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南亚民间工艺融入地方民办高校艺术课程教学研究

2024-11-04吴雪花

天工 2024年28期

[摘 要]当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在教育教学上的合作也日益紧密。旨在探讨东南亚民间工艺融入民办高校艺术课程教学的规划与实施策略。一方面可以丰富民办高校艺术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将东南亚民间工艺与我国艺术相融合,为我国工艺品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此外,可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了解东南亚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

[关 键 词]东南亚;民间工艺;高校;艺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J5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28-0082-03

文献著录格式:吴雪花.东南亚民间工艺融入地方民办高校艺术课程教学研究[J].天工,2024(28):82-8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教育科学规划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东盟地缘背景下广西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国际化办学路径探析”(2021ZJY688)的研究成果。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间,中国与东南亚就开始展开交流与合作,郑和下西洋极大地增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航海贸易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带动了文化与工艺的交流。东南亚民间工艺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进入中国,其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内涵,对中国与东南亚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校在办学上也走向国际化、多元化,民办高校也在不断拓展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等方面加强国际化交流,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基于国际化视野和地理优势,探索地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国际化办学具有重要意义。

0472b84723ce588471e3e8452c0db21b一、东南亚民间工艺概述

东南亚民间工艺是东南亚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制作工艺,展现了东南亚地区各国的风土民情和社会状况,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东南亚民间工艺的制作材料

民间工艺的制作材料丰富多样,具有地域特色。东南亚的自然资源丰富,民间工艺制作材料多为天然材料,如竹、木、藤、棉、麻、丝等,这些材料不仅环保、可持续,还展现出独特的质感和美感。不同国家和地区还会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如越南的粽叶、印度尼西亚的巴迪布等,这些材料为民间工艺品增添了地域色彩。

(二)东南亚民间工艺的类型

东南亚民间工艺种类丰富,主要有漆工艺、纺织工艺、编织工艺、金属工艺等。

1.漆工艺

东南亚漆工艺有蒟酱、描金、堆漆浅浮雕和螺钿镶嵌。蒟酱工艺是以竹皮、木材为胎,重复涂以数十层黑漆或红漆,在表面用雕刻刀雕出细腻图案后,再用色漆填满凹陷的研磨方法,也是一种漆镶嵌技法。蒟酱工艺主要分布在缅甸和泰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纹饰手法与中国古代的髹漆类似。描金工艺是在器物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一种装饰方法,又称泥金画漆。在东南亚地区,描金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佛教造像等的装饰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堆漆浅浮雕是利用漆的黏稠性和不易展开的特性,通过堆叠和塑造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浅浮雕效果。螺钿镶嵌工艺是将贝壳、螺壳等天然材料切割成薄片,镶嵌在器物表面,形成精美的图案和纹饰,在东南亚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宗教造像及日常用品中。

2.纺织工艺

(1)蜡染。东南亚蜡染源于印度尼西亚,现已成为印度尼西亚的国宝级艺术,并在东南亚广泛传播。蜡染通常是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用石蜡或蜂蜡的混合物制成热蜡,然后用自制的铜刀在织物上点上蜡花,画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画好的织物染色,通过煮沸或刮布去蜡,使点过蜡的区域保持其原始颜色,从而形成图案。蜡染作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

(2)刺绣。东南亚刺绣图案丰富多样,常常以当地的动植物、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等为主题。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越南的纺织艺术以精细的手工纺纱、传统染色技术和刺绣技术而著称,这些技艺使越南的纺织品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赞誉。

(3)传统织布。东南亚传统织布主要以棉、丝和麻等为材料,利用细线和手工织机,通过精湛的技艺编织出各种花纹和图案。

东南亚纺织品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日常穿着和家居装饰,还常常用于礼品、面料或者美食包装等。例如在泰国的家居饰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布艺制品,如靠垫、墙挂、床罩等,这些布艺制品在当地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品。

3.编织工艺

东南亚编织工艺材料主要包括藤类植物、麻类植物、草本植物以及其他天然纤维材料。藤编是东南亚编织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藤类植物的茎秆表皮和茎芯作为原料。经过浸泡去色、分类、去结疤、去藤皮、分藤芯、漂白等工序,运用编织技术制成样式丰富、图案精美的手工艺品或家具。麻编以大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为原料,如苎麻、亚麻、黄麻、蕉麻等。以传统的布贴、刺绣、印花布或编织图案纹样制成产品,大量运用中间色和调和色,并适当使用对比色增加色彩层次与明度。草编以各种有柔韧性的草本植物为原材料,如风信子、海藻等。经过上色、浸泡、编织、熏蒸、晾晒、刷漆等工序,制成地毯、桌垫、草帽、草鞋等草编用品。

东南亚编织品的图案丰富多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东南亚编织品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服装服饰、旅游纪念品等多个领域。

