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蜂巢》风波:当代艺术与公众认知交汇

2024-11-05鲍子涵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18期

[摘 要] 当代艺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被许多人归纳与简化为小众与大众之间的对立关系,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议题。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在不同阶层和背景的人群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看法。近期“央美毕业展”中一位女生使用快递盒搭建的装置艺术作品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争议,这掀起了一场对当代艺术是否与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相悖以及小众与大众之间的文化对立的讨论。

[关键词] 当代艺术 群众审美 美育 艺术市场

当代艺术,时常以一种前卫且独特的姿态,挑战传统的审美界限,这一行为无疑为众多观众铺设了一条充满挑战与探索的理解与接纳之路。面对这些新颖的表现形式,许多人可能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陌生与不解,甚至有人可能会以“缺乏美感”或“难以理解”为由,轻易地将其排斥在外。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中的作品《超级蜂巢》凭借其简单的构成材料和直接明了的表达手法,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但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质疑。许多观众在观赏这幅作品时,纷纷表示难以捕捉其深层次的意蕴,认为它不过是废旧纸箱的堆砌,缺乏艺术性与价值。这种对单一作品的质疑,逐渐扩展至对整个当代艺术领域的审视。部分人士开始质疑当代艺术是否真正服务于广大观众,认为它不过是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非主流”现象。

一、对当代艺术的误解

在当今社会结构中,人们普遍持有一种观点,即将当代艺术及其所属的艺术领域视为小众文化的代表。此种观念倾向于将艺术家及艺术从业者视为艺术阐释的权威代表,并坚信他们不仅具备创造独特且富有深度的艺术作品的能力,还能够为公众提供关于艺术深层次审美体验的专业见解。而对于那些未直接参与艺术圈层活动的公众成员,即所谓的“非专业人士”,则被视为自然倾向于接受并融入普遍认同的审美标准。

虽然这一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艺术形式的尊重与专业性的认可,但它也可能引发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即审美感知的阶层化趋势,这种趋势若不加以关注,可能导致人们审美体验的局限与固化。[1]

因此,我们应以严谨、稳重的态度审视这一现象,认识到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在于促进多元、开放与包容的审美交流。我们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无论其是否直接从事艺术工作,都能积极参与艺术欣赏与讨论,共同推动审美感知的多元化发展,避免审美体验的单一化与阶层化。

1.大众艺术

也被称作普及文化或者流行文化的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进步的环境下,由于技术变革,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变革而诞生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指的是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爱的文化,它以通俗易懂、轻松愉悦、富有娱乐性为特点,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20世纪的艺术史研究中,“大众化”是一个常被提及的词汇,从清末民初的“开民智”,到左翼美术运动的“普罗美术”,再到延安时期的革命美术均有对此概念的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座讲话成为文化艺术的指导文件,大众化是其中的一个标准。

诚然,“大众化”这一称谓始终如一地贯穿了各个时代,但其内涵却随着岁月的流转而不断丰富与演变。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市场亦步入了大众化的新纪元。众多美术馆纷纷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通过详尽的市场调研,深入洞察广大民众的审美偏好与兴趣所在。比如美术馆为了更广泛地触达并吸引公众的目光,每个季度都会策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展览。它们不仅精心挑选展品,力求每一幅作品都能触动人心,并且在票价策略上采用了低价售票乃至完全免费的政策。这恰似一缕和煦的春风,有效消除了艺术与公众之间的界限,促使艺术从遥不可及的奢华象征转变为公众易于接近的精神滋养品,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灵世界。

这样的举措,无疑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同时也促进了艺术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它不仅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全民的艺术素养与审美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说,当今的艺术市场正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拥抱着每一个热爱艺术的心灵。

2.小众艺术

“小众”这一术语,其语义具有广泛的灵活性,依据不同的语境和领域,其定义亦会有所不同。在汉语语境下,“小众”一词普遍用于描述那些仅获得有限群体认可与接纳的事物或兴趣,同时,它亦指代社会上特定的小范围人群。从文化视角审视,“小众文化”表现为一种独立于主流之外的特殊文化形态,它不依附于任何既定的文化团体,亦不盲目追随流行风潮,展现出一种相对封闭且保持独特性的面貌。此类文化现象,往往蕴含深厚的内涵与独特的价值,虽不为大众所广泛认知,却在特定领域内具有深远的影响。[2]

