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优势与对策
2024-11-05杜波
【摘 要】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关注不同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紧扣“积极、协同、成长”的心理教育目标,立足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构建“大心育观”。同时,调动家校社等多方力量,整合资源,探索“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构建家校社联动的可持续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切实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 “家校社”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以生为本
一、“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家校社的合作也日趋紧密,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一)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家长参与意识薄弱是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的主要表现。家长往往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部分家长认知观念存在错误,认为教育和疏导孩子的责任全靠学校,习惯将全部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忽略了自身的教育责任与义务。心理健康教育被轻视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能力不足和方式不当,家庭问题更易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形成心理问题的恶性循环。同时,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定位也存在错位,极易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课程往往只是挂在墙上,心理咨询室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专职心理教师配备不足,兼职心理教师则更多关注学科教学,家校合作在心育教育方面仅停留在纸面上。家校社合作过程中,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管理和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流于形式,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因此很难产生实质性效用。另外,社会对心理健康缺乏足够了解和重视,对心理健康知识和观念存在误解,极易直接无视和否认孩子已经暴露的心理问题,家长和教师往往简单认为是孩子的性格或态度问题,没有意识到这是同样需要专业诊治的疾患。
(二)学校对家校社的合作协同认识不足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社合作,更多局限于家校层面的合作,很少有社会层面的参与。在家校层面合作中,学校是主体,家庭是客体,学校主要指导家庭和教师教育家长。在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情况下,应要求家长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循序渐进。然而,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和短视化倾向阻碍了“五育并举”的落地,德体美劳等课程被挤占,学校教育力度降低,影响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受制于现实发展条件,部分学校缺少心理教育资源投入和建设,严重制约了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机制尚未健全,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足。
(三)家校社协同教育中家长教育资源被忽视
新时期,心理健康日益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在家长素养不断提高的积极环境中,家校社协同教育中的家长被动、客体地位带来的消极问题日益明显。学校与家长的协同容易流于表面,忽视了发挥家长的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功能,这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品质的真正提升。当前,家长日益重视自身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明显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愿望强烈,这为家校社协同共育提供了更好的基础。部分家长能够学以致用,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开展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了积极的教育成效。因此,学校应积极引领和指导家长参与,多元满足家长教育需要,善用家长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总结提炼的经验,让家长真正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伙伴,为家校社协同提供丰富资源。同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施加积极影响,实现互惠互助、功能互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资源缺乏
师资是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需要专业素养过硬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具备广博心理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教育教师,能够精准把握学生的身心状态,敏锐洞悉家庭背景和教育带给学生的成长影响,能够给予家长专业指导和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然而,当前专业医疗资源不足,特别是县级医院缺乏专业精神卫生医师,缺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专业治疗,心理咨询服务滞后。学校没有形成针对学生心理健康体检的机制,心理教育注重功利性和瞬时性,尚未构建常态化心理监测评估体系,难以及时关注和发现学生不良心理苗头,致使问题演变成重度心理不良问题。社会心理咨询专业水平不够规范,滥用药物造成学生心理二次伤害。社会普遍对心理健康课程重视不够,极易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偏差,提升心理教育岗位专业性迫在眉睫。另外,厘清心理健康教师职责和保障课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健康工作业绩难评价,致使其职称评定受限,职业路径发展不明、职业上升空间狭窄,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师资的职业预期和专业发展。
(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单向输出
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电话或微信沟通是主要的交流形式。学校和教师在沟通的过程中扮演着“倾诉者”角色,家长则扮演了“倾听者”角色,家长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学生教育的共同责任意识。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学校是主导角色,但部分家长容易忽略自身的教育主体成员身份,导致两者教育观念背离。家校双方对学生的心理情况缺乏有效沟通和深度交流,教师对学生家庭环境不了解,分享内容局限于学生学习和行为表现。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显性行为,隐匿孩子的心理变化或特殊心理状况,造成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单向输出的尴尬局面。家长担心分享孩子的心理状况会让学校、教师和同学另眼相看,导致教师虽对学生的日常真实行为不甚了解,影响透过行为表面剖析学生真实心理变化的成效,难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同时,这也影响了双方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共同发力,难以形成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方针,阻碍了单向交流轮径的破解。
(六)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跟进不及时
