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击乐社团的资源整合与开发

2024-11-05许宁萱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8期

摘 要: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将打击乐作为音乐学科的启蒙,成立了“金鼓齐鸣”打击乐社团。在打击乐社团发展过程中,充分关注对现有的校内资源的整合,包括课程资源的整合以及活动资源的整合。同时,还积极地进行校外资源的开发,包括高校资源的开发与社区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打击乐社团;课程资源;活动资源;高校资源;社区资源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完整儿童艺术表达的小学音乐课程整合研究”(批准号:LZD/2021/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3—5年级的学生应选择合适的课堂乐器,进行简单的演奏或为歌(乐)曲伴奏。[1]近年来,随着小型乐器进课堂活动的推广,陶笛、竖笛、葫芦丝、尤克里里等多种乐器纷纷在音乐课堂上亮相,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形式。我校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打击乐作为音乐学科的启蒙,成立了“金鼓齐鸣”打击乐社团;每周安排两次课,在课后服务的社团活动时段进行。在打击乐社团发展过程中,我们整合了现有的校内资源,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校外资源,通过展演、比赛或进入高校参加研学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 校内资源的整合

打击乐社团是由校内喜爱打击乐表演的学生组成的团体,具体分为预备团、打击乐B团和打击乐A团三个层级。预备团是起始阶段,成员重点接触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小军鼓,以及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小木琴。随着层级的提升,学生接触的打击乐器也逐步扩展,例如颤音琴、马林巴、定音鼓等。在社团梯队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关注对现有校内资源的整合。

(一) 课程资源的整合

1. 整合音乐课程内容

小学音乐课一般为一周两节,其课程内容经过筛选编排,具有科学性。鉴于打击乐社团成员年龄和年级不同,将音乐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作为打击乐社团的教学内容是可行的做法。具体操作时,我们针对成员所在年级和水平,从音乐教材中选择打击乐相关的或者适合改编成打击乐演奏的曲目,分年级、分难度进行打击乐社团教学内容的编排。

例如,预备团成员均为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的起步阶段,我们从一年级音乐教材中选择若干具有中华传统音乐特色的内容,如《隆咚锵》,重点对成员进行节奏训练。学生尝试打击鼓、锣、镲等乐器,体验春节时人们同歌共舞、热烈欢腾的场景。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木琴后,我们就引导学生运用木琴演绎《隆咚锵》,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此外,《小鼓响咚咚》《大鼓和小鼓》等类似作品亦为学生提供了编创的空间,使他们能在所学基础上进行创新。

又如,打击乐A团的成员为四至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专业的乐理培训后,他们的识谱能力较预备团成员有明显提高。我们将音乐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改编,使其满足成员的需求。例如,对于《丰收之歌》,教材建议引入铝板琴或其他打击乐器进行伴奏。但在社团教学过程中,我们建议成员运用具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在合奏时,成员会重视声部平衡的处理,精细地选择鼓类乐器进行协同演奏,从而使作品声部层次更为丰富。

2. 整合经典音乐作品

打击乐社团的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两个核心领域:一为基本课程,内容包括乐理知识学习、打击乐器的基础技能训练以及打击技法的实践练习;二为合奏课程。除了依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对音乐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外,我们还整合经典音乐作品,将其纳入社团课程体系。

例如,预备团的合奏曲目通常选取简单易懂、有助于学生初步体验合奏形式的作品,包括《DO RE MI》和《动物来了》等。打击乐B团的曲目则倾向于选择声部丰富、节奏鲜明的作品,包括《巴西》《黄鸟》和《阿细跳月》等。至于打击乐A团,选择的合奏作品难度更高,包括《绽放》《科技先锋》和《云端之境》等。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整合,得到了打击乐社团的重新演绎,并被制作成视频,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素材。

(二) 活动资源的整合

作为学校艺术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乐社团积极整合校内各项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首先是整合学校的重要节日活动,将其作为社团成员多元化发展的平台。我们将开学典礼、儿童节、运动会、艺术节等作为打击乐社团展演的重要契机,针对不同的节日安排不同的展演项目,让社团成员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能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体验艺术的魅力。社团成员在舞台上尽情表演,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艺术展演的观众不仅包括家长和师生,还有专业音乐人士。这样的活动能让社团成员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也有机会聆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打击乐技艺。

为了使社团成员对打击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还定期邀请专业的打击乐教师举办各类讲座活动,将其作为打击乐社团活动的重要组成。例如,我们邀请旅美打击乐演奏家钟世祺,为打击乐社团成员介绍新兴的打击乐器——手碟。学生不仅提升了演奏打击乐的技巧,还体会到了打击乐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

二、 校外资源的开发

打击乐社团在充分整合校内资源的同时,还积极地进行校外资源的开发。

(一) 高校资源的开发

我国的高校乐团在艺术教育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培养青少年艺术人才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教育资源丰富,拥有众多高校乐团。这些乐团不仅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各类艺术活动,还与其他学校和社会团体展开交流,共同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

为了让打击乐社团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2022年,我校与中国药科大学管弦乐团携手,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国药科大学管弦乐团在我校举办了中国经典管弦乐作品音乐会。2024年3月,我们又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常任指挥常畅老师为打击乐社团的成员做现场指导。2024年6月,打击乐社团与中国药科大学管弦乐团同台合作《我和我的祖国》……此类活动旨在让打击乐社团成员近距离感受高校乐团的风采,以乐会友,共同体验艺术的魅力。在活动中,打击乐社团成员不仅有机会观摩到专业水准的音乐会,还能够与高校乐团的成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历程和心得体会。这对于社团成员提升艺术素养、开阔艺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二) 社区资源的开发

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而社区是学生最容易接触社会的窗口,资源也颇为丰富。我校所在的社区经常利用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开展相关活动,学生也基本上来源于附近的社区。我们关注到这一特点,积极与社区合作,开发其现有资源,使其成为打击乐社团发展的助力。例如,2020年10月,在社区组织的“SEE”音乐节上,打击乐社团献上了一场公益演出。同年10月15日,在社区组织的国际盲人节活动中,打击乐社团的精彩演出,让盲人群体听见不同类型的音乐,“看见”生活的美好。2021年12月,社区开展老少同台活动,打击乐社团又为社区老人送去节目。社区资源的开发,让学生与社会建立联系,行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举。

小学音乐教育理应为学生的终身乐格奠定基础。我们通过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帮助打击乐社团成员进行完整的艺术表达,促进学生智商、情商、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感悟音乐美和艺术美。这是培育学生音乐素养、健全学生艺术表达的一次有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2.

(许宁萱,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