以欧洲早期油画为例,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才华的结晶,更是历史与权力的见证。它们多为贵族阶层所定制,作为家族荣耀与地位的象征,仅在特定的社会阶层中流传。因此,这些油画作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均被视为小众艺术的典范,以其精湛的工艺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在艺术的殿堂中占据一席之地。

3.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源头一直很难界定,一部分人认为是马蒂斯或者毕加索,另一部分则认为可以更早一点追溯到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美国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把现代艺术归纳为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艺术,但这似乎也不够严谨。在建筑学中,现代主义建筑的边界就非常的清晰,当工业化的新材料开始介入,功能性逐渐压过装饰性成为重点之后,建筑也就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提出过两个类似的概念,画其所见和画其所知,同建筑的功能性和装饰性一样,在艺术中当画其所见和画其所知占的比例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就是到了艺术发生变革的时候。站在这个角度看,欧洲的学院派古典油画是倾向于画其所见的小众文化,那么当代艺术可以看作是对小众文化的反叛与颠覆。

综上所述,当代艺术是无法被简单地定义为小众艺术或者大众艺术的,因为当代艺术本身就是对抗定义的,它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地激活。定义大众群体拥有大众艺术,小众群体拥有小众艺术,这种认识并不只使被抽象化的普通人的审美成了享乐。艺术家们同样在这场游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创作那些被认为“正确”的艺术作品来表达自我,并以此作为其个人享乐循环的一部分。然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并非要打破艺术的界限,而是需要彻底地超越那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却不能作为衡量生活实践的标准。这种固化的精英艺术思维剥夺着每个具体人的审美感知的创造权利,普通人的创造性活动被遮蔽,从而在意识形态中的各种符号被重新定价,产生出对各种审美符号的崇拜。

在这样的认识框架内,意识形态中的各种符号不断被重新定价,导致人们对这些符号的盲目崇拜,而不是真正理解它们背后的意义。这种情况不仅剥夺了普通人享受美的权利,更限制了他们表达自我和参与社会互动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打破这种基于身份和阶级的精英艺术思维,鼓励每个人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欣赏和创造艺术,让每一种声音都能够被听见,每一个创意都能得到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多元和丰富的艺术世界,让每个人的才华都有机会绽放光彩。

二、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大众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友好的,至少是非对抗的。本雅明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就探讨过艺术的社会功能,以及艺术与群众之间的关系。[3]

文章开篇论述了20世纪初技术的飞跃,几乎使任何形式的艺术都能被机械复制,包括翻模、印刷、摄像,尤其是摄像。随着照相摄影技术的诞生,原来在形象复制中最关键的身体部位——手,便首次减轻了所担当的最重要的艺术职能,这些职能在此之后便归眼睛所有。由于眼看比手画快得多,因而形象复制的过程就大大加快。照相摄影孕育了有声电影的问世,然而这种新技术也压制了一个艺术的传统特质——原真性(authenticity),一种独一无二性、崇高感与神秘性。这种原真性在时间的洗礼中形成,也在空间的限制中形成。比如想要观赏教堂的壁画,就必须身在其所在的空间,这就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膜拜价值。本雅明把艺术品这种特质称为光晕(Aura),他认为光晕使观赏者和作品之间产生了一种距离,使得艺术鉴赏过程中产生一种膜拜感,令鉴赏主体聚精会神,凝神贯注。而现代生产技术使光晕衰退,并赋予它全新的革命性的社会功能。复制技术对光晕的破坏来源于一种世间万物皆平等的意识,它强调的是展示价值,这需要大量的观众参入其中,并且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关系,艺术的普及得以实现。因此,艺术不再为那些精英所有,艺术不再具有精英主义,而是更为平民化,群众也开始踊跃投入艺术的市场与消费当中。

三、发生《超级蜂巢》讨论风波的根本原因

既然当代艺术是平民化的,反精英的,为何在当代社会依然会发生类似央美毕业展事件中大众对当代艺术一边倒的声讨与批评事件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所导致。

