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纯的人生启迪走向内在因果梳理
2024-11-05王清
摘 要 对于莫顿·亨特的小说《走一步,再走一步》,人们大都采取的是一种单纯的人生启迪式的“故事”式解读,这显然是不够的。解读这篇小说,还应该从小说的结构,即“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折”“结局”来展开,从小说的语言和内在因果关系入手,在“我”的“心路历程”“他人言行”和“克服阻碍”的具体行动过程中解读这篇小说的更为丰富的主题和内涵。
关键词 渲染 因果过程 行动过程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的小说《走一步,再走一步》很为特殊,它选自美国尼古森·古德和亚伯·阿可夫所写的心理学著作《心理学与成长》,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入选统编教材后,改为现在的题目,并做了大幅删改。
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用书认为,这篇小说“写了作者童年时克服恐惧、收获自信的一段回忆。故事从生活中的一则插曲引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深沉而令人信服。”[1]很显然,这一解读主要指向小说的结局,指向小说给人的人生启迪。然而,小说终究是小说,它跟故事是不完全一样的。单纯地指向结局,指向文本给人的人生启迪,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故事式的解读,这似乎是不够的。而且这篇小说本就很特殊,要想解读好这篇小说,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心理学与成长》原为心理学著作,《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该著作,其原始价值取向自然为心理学。因此,注重对读者的心理疏导,重视文本对读者的人生启迪,是该文的必然诉求。但是,入选统编教材之后,由于文本定位发生了转变,也就不能再停留在心理学的原始价值上,而应适应课程与教学的需求,使其具有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价值。为此,教材编者对其进行了大幅删改。这篇文章删改后成为一篇具有多重语文价值的课文,对其解读应该从语文的多个层面展开,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心理学视角。
二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小说,应该按照小说的方式解读。小说是一系列“事件”或故事“碎片”的因果串联[2],从这个意义上讲,梳理小说内在的因果关系,才是解读该小说最为直接、最为根本的线索与路径,而不是把解读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小说对读者的人生启迪上。
因此,无论是从文本性质的转换,还是从文本文体的定位来看,解读这篇课文都不应该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结局以及结局给人的人生启迪上,而要更多地关注文本的语文价值,关注文本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更为深入地解读这篇小说。
一、内在因果:在胚胎中渲染
马正平的“写作分形生长论”认为,“文章胚胎”即最先使作者产生写作冲动的情节、形象、感受,它浓缩了后来文章整体的主要信息,文章整体上是这个文章胚胎的生长、展开、放大、变形,也即分形论所谓的自我复制。这里的“渲染”不是一种写作手法,也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渲染言语思维”,它是由马正平的“非构思”写作理论中的“渲染”理论延伸而来。[3]解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首先要关注的是这篇小说的写作胚胎,即:
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课文第一句话)
1.解读“酷热”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写作胚胎中,有个不太周延的语言现象,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除了在写作胚胎中两次出现“热”之外——“酷热”和“灼人的热浪”,《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其他部分再也没有出现“热”字,更没有对那个“酷热的七月天”进行渲染。这是为什么?这里难道暗含什么玄机吗?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参照《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另一个译本: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 57 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4]
在这一版本中,译者没有使用“酷热”这个词,而是选择了“闷热”。要知道,在现代汉语中“酷热”和“闷热”是有细微差别的。“酷热”指“天气极热”,而“闷热”是指“天气很热,气压低,湿度大,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快”。这两个词虽然都指天气很热,温度很高,但“酷热”多指外在的自然温度,而“闷热”则更多地指向人的内在感受。
很显然,这一译文跟课文是有些许差异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种差异是译者个性化的翻译造成的吗?我们先来看这句话的英文是如何表述的:
“It was a sultry day in Philadelphia in July, although the first time in fifty-seven years, but I can still feel that hot.”
