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4-11-05张燕儒

电脑迷 2024年10期

【摘 要】 近些年,问题教学的育人价值日益凸显,它与初中物理课程的契合度非常高,将其应用于物理课堂,能够进一步活化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将对问题教学展开研究,首先阐述其基本内涵与优势,其次分析初中物理实施问题教学的原则,最后探索问题教学的实践策略,力争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建议,以供初中物理教师参考和借鉴,切实推动物理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策略

现阶段,新课改已经迈入深化阶段,改革初中物理教学是大势所趋,也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必要举措。基于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维,带领学生走进初中物理的世界,鼓励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实现物理课堂的“变教为导”。从这一层面来看,问题教学符合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方向。教师可以正确实施问题教学,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将学科知识与问题相融合,让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当前,教师可以着眼学前激趣、学中引导和学后巩固这三方面,逐步改进初中物理课堂的问题教学,保障课堂提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确保每名学生都能融入问题教学,从中收获更多的物理知识。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现阶段,许多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尽管教育领域目前大力倡导探究性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但许多教师出于种种现实因素考虑,往往未能很好地落实这些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大多数情况下,物理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或记,虽然也有一些课堂活动,但互动形式基本局限于简单的一问一答。在这种缺乏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教学效果则难以保证。此外,学生在课堂中往往习惯全盘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缺乏批判性思维。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以外,与课堂问题的提出方式、课堂情境的创设等都有着一定的关系。长此以往,学生即使对一些问题存在不同意见,也不敢主动质疑或进行相关探讨。针对以上物理教学中的现状,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思路,关注学生的兴趣,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让物理课堂重新焕发生机。

二、问题教学的内涵与优势

问题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用问题来引领教学进度。简单而言,就是以问题为载体来展示学科知识点,将其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索兴趣,让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探索相关领域,从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问题教学对教师的设问能力要求较高,教师既要考虑课堂教学需求,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从教材知识点中提炼出适合学生的问题,这样才能有序推进问题教学,使其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用。

站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角度而言,问题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问题教学可以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合力探索物理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又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非常有益。其次,问题教学以问题作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再次,实施问题教学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是以问题为统领,改变了“满堂灌”的现状,以问题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只是问题的提出者,而学生则是问题的解答者,这意味着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自由,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最后,问题教学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兴趣,能激活学生内心蕴藏的求知欲,可以消减初中物理课程的枯燥性,使物理课堂更加活跃。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的原则

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教学已逐步成熟,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进一步提升问题教学的实施效果,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遵循趣味化、层次化和生活化的“三化”原则,对问题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出调整,保证问题教学的高效落实,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究物理知识。

趣味化是指问题教学应该充满趣味。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要着重增加趣味元素,以此刺激学生,激发其物理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更期待后续的教学,这是开展物理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增强学生的课堂兴趣,方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动机,使其主动融入各项教学活动。因此,趣味化原则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其作为问题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出既具趣味性又具启发性的问题,由此引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发探索问题的答案。

层次化是指问题教学应该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善,其认知规律就是由浅至深。教师实施问题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划分问题层次,使其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逐层递进地学习物理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会过高,可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学透彻,使初中物理问题教学的成效达到最佳。

生活化是指问题教学应该贴近日常生活。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标,就是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学习物理知识不能僵化记忆,需要由抽象到具象的多次重复,方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由此可见,生活化原则极其重要,它可以拉近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距离,给学生创造解决生活问题的机会,既能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又能巩固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

四、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学前激趣,构建问题情境

学前激趣,主要指的是在教学前激活学生兴趣,以保证问题教学的正常实施和推进。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尚不够成熟,学习意识普遍较低,对教学情境的依赖度较高。为了快速激活学生兴趣,教师可以构建趣味横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相较于单纯地抛出问题,构建问题情境的方法更加适合学生,因为它可以增加物理问题的趣味性,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好奇心,从而促使其主动思考问题的解决路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构建情境时,需要注意情境的普适性,即要让其适合所有学生,并且要确保学生对情境内容感兴趣,这是提高其激趣作用的必由之路。

