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成长主题分析
2024-11-05何勇
[摘 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小说从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视角,讲述了他在被开除学籍后游荡于纽约的三天两夜里所经历的种种。本文拟从成长主题的角度,剖析霍尔顿在漂泊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感情经历,揭示塞林格对于成长这一永恒话题的思考。文章首先分析霍尔顿的叛逆心理和行为表现,而后探讨其背后的原因,进而分析霍尔顿在游荡过程中的感情需求和心理困惑,最后总结霍尔顿的成长历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成长 霍尔顿 叛逆 疏离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自1951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塞林格以独特的艺术视角,通过塑造一个叛逆少年的形象,深刻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挫折。本文拟从成长主题的角度切入,探析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变化历程,以期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所启迪。
一、霍尔顿的叛逆心理与行为表现
1.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霍尔顿对学校教育体系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叛逆情绪。他认为学校教育过于功利、僵化和虚伪,无法满足其内心的真实需求。在小说开篇,霍尔顿就因成绩不佳而被学校开除,对此他毫不在意,甚至感到庆幸和解脱。霍尔顿鄙视学校里那些勤奋学习的“书呆子”,认为他们只是为了获得表面的成就而刻板地遵从世俗规范[1]。同时,他对学校里的虚伪氛围深恶痛绝,老师、同学矫揉造作的言行举止,让他感到无比压抑和不适。霍尔顿渴望逃离学校这个“令人窒息的牢笼”,寻找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他的叛逆行为,如逃学、泡吧、约会等,实则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反抗和控诉,也折射出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2.对成人世界的失望
霍尔顿对成人世界充满失望和不信任。在他眼中,成人社会充斥着虚伪、欺骗、世故和物欲,令他无比反感和不适。他厌恶成年人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认为他们都戴着“假面具”生活。霍尔顿痛恨那些沽名钓誉之徒,他们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毫无道德和良知可言。同时,他对成人世界的物欲之风深恶痛绝,认为人们背离了生活的本真,过着肤浅、空洞的生活。在小说中,霍尔顿对父母、老师、校长等成年人的行为和言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体现出他对成人世界的强烈不满。霍尔顿向往人们具有纯真、善良的品质,而这些在成人世界中却不复存在,由此加剧了他内心的失望和疏离感。
3.漂泊与离家出走
霍尔顿对成长的恐惧和对现实的失望,催生了他漂泊与离家出走的行为。在被开除学籍后,他并未直接回家,而是在纽约城漫无目的地游荡。他的离家出走,是一种对家庭和社会的逃避,更是源于内心的迷惘和不安。在外漂泊的日子里,霍尔顿尝试逃离令他窒息的环境,寻找心灵的慰藉。他渴望找到真正的知音,与之倾诉内心的彷徨与困惑。然而,游荡的结果却让他更加失望。他在酒吧、旅馆等场所遇到的都是虚伪、市侩之人,与他内心的理想背道而驰。最终,漂泊无依的生活让霍尔顿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他开始意识到逃避并非良策,必须直面成长带来的困惑与矛盾。霍尔顿漂泊的经历,折射出成长过程的艰辛与不易,而离家出走则是他内心困顿的外在表现。
二、霍尔顿叛逆的成因探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霍尔顿的叛逆与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着密切关系。霍尔顿出身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和社交,对子女的教育疏于关心。霍尔顿在小说中多次提到,父母对他在学校的表现漠不关心,对他的心理需求也缺乏关注。长期缺乏家庭温暖和情感支持,导致霍尔顿形成了敏感、孤僻、缺乏安全感的性格,这也为他的叛逆埋下了伏笔。此外,霍尔顿的哥哥阿利死于白血病,这一悲剧事件对他打击很大,而父母却无暇顾及他的悲伤情绪,未能及时给予疏导和抚慰。阿利的死加剧了霍尔顿对死亡的恐惧,也让他更加怀疑人生的意义。家庭教育的缺失,使霍尔顿缺乏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观,对世界产生了偏执的看法,导致他产生叛逆心理,以偏激的方式对抗社会和权威。
2.社会环境的影响
霍尔顿的叛逆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小说所描述的时代背景是二战后的美国社会,物质主义盛行,人们趋之若鹜地追逐名利,社会风气浮躁。霍尔顿对这种物欲横流、虚伪做作的社会现象感到不满和失望,他眼中的世界充满了丑恶和不公。同时,战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挑战,人际关系日趋淡漠。这些都让敏感的霍尔顿感到不适应和困惑。他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反感,认为他们都是虚伪、世故的代表,与自己格格不入。霍尔顿无法认同这个充斥着物欲和利益的世界,由此产生强烈的疏离感和叛逆心理。他以反叛的方式抗议社会的种种弊端,试图寻找生命的真谛和意义。然而,这种叛逆非但无法改变现实,反而让他在挣扎中迷失了自我。
3.自我认知的偏差