原文中使用的是“sultry”这个单词,这个词有“闷热的”“(指天气)湿热难耐的”的意思,它跟“hot”多指天气热是不一样的。这可见,原文也倾向于“闷热”,倾向于人的内在感受。
这就是说,把写作胚胎的第一句话翻译为“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可能更为合适些。这样,我们便明白了,既然“sultry”主要指向不在外在的温度有多高、环境有多恶劣,那么,这篇小说除“写作胚胎”之外,没有对天气有多炎热进行再次渲染,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在解决了这一问题之后,随之,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竟然让“我”“闷热”了56年之久?这便需要结合“仍能”这个词来解读了。
2.解读“仍能”
“悬崖上的一课”发生于56年前的一个“闷热”的七月天,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之久了,可是“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这可见,当年发生的事件给“我”的影响有多大。这里的“仍能”是“依旧”“依然”“如故”“照旧”的意思,它极力强调了这种影响的巨大而深远。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心路历程,让“我”如此地刻骨铭心呢?那股“灼人的热浪”究竟是什么呢?
“灼人的热浪”一:
当年,“我”之所以决定跟小伙伴们一起去爬悬崖,是因为“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然而,“我”太过胆小、懦弱。从刚开始爬悬崖时害怕得浑身发抖,到吓坏了,再到爬到岩脊上来去不得时极度恐惧,这些情绪让“我”难以忘怀。虽然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但是当年的那种焦灼、恐惧的心理感受仍然如一股“灼人的热浪”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
“灼人的热浪”二:
当“我”爬到离悬崖顶部三分之二路程的岩脊上来去不得非常恐惧时,除了“我”的好朋友杰里,其他男孩不是安慰“我”、帮助“我”,而是在“我头顶上喋喋不休地议论我”(选自《悬崖上的一课》,选入教材后被删除),讽刺、嘲笑“我”。他们笑“我”“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笑“我”“你可以留下来,如果你想的话”。他们不但嘲笑我,而且还把“我”硬生生地扔在了岩脊上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地走了。
虽说孩子是单纯的,在他们眼中,只有勇敢与否,他们瞧不起怯懦、软弱的人,他们这么做并不能简单地认定他们的品质有多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那样做显然是不友好的,对“我”的伤害也是十分严重的。这样的伤害即便是过去了56年,仍然如一股“热浪”灼烧着“我”,让“我”记忆犹新。
“灼人的热浪”三:
关键时刻,杰里带着父亲来救“我”了。只是,父亲的“救”是与众不同的,事实上,与其叫“救”,还不如说,是在父亲的指导下“自救”,即在父亲的指导下,“我”“走一步,再走一步”地爬下了悬崖。这样的生命体验,以及通过自身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爬下悬崖时所产生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同样如“灼人的热浪”刻骨铭心。
正因为当年那股极度恐惧的“热浪”、被嘲笑抛弃的“热浪”和在父亲引领下独自爬下悬崖时所产生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的“热浪”,一直激荡着“我”的心,灼烧着“我”的心,所以,即便历经了56年之久,“我”仍然念念不忘,这可见当年的事件对“我”的影响有多大,有多深远。
至此,我们便明白了,人生启迪只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极为重要的文学价值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更为丰富的语文内涵,而这需要我们从语言、结构入手,从小说的内在因果关系入手,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
二、内在因果:在结构中渲染
《走一步,再走一步》入选统编教材之前,文本结构较为松散,主要是因为在该文的第17段,即“我”在悬崖的岩脊上来去不得时插入了“我”的三个生活片段:1945年去敌占区侦察、1957年写书和1963年离婚,然后,又在该文的倒数第1段之前大段地插入了上述三个生活片段的结果,这才结束全文。很显然,如此松散而冗长的文本,是不适合作为课文的。这篇小说入选统编教材之后,编者对其进行了大幅度的删改,删改后结构更为紧凑,主题更为集中,或许正因为此,人们才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说结局给人的人生启迪上。其实,删改后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在结构上不但更为紧凑,而且也更有特色,尤其是其紧密的内在因果关系,为这篇小说丰富的主题与深刻的内涵打下了基础,而这就需要我们换一种思路细细解读。下面,便借用“七步”叙事法,即从“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折”“结局”等七个方面对其作简要分析。
首先是“目标”。
表面看来,“我”和几个男孩的行动目标是爬悬崖,其实,这样表述并不严谨。通读全文便可发现,《走一步,再走一步》主要写的是“我”的生活,“我”才是小说主人公,那五个男孩,包括后来出现在小说中的父亲都不是主人公,所以,应该从“我”的角度来解读行动“目标”。从课文第4段可知,“我”的“目标”是“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用“目标”来界定“我”的行动诉求,并不太准确,用“梦想”似乎更合适一些。许荣哲认为“梦想比较接近心灵的层次,目标则容易沦为表象的层级”[5],简单地说,“梦想”更加接近于“精神”层面,而“目标”更趋向于“物质”层面。如把“爬悬崖”作为“我”的行动目标,小说的主题与内涵就会单薄许多,因为这个行动目标更多趋向于“物质”层面,离人的精神较远;但是如果把“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作为“我”的“梦想”的话,小说的主题与内涵便会丰满许多,因为它更趋向于“精神”。
