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深度嵌合的三重逻辑

2024-11-05豆书龙谢祥凤朱晴和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4年11期

摘 要:实现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深度嵌合既是促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涉农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

然要求。从理论逻辑来看,两者存在以主体共通性、内容耦合性、价值协同性和功能互构性为表征的嵌合性关系。从现实逻辑来看,当前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主要存在教育理念失衡错位、行为场域单兵突进、服务机制尚未完善、服务领域单一拘囿和多元主体各自为阵五大困境。未来应锚定现实掣肘,以理念嵌合为定位,以场域嵌合为依托,以机制嵌合为介质,以领域嵌合为遵循,以主体嵌合为引领,提高涉农高校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质量。

关键词:涉农高校;乡村振兴;深度嵌合;现实掣肘;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11-0021-0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凝聚各方主体的强大合力。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部分,涉农高校有效参与乡村振兴关涉乡村发展质量与高校职能发挥的效能。2022年,“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为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提

供了方向。2018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在不同角度鼓励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可见,如何实现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成为党和国家重视的议题。从理论探赜方面看,研究集中于宏观理论性研究、中观机制性探究和微观案例性探讨三个层面。前者聚焦高校服务乡村的“现状—问题—对策”抑或高校服务乡村的逻辑和路径等理论性探究[1],中者多从三螺旋、嵌入、新内生等理论切入乡村文化或人才振兴等单一维度的论述,抑或从高校图书馆、共青团等单一部门探赜服务乡村的实现机制[2-3],后者则以涉农高校服务乡村为例,归纳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做法、效能与经验[4]。现有研究多拘囿于宏观理论和微观案例研究,缺乏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有效机制与实现路径等中观机制的探讨。据此,笔者运用嵌合性理论,系统探赜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理论逻辑、实现掣肘和优化路径,为“十五五”创新涉农高校与乡村合作方式提供思想镜鉴与理论支撑。

一、理论逻辑: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深度嵌合的立论机理

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之间逻辑关系的研判是嵌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二者以有机互动为表征的“嵌合性”关系,成为其嵌合实践的逻辑基点。

(一)以主体的共通性为前提

一方面,从内部从属关系看,涉农高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涉农高校在服务乡村过程中通过农业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推广、乡村社会治理、增收渠道拓宽等方式,增进乡村振兴主体的生计资本与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从外部联合性关联看,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具有相互融通的五维主体,包括领导、指导、间接、核心和支持主体[3]。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主体,为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提供坚定政治引领和核心动力,以确保高校育人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上级党组织作为指导主体,通过宏观规划与政策引导确保涉农高校服务“三农”事业的主战场稳固有力。涉农高校各学院和部门是间接主体,通过人才培养、校地合作和经费调配等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后盾。高校师生构成核心主体和直接服务力量,通过创新创业训练、“三下乡”、田野调查等实践活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为乡村繁荣与发展贡献智慧。地方政府、企业及人民团体作为支持主体,为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提供场地、资金和咨询支持,确保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执行和持续推进。这种多元主体的协同作战,使得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之间关系更加紧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以内容的耦合性为基础

一方面,服务社会是涉农高校职能之一,进而决定其乡村振兴的专业属性。涉农高校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通过与政府及其他组织协作来推进农业技术普及、农业信息传递,利用自身科技力量、人才资源等优势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供社会服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为“三农”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体现服务性与专业性的嵌合。另一方面,涉农高校职能契合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乡村振兴内容反映涉农高校社会服务目标的时代特征。乡村振兴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为涉农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同时也赋予了涉农高校服务社会以新的时代内涵。乡村振兴是涵盖多元领域的复杂性系统工程,因此,复合性人才支撑成为其全面推进的应有之义。涉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摇篮,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育人平台,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三)以价值的协同性为保障

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协同性价值诉求具有多维度、深层次特点。从个体维度看,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涉农高校为乡村振兴输送了大量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具备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从中观社会维度看,涉农高校对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借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产业链水平、延长农业生产价值链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途径,涉农高校为乡村带来了切实利益,这不仅体现在乡村居民生活品质方面,还体现在乡村社会的整体进步上。同时,通过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涉农高校为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从宏观国家维度看,涉农高校在推动农业强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涉农高校通过整合农科教资源,聚焦生物育种、设施农业、耕地保护等关键领域,为破解“卡脖子”难题提供有力支撑;与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合作,开展高水平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有利于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布局国家实验室,增设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等设施,有利于打造农业“国之重器”。同时,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涉农高校积极创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建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度融入全球科教体系,构建农科教国际合作共同体。

