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提出的历史逻辑

2024-11-05陈兵熊晶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4年11期

摘 要:从宏观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和新时代。改革开放前以“政治团结、兼顾生产”为总体特征,改革开放后以“经济为主、科学推进”为总体特征。新时代,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内在的道德价值和文化精神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并凸显出来,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进程。基于这一背景,“立德树人、三全育人”逐渐成为一个时代命题并浮出历史舞台。“立德树人”的诸多特征,要求选取与之适应的“三全育人”新教育模式,它是“立德树人”落地的实现路径与保障机制。在根本上,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命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历史逻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11-0025-04

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和育人本职,与我国社会主义命运休戚与共。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紧扣社会脉搏、贴近时代主题,在时代节奏中,调整方向、明确任务。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在每一次新机遇、新挑战逐渐形成中,思想政治教育都会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出适时调整。而人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活跃因子,每个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都需要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去应对。在每一次重大调整的关键时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引导广大学生的主观世界和价值认知,明辨是非,坚持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价值共识和行动力量。

一、 建国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70余年的实践发展,在沧桑的历史脉络中呈现出前后相继而又特征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1]每个时期,国家的时代任务和实践面向都内在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思想和总体特征,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开放前后,经历了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分的30年发展历程,在不同的时代境遇中形成了各自的总体特征。

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与我国社会主义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际形势不明朗,国内革命刚刚取得胜利,新生的人民政权亟待巩固,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还处于艰难的探索中。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团结、兼顾生产”为总体特征,成为这个时期一条潜在的逻辑线索。

具体而言,1949年教育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新中国教育要“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2]。这突出了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活动以“政治团结、兼顾生产”为目的。1951—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开展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进行思想观念的自我教育和改造,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整合。1953—1954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明确了教育目标,培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1957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党进行“三反”整风运动。同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促进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劳动者。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形式。1958年,党的教育工作方针的核心思想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1963—1966年,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在城乡“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高校师生参与到四清运动之中,成为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前3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以政治整合实现团结和信任,兼顾生产为主要逻辑线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潮流涌动之下的一条潜在主线,成为重要文件、关键事件、主要活动形成的导向思维。这种总体性特征也是回应和适应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生人民政权保护的政治需要,以及社会主义艰难探索的现实国情,成就了那个时代的特殊历史使命,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建设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入以及新的历史任务的出现,我国逐渐步入第二个重要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后30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时代中不断调整,紧随实践步伐,在新的历史任务中确立新的方位,在实现我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再出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逐步开启,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针对这一巨大战略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适时跟进,首先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人们重新认识和反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提供了条件,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释放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从而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行动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持。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9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经历了一个被动的发展期,在面对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巨大战略调整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方向不明、举棋不定的状态,误导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支撑作用[4],导致1989年一些人出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确定、不信任的错误认知。由此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的国家战略调整进一步融合,以保持对国家战略调整的敏感性和支持力。而国家发展的方针及政策等,都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阐释及其对青年价值观念的形塑。

因而,在总体上,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培育“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观念和价值

认知,注重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智力水平的提升,使高校师生领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精神实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拥护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做出的战略调整,并为这一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提供思想共识,凝聚力量,最终以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精神和政策要求为指导,培育理想远大、信念坚韧、才能过硬的接班人。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命题的提出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走过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发展历程后,逐渐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纵深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邓小平同志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5]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要应对和解决更多的问题。新的时代主题和现实状况内在地要求并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时调整、转变,为更高层次的社会发展提供观念基础和价值引导,激发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动力。

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党的十九大、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场合多次指出“高校立身之本

在于立德树人”[6],高校要扎实有效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v25V8zbCeclYknbu/Y6bRw==树人,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在各个教育环节的展开,“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7],突出了新时代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此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立德树人”由此也成为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时代命题。

为什么“立德树人”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时代命题呢?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我们面临着巩固政权和道路探索的双重使命,在这样一种紧迫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总体上呈现出“政治团结、兼顾生产”的整体特点,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首先要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基本前提。改革开放后30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育拥护“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市场经济服务于社会主义等价值观念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积极参与到改革开放发展中,理解和认同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各项决策与方针政策,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共同推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当前,我国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表现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累积的同时,我们的道德价值和精神信仰层面的短板有所凸显,有待进一步筑牢。一些人过度注重利益追求和物质主义——有时成为权衡利弊得失和为人处世的准绳,甚至陷入精致的利己主义,人生的追求和方向变得模糊,人生的意义和境界被遮蔽,人生的品质和格局有待提高。而社会中的一些人际关系,包括日常生活、群体交往及生产组织关系等,有时会被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念所裹挟,所以个人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意识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且,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个人主义、娱乐主义、消费主义这些不健康价值观的渗透和误导,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并造成个人价值精神的扭曲发展。同时,当代西方国家物质至上和利益冲突愈发严重,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亟待调整,超越西方现代性文明成为一个时代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至为根本的道德价值、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甚至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我国适时提出“立德树人”,正是基于上述重要现实和理论思考,“立德树人”之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间性关系以及个人文化道德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立德树人”正是基于新时代我国不均衡、不平衡发展现状,建立更为全面、完善、健康和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思考和设计。全面地培养一个人、实现一个人;全方位地发展社会,提升文明程度,有利于应对个人和社会道德精神层面的突出问题,为我国新时代党和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提供思想支撑和信念保障,为更加全面的社会建设和文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立德”为核心来“树人”。“立德树人”就是要培育政治大德,理解党和国家的时代任务和发展方向,把握国家政策调整的关键和着力点,拥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模式;培育社会公德,以服务人民为价值底色,以胸怀社会为苍生情怀,以主体间性为人际原则;培育主体品德,抵制个人至上的狭隘意识,摒弃物质主义的片面追求,培育远大的人生理想和高洁的道德情操。“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方向,要有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保持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目标追求,践行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的辩证统一;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体价值底蕴,摆脱经济化、异化的生存局面,构建更为全面、整体的价值主体和个体存在。