霍尔顿的叛逆也源于其自我认知的偏差。他对自己和外部世界存在错误的理解和判断,这导致他难以正确看待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霍尔顿有着极端的理想主义倾向,他向往美好、纯真的事物,却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在他眼中,成人世界充满了丑恶和虚伪,而自己却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化身。这种非黑即白的想法,使他对世界和他人产生了偏见,无法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同时,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也让霍尔顿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和不确定感。他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该何去何从。这种焦虑和不安,使他产生了逃避现实的念头,进而表现出叛逆行为[2]。此外,霍尔顿过于理想化地看待童年,认为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对成长产生了恐惧和抗拒。这种畸形的自我认知,使他难以正视成长的必然性,无法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最终导致了叛逆心理的产生。
三、霍尔顿游荡过程中的心理体验
1.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霍尔顿在游荡过程中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向往纯真、善良、真诚等美好的品质,渴望找到生命的真谛和意义。现实生活中,他处处感到失望和不满,无法认同虚伪、功利的社会现实,对成人世界的种种弊端深恶痛绝。因此,他将理想寄托在童年之上,认为那是人生最纯真、快乐的阶段。小说中,霍尔顿多次流露出对童年的眷恋和向往,甚至幻想自己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童年的纯真不被现实玷污。这种理想主义情怀,体现了他内心的善良和正直,彰显了他追求美好事物的勇气。
然而,游荡过程中的种种经历,让霍尔顿的理想主义不断受到现实的冲击和挑战。他在酒吧、旅馆等场所接触到的都是虚伪、市侩的人物,他们的言行与其理想背道而驰。即使是曾让他心存好感的陌生女孩,最终也因贪慕虚荣而令其失望。现实的残酷和复杂性,使他感到困惑和彷徨,开始质疑自己的理想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值得为之奋斗。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加剧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尽管现实不断给他带来打击,但霍尔顿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游荡的最后,他来到妹妹菲比的学校,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感受到久违的纯真与快乐,重新燃起心中的希望。他意识到,虽然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但追求美好的勇气和信念却不能丢失。最终他决定回家面对现实,这并非意味着放弃理想,而是选择以更加成熟和坦然的心态去接纳生活的不完美,在现实中寻找美好的闪光点。霍尔顿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成长,也昭示了成长道路上的曲折与艰辛。
2.渴望爱与被爱
在游荡过程中,霍尔顿表现出强烈的情感需求,他渴望得到爱,也渴望去爱他人。家庭缺乏温暖关爱,父母忙于工作社交,疏于满足他的情感需求。哥哥阿利的死亡给他的心灵带来巨大创伤,让他感到悲伤、孤独无助。这些经历让霍尔顿更加渴望他人的爱和关怀。游荡中,他试图从异性寻求慰藉,渴望建立情感联系。约会萨莉,向往美好恋情;向一夜情对象寻求温存,渴望爱抚。然而现实不断让他失望。理想中的爱情美好纯粹,现实中的女性却貌美心险,让他倍感失落。
霍尔顿不仅渴望被爱,也希望去爱他人。他对妹妹菲比怀有深厚的手足之情,时刻牵挂着她。临走前特意去看望妹妹,向她诉说内心彷徨不安,希望得到妹妹的理解与支持。菲比天真善良的话语,如一缕阳光照进他孤独的心房,让他感受到爱的温暖。同时,他也表现出对弱小群体的怜悯之心。同情失足少女,为她们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帮助修女拿行李,展现难得的善意。霍尔顿愿意去爱他人,去帮助他人,体现了内心的柔软真诚。然而,他对爱的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得到满足。目睹人际关系淡漠,对他人充满失望,加剧了内心孤独感。同时,由于缺乏正确引导,他对爱存在误解,将爱与性混淆,导致他在追求爱的过程中迷失方向。直到游荡的最后,看到菲比天真的笑脸,才幡然醒悟,意识到家人的爱才是最温暖真挚的。霍尔顿渴望爱与被爱的心理,揭示了他情感的匮乏,也反映了他的迷惘与孤独。爱是他的精神支柱,但也是他难以触及的梦想。
3.内心的孤独与疏离感
在霍尔顿的游荡过程中,孤独与疏离感如影随形。他无法融入学校和社会,对周遭的人和事感到格格不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更让他难以适应和认同。批判的目光无法改变现状,反而加剧了他内心的孤独。霍尔顿渴望找到知音,希望有人理解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试图通过拨打电话、约会女孩、寻找朋友来排遣孤独,渴望建立真挚的联系。然而,人们对金钱和肉欲的关注,无法满足他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使他愈发感到孤独。
孤独感源于霍尔顿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精神归宿。他向往美好事物,渴望纯真善良,但现实的丑恶不断挑战着理想。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虚伪的人际关系中,他感到自己是个异类,无法被理解和接纳[3]。青春期的迷茫和不安,对未来的困惑和自我认知的动摇,都加剧了他的孤独感。孤独和疏离感折射出霍尔顿内心的脆弱和敏感。游荡的过程是他逃避孤独的过程,却发现孤独如影随形。直到最后与妹妹重逢,回到家中,他才找到心灵的慰藉。霍尔顿的孤独之旅昭示了成长的孤独本质。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挣扎、彷徨、疏离和自我怀疑,才能完成自我认知的构建,找到生命的归属。
四、霍尔顿的成长历程及其启示
1.学会接纳现实
经过一系列的游荡和挣扎,霍尔顿最终学会接纳现实,这是他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在纽约的街头,在酒吧和旅馆中,霍尔顿目睹了种种丑恶和虚伪,他的理想主义幻想不断受到现实的冲击和挑战。他发现,生活并非童话般的完美,美好的事物难以长存,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尽管内心充满不甘和愤怒,但霍尔顿逐渐意识到,逃避现实并非良策,必须学会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在游荡的最后,当霍尔顿来到中央公园,望着溜冰的人群时,他终于领悟到一个道理:生活就是由痛苦和欢乐交织而成的,接受痛苦和困境,才能更好地把握欢乐和幸福。他意识到,与其沉湎于理想的幻灭,不如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即使它们转瞬即逝。这一顿悟让霍尔顿重新审视自我,开始学着用更加宽容、豁达的心态看待周遭的世界。
