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结构不良问题中提升思维品质

2024-11-05王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10期

摘 要 2024年新课标Ⅰ卷作文属于典型的结构不良问题,通过材料内在逻辑上的跳跃和关键概念前后的不一致为考生提供了充足思维空间,让思维品质成为可认识、可把握、可测量的实在之物。考场写作透视了考生的思维缺陷:情境缺失,泛化说理;任务偏移,滑坡推论。备考中思维品质的提升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聚合思维,聚焦关键问题,使思维的全过程向着思维目标浓缩聚拢;二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反思隐含的假设前提,细读材料,寻找漏洞,发现矛盾。

关键词 结构不良问题 思维品质 聚合思维 批判性思维

先看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写作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结构不良问题助力思维考查

2024年新课标Ⅰ卷作文,材料简洁,任务方向明确,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多写少,写深写浅,都有话说,是一道限定性和开放性双优的作文题,但是细思之下,题目本身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

1.逻辑跳跃问题

基于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们能更高效地获取信息和答案,材料第一句话是关于信息获取效率的事实描述。但直接跳到“问题会越来越少”的推测,则存在逻辑跳跃。问题的数量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否快速找到答案,还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人类的求知欲、问题增量的变化、社会的变迁等。

2.概念理解问题

核心概念“问题”出现了两次,但是这两处的含义却并不相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问题”有四个重要义项: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②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③关键,重要之点;④事故或麻烦。第一处“问题”与“答案”关联使用,侧重于义项①,那些能够用网络快速解答的问题,更多是知识性、基础性、有单一评价标准的问题,偏向于客观、已知和封闭。第二处“问题”加上了修饰语“我们”,暗示了“问题”的外延要和作为主体的人联系起来,须考虑到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元和矛盾,偏重于义项②和④,多指实践性、不定性、价值性的问题。可见,材料中两处“问题”并非在同一维度上使用,大体可区分如下:知道和做到,认识和实践,简单和复杂,已知和未知,客观和主观,封闭和开放。

似乎可以说,这道高考作文题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在概念的理解与阐释上,前后不一致;在材料内在的关系与构建上,思维层次不严密,逻辑不连贯。那么这属于命题漏洞吗?恰恰相反,这种命题方式真实体现了新高考素养测评的选拔功能,实际是用结构不良问题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结构不良问题来自真实生活情境,所给条件部分呈现或冗余,隐含信息较多,所运用的概念、规则和原理不明确,问题创设比较开放,答案不唯一,评价标准多样化。这次作文题正是典型的结构不良问题,简洁的文字材料留给考生充足的思维活动空间,他们需要把断裂的、跳跃的逻辑思维捋顺补齐,把第一句中的事实陈述和第二句中的未知疑问还原为在一定范围内、特定条件下的认识和判断,在论述时要点出什么问题可以快速得出答案,什么情况下问题会增多或减少,把思考的过程、认知的过程用文字展现出来,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即在其中。

二、写作误区透视出的思维缺陷

1.情境缺失,泛化说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1]因此,考场写作不能只是把“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当成一个点缀或附加物,在作文开头戴上一个时代的帽子,然后单单围绕“问题的多少”进行抽象论述。“问题”作为材料的关键词,两次出现但含义并不相同,但之所以这道写作试题还能成立,也是因为两处“问题”共享相同的写作情境“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考生要具体思考互联网和AI技术革新时代下问题解决的便捷以及伴随而来的问题与风险,而不是泛化“问题”,凭空进行“思想建构”和抽象说理。而考生在对写作情境进行上位概念提炼的时候,常出现这样的表述:“科技力量使越来越多问题的答案能更快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数不胜数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应对呢?”具体行文时,考生要明确“科技”和“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种属关系,应把科技限定为互联网科技和智能科技,否则就容易扩大论述范围,偷换概念。

2.任务偏移,滑坡推论

任务偏移,即考生对材料的任务“科技带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少吗”不直接回应或含糊其辞、笼统带过,如“善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让我们不断进步发展,以此成就人生理想”这一论述,与写作核心“问题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游离,从而导致论证重心的偏移。在考场写作中,学生最常见的立意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主体部分先写万物互联的便利和快捷,然后写人工智能的局限和风险,最后说我们要正确看待科技发展,肩负社会责任,深入而审慎地思考。这样的文章很多时候就在三类文(42~47分)这一档打分,因为文章论证重心在于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是简单的定性分析与常识写作,基本没有完整回应问题,对于“问题多或少”的定量分析缺失,论证的针对性上有着明显不足。

还有的学生思维散逸,不聚集问题的“多与少”探究原因、深入分析,而是在作出简单的初步判断后,就急着走下一步,连续滑向某个结论,而打滑的每一步都包含某些缺乏解答的疑问,这就是写作中的“滑坡推论”。比如,有学生认为“问题不会越来越少”,因为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欲是无穷无尽的,那为什么有的人会无欲无求、懒得提问呢?因为他们丧失了学习能力,为此我们要心怀求知梦,开辟人生新天地。在这样逻辑不清、关系牵强的推论中,行文很容易脱离写作情境,偏离题意,甚至滑向一些无休止的或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

