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作品的情感描写与叙事视角选择研究
2024-11-05陈彩霞
[摘 要] 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展现了独特的情感描写技巧和叙事视角选择。细致分析诗歌,可以发现白居易巧妙了运用多重叙事视角,包括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的交替使用,以及情感描写由他者到自我的转换。这种叙事策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内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白居易成功塑造了琵琶女形象,并借此抒发人生感悟。《琵琶行》中的叙事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对理解白居易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分析为探讨唐代叙事诗的艺术特征提供了新视角,并深化了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认识。
[关键词] 白居易 《琵琶行》 情感描写 叙事视角 艺术特色
一、引言
《琵琶行》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琵琶行》的深入分析,探讨白居易如何通过巧妙的叙事视角选择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来构建诗歌的艺术世界,并传达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琵琶行》的艺术魅力,也为探讨唐代叙事诗的创作特点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琵琶行》的叙事视角选择
1.全知视角的运用
《琵琶行》开篇即展现了白居易对全知视角的巧妙运用。诗人以一个全知的叙述者身份,描绘了浔阳江头送客的场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种全知视角让读者能够快速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氛围,感受秋夜送别的萧瑟之情。随后,诗人继续以全知视角描述了琵琶声的出现及其对场景中人物的影响:“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种叙述方式不仅能够全面呈现场景,还能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读者对故事的发展有更全面的理解。
全知视角的运用还体现在对琵琶女弹奏过程的描述上。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琵琶女的演奏技巧和神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种全知视角的描述,不仅展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还暗示了她内心的情感世界,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全知视角的运用还体现在对整个场景氛围的营造上。白居易通过细致描绘周围环境,如“江州司马青衫湿”,sfuoSau7Kcc6XB4eTdzwRA==不仅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也暗示了整个场景的凄凉氛围。这种全方位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深刻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情感[1]。全知视角的运用使得《琵琶行》成为一幅绘声绘色的画卷,将人物、环境和情感融为一体。
2.第一人称视角的介入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白居易巧妙地引入了第一人称视角,使叙事更加个人化和情感化。“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这一转换使得诗人由旁观者变成了故事的参与者,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和情感深度。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使得诗人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这种直接的自我陈述,不仅交代了诗人的背景,还表达了他的心境,为后文的情感共鸣做了铺垫。
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白居易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经历联系起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种视角的转换使得诗歌从单纯的叙事转向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第一人称视角的介入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情感共鸣的桥梁[2]。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和反思,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这种视角转换也体现了白居易将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创作特色,使得《琵琶行》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首深具社会意义的作品。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有个人化的特色和思想深度。
3.多重视角的交替与融合
《琵琶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重视角的交替使用和巧妙融合。诗歌开始时采用全知视角,中间部分通过琵琶女的自述引入了第二人称视角,最后以诗人的第一人称视角结束。这种视角的变换不仅使诗歌结构更加丰富多变,还能从不同角度展现故事,增强了诗歌的立体感和深度。多重视角的交替使用还体现在诗人对琵琶女演奏的细节描述中。诗人时而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琵琶女的外在表现,时而又仿佛深入琵琶女的内心,描绘她的情感世界。这种视角的灵活转换,使得读者能够从多个层面理解琵琶女的形象和遭遇。
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在视角转换时做到了自然流畅,没有生硬的痕迹。例如,从全知视角到琵琶女自述的转换:“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这种平滑的视角转换既保持了叙事的连贯性,又增加了诗歌的变化感。通过多重视角的交替与融合,白居易成功地将琵琶女的故事、自身的遭遇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个既具体又富有哲理性的艺术世界。这种叙事手法不仅体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艺术才能,也为后世的叙事诗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多重视角的交替与融合不仅体现在叙事角度的变换上,还表现在情感层面的递进和深化[3]。从对琵琶女的客观描述,到琵琶女的自述,再到诗人的感悟,情感逐步深入,最终达到共鸣的高潮。这种视角的变换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物心理的深入把握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通过多重视角的运用,《琵琶行》成功地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艺术表现与人生哲理有机结合,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三、《琵琶行》中的情感描写技巧
1.琵琶女形象的塑造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多种手法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使其成为一个富有立体感和象征意义的人物。诗人通过外貌描写勾勒出琵琶女的基本形象:“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简单的两句话不仅描绘了琵琶女的外在特征,还暗示了她内心的羞涩和无奈。白居易通过琵琶女的演奏技巧和表情来展现她的内心世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里的描写既体现了琵琶女高超的艺术造诣,又暗示了她内心积累的情感。通过将琵琶女的演奏与其内心情感相结合,白居易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才华又有故事的艺术家形象。
诗人通过琵琶女的自述来展现她的人生经历。“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到“老大嫁作商人妇。”这一段描述展现了琵琶女从年少得志到晚年沦落的人生轨迹,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白居易还通过自己的感受来侧面刻画琵琶女的形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种共鸣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同情,也进一步突出了琵琶女的悲剧命运,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
2.音乐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琵琶行》中最为出色的艺术手法之一,就是将音乐描写与情感表达巧妙结合。白居易通过对琵琶演奏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了音乐的美感,更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内涵[4]。诗人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描绘琵琶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特点,还暗示了琵琶女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白居易通过描写琵琶演奏的过程来表达情感的变化。“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里的描写既展现了琵琶声的变化,又暗示了琵琶女内心情感的转折,从欢快到哀伤,情感表达与音乐描写完美融合。
诗人还通过描写琵琶演奏的效果来深化情感表达。“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的“无声”不仅指琵琶声的停顿,更暗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深沉情感,将音乐与情感的表达推向了高潮。白居易还通过描写听众的反应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琵琶演奏的感染力,也暗示了诗人与琵琶女之间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主题。
3.由他者到自我的情感转换
《琵琶行》中一个重要的情感描写技巧是由他者到自我的情感转换。这种转换不仅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多样,还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诗歌开始时主要描写琵琶女的情感,通过她的演奏和自述来展现其内心世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些描写集中展现了琵琶女从得意到沦落的心路历程。诗人开始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这里,诗人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对琵琶女故事的理解中。
