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4-11-05陈红

电脑迷 2024年10期

【摘 要】 在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其中“思维可视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它通过图形、图像及直观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思维过程进行具象化的呈现,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促进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所学内容,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基于此,文章从开展思维可视化的画图、语言、操作、反思教学等多方面出发,概述了小学数学中实施“思维可视化”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抽象性和复杂性兼具是小学数学的显著特征。此时,如果教师仅采用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致不高,从而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而将“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模式作为切入点,借助图像、图形及动态演示等方式,将一些抽象概念进行可视化呈现,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增长学生的知识认知,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寻“思维可视化”的教学路径,为学生构建高品质的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的价值

(一)助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认真研读人教版数学教材可发现,相关知识点的呈现存在零散、繁杂的情况。而小学生年龄尚小,并不具备整合知识体系的能力,无法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这影响了学生全面性的认知发展。而有效应用“思维可视化”教学,可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以视觉化连接的形式形成网络,从而建立起逻辑性强的知识结构。这不仅方便学生学习记忆,还能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遇到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调用相关知识。

(二)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指的是个人对自身认知过程的反思和控制。只有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其反思的习惯,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及思想方法等,从而获得学科素养的提升。而教师开展“思维可视化”教学,可通过外部的图形表征,为学生指引反思、认知自我学习过程的方向,进而提升学生监控与调节自我的能力。这既能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元认知习惯,还能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及探究性。

(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呈现机械性教学的课堂样态,学生被动地承接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难以确保学生的思考深度,进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了解。而开展“思维可视化”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图形的帮助下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探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学会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审视数学问题,有效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的策略

(一)深入:思维可视化的画图教学

1. “画”数学以展开针对性教学

在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课堂构建中,画图教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最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它能突显数学问题的本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从外向内的转化,思维实现从内到外的拓展。因此,在实践教育工作中,为促进该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可构建思维可视化的画图教学课堂。这时,教师应密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引导不同学段的学生运用数学图形及符号的方式,使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具体而言,首先,对低年级(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应侧重于“画”。教师可通过以问启思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这时,教师所提的问题应是逐层递进、由易到难的,然后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画图解题,以强化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使其逐渐掌握画图方法与技巧。其次,对中年级(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应侧重线段图的画法。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三、四年级学生掌握画图方法,其中线段图的画法值得重视。教师可先让学生去观察、去看,然后迁移到画上,这也是非常可行的教法。最后,对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力、认知力得到了深入发展,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画”的空间,引领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所学,以画图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让学生阐述画图的意图,使学生能得到更加多元的发展。

2. “画”数学以促进其认知内化

数学思维的应用涵盖数形结合这一思想。因此,教师合理将图式方法融入其中,可让学生更好地通过图形感悟数理,从而形成深刻的学习认知。在开展基于“思维可视化”的数学教学时,为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内化,强化可视化教学的效果,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数形结合的教学设计,以此让学生借助图形设计,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思考。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发挥先进技术设备的作用,为学生动态化呈现折线统计图,先引领学生学习观看,并对相关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切实掌握运用折线统计图的价值。在学生有一定学习认知和理解后,教师可为学生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有效分析这些数据信息,以画图的方式展现自己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以此显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此种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绘画的机会,可使学生通过画图活动厘清知识重难点,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二)深究:思维可视化的语言教学

1. “说”过程使思维形范兼具

俗话说“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可见,在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中,引领学生以可视化方式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不仅包括“画”的方式,还有语言方面的表达途径。这既能锻炼思维的缜密性,也能锻炼思维的丰富性。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以“说”过程的方式,说出解题思考路径,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和内化。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为切实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教师立足学生的学情,展开了“找圆心”的课堂学习活动,并突显学生中心主体地位,引导其自主展开思考和深研。这时教师发现,有学生会对折圆,表示“对折线相交的点就是圆心”,还有的会提出其他想法,并表示“这种对折的方式,圆必须是具象的,若在黑板上画圆,此种方法就不可行。”生生之间的交流能产生不一样的思维碰撞,也能在语言表达中使数学学习有形有范。

