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4-11-05曾艳陈志峰塞娜瓦尔·阿布拉杨智勇

电脑迷 2024年10期

【摘 要】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是化工(尤其是化工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应置于新工科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实践导向的课改转型宗旨,确保对现有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化工安全技术实操能力,紧密围绕当前化工安全生产的实施环境,整体把控化工安全生产学科领域的教学发展动向。文章主要探讨了“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基本设计思路,并结合新工科创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转变举措,探索合理改进该课程的教学实现路径。

【关键词】 新工科背景;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主要体现在对现阶段课堂教学开展形式的全面创新上。该课程将化工生产的实训教学部分完整融入并贯穿在课改设计的具体方案内容中。现阶段发展环境下的化工生产流程,日趋展现出更加复杂化的总体特征,这客观上决定了化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与落实过程,应当紧密结合院校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训的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化工安全生产的核心内涵。由此可见,“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课程的现有教学设计方案,必须突显实践教学的根本指导理念,确保能够契合新工科的全新教学转型背景与趋势。

一、化工安全生产技术的实践教学改革基本宗旨

(一)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

学生在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否能够形成相对良好的化工安全生产和环保清洁的绿色生产意识,这从根本上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化工职业生涯发展。当前阶段,院校推动实践教学的有序落实,其中最为关键的化工课改宗旨就是培育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化工安全思维意识,进而确保学生能够运用理性、科学的思维观念来对待化工企业的生产运行过程。通过以上判断与归纳可以确定,若要在化工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实现传统教学理念的更好转变与创新,那么相关院校必须更加注重化工专业学生安全生产思维体系的建立。

(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化工专业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在化工生产领域的适应程度。在此前提下,教学人员有必要精确理解新工科的当前改革趋势,确保新工科的实践导向思维能够完整贯穿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与提高过程中。因此,要提升学生整体上的化工学科核心素养,必须侧重体现在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自主实践、岗位实训操作的模拟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真实体验到化工安全生产对企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才会在思想深处建立起更加坚固的化工安全意识,并且这也会在客观上有助于专业领域的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化工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三)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

近些年来,很多院校的管理人员以及化工、化工安全专业领域的课程教师都在积极致力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科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化工安全生产的课程知识过程中,应当能够培养并建立起更加浓厚的化工学科实践思考兴趣。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院校该专业的学生并未产生更好的实践课程参与兴趣,其中根本性的阻碍因素就是学生未能真实体验到化工安全生产的场景或环境气氛。现阶段的很多学生仍然比较局限于简单、被动的学习思维方式,这决定了他们并没有自主参与到实践教学的课程实训中去。

二、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实践教学的总体实施情况

(一)教学内容现状

教学内容的布置与设计方案,对学生现有的实训参与兴趣程度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从当前化工安全生产领域的实践教学总体状况来分析,可以判断得出,该领域的实践课程开展力度存在相对薄弱的弊端。教师在针对化工安全生产的专业技术课程进行授课方案设计时,往往过于侧重课程基础理论层面的内容完善,而忽视了实训教学层面相关内容的增加。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更好的企业实训操作流程和基本常识。

(二)课堂开展方式现状

课程的具体实现方式直接关系到化工安全生产技术的教学成效。现阶段的课程开展方式仍然比较倾向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技术。虽然很多教师能够采取网络媒体与化工学科课堂的融合技术进行改进,但这种运用普遍局限在相对较为狭隘的视角。具体而言,很多教师习惯于使用媒体融合的方法,为学生播放与化工生产教学有关的基础知识课件,并要求学生对课件中的基本知识要点进行详细的全面记录。然而,实际上,单纯采用播放课件或讲解课程基础知识的僵化教学设计方法,会阻碍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成效的评价现状

评估与测定实践教学的总体成效指标,能够有力推动化工安全生产相关课改措施在各个层面实现平稳的深入贯彻。因此,目前针对化工安全生产的教学,有必要落实更为深入、体系化的成效评估。在此前提下,现阶段的课程教师有必要运用更加全面的评价课堂成效设计指标,进而引导学生采取自主评估、组员相互评价、班级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等多元化的形式,以准确了解自身现有的实践学习质量。教师应重视认真采集并汇总班级学生提供的反馈教学信息,据此实现针对实践教学领域设计方案的合理完善目标。

三、“化工安全生产技术”的实践教学完善转型对策

(一)合理优化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内容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的最佳教学设计成效若要真正得以落实,那么必须充分完善并改进当前的课程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科教师应更加深入地探索课改基本方案,据此设计出更加契合新工科整体背景的全新课程设计方案。应当紧密围绕课前的导入设计疑问,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化工安全生产的相关思考领域,培养学生建立起优良的实践思维能力。

例如,在针对“化工安全与环保”进行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时,关键体现在布置如下的课前思考问题:“同学们了解化工生产中的‘三废’都包含哪些污染有害物质吗?”“为了保护化工企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过程安全,化工企业目前都有必要做出哪些合理的保护措施改进?”学生通过详细思考并自主解答化工安全环保相关的实践领域问题,其自身的实践学习思维将会得到必要的激活,这有益于化工专业的学生收获更好的实践学习体验。同时,引导学生详细观察并分析解释化工生产领域常见的“跑冒滴漏”等事故的影响后果,以促使学生形成更好的案例分析解答能力。