1.国内美育的不完善

在欧美、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早已将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置于国家顶层设计的核心地位,视为塑造国家文化品牌、驱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以及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策略。我国尽管长期以来对德育与思政教育倾注了巨大心力,但在构建这三者间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的体系上,我们尚有提升空间。诚然,德育工作和思政工作的必要性不容忽视,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似乎相对地忽略了美育那温柔而深刻的力量——一种能够触及心灵深处,通过感化与浸润,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内化道德观念的独特方式。[4]

因此,为了构建更加全面、立体的教育体系,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德育、思政与美育之间的融合之道,让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之路。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国家的文化形象,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从而进一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国内的大部分群众对当代艺术的了解甚少,人们对艺术的认知还停留在画得像和看得懂的阶段。看懂就是可以说出关于作品的各种含义解释,这其实就是一套自圆其说的话语。而当代艺术是不需要“懂”的。习惯认知里的懂,往往还意味着可以通过语言来诠释出来。首先艺术本身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就不是文本,一个语言文本,它的文字含义,它的语法都是已经被规定的,对语言的使用往往就容易依照固定的意识形态,而艺术就需要通过将各种现实中的事物改变其它的日常状态来创造新的意义。艺术通过生产出新的感知意义来解放人的精神,创造新的意义,经常伴随创造新的语言,这瞄准了人的精神内部,瞄准了人现实的生存处境。一个艺术作品一般都会有它针对的语境和群体,运用恰当的形式语言去完成这项审美活动。

在全球化语境中,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形象、传递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沟通、 对话和文明互鉴,尤其需要独具本土特色的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最便捷的利器。着眼于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国当代艺术不仅承担着在国际交往中形塑国家形象的重要功能,而且也应当承担起全民美育事业中以美扬善、以美启真、以美创新的特殊重要功能。

2.艺术解读方面大众话语权的缺失

今天很多人觉得艺术或者当代艺术和自己没有关系,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审美创造性的活动被遮蔽和忽视了,因此,当我们在审美享受和艺术鉴赏方面寻求共鸣时,不得不主观地认为,我们的审美只能依赖于由小部分人主导的一个封闭的艺术体系。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套系统的运作机制似乎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难以窥见其内在逻辑和运作方式。这种封闭的文化环境使得艺术的定义和解读变得复杂多变,观众常常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难以掌握真正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这样的情况,不仅限制了艺术本身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使普通大众难以感受到艺术的真正魅力。因此,重新审视艺术和公众之间的关系,理解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尤为重要。毕竟,艺术不仅关乎个人的审美享受,更是连接个体与集体、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社会变迁的重要桥梁。

四、结语

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正视对当代艺术的一些误解和偏见。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表达,它还承载着文化、情感与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艺术家们应当更加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艺术创作,不断提升个人的创作能力,以深厚的中国文化为根基,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汲取养分,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得精神动力和创意的源泉。他们需要展现出独特的中国品格,让世界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可能。

然而,对于那些感到当代艺术“晦涩难懂”或“缺乏吸引力”的观众而言,关键不在于对作品价值进行评判,或是质疑自身的欣赏能力,而在于拥抱开放的心态,主动踏上一段探索之旅,深入体验那些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丰富情感。艺术的精髓,恰恰在于其无限宽广的解读空间与心灵共鸣的潜力。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把独特的钥匙,而挑战与机遇并存之处,便在于我们如何巧妙地寻找并转动它,以解锁那些隐藏于艺术作品背后的秘密之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拓宽视野,更能深刻地理解到艺术的真正魅力,正是源自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人深思的深刻意义与情感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本身也在不断进化和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催生了很多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因此,我们对待艺术的态度也应当与时俱进,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我们应该尊重并接受各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艺术,它们共同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和审美体验。当我们能够跨越固有的界限,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时,我们的视野将会更加宽广,我们的文化体验也将因此而更加丰富和深入。

参考文献

[1] 周彦华.“群众路线”作为艺术介入社会的中国经验[J].(贵州大学学版),2019,33(4).

[2] 蓝庆伟.美术馆的受众:大众、小众与公众[J].艺术工作,2021(1).

[3] 李东筱.“光晕”的消逝:艺术作品的革命潜能——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0(2).

[4] 谢慧英,骆丞.论中国当代艺术的美育功能及意义[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2(6).

(特约编辑 范 聪)

作者简介:鲍子涵,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为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