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视角下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2024-11-05周倩

电脑迷 2024年10期

【摘 要】 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持续发展,五育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融合。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品格形成和学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章旨在分析五育融合视角下初中班级文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以期为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持。

【关键词】 五育融合;班级文化;初中;文化建设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五育融合作为一种旨在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广泛重视。五育融合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而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品德塑造、学业进步以及身心健康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从五育融合的视角出发,探索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五育融合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理念统一与目标一致性

五育融合理念强调的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培养,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智育则是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体育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团队精神,美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劳动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观念。班级文化建设是以班级为单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管理机制,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班级文化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

在该背景下,五育融合与班级文化建设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内在的统一。首先,从理念层面看,五育融合强调的是全面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则是为了实现这一全面发展的目标而服务的。五育融合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教育目标和方向,班级文化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将五育融入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使班级文化更加丰富和多元,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其次,从实践层面看,五育融合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具体内容和方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可以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将这五个方面融入班级文化中,使之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从目标导向看,五育融合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通过全面发展的五育理念,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更加明确地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制订策略和计划,从而形成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既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也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既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也注重学生的集体发展。

(二)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性

五育融合理念的核心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而班级文化建设则是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营造出积极、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五育融合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中,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性是其密切联系的重要表现。

一方面,五育融合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德育方面,通过班会主题讨论、德育故事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智育方面,开展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体育方面,举办体育比赛、运动会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素质;美育方面,组织美术展览、音乐会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劳动教育方面,开展社会实践、劳动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意识。通过将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使班级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一方面,五育融合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方法和活动形式。班级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将五育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志愿者活动、文化节目、团队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同时,通过创设班级荣誉称号、设置奖励机制等方式,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精神。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方法和活动形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五育融合理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价值观

五育融合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而班级文化建设则旨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塑造学生的良好学习环境和价值观。

首先,五育融合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五育融合理念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班级文化建设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价值导向。通过德育主题班会、道德讲堂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班级文化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建设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宜人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水平。例如,通过组织团队合作、互助帮扶等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的平台。班级文化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还是学生情感交流和人际互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建设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班级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管理与资源投入不足

在初中阶段,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常受到学校管理水平和资源投入的限制。首先,学校管理方面面临挑战,包括管理层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进而使得班级文化建设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其次,学校因经费有限或管理不善,无法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支持。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和人力支持,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难以开展,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缺乏经费支持导致班级文化活动的举办受限,而缺乏人力支持则使得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缓慢,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和成效。最后,管理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一些班级在资源投入方面优势明显,而另一些班级则资源匮乏。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加剧了班级之间的差异化发展,使得部分班级的文化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班级,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效果和成效。

(二)师生参与度低与主体意识薄弱

首先,师生参与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师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一些教师可能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和认同,仅将其视为一项例行的工作任务,缺乏热情和创新意识。同时,部分学生也会对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也缺乏兴趣和参与欲望,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领导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力。同时,学生也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只是被动地接受安排,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和推动力。

三、五育融合视角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

在五育融合视角下,初中班级文化建设需特别强调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首先,应建设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以促进wDvm+4g+A9JtEczjq36CsA==学生的品德修养、学术成就、体魄健康、审美情趣和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为此,学校管理层需将班级文化建设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程。其次,应建立健全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责任人员,并制订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以确保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有序进行。同时,需增加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最后,学校管理层应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认识,提升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认同度和主体意识。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教育活动,加强对五育融合理念的宣传和解读,激发师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共同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完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

首先,需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高效落实,并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效能。其次,通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可以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师生的行为表现,促进班级内部秩序和稳定。例如,制订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规定师生参与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明确各项活动的安排和评价标准,以确保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最后,通过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规章制度的公正执行可有效防止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维护班级内部的公平和正义,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和保障。

(三)增加资源投入和支持

在五育融合视角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增加资源投入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策略。其一,资源投入是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政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学校应增加专门的班主任或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人员,负责具体的组织和推进工作;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如文化墙、展示柜等,用于展示班级文化成果和活动;以及提供经费支持,用于开展各类文化建设活动和项目。其二,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可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比赛、志愿服务等,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其三,当学校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时,可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其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教师可以更加积极地组织和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发挥其专业特长和创造力;学生也可更加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能,从而共同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蓬勃发展。

(四)提升教师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班级文化的塑造者,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主导角色。为给班级文化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需提升教师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对五育融合理念的宣传,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让教师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还关系到学生的道德、体育、艺术和劳动等各方面的成长。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增强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同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允许他们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独特的文化活动,鼓励创新和多样性。例如,设计符合班级特点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文化墙的布置,组织班级特色的体育、艺术和志愿服务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真正主导者。

参考文献:

[1] 徐浩轩. 顺势而为,四位一体,建班育人:初中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 教育,2024(08):44-45.

[2] 杨启铺. 基于信息化视野的初中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策略[J]. 教育界,2023(30):2-4.

[3] 李会方. “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 抚州:东华理工大学,2023.

[4] 殷语涵.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偶像崇拜的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 长春:吉林外国语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