“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服务缺失,特别是末端服务衔接不畅。首先,社会层面的心理咨询主要停留在表层,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准入和职业培训等机制缺失,行业管理不到位。学校、社区和医院等是青少年心理服务的末端和主阵地,但在发现、预警、跟踪和帮扶等环节严重脱节。同时,如何开展学生适宜的心理健康测评、如何有效利用测评结果、如何给予学生充分心理疏导和必要心理诊疗等服务,仍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待解难题,因服务跟进不及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错位。其次,家庭环境成为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家长的身体力行和家庭的成长环境不可忽视。“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全过程统筹,源头防控不够和宣传不足,导致学生和家长有问题不知道找谁,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健康咨询存在偏见。另外,心理健康服务属于“偏科”,社会管理多以“保安全、保稳定”为由忽视对青少年心理不良症结的化解。
二、“家校社”三位一体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优势
(一)促进心理教育与阳光惩戒的深度融合
传统教育往往重视学生思想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甚至错误地将思想教育方式应用于学生心理问题,难以破解学校中问题学生并存的复杂困境。面对学生问题,简单粗暴地将问题学生的心理困惑和不良行为归结为态度不端正,极易错过学生心理矫治的最佳时期。“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针对学生问题行为,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并结合问题行为形成更具针对性的矫治对策。同时,这一模式夯实了构建丰富多彩、阳光惩戒的基础,能够抓住问题学生的个体特点实施针对性心理矫治,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构建了更加生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快乐中成长,让他们的心中充满阳光。
(二)构建全环境心理育人的新格局
“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全方位的良好氛围,形成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衔接的心理育人机制,进而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的心理育人新格局。这一模式搭建了多方协同育人的平台,使全员育人成为可能,完善了家校社协同心理育人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打造包含“平台保障、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持续提升心理育人的效能。它能够构建闭环式的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全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动态,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给予正向积极的心理支持与教育引导,建立心理危机“发现—报告—干预—转介—跟踪”的工作闭环,实现心理危机的及时排查、及时追踪和及时干预,打造全过程育人的新模式。同时,它助力“五育并举”素养提升,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能够有效发挥学校优势,培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心理育人特色活动项目,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品质。
(三)形成整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观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预防性、发展性和促进性功能。“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遵循人本服务理念,通过多元整合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夯实了整体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能够形成整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观。同时,这一模式注重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合力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积极作用,依托学生主体,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引导家长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营造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环境。它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升了学生心理素养和品质,形成了协调、同步、互补、多维和立体的教育模式,实现了心理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三、“家校社”三位一体体系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站位教育新视角,重新认知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它对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关键环节。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关爱生命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是生本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家庭(家长)、学校(教师)和社会需要站位教育新视角,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重新认知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全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真正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二)立足成长角度,扎实谋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工作应突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并打上时代的烙印。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带给教育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家庭(家长)、学校(教师)和社会需直面教育改革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加积极地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立足并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角度,充分发挥“三个面向”的作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教育对象的发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学生积极心理的发展,走出心理辅导的局限,面向全体解决个体具体问题,促进学生心理的整体发展和提升。要面向全员参与,开展心理教育,在加强心理教育师资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全员关注学生健康心理的责任和意识,共同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同时,要面向体系建设,形成教育长效机制,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机制和制度的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和干预相结合的全链条体系,形成可供同类区县借鉴的深度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宋伟,贡艳霞. 家校社多方协同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积极教育“1+3”模型的思考与实践[J]. 中小学校长,2023(11):68-70.
[2] 姜亚静.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4(02):9.
[3] 赵萍.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 国际公关,2020(09):82-83.
2023年度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创新实验区专项课题“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S〔2023〕GHBZX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