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良转告”还是“刘邦亲示”?

2024-11-05陈烨菁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10期

摘 要 《鸿门宴》中不同版本教材对张良“请往谓项伯”的解释有所争议,苏教版教师用书与统编教材的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不同,通过对文章情节、人物、称谓以及“请”字含义的仔细分析,张良提的建议应是由“张良转告”,应翻译成“请允许我前去告诉项伯,说沛公您不敢背叛项王”。

关键词 《鸿门宴》 “请往谓项伯” 解释

“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一个经典片段,记载刘邦军队和项羽军队的一次重要冲突。张良在得知项伯的重要情报后,与刘邦进行紧急会议,当时张良提出建议:“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以往讲课时都是参照苏教版教师用书,把这里翻译成“请允许我前去告诉项伯,说沛公您不敢背叛项王”。而统编教材的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译文,将这处翻译成“请您亲自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王”。这就产生了争议,这里张良提出的建议到底是“由他转告”还是请刘邦“亲自说明”。虽是一词解释之差,但这对该文的情节、人物形象把握等都至关重要。

经过对文章情节、人物、称谓以及“请”字含义的仔细分析,本文认为此处张良提的建议应是由“张良转告”,应翻译成“请允许我前去告诉项伯,说沛公您不敢背叛项王”。

一、人物言行与事件联系:“张良转告”更符合情节逻辑

当张良提出“请允许我前去告诉项伯”时,刘邦紧接着发问:“君安与项伯有故?”显然此时的刘邦在暂时的惊惶之后立马恢复了机警,在张良提出建议时,刘邦下意识就提出疑问,为什么敌方战营的项伯会向张良你透露军情?凭什么你去转告,项伯就会相信呢?你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里一方面有刘邦的下意识疑惑,另一方面也暗暗透露出刘邦的心思细腻。接着张良说明了他对项伯有救命之恩,这才真正打消了刘邦心中的疑虑。所以在这个问答对话中,“张良转告”更符合话语逻辑及人物心理逻辑。

再者,项伯夜访的目的是提前通知张良,避免他因不知情而随刘邦一起赴死,并非故意向敌方透露军情。可以说,从项伯的角度是完全不在意刘邦死活的,但张良用“亡去不义,不可不语”的借口稳住了项伯,向刘邦透露了这个消息。请注意,此时项伯并未离开,不然就不会发生后面“约为婚姻”的故事了。那项伯不离开是等谁呢?当然是等张良。项伯想当然以为,张良最多跟刘邦知会一声也就仁至义尽了,然后就可以跟自己一起走了,所以他才等在那里,哪里知道张良对刘邦忠心耿耿。张良当然也明白项伯的心思,所以跟刘邦透露完消息,商量好对策后,接下来当然是要去给项伯一个交代。因此张良恰好也可借着“转告项伯”这个建议,去向项伯表明自己的态度。

二、人物关系:旧友及君臣的微妙思虑

转告项伯沛9TJ0kyccUbqgj/uMgS3Ggg==公不敢背叛项王,这个建议是张良提出来的。这个策略初看不觉得高明,刘邦也不由怀疑,难道仅凭一面之词项伯就会相信刘邦的忠心吗?所以,张良既然能自信地提出这个建议来应对危机,一定是对项伯其人有非常清晰深刻的了解,知道项伯是可以被说服的;再有就是对两人交情的自信,相信凭借救命之恩的旧交,项伯对自己是足够信任的。因此,此时从张良的角度,一定是认为自己去转告项伯更好,一方面可以借交情加深项伯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试探项伯的态度。

但张良绝不会提议刘邦直接亲自向项伯说明,原因有两点:一是刘邦与项伯并无交情,彼此毫无信任。从项伯角度出发,他不会像信任故友张良一样去信任一个敌对阵营的陌生人;从刘邦角度出发,项伯对他而言是敌方阵营将领的亲信,立场上有鲜明矛盾,或多或少会存有疑心。二是身份地位上的顾虑。刘邦虽身处弱势,但毕竟也算是一方诸侯,亲自主动去见项伯有损其身份,这个建议若由刘邦主动提及当然可以,可显示他的恭敬与谦卑,但若由张良提出,就显得有些不尊重主公了,凭张良的谋略及心术,不可能忽略这些君臣之仪。

