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工艺的未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促进潮州通花瓷的创新与传承

2024-11-04罗英煌

天工 2024年28期

[摘 要]探讨了潮州通花瓷在现代化背景下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创新方案。潮州通花瓷因精湛的镂空工艺而闻名,但当前面临创作条件艰苦、传承遇阻、创作周期长及创新瓶颈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构思了一个虚拟现实创作平台,通过沉浸感、交互性和虚拟性相结合,为通花瓷的创作提供新的可能性。该平台不仅能帮助工艺人在初期创作阶段进行高效的设计和测试,解决耗时、耗材和耗力的难题,还能为作品的最终实物制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了传统技艺的学习与传承,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拓展了通花瓷的艺术表达和市场潜力,最终为潮州通花瓷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种传统与科技结合的新路径。

[关 键 词]潮州通花瓷;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传承;工艺保护;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28-0064-03

文献著录格式:罗英煌.传统工艺的未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促进潮州通花瓷的创新与传承[J].天工,2024(28):64-6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面向未来的传统艺术:虚拟现实技术在潮州通花瓷创新中的角色”研究成果和韩山师范学院科研平台“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中心”(编号:PSB230604)阶段性成果。

潮州通花瓷是一种在瓷坯上雕刻各种图纹的瓷器,以独特的设计工艺而著称。其装饰和艺术表现常采用雕塑、瓷花和彩绘工艺,蕴含丰富的地域特征。通花瓷以独特的抽象造型和具象镂空纹样闻名,两者结合呈现出一种玲珑、生动的艺术效果[1][2]。通花瓷器借鉴了抽纱钩织镂空的技术,形成独特的镂空瓷瓶体结构,几何图纹是其显著特征。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花瓷凭借精湛的工艺获得了国际认可,甚至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通花瓷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技术难度高、创作复杂、烧制技术烦琐、创作条件艰苦和学习难度大等原因,传统工艺难以招收学徒,导致工艺传承困难。在数字化的冲击下,通花瓷要想突破与发展,必须借助先进的技术。现代社会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遭受了一定的限制和阻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打破这一限制,促进非遗的传承[3]。

本文通过阐述目前潮州通花瓷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对推动通花瓷发展的作用,最终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三个特点给出相关建议,以此指导基于通花瓷创作的虚拟现实平台的构建,从而改善手工艺人的创作条件,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应用提供参考。

一、虚拟现实技术与潮州通花瓷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的三维虚拟世界,可以对视觉、听觉等感官进行模拟,用户仿佛身临其境,能够及时、无限制地去观察三维空间内的实物[4]。在之前的研究中,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在潮州通花瓷中的应用,主要探索了可视化的潮州通花瓷造型设计方法,通过三维造型设计、立体渲染和虚拟环境构建等手段,增强用户对通花瓷独特造型设计的理解[5]。这种方法旨在完整呈现通花瓷的镂空、彩绘和瓷花等立体化艺术效果。然而,这种设计方法需要对相关数字化软件有较高的熟练度,对手工艺人来说,掌握这些专业设计软件往往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真实的通花瓷技艺。

二、潮州通花瓷面临的困境

(一)创作条件艰苦

通花瓷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需要经过精细的手工操作才能完成。手工艺人常常需要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面对粉尘和噪音等不良条件。这些因素对手工艺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小的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效率。现代工业化的生产环境虽然可以改善某些工作条件,但对于需要大量手工操作的通花瓷来说,这些改进是有限的。因此,改善手工艺人工作环境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

(二)传承遇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逐渐减弱,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越来越少。加上通花瓷技艺学习周期长、技术复杂,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导致难以招募学徒,即便招募到,技艺的学习和掌握也非常困难。这种传承断层现象,不仅使得工艺的延续性受到威胁,也使得通花瓷的技艺精髓逐渐流失。

(三)创作周期长

通花瓷的制作流程烦琐,通常需要经过选泥、成型、雕刻、上釉、烧制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极高的手工精细度和极大的耐心。因此,整个创作周期非常长,从最初的设计到成品的完成,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此漫长的创作周期,使得通花瓷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满足当代消费市场对产品快速更新的需求。同时,手工艺人也面临着因制作周期过长而带来的经济压力。