其次是“阻碍”。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阻碍,一行动便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样的小说是没有多少文学意义的。事实上,只有有了阻碍,小说情节才能扣人心弦,小说主题与内涵才能得以深化与彰显。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我”遇到的阻碍是“我”较为病弱,性格胆小、懦弱,不敢冒险。这是一种内在的阻碍,它跟外在的阻碍是不一样的。外在的阻碍,是客观存在的,更倾向于“物质”层面,通常只要条件允许,策略、方法正确,便能克服。然而,“我”遇到的是性格上的缺陷,这是一种内在的阻碍,更倾向于心理、精神层面,即便是策略、方法正确,其克服阻碍、实现“梦想”的过程,也是很艰难的。正因为此,小说情节才会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最后便是“努力”。
“我”鼓起勇气去爬悬崖,从害怕到非常害怕,再到极度的恐惧,“我”“努力”的过程异常艰难。然而,如此努力地克服阻碍换来的“结果”,却是“我”在岩脊上来去不得。如果小说到这儿便结束的话,那么,这篇小说的文学意义就有限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我”的好朋友杰里带着父亲来救“我”了。于是,小说发生了“转折”。在父亲的引导下,“我”克服阻碍走一步,再走一步,终于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下了悬崖。这便是“结局”。
至此,我们便明白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并不是“故事”碎片的简单串联,其各个故事“碎片”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的因果关系。如正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才想着实现“梦想”;正因为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所以,才要“努力”克服阻碍;正因为努力克服阻碍并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才为“意外”的发生准备了条件;正因为“意外”发生了,故事才有新的“转折”,并产生了“结局”。由此可见,《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故事“碎片”之间的联系之紧密,小说结局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所以,仅仅从小说结局给人们的启迪去解读这篇小说,是不太合适、不太全面的。
那么,这篇小说有着什么样丰富的主题与内涵呢?这还得从故事的因果关系、从人物的“行动”过程进行具体的解读。
三、内在因果:在行动中渲染
写实性的叙事散文、报告文学大都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性格、凸显人物品格,但在以虚构见长的小说中并不完全是这样。通常,在行动过程中,在内在因果关系中,通过不同的克服障碍的方式来塑造人物性格、凸显人物品质。
1.心路历程见成长
前面提到“我”的“梦想”是“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泼”,这是一个指向灵魂,指向“精神”层面的追求。其实现的过程,便是心理成长的过程。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的成长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克服障碍的过程中,在心路历程的不断渲染中慢慢形成的。
渲染一:
“我来了!”我喊道,然后跟在他们后面跑。 (选自第5段)
五个男孩要去爬悬崖,起先“我”是犹豫的,虽然“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是毕竟在过去八年的岁月中,“我”大部分时间是一个病弱的孩子,而且母亲也警告“我”不能冒险。要想突破自己,既有身体本身的障碍,也有心理的障碍。就在这时,好朋友杰里鼓励“我”说:“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于是,“我”这才鼓起勇气,跟男孩子们去了。从“我来了!”后面的感叹号看出,“我”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决定跟他们走的。这是“我”突破心理障碍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渲染二:
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选自第7段)
从第6段可知,从底部岩石到顶部边缘大概18米,这是斜坡的距离,悬崖的绝对高度应该不到18米,所以,对于其他孩子来讲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爬,便是明证。但是,对“我”来说是不一样的,那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于是,人们在解读这段动作(心理)渲染时,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满头大汗”“浑身发抖”“怦怦地跳动”等词语或短语上,认为这些词语写出了“我”刚开始爬悬崖时的害怕。这自然是不错的。
但是,“害怕”是“我”心理成长过程中的某一时段的心理状态,它本身并不足以代表心理成长。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我努力往上爬着”。面对着旁人看来并不算高的悬崖,“我”虽然特别害怕,却终究没有停下脚步。在突破心理障碍的第一步后,“我”还是往上爬去。这至少说明,“我”的心理在成长,“我”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尽管很是害怕。
渲染三:
不知何时,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悬崖,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第8段)
人们在解读这段心理渲染时,通常抓住“遥远”“粉碎”来分析、感受“我”爬悬崖时的恐惧。其实,我们在分析这段话的同时,还应该联系第9段中的一段话去理解:
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
