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与神话相遇
2024-11-05杨敬花
摘 要:“过一种神话生活”主题活动,重视让学生比较清晰地认知学习任务,确定合适的学习方式;确定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更新。这一项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具有鲜明语体风格的阅读材料,通过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提高文本解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关键词:四年级语文;神话生活;主题活动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学习胜任力与儿童语文生活的双向建构研究”(编号:L/2021/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神话题材广泛、故事性强,表达了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表现了他们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蕴含着特有的民族精神。让儿童与神话相遇,将生活经验对接神话世界,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理念与教材编排意图的融合,也体现了语文学习要素与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统一。四年级的“过一种神话生活”主题活动,重视让学生比较清晰地认知学习任务,确定合适的学习方式;确定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更新。“过一种神话生活”主题活动的实践与回顾如下:
一、 “过一种神话生活”主题活动实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故事”单元,我们将课文、习作、快乐读书吧中的内容用一个大情境串联起来,安排了一系列语文学习任务与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过一种奇妙的神话生活。从学神话课文开始,到开展读、讲、演、研究神话故事等,学生沉浸在神话的氛围中,走近一个个彰显人格力量的人物形象;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思维特征、语言特色,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品位;在神话阅读过程中开阔眼界,积累文学常识,提高文化素养。
四年级的“过一种神话生活”主题活动以“趣读神话”为基础活动,设计并实施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我规划、真实研究,自由呈现、个性展示,引领学生打开神话生活的大门。“过一种神话生活”主题活动由“神话故事我来讲”“神话故事我来创”“神话情节我来绘”“神话故事我来研”“神话故事我来演”“神话情境我来造”“神话生活我分享”等七个系列活动组成。
(一) “神话故事我来讲”活动
神话故事“口耳相传”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的神话故事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有的具有民族性,还有的偏重口语化。因此,我们注意从文本语言出发,带领学生领悟神话故事的语言特点,并学习其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神话故事,自由选择讲述的方式。学生在讲神话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内化了对神话的理解,还锻炼了胆量,在展示和交流中建立表达的自信心。
(二) “神话故事我来创”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选择一个喜欢的神话人物,展开想象,创意编写神话故事。教材中这个神话单元的习作要求以“我和 过一天”为题展开想象编写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我们安排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神话人物,抓住人物特点,充分展现人物的本领,围绕人物个性构思故事内容,展开想象,创作一篇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力求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顺序地表达清楚。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写出细节”。同时,我们鼓励学生给故事配上插图,提升故事的可读性。
(三) “神话情节我来绘”活动
学生认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神话故事,模仿书中的插画,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设计并绘制自己想象中的人物或情节,并用简单的语言准确地描绘画面内容,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在选择绘画内容、设计画面、分享介绍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决力、规划力和迁移力。
(四) “神话故事我来研”活动
神话中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密码。在专题阅读时产生了哪些困惑?有什么感受、发现?选择一个点,有针对性地阅读、思考,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小课题的研究。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畅谈初步构想,互相启发。学生知道自己可以研究神话人物形象、神器、府邸、绝技、神兽等,通过比较、拓展、总结、赏析等方式自由选择、自由表达、自由呈现。
(五) “神话故事我来演”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演出一个神话故事。台湾儿童戏剧教育家、儿童剧导演李明华说:不需要赋予儿童剧多么神圣的使命,孩子观看儿童剧,感受到戏剧的魅力,获得多元的刺激,就达到效果了。读故事,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演故事,就能使故事语言、故事情节、故事寓意得以内化。表演,满足了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增强了他们对故事的真实体验。学生在和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的过程中,沟通力得到了发展;确定要表演什么神话故事,自决力得到了提升;合作表演的过程,当然会发展执行力和沟通力。课堂上,师生一起欣赏了各个小组的表演,投票选出了大家“最喜欢的故事表演”。
(六) “神话情境我来造”活动
学生选择心仪的、感兴趣的神话,组员们一起合作,一起动手实践,用卡纸、黏土、陶土等各种材料制作神器、神兽等手工作品,表现儿童眼中的神话世界。同时,为自己的作品撰写推荐词,将有特色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欣赏。在班级里,各小组成员合作分工,一起向大家介绍自己小组的创意构想。
(七) “神话生活我分享”活动
在一系列神话生活实践活动尾声,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彼此交流与分享,及时总结与反思。活动中,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这一次神话生活的实践经历,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神话的认识与感知,还增强他们由课内拓展至课外的意识,会安排、能落实、有反思,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实践经历。
二、 “过一种神话生活”主题活动回顾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各学科教学应强化学科实践,培育学科思维方法。语文教学也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过一种神话生活”主题活动为语文学科实践提供了积极的探索和启示。
(一) 以课本内容的深度理解为“基”
课本是学生展开语文学习、发展胜任力的重要载体,教学时需要重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深度理解。上述教学实践在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讲述神话故事,表现对神话故事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创编、演出、制作神话故事等活动,聚焦神话故事中的精彩情节,表达对神话故事的个性化理解和丰富想象。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为抓手,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这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是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根本。
(二) 以语文学习胜任力的培养为“经”
语文学习胜任力包含自决力、规划力、执行力、沟通力、反思力、迁移力,其培养应融入日常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koJvI5FgQUy4zl7N9YwrPA==灵魂。“神话故事我来创”“神话情节我来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决力、规划力和执行力,在个性化的创编、配图和绘图过程中,丰富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锻炼写作能力。“神话故事我来演”侧重培养学生的执行力、规划力和反思力,引导学生尝试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收集资料和自主阅读,拓宽学生的神话阅读面,丰富对神话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神话故事我来研”,让学生基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和老师推荐的文章,尝试进行摘要分析、反复思考,有助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神话生活我分享”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力,引导学生完整地回顾神话生活的学习历程,总结学习收获,改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累学习经验。
(三) 以丰富生动、切实可行的活动设计为“纬”
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基于教学目标的要求,体现文本内容特点,同时也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现实,体现丰富生动和切实可行的基本要求。丰富生动是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呼应,切实可行则是教学目标落实的保障。比如,“神话情节我来绘”活动,是一个跨学科的活动。考虑到很多学生都对绘画感兴趣,或多或少能用画笔表达他们的认知和理解,教学时,我们有意识地将语文和绘画融合在一起,由阅读走向绘画,让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展开逻辑思维,画出各人自己心中的神话情节。在“神话故事我来研”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收集资料,展开研学。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微研究表格”“阅读资料袋”等研究资源和方法支架,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探究。
“过一种神话生活”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具有鲜明语体风格的阅读材料,通过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提高文本解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杨敬花,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