例如“滑轮”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内容,也是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多的物理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构建生动的问题情境,从情境中提炼问题,以此激活学生兴趣。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天安门升旗的视频。此类视频气势磅礴,观赏性强,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的升旗仪式,并以此为契机提出课堂问题:“国旗是如何升上去的?”基于问题的启发,学生将会展开联想与思考,并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当课堂活跃度达到顶峰时,教师可以放大旗杆的顶端部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滑轮装置。同时,教师需要提出下一个问题:“同学们,谁知道这个装置叫什么?它与升国旗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预习过的学生可以给出答案:“滑轮,国旗就是利用它升上去的。”听到学生的答案后,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带领学生系统化地学习滑轮。

通过构建趣味化的问题情境,学生能够自主延伸学习兴趣,他们会对新知识抱有浓烈的好奇心,这是其高效学习新知的驱动力,也是其课堂学习过程的指明灯。因此,构建问题情境十分重要,是做好学前激趣的必要手段。随着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增强,物理课堂的教学活动便能有序推进,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乐于学习初中物理课程。

(二)学中引导,划分问题层次

在实施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于重视传授知识,还应兼顾学生的能力发展,打造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物理课堂。这意味着教师应该着重拓宽学生的物理探究空间,让其自主获取知识,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若是教师完全放手,他们势必会有所疏漏,难以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划分问题层次,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用课堂提问的方式给学生指明探究和学习方向,带领其推进探究过程,逐层学习知识,使学生的物理基础更扎实。按层次实施问题教学非常契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使学习过程更加明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与能力进步大有裨益。

例如在学习“透镜”这部分内容时,会涉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知识点。在课堂教学期间,若是教师直接提问:“谁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原因?”学生势必会感到迷惑,其课堂学习兴趣也会受到影响。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这个问题过大,没有细化问题层次,导致学生不能快速找到明确的解题思路,最终拉低了课堂提问的效果。要想改善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分层次设问,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学生。第一层次问题:“你们用过凸透镜吗?用凸透镜观察物体与肉眼直接观看有什么区别?大家可以拿起凸透镜,由近到远地观察同一物体,看一看会有什么现象。”这道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其萌生求知欲和探究欲。此后,教师可以提出第二层次问题:“通过亲眼观察后,你们觉得凸透镜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其找到明确的探究和学习方向。学生给出相应的答案后,教师可以提出第三层次问题:“怎么设计实验证明凸透镜成像规律?请大家分组做实验,稍后各组上讲台来分享实验结果。”该问题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核心,可以指引学生探究,使探究过程更加明晰。

由上例可以看出,划分问题层次是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加强学中引导的重要举措,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所帮助。另外,划分问题层次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其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互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如此,课堂提问效果将会达到最佳,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整体教学成效会有质的飞跃。

(三)学后巩固,问题贴近生活

要想真正掌握初中物理知识,不能单纯地依靠死记硬背或过度依赖理论讲解,需要着重锻炼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时,应该有意设计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指向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点。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的解题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应用意识。通过解答具体的生活问题,学生对物理核心知识点的理解会更透彻,其学习过程也会更轻松。而且,有了生活问题的帮助,物理知识可以实现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课堂学习质效。这既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又能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摩擦力”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较强,因此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又能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在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可以提出生活问题:“小明要参加班级拔河比赛,妈妈给他准备了两双运动鞋,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一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小明选出最适合拔河的鞋子?”这道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学生经常遇到的生活场景。面对这一生活问题,学生很快就会调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来回答:“摩擦力较大的鞋子更适合拔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两双运动鞋,并且询问学生:“应该怎么确定哪双鞋的摩擦力更大”,基于问题的引领,学生会想到设计实验来测量摩擦力。由此,教师便能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这既能让学生深刻领会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解答生活问题,进一步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感受到物理的神奇妙用。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就能自觉地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身边的物理问题,其物理应用能力将会持续提高。

五、结语

问题教学拥有显著的教育优势,将其与初中物理教学相结合,能够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十分有益。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从学前、学中和学后三个阶段着手,进一步优化物理课堂问题设计,保障问题教学的正常开展,切实增强课堂提问的实质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旭林.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应用的效果研究[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06):43-44.

[2] 徐创立.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3):77-79.

[3] 魏智伟. 基于“问题串”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2):48.

[4] 白广虎. 初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学的设计策略[J]. 现代盐化工,2019,46(06):173-174.

[5] 王世红.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