诗人完全转向自我情感的表达。“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到“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段描写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将琵琶女的故事与自身经历联系起来。这种由他者到自我的情感转换,不仅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多彩,还使得琵琶女的个人故事升华为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悟。通过这种转换,白居易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人生哲理融为一体,极大增强了诗歌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四、叙事视角与情感描写的艺术效果
1.增强诗歌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巧妙运用多重叙事视角和丰富的情感描写技巧,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和感染力。全知视角的运用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故事情境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样的开场白立即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一人称视角的介入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和情感深度[5]。当诗人写道“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时,读者仿佛能够感同身受诗人的情感,这种直接的情感表达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多重视角的交替使用则为诗歌增添了戏剧性。从全知视角到琵琶女的自述,再到诗人的感悟,这种视角的变换犹如舞台上的场景转换,使诗歌充满了变化和张力。例如,当琵琶女开始自述她的身世时:“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这种突然的视角转换给读者一种意外惊喜,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使琵琶女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增强了人物的感染力。“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到“老大嫁作商人妇。”这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仅让读者对琵琶女产生同情,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无常的深思。音乐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更是将诗歌的感染力推向了高潮。“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样富有画面感和声音感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临现场,感受到琵琶声的震撼和琵琶女情感的激荡。
2.深化作品的主题内涵
白居易通过巧妙的叙事视角选择和深入的情感描写,成功地深化了《琵琶行》的主题内涵。多重视角的运用使得诗歌能够从不同角度展现主题。全知视角下的客观描述,琵琶女的自述,以及诗人的感悟,这三种视角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人生沧桑、命运无常的主题。琵琶女形象的塑造深化了诗歌的社会批判主题。通过描绘琵琶女从青春得意到晚年沦落的过程,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琵琶女个人命运的同情,更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艺术家的悲惨处境。“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这样的描写不仅是对琵琶女命运的描述,更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批判。由他者到自我的情感转换,使得诗歌的主题从个人遭遇升华为普遍的人生感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更是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通过将琵琶女的故事与自身经历相联系,白居易将个人悲剧上升为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大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内涵。
音乐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也为主题的深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琵琶声的描写不仅是对音乐的再现,更是对人生百态的隐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音乐的丰富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起起落落。通过这种方式,白居易将音乐艺术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叙事视角的变换也为主题的深化提供了可能。从对琵琶女的描写到自身感悟的表达,这种视角的转换使得诗歌从具体事件的叙述升华为对人生的整体思考。“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结尾,不仅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直接表达,更是对整个故事的深刻总结,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3.展现白居易的人文关怀
《琵琶行》中的叙事视角选择和情感描写技巧,充分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人文关怀。通过全知视角的运用,白居易展现了他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理解。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琵琶女的外貌、动作和心理,体现了他对底层艺人生活状态的深入观察和同情。第一人称视角的介入,使得诗人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遭遇的深刻反思。“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的感叹不仅表达了对琵琶女的同情,更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和对普通人命运的关心。琵琶女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了白居易的人文关怀。他不仅描绘了琵琶女的才艺和美貌,更着重描写了她的人生遭遇和内心世界。通过这种方式,白居易将琵琶女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而不仅仅是一个供人欣赏的艺术品。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描绘,体现了白居易深厚的人文情怀。
音乐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也展现了白居易的人文关怀。他不仅关注琵琶女的演奏技巧,更注重描写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苦难的深切同情。由他者到自我的情感转换,更是充分展现了白居易的人文关怀。他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经历联系起来,不仅表达了对琵琶女的同情,更反映了他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这种将个人遭遇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思考方式,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琵琶行》中的叙事视角选择和情感描写技巧,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内涵,更充分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人文关怀。这种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对人生遭遇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构成了白居易诗歌创作的重要特色,也使得《琵琶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琵琶行》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的创作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社会关怀。他通过巧妙的叙事视角选择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艺术追求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个既具体又富有普遍意义的艺术世界。这种创作方法和思想特色,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五、结语
通过对《琵琶行》中叙事视角选择和情感描写技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他巧妙地运用多重叙事视角,结合细腻的情感描写,不仅生动地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悟。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化了其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的主题。《琵琶行》的成功,为我们理解白居易的创作思想和唐代叙事诗的艺术特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种叙事技巧在白居易其他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宋怡静.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琵琶行》[J].今古文创,2024(23).
[2] 陈佳.天涯沦落人,何必曾相识——读白居易《琵琶行》[J].人生与伴侣,2024(20).
[3] 陈菊萍.知识翻译学视域下诗歌英译知识转向分析——以《琵琶行》英译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11).
[4] 李芳.《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阅读及写作指导[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7).
[5] 高伟,乐静雨.细解《琵琶行》三个层次的感伤[J].课外语文,2024(1).
(特约编辑 杨 艳)
作者简介:陈彩霞,江苏省泰州中学,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