三、备考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聚合思维

要避免脱离情境的单一写作和逻辑滑坡下的自由发挥,我们需要具备聚合思维,它“是指把各种相关信息聚合起来进行思考,向着同一个目标寻求正确结论的思维范式……它把广阔的思维内容聚焦于一个层面,是一种有内涵、有方向、有条理、有组织、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模式”[2]。进而可以说,当一种判断、一个概念进入命题时,这个判断和概念的内涵就由模糊而至清晰,由发散而至聚焦,材料的意义阐释方向就会变得清晰而明确,行文须聚焦关键问题不断思考,使思维的全过程向着思维目标浓缩聚拢。

现以一篇高分作文为例,来看思维的聚焦性、阶段性以及思维的清晰、准确。

科技智能解万疑,更多问题须慎对

当我们借助互联网,轻松点击页面便能解决生活学习中的许多问题;当人工智能面对提问对答如流。我们惊喜地发现,科技力量使越来越多问题的答案更快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然而,我们的问题却不会因此而越来越少。科技智能解万疑,更多问题须慎对。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原先或许需人们耗费时间亲自考证的问题借助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能迅速搜集到答案。烹饪一道菜,我们不必亲自尝试探索配方,通过互联网搜索省时省力;驾车前往陌生的地方,我们也不必提前探路,通过智能导航就可获得最佳线路。毋庸置疑,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疑难得到更快的解答,人们的生活也因此更加便利。

然而,越来越多过去的问题得到迅速的解答,并不意味着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得以被避免。科技迅速发展为不断涌现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但这些答案都确而无误吗?或者说,所有的问题都能借科技智能而得到正确的答案吗?互联网普及,越来越多问题得到解答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暗藏其中的“伪科学”“小作文”;人工智能发达,却也时常出现“人工愚蠢”现象……可见,由科技“快”解得出的答案并非无谬。AI复活亲人、AI合成视频……科技的发展反而给奉行“眼见为实”原则的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

科技发展如此迅疾,问题的答案真假难辨、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都在警示着我们情况日益复杂,必须谨慎待之、科学析之。AI复活亲人,给逝者家属心灵问题提供了答案,也引发我们对现实亲情的思考,提醒人们所见实美好、放下更重要;AI合成视频技术面世,让我们不再奉行“有图有真相”,而更懂得深入调查、不臆断其有无。

科技智能的步伐无人能阻挡。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应惧怕越来越多由科技而生的问题,而要智慧借用科技的力量,不断思考、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学习进步。

第一段观照背景,明确讲我们的问题不会越来越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观点——科技智能解万疑,更多问题须慎对。第二段是对材料第一句话进行分析论述,即我们熟悉的“照着说”。第三段将思考推向更深处,提出在问题得到快速解答的同时,也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伪科学”“竞争性真相”“人被困在小屏幕里”等,可见得到答案“快”不意味着质量高,也不等于新问题不会出现。第四段针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我们应科学分析,谨慎对待。最后一段再次强调我们不应畏惧越来越多由科技而生的问题,而应借科技之力将其一一破除,回扣了材料中心问题和题目观点,前后照应,逻辑严密。

2.培养批判性思维

对于“极简材料”,我们在立意阐释的过程中不能继续化简提炼,而要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材料对于“问题多或少”的判断,其实存在一个隐含的假设前提,即问题的总数是恒定的。尽管这个“假设前提”并不出现在文字的表述中,但是存在于“无意识”的思维过程中。如果对观点进行反思,将无意识的思维外显出来,就能判定这样的前提是否站得住脚。当我们开始思考,就会发现问题总数不是常量,而是变量,问题构成有存量也有增量,可以说时代越发展问题越多,也可以说问题的解决和产生是相互伴随的过程,具有动态平衡性,还可以胸怀技术乐观主义和人文理性相信问题会越来越少。这正是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反思论证的大前提。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反思判断过程,“它始于提出问题,质疑和考察现有信念和决策的背景、根据、后果,并通过构造新的信念和决策来形成多方的竞争,从而选择出最佳判断。”[3]多进行这样的反思,能确保观点本身有逻辑性,避免写作中的抽象、模糊、繁杂、歧义。

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在材料细读中发现蛛丝马迹,在材料深读中挖掘隐藏信息,寻找漏洞,发现矛盾并准确表述问题。例如,考生可以生发以下疑问及看法:第一,那些能够一键检索、快速获取答案的都是什么样的问题?是前人已有思考、已成结论的问题,而不是复杂、开放、原创未解的问题。第二,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提供的便捷答案,是真实有用、切实可信的吗?我们能否避免虚假信息的干扰?第三,问题通向答案的过程不应是静态求解奔向终点的大功告成,而是不断由初步结论及阶段性答案推陈出新、去伪存真的动态思维和科学分析的活化过程。第四,信息技术时代的工具理性给人以便利,但不能构成对人的主体性的取代和思考能动性的压抑,坐享其成的“拿来”只会让我们成为“知道分子”,只有敢质疑、多探索、善反思,我们才能利用网络工具实现更好发展。

过去三年的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一个明显倾向是立意锁定,结论给定,考生要做的多是照着命题者的意思铺衍缀补,迎合论证,因此,写作的思维空间受到限制,考生的独创性和灵活性难以伸展。而2024年新课标Ⅰ卷作文考查核心就是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看似平易的材料,清晰的提问,不意味着考生可以回避思考,顺水推舟,用自动化思维进行平面写作。结构不良问题的设置,复杂生活情境的叠加,让考场写作中蕴含的思维品质成了可认识、可把握、可测量、可评估的实实在在之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张朝昌.语文思维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

[3]徐尚昆,杨汝岱,郝保伟.中国高考报告(2024)[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3.

[作者通联: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