霍尔顿学会接纳现实,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恰恰相反,接纳现实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更加努力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他意识到,理想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需要在现实的土壤中扎根发芽。只有心存希望,坚持不懈,才能在残酷的现实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接纳现实,是霍尔顿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让他真正踏上了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道路。
2.获得心灵慰藉
在孤独彷徨的游荡中,霍尔顿备受打击,理想幻灭、人际疏离、内心孤独无助让他饱受煎熬。但正是在苦难磨砺中,他逐渐找到治愈心灵创伤的良方。霍尔顿获得心灵慰藉的关键,在于重新发现爱的力量。与妹妹菲比重逢时,菲比天真无邪的笑容击溃了他的内心防线。他意识到,唯有亲情友情这般纯粹无私的爱,方能填补内心空洞,抚平灵魂创伤[4]。菲比的关心支持,让他重新感受到爱的温暖,点燃心中希望之火。他明白,有爱相伴,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深的伤痕也终会愈合。
此外,艺术和自然也给霍尔顿带来心灵慰藉。博物馆中埃及陵墓的欣赏,歌剧院里古典乐的聆听,艺术的熏陶让他的心灵得以净化升华。同时,大自然的怀抱让他获得片刻宁静。中央公园里,潺潺溪流、葱郁树木,让他找回久违的平和安宁。艺术自然之力,滋养着他饱受摧残的心灵,给了他莫大的抚慰和勇气。心灵的慰藉,让霍尔顿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他懂得,人生路虽坎坷,但总有爱和美好相伴。怀揣希望,用爱感化世界,就能在茫茫黑夜里点亮明灯。心灵创伤也许难以痊愈,但有了慰藉依靠,就有了前行的勇气动力。正是内心的平和强大,支撑着霍尔顿完成蜕变,从迷失少年,成长为更加成熟坚强的个体。
3.重塑自我认知
在成长的道路上,霍尔顿经历了自我认知的重塑,这是他走向成熟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游荡之初,霍尔顿对自我和世界都存在着片面、偏执的理解。他将自己视为纯真和正直的化身,将成人世界妖魔化为虚伪和堕落的代名词。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源于他对理想的极端追求,也源于他尚未完全成熟的心智。然而,在现实的冲击和自我反思中,霍尔顿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开始用更加客观、辩证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
霍尔顿逐渐意识到,自己并非完人,也免不了有缺点和局限。他的叛逆和愤世嫉俗,固然有其正当性,但也S+ZhXFeVA0oyePp1kB8HuAbB5l3yJBf1CAz/qB18zvI=反映出他的偏激和狭隘。他对成人世界的全盘否定,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忽视了人性中善恶交织的真相。霍尔顿开始学着正视自己的不足,学着用更加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人。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故事,即便是看似虚伪的大人,也有值得尊重和善待之处。这种认知的转变,让霍尔顿变得更加成熟和睿智,让他重新找到了自我的定位。
同时,霍尔顿也在反思中重建了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他依然向往美好和纯真,但不再将其视为唯一的追求。他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在现实中完成自我,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实现自我价值[5]。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开始为未来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让霍尔顿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斗志,让他有了前行的方向和动力。重塑自我认知,是一个艰辛而曲折的过程,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但正是这种自我革新,让霍尔顿真正完成了蜕变,让他从一个迷惘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青年。
五、结语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刻画霍尔顿的成长历程,揭示了现代社会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困境。霍尔顿的叛逆与挣扎,映射出成长这一永恒命题的艰辛与复杂性。塞林格以犀利独到的洞察力,引发世人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给予青少年成长以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顺利实现自我认知、接纳现实,最终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成熟。
参考文献
[1] 刘书畅.《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青春书写及成长叙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4(1).
[2] 王俐婷.《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对成长的困惑与彷徨[J].黑河学院学报,2023(12).
[3] 常文革.青春的反叛与教育的反思——读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6).
[4] 杨莉.成长困境还是心理创伤:《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未完成的哀悼[J].英语文学研究,2022(2).
[5] 罗咏勤.《麦田里的守望者》:迷惘的成长[J].疯狂英语(新悦读),2024(5).
(特约编辑 杨 艳)
作者简介:何勇,贵州省织金县桂果中学,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