初中体育篮球模块趣味化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全面树立趣味化教学的思想,并把握篮球模块趣味化课堂构建的规律,为激发学生对篮球模块内容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 篮球 趣味化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0-0154-03

随着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积极地落实新课标要求,也就成为每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推进体育篮球模块教学创新、有效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向指引。而全面构建趣味课堂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具有较为有益的促进价值。初中体育教师要进一步沿着新课标的指引,持续推进教学创新和改革,并积极以构建趣味课堂为重要依托,全面对目前体育篮球模块教学组织的不同环节进行认真优化,并注重更新教法运用,全面借助各种有效的策略让篮球模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促进篮球模块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初中体育篮球模块趣味化教学的实施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有效推进体育篮球模块趣味化教学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重视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积极地在教学中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同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有效优化教学组织流程,改进教学评价策略,从而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1]

(二)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影响体育篮球模块教学质量提升的各种问题还有很多,如体育教师在篮球模块教学中不注重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忽视活动引领、知识讲解被动灌输、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力度较低、课堂教学大水漫灌等等,使得篮球模块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受到了很大影响。通过有效推进篮球模块趣味化教学研究,可以促使教师以趣味化课堂构建为依托,全面对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

(三)有助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以往体育篮球模块教学组织中部分教师只注重提升学生的篮球成绩,而弱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受到了影响。通过积极地推进趣味化教学研究,可以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篮球教育教学观念,全面地在篮球教学中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全面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来为学生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并积极地调动学生对篮球课程内容的求知热情和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从而有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2]

二、初中体育篮球模块趣味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课程内容学习兴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后续的体育篮球模块教学组织中重视起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工作,积极在环境氛围营造中全面优化环境布设,有效转变教学语言运用,进一步注重赏识教育等,从而真正营造和谐友好的篮球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有效激发学生对篮球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促进篮球模块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例如,在教学“篮球运球”模块内容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一方面,优化环境布设。教师可以在篮球教室、教学场地等位置张贴关于刻苦学习、努力锻炼相关的条幅和标语,如“健康从锻炼中来,快乐从付出中来!”“我运动,我快乐!”“在篮球学习中放飞梦想!”等等,让学生在篮球运球学习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激发篮球运动锻炼的激情和兴趣。另一方面,要注重赏识教育。教师可以在篮球运球技能教学中注重给予学生鼓励。合理借助体态语言,如鼓掌、轻拍肩膀、会心微笑等来表示对学生的鼓励和安慰,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诙谐、幽默和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并在教学中的关键点做到慷慨陈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向上,自然可以给予学生正向感染,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3]

(二)注重具体活动引领

初中体育教师应当精准把握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并积极地在体育篮球模块教学中注重活动引领,有效地强化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和帮扶,积极地让学生在活动中踊跃表达和参与,从而实现篮球模块教学的寓教于乐,为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学习兴趣和提升篮球模块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篮球传球”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篮球传球大比拼”为主题的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体育篮球运动天赋、个人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因素,合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比赛队伍,并引导学生认真对胸传球、肩上传球、地面传球等篮球传球的动作要领进行研究和分析,一起讨论具体的比赛战术和规则,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篮球传球比赛,并在比赛中认真观察不同学生传球的动作,观察动作是否规范、合理。还要对学生比赛规则遵守情况、比赛道德养成情况等进行观察,同时结合学生在比赛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有针对性解决。如学生A在比赛中对“肩上传球”动作要领把握不全面,则要注重给予学生指导,并为学生讲解篮球肩上传球技术动作要领,如在篮球肩上传球中应当将球引至肩上,手心朝上,用掌心稳稳托住篮球。之后要以肩部为轴,大臂带动小臂,让手指发力将球传出,最后要手指朝下,手臂向斜上方伸直等,真正借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4]

(三)更加注重合作学习

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地在篮球模块教学中推进合作式、民主式、交流式课堂的构建,以全面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地在构建趣味课堂中引入合作与探究式学习法,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对相关篮球模块内容的学习之中,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教学“篮球投篮”模块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就篮球锻炼的价值、篮球投篮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等核心内容进行开放式讨论。如学生A结合球星姚明对篮球运动锻炼价值进行了分析。学生B在讨论中就篮球投篮的技术动作与要领进行了精准分析,并在分析中进行了具体示范等等,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更加注重差异化和精准化学习指导,真正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5]