2. “说”算理使思维理据兼具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在开展“思维可视化”的实践教学工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算理,讲述内心的解题路径。这不仅能理清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学习印象,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立足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构建“说”算理的学习课堂,使学生能获得有效的发展。在说算理过程中,学生要能说在点子上,说在思维的关键处,使所说有理有据,以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四则运算”中“整数混合运算”的知识点教学时,为使学生能真正理解算理,教师就可开展“说”算理的“思维可视化”教学。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列出一些算式,并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等。通过学生的表达,扎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升华学生的思维感知,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

(三)深刻:思维可视化的操作教学

1. “做”数学:构建抽象与直观的桥梁

在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为学生构建“画”数学和“说”数学的课堂,还应结合数学本身具有的实践性特征,为其打造“做”数学的学习课堂。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演示及实践,增强学生思维可视化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积极探寻“做”数学中“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方式,明确动手实操是表达数学思维的有力载体,以此搭设抽象与直观的桥梁,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如若教师直接向学生阐述概念等知识,学生极易因文字的抽象性而产生抗拒的学习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构建“做”数学的可视化课堂,通过以问启思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促发学生的思考,提出如“若周长相等,怎样让面积更大?长与宽的变化与什么有关?在实操时没变的是什么”等问题引领学生以感受、体验的方式深化学习认知。这时,有的学生会将长边拼接在一起,有的则会以描画的方式进行实操。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们逐渐得出结论:“长与宽最接近时面积最大。”此种教学形式为学生有效构建了抽象与直观的桥梁。学生在拼、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所学,其思维意识也得到了切实发展。

2. “做”数学:构建思维的生长抓手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工作开展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促使学生建立全面、完整的认知,教师还应树立培养学生结构化认知能力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自主地建立学习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关注知识,建立操作活动,使所学数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简单与轻松。因此,在开展基于“思维可视化”的数学教学时,教师还可为学生构建思维的生长抓手,从而强化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为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点、线、面的特点有所掌握,教师就可构建“做”数学的“思维可视化”教学课堂,指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创新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这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长短不一的木条,让学生进行长方体框架的搭建。在搭建操作中,引导学生选择不同长度的木条进行长方体长、宽、高的制作,之后使相对应的木条长短相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思维生长的抓手,强化学生几何体学习的效果。

(四)深远:思维可视化的反思教学

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它能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知,从而针对学习的状态与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目标。因此,在开展“思维可视化”的数学教学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构建可视化的反思策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提炼能力。让学生在提炼中逐渐构建可视化的知识模型,有效助推和支撑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其成为学生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杠杆,进而强化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格,使学生能明确知识点间的联系,教师就可有效打造“思维可视化”的反思课堂,让学生将之前所学的不同图形的面积知识进行统整,并以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学生在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明确知识内容的深刻内涵。这时,既能促使学生对图形面积的形成过程进行更好的观察,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转化。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学习深度的纵向发展。此种反思性的可视化教学课堂构建,符合新时期整合教学的目标,也是促进学科教学品质提升的有力手段。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中构建“思维可视化”课堂,具有显著的育人价值。它不仅能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强化其思维认知,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寻实践教学的路径,通过开展思维可视化的画图教学、语言教学、操作教学以及反思教学,为学生构建直观、高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切实感知并领略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颜士刚,袁晓蕾,冯友梅. 基础教育领域思维可视化的问题、对策及例解[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40(01):55-62+124.

[2] 颉林虎. 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亚太教育,2023(24):20-22.

[3] 徐晨.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J]. 亚太教育,2023(23):166-168.

[4] 冯友梅,袁晓蕾,王晨,等. 基础教育领域面向思维可视化的图形语义系统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23,44(09):100-107.

[5] 吴海燕. “思维可视化”在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5):173-175.

[6] 符强,常卓,仇立波,等. 思维可视化和翻转课堂模式下辨证方法课程的构建[J]. 黑龙江医药,2023,36(03):592-595.

[7] 邹秀平. 思维可视化: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2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