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转型初探

2024-11-07黄肖添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新形势下应该如何进行课堂转型?课例尝试以“路”这一关键词为主题,结合学校“学案+”的教学特色,以地图与路为主线,引导学生“探寻”新航路,增强课堂“体验感”,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新航路开辟 课堂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0-0142-03

2022年,新一轮的初中课程改革启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随之公布施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新形势下应该如何进行课堂转型?这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很多教师的尝试是在课堂中进行史料堆砌,一则各种艰涩枯燥的史料脱离了初中生的理解范畴,让人望而却步;二则课堂主线不突出,学生一节课后甚至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学生课堂参与度也不高,因此谈不上转型。基于此,笔者尝试以“探寻新航路”一课为例进行历史课堂转型初探,让学生增加“体验感”。本课的设计以“路”这一关键词为主题,结合本校历史组的“学案+”的教学特色,以地图与路为主线,引导学生“探寻”新航路,培养历史素养。

一、巧用时间轴,建立“大概念”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要求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时序观念一直是初中生学历史的重难点。“探寻新航路”这一课在历史部编教材中处于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的第三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大概念。“大概念”(Big Ideas)也被译为大观念、核心观念、核心概念等。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1]它对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课本内容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本单元的主题是“走向近代”,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表现、对人的发现即文艺复兴有所了解,所以学生可以构建单元框架,进一步学习对世界的了解——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构建历史“大概念”。本课中有两个环节运用到了时间轴,分别是预习学案环节和总结提升环节,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如图:

设计意图:预习环节设置时间轴的主要目的是纵向对比——西欧基础史实的罗列。统编教材把“探寻新航路”置于西方社会转型的历史时空下加以考察,能帮助学生建立时序观,理清历史事件的逻辑。通过预习框架的构建,学生更容易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关键问题,如对人的发现指的是什么?对世界的发现指的是什么?课本中两个事件共同的作用是什么?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从而突破理解本课重点。

总结提升环节时间轴的主要目的是东西方的横向对比:根据之前学生的思维导图框架,教师在课堂中予以比较升级。在学完“探寻新航路”后,教师提出假设:中国在15世纪的明朝也曾有过一项伟大的航海行动——郑和下西洋,时间甚至早于哥伦布“下西洋”半个世纪,但结局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走向,其原因是什么呢?由此引起学生“风起东西样,殊途不同归”的讨论。

教师提供表格进行中西对比,让学生在同一历史时间下比较东西方两场航海行动,总结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人航海的特点,得出结论:1500 年之前是先进的东方,落后的西方;1500年之后,是先进的西方,落后的东方。学生通过这样震撼的对比,归因到要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从而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的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用史料的对比、辨析,客观地揭示了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打通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内容。

二、重视地图运用,培养时空观念

本节课的主线便是“路”。教师创设以路和地图为线索的情境,明确学习任务,提出探究问题,以环环相扣的史料呈现,让学生沉浸式地走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一部分:寻路——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

环节一:地图之变看世界。教师展示两幅地图:第一幅图是15世纪仿制的托勒密地图,第二幅是今天的世界地图,同学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入新课。

环节二:教师接着展示一幅具有神话色彩的《海图》。教师提问:未知意味着恐惧,在这幅瑞典人马格努斯的《海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画作呢?学生回答:当时人们把未知的风险恐惧都化作狰狞的海怪。教师提问:但是在这幅地图中除了怪兽你看到更多的东西是什么?学生惊呼:很多船!教师阐述:这表示15世纪的欧洲是特别的,这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虽然充满危险,但是有哪些因素支持着这些冒险家们走上茫茫大海呢?由此引出新航路开辟的动机与条件。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徐蓝教授认为,历史时序观念是将历史事务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和理解,认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什么新特点,寻找迁移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历史地理观念是要了解史事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进而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理解、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这样的导入从古今两幅地图的对比出发,在吸引了学生注意的同时,简单明了地过渡到新航路的概念。而《海图》的展示,除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航海的危险与人们的恐惧之外,更引发了思考,从而过渡到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的讲述。

