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与汉字相遇

2024-11-05张丹丹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8期

【编者按】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倾力打造了“十二种语文生活”语文教育品牌。“过一种汉字生活”“过一种故事生活”等十二种样态的语文生活覆盖六个年级,涉及童谣、古诗、传统节日、节气等十二个板块,不断丰富和延展语文生活的边界。这“十二种语文生活”已然成为该校师生的“文化共识和集体文化记忆”(成尚荣语)。本期《关注》栏目,仅采撷其中六种,为语文教育“打开一扇窗,折射一束光”。

摘 要:汉字历史悠久,镌刻着华夏数千年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一年级“过一种汉字生活”主题活动,包含“绘声绘色说汉字”“五颜六色画汉字”“动手动脑做汉字”“快快乐乐摆汉字”“欢声笑语玩汉字”“火眼金睛识汉字”和“认认真真写汉字”七个板块的内容。活动中,学生不断探索汉字的文化渊源,感受汉字生活的梯度、温度和宽度。

关键词:一年级语文;汉字生活;主题活动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学习胜任力与儿童语文生活的双向建构研究”(编号:L/2021/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汉字历史悠久,镌刻着华夏数千年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系统认识汉字,广泛识字、乐于识字是这个阶段汉字学习的目标。我们组织一年级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了解、记录、表达一个汉字,并与同学分享。说汉字、画汉字、做汉字、演汉字、玩汉字、识汉字、写汉字……学生在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动中“过一种汉字生活”。

一、 “过一种汉字生活”主题活动实践

依托小学语文教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绘声绘色说汉字”“五颜六色画汉字”“动手动脑做汉字”“快快乐乐摆汉字”“欢声笑语玩汉字”“火眼金睛识汉字”和“认认真真写汉字”七个板块的“过一种汉字生活”主题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 绘声绘色说汉字

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安排课前3分钟演讲,引导学生讲述、发掘有趣的汉字故事,带领他们走进奇妙的汉字世界。学生先自主挑选汉字,可以是自己姓名中的一个字,也可以是平时生活中自己最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一个字;接着,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帮助下收集资料,或是查字典,或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是借助网络搜索,等等。资料收集之后,编一个属于自己的汉字故事,并练习演讲。演讲时,可以录音,借助喜马拉雅App分享音频;还可以录制视频,上传分享。

(二) 五颜六色画汉字

字之初,本为画,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在画汉字的活动中,学生用合适的色彩、形状表达汉字,画出对汉字的理解和想象。他们精心构思、创意十足,画出来的汉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五颜六色的汉字画,溯汉字渊源,绘字形图画,启智慧之门,筑创意生活,让学生乐此不疲。

(三) 动手动脑做汉字

我们还开展了用黏土做汉字的活动,带领学生从汉字的源头认识汉字构造,并用黏土材料把字做成一个带色彩的艺术品。活动中,学生表现出对甲骨文的极大兴趣,不但给汉字涂抹色彩,还在制作时特意变化汉字的形象,增强点线面的效果,赋予它们不一样的生命。最后,我们把黏土文字制作成一个俄罗斯方块进行展出,寓意汉字就像俄罗斯方块一样不断地快速“流动”,汇成汉字长河,在人类文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6a1b88cc01a9e98712566d0875d3fc40fff1e83be0c17b131f1ac90390d8c876

(四) 快快乐乐摆汉字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身体摆出汉字造型。教师提供“摆字计划表”,请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计划表里记录想摆的字,画出字的造型,以及这个字需要几个人摆、想和谁一起摆、需要什么材料等。准备好后,学生带上计划表和摆字需要的材料,开展摆汉字活动,可以一人一组,也可多人一组。从独自摆字到多人合作摆字,学生在团队中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和协商,培养了分工6b4ac7fcacedf4d6b6eaa12432ad19ec1c29ebd1a0db54583ceec7e8070d443e合作的意识。

(五) 欢声笑语玩汉字

我们鼓励学生利用汉字偏旁、结构的特点,设计汉字小游戏,如“汉字转盘”小游戏和“汉字魔方”小游戏,都由学生自己发明和制作。“汉字转盘”是以一个汉字(独体字)为圆心,以不同偏旁为圆周上的点,通过转动圆盘,可以组成新字。“汉字转盘”小游戏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字,也学会辨析字的读音和意思。“汉字魔方”共有六个面,分别是“漂亮的字”“神奇的字”“博学的字”“百变的字”“热情的字”“好听的字”。“漂亮的字”这一面是在田字格中认真写好一个汉字,“神奇的字”这一面是用画笔把汉字画出来,“博学的字”这一面记录汉字丰富的内涵,“百变的字”这一面写下各个时期汉字不同的形态,“热情的字”这一面标上这个字的词语朋友,“好听的字”这一面涉及与这个字有关的古诗、儿歌等。学生制作好“汉字魔方”后,走上讲台介绍每一面魔方的设计构想,玩得不亦乐乎。