4.金属工艺

东南亚金属工艺主要有金银细工、铜器制作、铁器锻造等。金银细工工艺涉及铸造、锻造、錾刻、镶嵌等多种技艺,通过精细的手工操作,将金、银等贵金属打造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和实用器具,以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的金银细工工艺品以精美的图案、复杂的工艺和卓越的品质闻名于世。铜器制作工艺包括铸造、锻造、錾刻等多种技艺,通过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制作出各种造型独特、图案精美的铜器工艺品。铜器工艺品以坚固耐用、造型多样和色泽古朴而深受人们喜爱。铁器锻造工艺包括冶炼、锻造、淬火等多个环节,通过精湛的工艺和严格的制作流程,可以制作出各种高质量的铁器工艺品。

东南亚金属工艺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家居装饰、餐具用具、饰品配件等多个领域。同时,这些金属工艺品也常被用作艺术品来欣赏和收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二、东南亚民间工艺融入地方民办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

东南亚民间工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将其融入我国的艺术教育中,能丰富教学内容。高校可以引入东南亚民间工艺,如木雕、蜡染、纺织等,了解不同的技艺特点,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艺术技能。

(二)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学习东南亚民间工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从而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发现各自的独特之处和共通之处,从而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三)拓宽审美视野

通过学习东南亚民间工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通过学习这些工艺,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东南亚民间工艺中的创新元素和独特技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汲取灵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四)推动艺术教育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艺术教育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引入东南亚民间工艺等多元文化元素,有助于提升我国艺术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学生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通过与东南亚国家开展艺术教育合作与交流活动,可以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与国际接轨。双方可以共同举办展览、研讨会等活动,分享教育资源和经验成果,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三、东南亚民间工艺融入民办高校艺术教育的策略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

1.开设专门课程

在高校艺术设计相关院系中,开设关于东南亚民间工艺的专门课程,如东南亚民间工艺概论、东南亚手工艺技法等,以系统介绍东南亚民间工艺的历史、文化、技法及艺术特色。课程内容应涵盖东南亚各国的代表性民间工艺,如泰国的木雕、蜡染,印度尼西亚的手工纺织等,使学生全面了解东南亚民间工艺的多样性。

2.跨学科融合

将东南亚民间工艺与现有艺术课程相结合,在基础课程中适当融入东南亚民间工艺的元素和理念,如色彩搭配、图案设计、造型手法等,形成跨学科的教学模块,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思路。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亲手制作东南亚民间工艺品来加深理解和体验。可以邀请东南亚民间工艺大师或传承人进校授课,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艺水平。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东南亚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成品效果及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或资源库,提供丰富的东南亚民间工艺教学资源和案例,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和培养师资

引进具有东南亚民间工艺研究背景或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教学队伍。鼓励和支持现有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交流或研究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建立合作机制

与东南亚地区的艺术院校、文化机构或手工艺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创作活动,促进资源的共享。

(四)实irOFTLaC3xAU357Ua9/qL/sQClXmy/Y4t9icciviPro=践平台建设

1.建设工作室或实训基地

在高校内建立专门的东南亚民间工艺实践工作室,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创作。工作室可以设置为开放式,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和创作。

2.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

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机构、手工艺村落、企业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实践基地。通过合作,引入真实的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东南亚民间工艺。

3.建设数字化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东南亚民间工艺数字化学习平台。平台可以包含丰富的数字资源,如图片、视频、3D模型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同时,可以开发在线互动课程,邀请东南亚民间工艺大师进行远程授课和指导。

(五)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1.国际学术交流

与东南亚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文化部门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双方在东南亚民间工艺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2.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

与东南亚地区的高校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实现学分互认、学位互授。通过该项目,学生可以在国内外接受系统的东南亚民间工艺教育,提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在东南亚地区建立海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通过与当地手工艺人、企业等合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东南亚民间工艺的制作技艺和市场情况。

3.学生实地考察与学习

组织学生赴东南亚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手工艺村落、工作坊等,学习东南亚民间工艺的制作技艺,了解文化内涵。通过与当地手工艺人的交流互动,深入了解其生活方式、信仰习俗等。推动我国学生与东南亚地区的学生进行互访和交流,增强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四、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探讨了东南亚民间工艺融入地方民办高校艺术课程的策略,如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等。将东南亚民间工艺融入具有东盟地缘优势的民办高校,能够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所带来的机遇,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这为地方民办高校的国际化教育提供了经验,未来,还将持续对这一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古小松.东南亚:历史、现状、前瞻[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3.

[2]张海彬.东南亚艺术设计教育的民族性和开放性初探:以泰国婆昌艺术学院为例[J].装饰,2011(12):90-91.

[3]金晖.类型、风格及源流:东南亚漆艺考述[J].艺术与民俗,2023(2):45-50,74.

[4]祁广谋,钟智翔.东南亚概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5]于在照,钟智翔.东南亚文化概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