在“我”被“非常遥远”的距离和有可能脚滑摔碎而吓坏的时候,应该看到“我”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依然“努力”向男孩子们爬去,尽管“我”爬得很“缓慢”,爬得很小心。这便是一种心理成长,一种实现梦想的努力,而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渲染四: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第16段)
这是《走一步,再一步》中最为精彩的心理渲染。从“阵阵晕眩”“天旋地转”的恐惧,到较为清醒地思考、分析回去还是向上爬的困难程度,再到极度的恐惧下,“我”的思想、情感、行为、意识发生了暂时的分裂,错误地以为别人在呻吟,在哭泣。三次层层递进式的渲染,渲染了“我”的心理从很是恐惧到极度恐惧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心理变化的过程本身,便是“我”的心理成长的过程。而且,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感受太过强烈,当“我”终于在父亲的帮助、引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爬下了悬崖时,这种心理感受,这样的心路历程,更是让“我”刻骨铭心。这样的心理成长,“我”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渲染五: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第28段)
这里通过“扑”“抽噎”等动作描写渲染了“我”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实现“梦想”后的一种极度快乐、兴奋的心理,渲染了通过艰难的努力终于成长起来后的无比幸福的心理,而“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更是对这种心理的直接表达。
从上述五处渲染中可知,从决定跟男孩子们一起爬悬崖,到很是害怕,到被吓坏了,“我”都在努力向上爬。后来,被抛弃在岩脊上来去不得而极度恐惧,再到最后,在父亲的引领下,“我”终于爬下了悬崖,“我”的心理终于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虽还谈不上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至少离自己的梦想又进了一大步。
2.他人言行衬艰辛
在“我”的心理成长的过程中,不得不提到五个男孩子的言行。通常人们认为,除杰里外,其他几个男孩的冷漠、嘲笑、奚落伤害了“我”的心灵,以至于历经56年之后,“我”依然没有忘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其实,孩子是单纯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他们品质的好坏,尽管他们的不友好的言行已经伤害了“我”。从行文的角度来看,男孩们的冷漠、嘲笑、奚落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与作用,或许这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
渲染一:
但是那些男孩子们正在我头顶上喋喋不休地议论我,他们已经爬到了距离悬崖顶部三分之二的岩脊上,那里大约有五六英尺深,15英尺长。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其他的孩子则站在靠近边缘的地方,甚至勇敢地向下面小便,这种情景让我感到反胃,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选自课文第9段,加点部分已被教材删改)
表面看起来,那些已经爬到岩脊上的男孩们不但不帮助“我”,不鼓励“我”,还在上面喋喋不休地议论“我”,这似乎太冷漠了些。他们甚至还站在边缘的地方向下面小便,更似一种“恶”行、一种“挑衅”性的奚落。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勇敢”这一词,其实,无论是他们对“我”的“喋喋不休”的议论,还是“向下面小便”,都不是渲染他们的品质有多恶劣,而只是说明了他们崇尚勇敢,瞧不起怯懦、软弱罢了,尽管这样的行为方式不值得推崇、提倡。
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如此渲染男孩子们对“我”所谓的“冷漠”与“奚落”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到文本中寻找答案。我们注意到,在渲染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从这句话可知,虽然“我”遭到了男孩子们的议论、挑衅性的奚落,但是“我”依然没有停下脚步,还是向他们爬去,尽管缓慢,尽管害怕地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这一方面,说明“我”的心理在成长,“我”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用男孩子们的议论、挑衅性的奚落反衬了“我”成长的艰辛。男孩子们越是喋喋不休地议论“我”,越是挑衅性地奚落“我”,便越是反衬出“我”心理成长的艰辛。而越是艰辛,“我”在这次事件中获得的人生启迪,才越加刻骨铭心。
渲染二:
“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哄然大笑。
“但是我不能……我……”这句话刺激了他们,他们开始嘲笑我,发出嘘声,然后继续向上爬,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崖顶绕道回家。在离开之前,他们向下盯着我看。
内德嘲笑说:“你可以留下来,如果你想的话。”(第12~14段)
在上述渲染中,人们通常从“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的嘲笑,“向下盯着我看”的冷漠以及“你可以留下来”的奚落中,从他们把“我”一个人抛在悬崖上的举动中,解读这几个男孩的行为有多么不友好。对此,前文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言。不过,除此之外,作者这样写还和渲染有相同的目的,即通过男孩子们对“我”的冷漠与奚落来反衬“我”心理成长的艰辛。这些男孩子们越是肆无忌惮地嘲笑“我”、奚落“我”,便越是反衬出“我”成长的艰辛。而“我”的心理成长的过程越是艰辛,这次事件在“我”的心里烙下的印记便越深,继而产生的影响便越久远。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几个男孩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形象,他们的言行其实也是“我”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经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与方式。