(四)以功能的互构性为动力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为涉农高校发展提供崭新的历史机遇。这一战略注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文化的传承创新,同时兼顾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为涉农高校提升自身实力、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科创体系和优化成果转化机制提供绝佳机遇。这不仅是对乡村振兴多元化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促进涉农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次,涉农高校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组织力量。涉农高校依托自身党建优势,与乡村共建党建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极大地提高了地方基层党组织服务乡村的绩效。最后,涉农高校在与乡村振兴多元主体互构过程中生成逆流效应。在知识产出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新动态和新经验可成为涉农高校开展科研的实践基础,从而助推其知识创新,倒逼自身内涵式发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就人才培养而言,涉农高校派遣师生和专家人才深入田间地头,根据乡村需求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三农”发展提供紧缺人才。在学术成果方面,涉农高校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田野调查活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展示与推介等方式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并借助各类学科竞赛与科研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现实逻辑:新时代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深度嵌合的实现掣肘

涉农高校服务乡村不仅是内生要求,更是时代赋予的职能与使命,但目前涉农高校与服务乡村存在一定程度的“脱嵌”,表现在理念、场域、机制、领域和主体五个层面,影响着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一)教育理念失衡错位,应用导向存在偏差

涉农高校服务乡村嵌合效率能否提升,依赖于其教育理念是否能够兼顾自身特色和市场需求。但当前涉农高校教育理念存在失衡和错位现象,对服务乡村的行动导向造成了偏差。一是教育理念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缺乏创新性。一方面,涉农高校“高度专业化”的人才供给与乡村振兴“综合化”的人才需求相矛盾,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1];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乡村对农业信息化、智慧化等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与此同时,一些涉农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知识和技术传授上,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限制了新型人才产出,进而制约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教育理念未能充分体现乡村特色,缺乏针对性。涉农高校教育理念往往缺乏对乡村特色的挖掘,例如涉农高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专业的教学中,未能充分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和优势产业,导致师生在推广农业技术时,难以与当地农村产业进行有效对接,影响技术推广效果。

(二)行为场域单兵突进,落实机制尚未完善

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场域包含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和互动平台,其核心在于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融合,以源源不断地向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其行为场域主要展现在三大课堂上。第一课堂是涉农高校教学的基础,侧重于农业科学理论的系统传授,即通过精心课程设计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科学理论,为后续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但与此同时,涉农高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导致学生缺乏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5]。第二课堂是涉农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即通过乡村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和村民彼此的信任,为未来合作奠定基础。然而,目前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许多涉农高校受限于资金、资源和组织因素,在提供实践机会方面面临挑战,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第三课堂是涉农高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的创新途径,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但当前涉农高校在网络授课方面的利用程度和应用效果还不够理想。例如,一些高校尚未充分利用在线平台,未能充分发挥网络授课在扩大教学覆盖面、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优势。

(三)服务机制尚未完善,成果应用缓慢迟滞

健全的服务机制能够确保高校资源精准对接乡村需求,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机制尚未完善,导致高校成果应用迟滞,影响其服务乡村的效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产学研合作机制缺乏深度和广度,许多高校在与农业企业合作时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室试验上,未能与企业充分沟通,导致研发出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诸多困难,合作成果无法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第二,科技创新与推广机制不够灵活,高校过分侧重理论研究和成果发表,加之科技推广渠道有限,未能及时关注科研产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第三,反馈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反馈渠道,高校无法及时掌握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无法对症施策;另一方面,评估体系不完善,许多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效果依赖于自身经验和主观判断,导致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第四,人才考评与激励机制亟待完善,例如因缺乏明确考评标准和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得师生工作成果未能获得相应认可,直接导致其服务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挫。

(四)服务领域单一拘囿,效能发挥结构失衡

乡村振兴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诸方面内容。但目前涉农高校在服务乡村过程中普遍存在服务领域单一问题,大多拘囿于产业和经济领域。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梳理其2023年1月至

2024年4月乡村振兴工作简报内容,发现涉及产业和经济领域的工作新闻高达92条,而涉及生态、文化和组织领域的新闻仅分别为24、36和46条,对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等领域的关注则存在明显的缺位。在政治领域,缺乏与基层组织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导致其在执行政策与管理公共事务时存在效率低下、程序失范、科学性与民主性缺位等问题。在文化领域,缺乏对乡村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播,导致乡村文化难以实现表达形式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在生态领域,缺乏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深入研究和保护,导致涉农高校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难以在乡村环境保护中实现转化应用。在社会领域,涉农高校缺乏对乡村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提供。

