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崇左市本土自然资源园本课程开发应用的思考
2024-11-05何蔚
【摘 要】 文章以崇左市机关保育院为例,探讨了幼儿园开发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首先,介绍了该园课程理念的确立,强调了以儿童为中心、注重本土文化的原则。其次,探讨了本土自然资源的整合利用,包括山水景观、动植物资源等的应用,以及综合探究活动的开展。随后,详述了课程实施方式的创新,具体涵盖了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节庆活动、民间游戏和社会实践活动。最后,论述了评价体系的建立,突出了生活观察、谈话和作品分析等重要的评价手段。
【关键词】 本土自然资源;园本课程开发;幼儿教育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幼儿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而如何将课程教育与本地资源有机结合,实现对儿童的有效教育,一直是各地幼儿园探索的重点之一。崇左市机关保育院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开发以本地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园本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将以该园为例,探讨其园本课程开发应用的思考与实践,以期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园本课程理念的确立
课程理念的确立是崇左市机关保育院课程改革的首要步骤之一。该园的课程理念以“真的探·真中探·探求真”为核心,这一理念的形成源于对儿童本位立场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在课程设计中,园所始终将儿童置于中心位置,以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和需求为出发点,以真实的探索、体验、发现和探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为目标。这一理念的确立不仅明确了课程的目的和方向,还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确立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崇左市机关保育院积极倡导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当围绕幼儿的成长需求展开。为此,该园深入研究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真的探·真中探·探求真”的课程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发展轨迹,还要注重激发儿童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发现和探究,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崇左市机关保育院在课程理念的确立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了本土文化和环境因素。他们认识到儿童成长的环境对其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将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本地文化融入课程设计,能使课程更具生活性和情感性。这种本土化的课程设计不仅有利于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因此,崇左市机关保育院在确立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注重本土文化的原则,旨在为儿童提供一个真实、有趣、富有情感体验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一课程理念的确立为后续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幼儿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园本课程对本土自然资源的整合利用
本土自然资源的整合利用是崇左市机关保育院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园深度挖掘了崇左市丰富的本土自然资源,并将其巧妙融入园本课程的开发中,为幼儿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首先,保育院并未仅仅停留在对本地自然资源的表面认识,而是通过深入挖掘和筛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设计了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特别是针对崇左市独特的山水景观和植被特点,开发了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系列户外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还能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山水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样的户外探索活动不仅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其次,保育院还充分利用边境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设计了以传统节庆、民间故事等为内容的课程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他们不仅能够了解传统节庆的由来和意义,还可以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这种融入民俗文化的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还能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
此外,在课程开发中,保育院注重将本土自然资源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通过丰富多彩的环境塑造,为幼儿打造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学习乐趣的教学环境。保育院创建了教学楼、艺术长廊、体能区、田园游戏区等五大公共区域,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和学习资源。同时,根据广西边境地区的气候特征和种植条件,院内植物也以木菠萝、芒果、鸡皮果、扁桃、木棉、炮仗花、紫藤等适宜种植的常见植物为主。
最后,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保育院设计了各种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活动,如动植物观察、种植活动等,让幼儿在与自然亲近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这种将本土自然资源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习内容,还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以上课程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还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身边植物的种类和特点,增强了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当幼儿在院内的环境中玩耍时,他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外观特征、生长习性和用途。通过亲身接触和观察,幼儿能够逐渐形成对植物世界的认知,培养其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园本课程实施方式的创新
园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紧密围绕儿童在自然中学习这一核心展开。崇左市机关保育院在此方面进行了创新,通过多种途径和活动形式,使儿童在自然环境中得以丰富感官体验、进行操作实践、满足好奇心,从而实现儿童习得经验与生活的有效衔接。
(一)集体教学活动
在园本课程建构过程中,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选择、挖掘本土自然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厘清主题活动脉络,设计活动主题,开展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不断探索、发现、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了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在园本课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儿童与自然进行更密切互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日常的生活体验,儿童不仅能够形成自理能力和环境意识,还能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例如,蔬菜种植活动成为生活活动中的一项亮点。幼儿亲自动手参与到播种、浇水、施肥等过程中,体验种植的乐趣,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照顾植物,还从中领悟了生命的奥秘和珍贵。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塑造了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节庆活动
园本课程中的节庆活动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意义非凡。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了解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例如,在春节期间,园所组织了一系列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年画、挂灯笼等传统习俗,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欢乐的时刻,还促进了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构建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幼儿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他们对社会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四)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在园本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各种传统民间游戏,儿童不仅能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竞争、分享,还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园所组织开展了跳绳、抛绣球、走板鞋等壮族传统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乐趣和活力。这些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培养其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之心。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到自然所赋予的乐趣和活力,这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园本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儿童提供了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加深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园所通过开展走进自然保护区、参观博物馆、参加公益实践等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各种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通过这些实地参观,幼儿可以目睹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深刻感受到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同时,园所还开展了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引导儿童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培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生活体验,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园本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崇左市机关保育院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科学、贴近实际的评价体系,以确保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这一评价体系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视点,并将对园本课程进行评价作为核心,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以幼儿为主体开展评价
在评价体系中,幼儿被置于核心位置,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评价幼儿的表现不仅仅是关注学习成绩和行为,应更注重对其综合发展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和把握。为实现这一目标,保育院采用了多种方式:
1.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园本课程中的表现、行为和互动,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发展进程。这种观察记录涵盖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以便全面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
2. 访谈交流:教师与幼儿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助于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3.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成果。这不仅能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还能促进其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释放。
以上方式,可以确保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二)以教师为视点开展评价
教师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建设者和执行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评价能力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园所注重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和专业素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增强他们的评价意识,提升技能水平,使其能够准确观察和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进程。
2. 交流研讨:组织教师进行评价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这有助于形成共识、统一标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个性辅导:针对教师在评价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高评价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教师队伍,为评价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三)对园本课程进行评价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园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和质量,为其持续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在这一方面,该园采取了以下几项举措:
1. 课程评估:对园本课程的设计、实施效果、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满意度。
2.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课程评价和意见反馈,听取他们对园本课程的看法和建议。这有助于双方形成共识,实现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社会反馈:借助社会资源和专家意见,对园本课程进行第三方评价和监督。这有助于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促进课程的不断创新和提升。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构建一个科学、规范、高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园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优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冯燚,季越. 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艺术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 艺术科技,2024,37(06):84-86.
[2] 汪健. 本土资源在科探活动中的有效利用[J]. 小学科学,2024(05):109-111.
[3] 楼慧. 本土资源在幼儿活动区的融入和评价探索[J]. 教育,2024(07):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