(二)创新“化工安全生产技术”的现有教学方式

媒体融合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形式,主要依托化工安全生产课堂中的网络媒体资源。因此,必须针对化工安全生产的现有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及时改变那些导致学生反馈不良且信息滞后的教学形式。在具体涉及开展学习小组的组员交流配合过程中,关键在于采用学生普遍喜欢的项目学习实践任务,进而指导组员展开共同思考并完成任务。重视采用信息化的化工安全生产领域全新教学模式,切实保证化工安全专业的学生能够自主体验到更好的趣味性学习氛围。

例如,在针对“清洁化工生产”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时,主要运用了融合网络媒体的化工学科课堂优化技术,构建了多种媒体融合的创新课堂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构建化工清洁、安全生产模型的实践操作领域,尝试运用立体化的三维建模软件,辅助进行全方位的化工清洁生产流程模拟。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智能化、动态化的化工清洁生产以及化工排污监管模型的建构,这将非常有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缜密实践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更加牢固的化工绿色清洁生产思维认识。

(三)健全课程教学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化工(尤其是化工安全)课程教学相关的课堂指标评价设计体系正在逐步转变并优化。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个层面的评估教学实践成效的技术指标,切实防止主观经验因素渗透到教学评估阶段。应当注重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成效的评价实施环节,启发学生真实体验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施氛围。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对自身现存的学习实践思维错误进行必要纠正,从根本上改进化工安全生产的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形式。

例如,在针对“化工环保法规”的教学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的阶段中,科学评估学生对化工环保法规的知识掌握程度是关键。其中,最为重要的实践完善思路就是要判断学生能否准确查找与真实案例密切相关的化工环保领域法规,并能够将现有的立法规范合理应用于解决化工企业的环保生产常见问evKta/aBkFDhOjgrc8Fo0A==题。这样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建立起安全生产、化工清洁生产以及绿色可持续的化工生产创新实践理念。在必要的情况下,化工学科专业的课程教师还需要进行动态化的实训演练教学,以确保学生都能熟悉各种化工环保常用器材的正确使用操作。

现阶段的项目教学开展设计方案已经能够有机地渗透到化工领域的课堂实践中。教师通过为化工安全生产各个学习组的组员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探索任务,切实调动起学生在积极参与项目学习合作中的良好能动思维。教师应当启示学生认真观察化工生产企业的实训场景,进而培养和建立起学生乐于进行主动思考的思维认识。同时,鼓励学生更多接触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与制度,确保在校期间的化工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发展趋势。相关化工企业与院校之间应当建立起长效性的密切协作机制,以提升院校在当前环境下的育人管理水准。

(四)探索新型学徒制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职业教育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模式中,学徒制是关键性与核心性的基本构成要素。学徒制的诞生与发展具有长期性,现阶段的新型学徒制已广泛应用于职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工业企业中。新型学徒制的本质在于将企业实践元素融入教育领域,通过学徒形式的企业岗位技能传授途径来提升在校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全新技术人才。新型学徒制的侧重点应集中体现在紧密结合现代企业的实践操作要求,突破传统学徒制的实施内涵。目前,学徒制的实践内涵正日益呈现丰富与多元化的总体转型特征,客观上显示出学徒制对培育企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价值。当前阶段的职业教育以及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院校通过创新采用学徒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了师生的原有思想认识。

化工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院校的重要专业,其基本实践目标是培养化工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化工专业能否达到培育实践技术人才的良好水平,主要取决于管理的具体设计形式。目前,很多学校正在逐步尝试积累企业化的班级管理实施经验,以改进固化的管理实施思维。企业化的班级管理形式将有助于技术人才达到更高层次水平,客观上驱动并促进了院校培养岗位技术人才的教学成效优化。在校学生只有接触到真实的企业实训环境,其岗位实操技巧才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丰富。在校的教师与管理者都应着眼于岗位实训的操作环境建立,确保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真实的岗位操作体验。企业化的班级管理形式能够有效保证学生亲自体验到企业浓厚的生产实践氛围,确保在校生更多接触到全新的企业操作环境。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具有常态化的特征,这将有益于化工专业的学生获得持续的岗位技能实训。在班级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学生应能够不断接触到化工行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促使其建立起更加直观的岗位实训参与印象。

四、结语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的学科教学应当聚焦新工科的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注重培养院校学生更加优良的实践学习思维。教师应当致力于指导学生紧密结合所学的化工安全生产领域基础知识,做到准确解决相关问题。在此前提下,化工安全生产技术的教改推动实施过程应当采取更加灵活、新颖且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实践探索热情。同时,要启发学生将化工安全生产的指导思路与理念全面渗透化工企业的生产运行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更强的安全规范意识。

参考文献:

[1] 伍盈盈,周国萍. “1+X”证书制度下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知识文库,2023,39(22):76-79.

[2] 刘宝玉,罗荣昌,丁春华.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广东化工,2023,50(22):176-177+195.

[3] 刘芽南,李娅飞,孟然平,等. VR技术在化工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5(04):78-80.

新疆工程学院2023年专项教改项目“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研究”(项目编号:XJGCJGA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