(五)多元主体各自为阵,协同合力难以凝聚

近年来,涉农高校在服务乡村过程中存在多元主体各自为阵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首先,政策导向不明确或执行不到位可能导致涉农高校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受到阻碍。例如,政策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或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和延误,可能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过于频繁的政策变动可能会增加涉农高校与多元主体合作的不确定性。其次,观念因素也可能阻碍合作的深入开展,如农业企业可能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却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而涉农高校则更侧重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由于涉农高校内部不同学院和部门的研究方向和资源条件有所不同,对乡村振兴的着眼点和聚焦点也有所区别,如有些部门关注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而有些部门更注重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研究,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可能引发各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和矛盾。最后,成本因素。各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从而影响合作的积极性和效果,比如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或农业企业等主体来说,合作所需的成本可能成为其难以跨越的门槛。

三、未来逻辑:新时代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深度嵌合的优化路径

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理论和现实逻辑为二者深度嵌合机制的构建提供动因和紧迫性,两者共同决定涉农高校与乡村振兴深度嵌合是未来必然存在的形态。

(一)以理念嵌合为定位,明晰行为指向

涉农高校应深刻把握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内涵与价值,并将服务乡村的理念植入教育教学每一个环节。一是涉农高校深入了解乡村特色和优势产业,结合需求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开展乡村调研、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等方式,透彻分析他们的产业发展瓶颈,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同时,借助当地政府和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量,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和教学资源,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二是涉农高校应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与相关企业合作等方式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针对性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学科精髓,构建并完善乡村振兴学科体系,探索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教授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管理、乡村文化与旅游、信息技术应用和乡村治理等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乡村振兴输送急需的专业人才。

(二)以场域嵌合为依托,健全运作体系

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场域嵌合能够将高校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高校与乡村之间的交流互动,为未来的合作和发展奠定基础。一是涉农高校可以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采用案例分析、模拟实践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二是涉农高校应与农业企业、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体验农业生产和管理,增强其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规划设计,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三是涉农高校需加强网络授课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将最新的农业政策、农业知识、技术成果等及时引入课程教学,以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四是涉农高校可以安排线上活动,如邀请农业科学家进行演讲,以此拓宽学生认知范围,提升其学习成效。

(三)以机制嵌合为介质,增进实施效能

一是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即通过设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共建实验室等方式来推动高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同时将产学研合作领域进一步延展到生产、加工、运输、储藏和市场推广各环节。二是健全科技创新与推广机制,即通过与地方政府、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合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共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三是建立反馈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即收集乡村企业、农民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效果进行评估。四是明确考评标准、完善激励机制,即制定明确考评标准,包括服务乡村的次数、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等,以便对人才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如设立奖励基金、提供晋升机会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以领域嵌合为遵循,促推协调发展

涉农高校须突破服务领域单一限制,全面投入乡村振兴各项工程。一是涉农高校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及时共享政策信息和科研成果,促进乡村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为乡村干部提供干部培训和教育服务,提升干部的政策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涉农高校可通过开展文化调研、组织文化活动、建立文化平台等途径,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独特的价值,为乡村文化提供新颖实用的创意和方案,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壮大。三是涉农高校运用专业知识和科技手段助推乡村环境改进和持续发展。一方面,可采取开展生态调研、推广生态技术、建立生态保护机制等措施来助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与村政府、农村社会组织联合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四是涉农高校应通过开展社会调研、提供社会服务、创建社会服务平台等途径,深入了解乡村社会需求和问题,从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同时与乡村合作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以此提升乡村居民的社会素养和参与度。

(五)以主体嵌合为引领,构建协同格局

要解决在乡村振兴中多元主体各自为阵的问题,应从政策、观念和成本因素等多方面综合入手。一是政府应明确涉农高校服务乡村的政策导向,加强政策执行力度,维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频繁的政策变动给各方合作带来不确定性。二是涉农高校和各方主体及涉农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加强对乡村振兴内涵的深刻、全面理解,消除观念差异,明确自身责任与目标,达成共识。政府、涉农高校、农业企业、农民等主体都应对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予以同等重视,以推动合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涉农高校应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益。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政策倾斜等多种手段支持涉农高校与多元主体开展合作。四是涉农高校也可以和政府联合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为服务乡村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宝东,周阿容,曾绍校,等.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

[2] 黄巨臣,焦晨东.地方高校参与乡村振兴的“多重嵌入”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6).

[3] 豆书龙,葛瑞琪,马伟强,等.新时代涉农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协同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2(6).

[4] 章利华,王胜楠.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0(4).

[5] 王弘扬.交好教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J].中国高等教育,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