(六) 火眼金睛识汉字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也应回到生活中去。一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主题,然后鼓励学生收集相关主题的杂志、报纸、广告单,剪下自己喜欢的文字或图片贴到纸上,配上有趣的图案。学生将生活中平平无奇的包装进行拼接和组合,制作了精美的识字小报。识字小报不单具备识字功能,还有了更多“美”的延伸。学生借助这些小报来识字,使枯燥的识字活动变得灵活有趣,也养成了随时随地主动识记汉字的习惯。

(七) 认认真真写汉字

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举行了汉字书写比赛。比赛当天,学校统一印发比赛用纸。一年级学生用铅笔书写,书写内容是语文课中所学的词语、古诗和课文片段等。比赛结束后,教师细心批阅,精心评选,从卷面、结构、笔画、章法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为每一幅作品打分评级。书写大赛之后,我们选取优秀作品布置了汉字展览秀。汉字书写比赛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激发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亲近与热爱。

二、 “过一种汉字生活”主题活动回顾

“过一种汉字生活”主题活动实践,让一年级学生的汉字生活有梯度、有温度、有宽度。

(一) 规划先行,汉字生活有梯度

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规划。通过规划,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如“快快乐乐摆汉字”活动中,学生的规划能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 汉字选择与策略制定

学生能够从多个汉字中选择适合自己演绎的汉字,这需要考虑到汉字的复杂度、自己的身体灵活性以及观众的易理解性。选择的过程,就体现了学生的初步规划能力,即他们能否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选定汉字后,如何摆?这就涉及具体策略的制定。

2. 动作设计与空间利用

在确定了要演绎的汉字后,学生需要规划如何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这个汉字。这包括设计具体的动作,以及决定这些动作的先后顺序,使之连贯且有意义。这个步骤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动作编排和时序规划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效地利用舞台或表演空间,规划好自己在空间中的移动路径,避免与其他表演者发生冲突。

3. 时间把控与团队合作

学生需要规划整个表演的时间长度,以及每个动作所占的时间比例。此外,他们还需要把控表演的节奏,确保动作不快不慢,能够让观众跟上自己的表演并理解所表达的汉字。如果活动是团体进行的,学生还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协商,规划好各自的分工和合作方式。这要求学生不仅要规划好自己的部分,还要考虑团队的整体效果。

在活动中做好规划,学生就像爬楼梯般逐渐到达终点。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螺旋式发展,有梯度地提升。

(二) 沟通为桥,汉字生活有温度

“过一种汉字生活”主题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以沟通为桥,体验汉字生活的温度。以“绘声绘色说汉字”活动为例,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 清晰表达与肢体运用

学生在讲述故事时,能够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故事情节,让听众容易理解。他们选择恰当的词汇,组织语言,流畅地叙述故事。除了口头表达,学生还能够适当使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讲述,如手势、面部表情等,以增强表达的效果。这体现了学生运用多种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2. 互动交流与倾听理解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与听众进行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或者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讲述方式。这种互动交流显示了学生对听众反馈的敏感和应变,也是沟通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准备和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倾听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并据此做调整和改进。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这也是倾听能力的外显。

3. 语言简洁与情感传递

一年级的学生,能够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讲故事时,学生能够抓住重点,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这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学生能够通过语调、语速等语音变化,传递故事中的情感,让听众产生共鸣。这种情感的传递能够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也是学生沟通能力的体现。又如,在“做汉字”“演汉字”“玩汉字”等活动中,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以沟通为桥,让汉字生活有了温度,充满生活味与人情味。

(三) 拓展迁移,汉字生活有宽度

在“过一种汉字生活”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很多拓展性任务,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汉字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或生活中。比如,做识字小报,学生的拓展迁移能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 知识应用与学习技能迁移

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汉字知识应用到小报的制作中,还能将汉字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在小报中展示出跨学科的联系。此外,将汉字与相关的历史故事、文化背景或科学知识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小报内容。制作小报时,学生会运用到其他课程中学习到的技能,如绘画、色彩搭配等。这些技能原本是在美术课上学到的,但学生能够将其迁移到汉字生活小报的制作中,使小报更加美观和吸引人,这便是学习技能的迁移。

2. 思维方式与学习策略迁移

学生制作小报时,能够运用在其他学习活动中培养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选择小报的主题和内容,学生可能会借鉴在课外阅读或社会科学中学到的知识,构思一个与汉字相关的有趣主题。学生还会运用自己在其他学习活动中采用的有效学习策略,如分步完成任务、合作与分享等。

3. 情感态度与学习方式迁移

制作小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具有耐心、细心等品质,确保小报的完成质量和美观度。活动结束后,我们举行汉字分享会,让学生及时反思汉字学习的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进行评价。

一年级语文“过一种汉字生活”主题活动,让儿童与汉字相遇,感受汉字的文化渊源,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建构汉字与历史传承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赋予识字更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张丹丹,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