(四)合理引入信息技术

通过合理、恰当地将信息化教学工具引入到篮球模块教学之中,自然有利于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初中体育教师要理解强化信息化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促进价值,并结合篮球模块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地引入包括思维导图、微课视频、多媒体图片、多媒体音频等多种信息化教学工具,来对目前篮球模块教学进行全面优化。例如,在教学“篮球防守”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篮球防守的基本步骤和动作构成,并借助思维导图对这些动作的特点、作用进行展示,让学生对篮球防守动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分别就贴身防守、盯人防守、滑步防守等核心动作要领进行趣味化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引入微课视频为学生呈现篮球防守的具体动作及其注意事项,还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逐步激发学生对“篮球防守”模块内容的学习兴趣,促进“篮球防守”模块内容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6]

(五)全面注重分层教学

初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地引入分层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任务,给予班级学生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指导,从而在分层教学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让学生踮一下脚尖就能收获成功的体验,促进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例如,在教学“篮球进攻战术”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具体的方式,如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学评价、体育测试等,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储备、个人学习能力、个人学习状态、个人体育天赋等,为不同学生建立个性化的电子档案。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电子档案将学生进行合理层次划分,并为学生设计对应的分层学习任务。如对于班级大多数学生,要求学生了解篮球进攻战术的内容构成,分析快速反击、突破分球、挡拆等战术的特点,并能够在比赛实践中对这些战术进行灵活应用。对于学困生,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较弱,则可以降低学习要求、减少对应学习量和难度系数,如只掌握篮球进攻战术的内容构成即可以认为合格;对于提高层次学生,其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水平较高,则可以提高学习量和学习难度系数。如让学生积极在实战化比赛中对这些篮球进攻战术进行运用,同时在合作探究中解决战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则要结合学生层次的不同,积极注重给予学生差异化、精准化和全面化指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个性。

(六)更加注重融合教育

全面强化融合教学,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重要策略选择,也是进一步丰富体育篮球课程教学内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初中体育教师要重视起篮球模块融合教学研究,并强化与不同学科的融合教学实践。例如,在教学“篮球基本体能训练”模块内容时,教师要注重融合教育。一方面,要在体育篮球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如在开展篮球基本体能训练时,教师可以进行毅力教育、合作团结、互相帮助、不怕失败等德育内容教育。如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怕吃苦,面对困难时要多坚持,多给自己打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积极心理。另一方面,要注重与美术、音乐学科的融合教育。如在讲解跑步、跳绳、俯卧撑等基本篮球训练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训练的动作要领、步骤和具体规范绘画出来,对不同的步骤进行优化和改进,并在学生训练中播放励志音乐、励志歌曲,逐步提升学生训练的趣味性。

(七)合理构建线上空间

初中体育教师应当立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地结合兴趣激发的需要,合理地为学生构建线上学习平台,积极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学习路径,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化和多样化的线上学习资源,让学生开展在线自主学习或者借助微信进行在线合作交流,从而逐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渠道,让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到有效激发,促进教学潜能的释放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例如,在教学“人盯人防守”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并提供关于“人盯人防守”基础知识讲解的课件资源、“人盯人防守”技能讲解的微课视频、“人盯人防守”的具体比赛案例资源等,让学生在线对这些资源进行自由式与开放式学习。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QQ群或者微信群组的方式,对“人盯人防守”战术进行线上开放讨论,一起分享做好“人盯人防守”的经验、方法,一起解决体育篮球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则可以运用在线直播的方式积极给予学生在线指导和帮扶,逐步提升学习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助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总而言之,有效构建初中体育篮球趣味化课堂,既是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对于教师创新篮球模块教学组织形态的基本要求,也是体育教师逐步发展学生体育素养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动选择。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推进篮球趣味化课堂构建的意义所在,并积极地在后续的趣味化课堂构建实践中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具体活动引领、更加注重合作学习、合理引入信息技术、全面注重分层教学、更加注重融合教育、合理构建线上空间等等,从而真正运用恰当的对策和方法推进篮球模块趣味课堂构建实施,为全面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释放教学潜能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孔和平.信息化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4,26(4):215-217.

[2]丁海国.立足趣味教学理念,探究初中体育高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3(11):157-159.

[3]徐拥斌.初中体育篮球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3(3):53-55.

[4]李向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1):110-111.

[5]邹宣利.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279.

[6]王进.论初中体育趣味课堂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5(4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