三、人物称谓:“沛公”与“大王”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请注意张良说的后半句话,尤其是“沛公”这个称谓,这个称谓在这篇文章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作者司马迁在叙事时提到以“沛公”称刘邦,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二是文中的其他人(项羽、范增、曹无伤、项伯、项庄、张良等)对刘邦的称呼,如: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④(项伯)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⑤(项庄)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

⑥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⑦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⑧樊哙曰:“……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

查询“沛公”一词的解释可知,因秦末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群众便立他为沛公。因此“沛公”一词是当时群众对刘邦的一种尊称,其他人基本也都沿用“沛公”这个称谓。从上述①~⑧中可得知,《鸿门宴》一文中大多数人都称刘邦为“沛公”。

但张良对刘邦的称谓有些许不同,他在他人面前称刘邦为“沛公”,如上述⑥⑦两例,分别在樊哙和项羽面前称刘邦为“沛公”。但在与刘邦两人的对话中,张良并非如此称呼,而是称之为“大王”,如: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对比之下,可以发现,张良在他人面前称呼刘邦“沛公”,这是当时的惯用称谓;但在两人单独相处对话时,张良称刘邦为“大王”,这个称呼更能反映出张良对刘邦的尊敬和忠心。按照这个称呼原则,再来看张良说的这句话,“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张良与刘邦单独相处时的对话,这里的“沛公”一词恰恰可以表明,后半句是张良对项伯的转告之语,张良在项伯面前才会称刘邦为“沛公”。如若是请刘邦亲自说明,那应该这样说:“请您亲自对项伯说,说大王您不敢背叛项王。”

综合上述对刘邦称谓的分析,可以判断出“请往谓项伯”理应是“张良转告”,应该翻译成“请允许我前去告诉项伯”。

四、词义选择:“请”字的翻译惯例

在古汉语中,“请”是多义词,其在中学文言文的常用含义是“请求”或“要求”的意思,它的主要用法是动词和副词,做副词时主要用于表谦敬语气。《词源》“请”字条:①请求,要求。《左传·隐公元年》:“(武姜)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②敬辞。《论语· 颜渊》:“请问其目。”据此可以归纳高中课文中“请”字的用法和意义:

①作动词,主要是“请求、要求”的意思。

②做副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可以翻译为“请允许(我)”。

《鸿门宴》一文中还有几处关于“请”的翻译,如:

①(范增)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此处是“请求、要求”的意思,此时是范增向项庄提出要求,要求项庄以“用剑舞”的借口,趁机击杀刘邦,所以范增说“祝寿完毕后,你请求用剑起舞”。

②寿毕,(项庄)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此处是“请允许(我)”的意思,此时是项庄向项羽提出请求,因此他应该说“请允许(我)用剑起舞”。

③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此处是“请允许(我)”的意思,此时是樊哙请求自己能进入营帐保护刘邦,因此樊哙说:“请允许(我)进去。”

“请往谓项伯”的翻译引起争议的原因就是对于“请”这个字的解释。上述三处“请”,从语境中可以做出准确判断,因为两种意思是非此即彼的,但“请往谓项伯”这一处,从语法角度似乎哪一种都言之成理,所以就难以判断。此时还可以从“请”字的翻译惯例来看。当“请”字翻译成“请允许(我)”时,做副词使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在该语境中说话人的语气更为尊敬,其行为需要对方允许后才可以进行,常常是下级对上级讲话时使用,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因此,在“请往谓项伯”的语境中,是身为臣子的张良对主公刘邦提建议,不管从身份地位还是张良的性格来看,此时张良的态度应该是非常尊重的,因此该处的“请”翻译成“请允许(我)”更符合常理。

[作者通联:浙江绍兴鲁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