3.克服阻碍塑性格
《走一步,再走一步》之所以使“我”、使读者获得如此深刻的人生启迪,这跟父亲的性格特点,跟“我”爬下悬崖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人物克服阻碍的行为方式决定的。下面,我们便来看看该小说是如何塑造父亲的性格的。
渲染一:
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选自第19段)
看到父亲来救“我”时,从第18段“他爬不上来”这句话可知,“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希望父亲爬上悬崖直接把“我”救下来。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小说到第18段就可以结束了,整篇小说将会减少将近50%的篇幅。不过,这倒在其次。关键是,虽然这样写,那天发生的事件同样会让“我”刻骨铭心,但是给“我”的人生启迪就完全两样了,而且,父亲的人物形象也会变得扁平起来,这篇小说的文学意义与价值也会减损许多。
好在《走一步,再走一步》并没有这样写,请看渲染一中的两句话:“现在,下来”和“要吃晚饭了”。我们注意到这两句话的末尾用的都是句号,不是感叹号。这给人的感觉是,父亲让“我”下来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悬崖罢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稍陡一点的土坡而已。这种“轻描淡写”的表述,使“我”的极端恐惧的心理减轻了不少。而“要吃晚饭了”更是把爬下悬崖跟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回家吃饭等同起来,则进一步地安慰了“我”恐慌到极点的心理,充分彰显了父亲的智慧。
渲染二: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第21段)
当“我”还是不敢爬下悬崖时,父亲便从道理上鼓励“我”,告诉“我”能爬上去,就能自己下来。
渲染三:
“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选自第23段)
当“我”还是没有信心时,父亲便在方法上鼓励我,让“我”先迈出一小步,而这一小步,“我”显然是能够做到的,这便极大地树立了“我”的自信心。于是,“我”便在父亲指引下一步一步地爬下了悬崖。
渲染四:
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选自第27段)
父亲让“我”每一次只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思考的机会,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具体的方法了,而是更为重要的策略性的人生智慧。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不被自己吓倒,从而让“我”专注于当下自己能做的事情。
这样,从心理的安慰,到道理和方法的鼓励,再到策略性的动作,“我”在父亲的指引下终于顺利地爬下了悬崖。正因为此,人们大都折服于父亲的智慧。
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或许还有新的理解。
其实,当时“我”身处险境,父亲并非完全没有其他的选择。但是,父亲却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仅展现了父亲的智慧,更多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要知道,作为父亲,他不可能不知道在过去的八年里,“我”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他不可能不知道“我”太过胆小、懦弱。在当时的情况下,父亲直接把“我”从悬崖上救下来,不是不可以,只是如果真是那样,“我”便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成长机会,“我”就很难像小伙伴们一样的勇敢和活跃。当父亲选择这样的方式让“我”自己爬下悬崖时,便让“我”对人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事实上,这也的确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所以,父亲的行为方式里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有父亲智慧的光芒和独特的性格特点,更是让“我”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经验的获得的过程中,体悟到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综上所述,解读《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从文本结局以及结局给人的人生启迪来展开,是不够的,还应该从语言、结构,从小说的内在因果关系入手,这样才能解读出这篇小说更为丰富的语文内涵。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15期立项课题“指向言语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JY15-L29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王本华.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5]许荣哲.小说课(贰):偷故事的人[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3]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莫顿·亨特.悬崖上的一课[J].初中生:A(博览),2014(5A):14.
[作者通联:江苏宝应县城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