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4-11-07黄丽然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活动观成为了英语教学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活动观 初中英语 大单元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0-0085-03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师需要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活动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将活动观融入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一、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一)学生中心原则
学生中心原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核心位置,重视其主动参与和个体差异。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二)实践导向原则
实践导向原则认为学习应当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活动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设计应注重英语的实际运用,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英语。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还能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并重原则
传统的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技能的培养。知识与技能并重原则指出,教学设计应同时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发展,确保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应用这些知识的技能。在英语教学中,涉及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言技能训练,以及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技能的培养。
二、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互动不足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的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育部门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和主动学习,但实际上,教师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有限。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有机会通过互动来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2]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和主动性,很难有机会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互动。课堂上的互动形式也比较单一,主要以提问和回答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互动方式。
(二)学生参与度低
学生参与度低是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非学生的主动探索,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不强,缺乏足够的动机和兴趣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种现状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也影响了他们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机械地记忆和重复知识点,缺乏深入理解和思考的机会。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也往往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实际应用能力弱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另一个现状是学生的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弱。尽管课堂教学可能涵盖了广泛的语言知识点,但学生往往难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如日常交流、阅读理解和写作等。这可能是因为教学过于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此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需求之间可能存在脱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语法规则和词汇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应用场景,导致他们在实际交流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或者表达不流畅。并且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也往往过于侧重于技巧和模板的套用,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基于活动观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步骤
(一)需求分析与目标设定
1.课程标准解读。在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初步阶段,首要任务是深入解读国家课程标准。这一步骤要求教师不仅熟悉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文件,而且需要理解标准背后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教师应分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项能力指标,并将这些指标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需要考虑标准的灵活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学校特点进行适当调整,确保课程标准在本地化教学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学习主体需求。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因此,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代表着他们在接受新知识和技能时的差异性。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3]。
3.确定情境性任务目标。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情境性任务是活动观教学设计的核心。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一系列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任务。这些任务应当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要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确保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例如,如果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任务,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情境性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在实际语境中练习英语,还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需求分析与目标设定是基于活动观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情境性任务,教师能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整合
在基于活动观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整合是构建有效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核心知识的研发和教学资源的选择,它们共同支持情境性任务的实施,并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1.核心知识(大概念)研发。核心知识的确定应围绕情境性任务展开,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这些知识点构成了课程的骨架,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需要提炼出那些对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至关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即“大概念”。这些知识点能够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接触和应用这些概念,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整合内容时,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核心知识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连接起来,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索和体验这些概念。这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教学资源选择。教学资源的选择应当服务于核心知识和情境性任务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在选择教学资源时,教师应考虑资源是否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匹配,教育资源信息来源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促进其积极参与。在进行资源整合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如何平衡不同类型资源的使用,确保资源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资源的筛选和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整合要求教师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核心知识点,并合理选择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三)教学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1.活动设计。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强调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因为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载体。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策划者和引导者,他们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整合课程内容,设计出一系列既连贯又递进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他们的兴趣和经验相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其中。活动难度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相匹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挑战中进步,避免因难度过大而挫败学习积极性,或因过于简单而缺乏挑战性。除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活动设计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用新方法解决问题。
2.活动目的与步骤。每一个学习活动的设计都至关重要。教师在设计时不仅要清晰地界定每个学习活动的学习目的,还需要细心规划出一套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这些活动目标应直指教学的核心内容,具有明确性和具体性,使得学生能够确切知晓通过参与活动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进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为了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实施步骤必须详尽且条理清晰,以便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参与,并从中获取知识与技能。这不仅涉及活动的组织和流程,还包括对时间、学习资源及学生互动方式的安排。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观察者和调节者。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习需求,适时调整活动难度和教学方法。这种动态的调整有助于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从而促进其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1.设计评价方式。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评价方式的设计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重要手段[4]。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习活动的目的和特点,精心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应当多元化,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自我评价能够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我监控的能力;同伴评价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合作精神的建立;教师评价则是专业的评价,能够给予学生权威的指导和建议。这些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反馈机制。反馈机制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及时有效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反馈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建立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反馈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机制应该包括反馈的内容、方式、时间和对象等要素,以确保反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教学过程的持续优化
1.教学反思。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每个阶段结束后,教师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已经结束的教学活动进行简单的回顾,而且需要教师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估。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2.持续改进。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教学实践的变化和学生的反馈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优化教学设计。这种改进不仅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也包括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的更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在中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的多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1(4):9.
[2]孙倩.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8):88-90.
[3]高信乐.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3):37.
[4]孙彦琳.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