“立德树人”的根本内涵在一个更为宏大和深远的层面上,与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内在相联。内在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信仰影响着人们面对个体人生、国家前途和社会命运的方式,成为人们所思所行的总开关(整体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从历史发展脉络和总的时代背景来看,以德树人、立德为先的教育根本任务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要求,它提升了青年一代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精神、专业素养,促进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三全育人”实践路径的生成

“立德树人”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德育”的重要性在整个时代背景中被凸显出来,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获得了新的使命。此时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该以怎样的原则和方式落到实处?针对“立德树人”的时代特征和教育特点,提出了“三全育人”这种教育模式,成为贯彻“立德树人”的总表述。

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6]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形成教

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8]其更加明确和细化了“三全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了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意见说明。之后,教育部于12月6日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制定了推进“立德树人”的成熟教育纲领,着力构建立德树人的培养模式,为立德树人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方案。2018年5月25日,生成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主要措施就是要推动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建设一批“三全育人”示范区和示范校。“三全育人”正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全育人”之所以能够确立起来,成为“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和制度保障,根本原因在于“立德树人”中“德育”的特殊性。

一方面,“德育”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当代,“德育”的内容更为丰富,在宏观和根本的意义上,它关涉到学生整个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塑及确立,是思想价值和理想信念培育的内在原则。这些根本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整体化推进和有机重构的过程,而不是彼此分离、机械深入、单向导入的过程。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主体,是一种总体性和综合性的存在,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是每一次体悟和反思的互动合成。这些品质的培育不是仅通过课堂45分钟就能够完全实现的,它与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活、实践、交往等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学生的道德感受、价值体会、思想认知、人生反思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习生活、实践交往中,学生会和许多人碰面,会参与到很多事情之中,无处不在的人际接触及潜移默化的观念碰撞,都在形塑着他们的主观世界和价值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某一次偶然的经历,某一段特殊的感悟,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整个思想观念转变的关键节点,影响着整个德育的形塑效果,而这个转折点又是无法预测且无处不在的。与传统的部门化、学科化的教育模式不同,“德育”具有总体引导、最终形成的特点,需要一种总体性的原则来进行引导。德育的某一方面出了问题,出现了对“道德”否定的情况,就有可能在整体上阻碍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构建,扭转主体的价值认知,进而使其走向歧途。因此,“立德树人”要从整体上立起来,需要“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培育引导,共同推进,形成合力,最终走完“德育”的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德育”具有感染性、示范性的特征。“德育”不能只停留在道德说教的层面,空洞的道德说教远远不能阐释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德育的有效推进,更要发挥示范性的感染、引导作用。道德的价值只有融入到现实的举手投足、为人处世之中,才能彰显其巨大的生命力量,深入地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在日常实践的基础上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形塑着人们整个道德价值观的构建方向和总体特征。感染一个人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不仅仅要在课堂上,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心与心的交流,感同身受地引导。感染一个人,要在他最真实的时候感染他,触动他的心灵,震撼他的精神,在他最真实的状态中,以身体力行来践行德行一致,在德行一致中铸就坚毅不催的道德品质。相反,如果某一种行为、某一个环节表里不一,知行不一,不仅起不到教育人的作用,反而会造成恶劣的认知后果,与德育初衷背道而驰,扭曲道德发展和人格形成。因此,“德育”的感染性、示范性特征要求“立德树人”不仅要关注理论讲授,更要突出情感熏陶和实践标榜,不仅要关注课堂感染,更要突出课后实践,全过程、全方位地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促进“立德树人”的实现。

“立德树人”之德育的特殊性——整体性、综合性与感染性、示范性,要求选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和推进模式。“三全育人”正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当前的时代主题适时提出的,符合“立德树人”教育特点的人才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三全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推进机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三全育人”模式的真实构建。两者是理念与实践、思想与路径、顶层设计与基层治理的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111-112.

[2] 董鲁,皖龙.铁肩担起兴邦任——教育强国富民的百年探索[N].中国教育报,2021-06-15(1).

[3] 滕纯.毛泽东教育活动纪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43.

[4] 骆郁廷.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8(19).

[5] 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6]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4-05-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8]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