第二部分:探路——探寻新航路的历程

在这一部分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沉浸式探寻新航路,完成一份航海图(地图)和航海报告(表格),并上台按小组分享。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笔者留出了整整20分钟让学生进行这个活动,并且特地没有任何提前的预示或是核对预习答案。学生仅有的线索便是一份空白的地图和一张空白的表格,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模拟当时新航路开辟时候航海家路线的艰难选择,也就是“盲走”。

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资料,具有直观性,是学生了解史事发生与变化的时空环境的重要媒介。[1]从讨论,到画图填表,制定路线,最后上台分享,学生乐在其中,讨论激烈,互相补充,课堂氛围达到高潮。为了避免有地理不好的同学难以下手,教师适时给出了提示。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及提示首先必须完善地图的位置,然后才能完成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和经过。最后每一小组请2~3位同学上台,一共4组,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在PPT上用四种颜色画出航海路线,并由一位同学解说经过,另一位同学补充,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在这一活动中,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学会了绘制新航路路线,从而加强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素养。有的学生还会从地图的路线中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要沿着海岸线走?为什么不能走直线?为什么葡萄牙支持的航海行动是向东的而西班牙支持的都是向西的?好望角、太平洋、美洲、印第安人这些名词是由何而来?等等。学生参与了,思考了,有收获了,虽然有学生搞出了一些乌龙,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但是这样的活动才是成功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徐蓝教授说,“课程核心素养旨在进一步解决课程价值问题”,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有理有据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三部分:引路——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教师展示了两组新航路开辟前后的地图对比以及一幅方位示意图,配合文字史料,请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设计意图:第一组地图主要是体现贸易中心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本来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点,这样处理学生轻松直观地找到了地中海的位置以及欧洲大西洋沿岸的位置,也为下一部分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做了铺垫。同时教师过渡,大国崛起中有这么一句描述:地球飞快地旋转,制图员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仍然满足不了人们对修订版地图的需求,地图在潮湿和未着色的时候就被取走。让学生更能进入情境,了解当时资本主义扩张的迫切性。

接着引入第二组地图:14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以及16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对比,学生很清楚就能理解为什么说新航路开辟是对世界的发现,充分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理解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随之而来,贸易的方式也发生变化。第三组方位示意图清楚简洁地表示了美洲、非洲与亚洲的地理位置关系,学生根据示意图描述,哥伦布等人把美洲的新作物带到亚欧非大陆,比如马铃薯、玉米、甘蔗等,又把亚欧旧大陆各种重要的农作物带到美洲,从而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也从地理的大发现,变成了物种的发现、人类的发现以及文明的发现。但同时,也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扩张性,让学生学会辩证地认识问题,学会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事件。

第四部分:必由之路——风起东西洋,殊途不同归

在结尾部分,教师展示了影响人类世界的三张地图,分别是《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一带一路》。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尝试给这三张地图取个名字,更能贴切表述地图内涵。学生纷纷发言,最后选出了比较优秀的《文明交流之路》《全球联系之路》和《共建共享之路》。这样的三张地图,展示了昨天、今天与明天,引导学生从全球视角把握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脉络和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以及我们未来该走一条怎样的路?

最后,“作为一个新时代中学生,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史观。世界那么大,应该去看看,老师祝愿每位同学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中找到自己的地图与方向,乘风破浪,勇毅前行。”结尾这样的处理,升华了主旨,培养了学生有理想、有担当的家国情怀。

本课的设计整合教材结构,构建历史“大概念”,注重中西方、古今的对比,方便学生理解历史。利用视频、文字史料、图片等多种资源,重视史料实证,尤其是充分挖掘地图这一资源,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同时,巧用小组活动,关注历史解释,最后升华主旨,帮助学生形成历史价值观。以本课为契机,笔者尝试进行课堂的转型探究,由此总结出了目前觉得比较合适的新授课课堂模型——预习阶段:“学案+”基础知识梳理,问题提出;授课阶段:小组合作、问题探究、教师提升;总结巩固阶段:学生知识建构、练习、反馈。这样的课堂设计突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初一到初三以及初高中的历史内容衔接,让学生能够“乐在其中”,有所收获,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22.

[2]徐蓝.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J].人民教育,2018(8):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