(四)创作瓶颈

尽管通花瓷以复杂的工艺和精美的造型闻名,但在当前的创作过程中,手工艺人面临着创新的瓶颈。传统的设计风格和技艺虽然经典,但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满足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受限于技艺本身的复杂性和传统模式的束缚,许多手工艺人在创作中难以在设计上有所突破,这不仅影响了通花瓷的艺术发展,也限制了其市场拓展的潜力。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通花瓷创作方面的价值

(一)改善初期构思方法,提高创作的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在设计效率、智能化程度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显著提升得到了广泛认可[5]。本研究认为,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潮州通花瓷的造型设计中,可以为手工艺人提供一种既便捷又高效的设计工具。这种技术可以让手工艺人以更直观的方式进行设计和修改,从而优化创作过程,缩短设计时间,并提升作品的质量。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手工艺人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多次试验和调整,而无须反复耗费实体材料。这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降低了试验成本,改善了手工艺人的工作条件。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光影效果和展示方式,帮助手工艺人更好地预见作品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表现,进一步提高创作的精准度。

(二)数字化传播与教学,拓展传承模式

调查发现,通花瓷的传统传承模式多为家族传承或招收学徒,学习这一技艺通常需要前往潮州枫溪区,并长期驻留。然而,这种模式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手工艺人才培养的需求。虚拟现实技术为拓展通花瓷的传承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通花瓷的教学和技艺传承可以实现数字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和手工艺爱好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平台,在家或其他任何地点学习和体验通花瓷的制作过程。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这项技艺,还能拓展这项技艺的传播范围。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通花瓷不仅可以实现跨地域教学,还可以与其他教育资源相结合,如在线课程、虚拟工作坊等,形成一个更加系统化和更具有互动性的学习平台。这样,学习者不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还可以通过平台与其他学习者和专家进行交流,丰富学习体验。通过虚拟平台深入体验通花瓷的制作工艺后,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线下实际操作,这将有助于技艺的深入掌握和推广。

(三)交流与合作,促进工艺设计的协作

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为工艺设计的协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虚拟平台,不同地域的手工艺人和设计师可以实时互动,突破地理限制,共同参与设计和创作。传统上,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不同工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较为有限,但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消除了这些障碍。这种跨地域的合作方式,不仅有助于丰富通花瓷的设计语言和风格,还能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工艺人之间的创意碰撞与融合。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传统手工艺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中传播和发展。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为设计师和手工艺人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在设计初期就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调整,从而提高设计的精准性和协调性。这一创新不仅为通花瓷创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还推动了设计流程的优化和工艺的进一步提升。

(四)保存制作技艺,利于学习和传承

虚拟现实技术还为记录和保存通花瓷的制作技艺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将整个制作过程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详细记录每一个工艺步骤,从泥坯的准备到雕刻的精细化处理,再到最后的烧制和装饰。这样的数字化存档不仅能够永久保存这些珍贵的技艺,还能形成一个详细的数据库,供未来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使用。对于濒危的传统手工艺,这种数字化记录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详细的制作流程和技术规范,让这些技艺得以完整、准确地传承给后代。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到真实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反复观看和练习,突破了传统学习方式中实践机会有限的瓶颈。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能模拟不同的创作环境和材料变化,使学习者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各种挑战。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还能激发更多年轻人对手工艺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通花瓷的技艺得以在数字化时代继续传承和发展,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还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四、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潮州通花瓷创作平台构思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潮州通花瓷创作平台的VR体验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一)沉浸感

VR技术通过头戴式显示器、VR眼镜和空间音频技术,营造出一个高度沉浸的虚拟环境,让用户仿佛置身于通花瓷的制作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虚拟空间中观察通花瓷的每一个细节,从瓷器的质地到镂空的精细雕刻,都如同亲眼所见般清晰。这种沉浸感不仅加深了用户对通花瓷工艺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兴趣。通过这种逼真的体验,用户不仅能感受到通花瓷的艺术价值,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二)交互性

VR技术的交互性是平台的一大亮点。用户可以通过手柄、手套、动作捕捉等设备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例如,利用虚拟工具进行雕刻、上釉等。这样的互动设计不仅模拟了真实的通花瓷制作步骤,还简化了复杂的操作流程,使用户可以轻松上手。对于传统手工艺人来说,这种交互性符合他们的行为习惯,无须学习复杂的软件,就能在虚拟环境中创作出精美的作品。此外,平台还可以提供实时反馈,让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即时看到效果,从而更快地掌握技艺。

(三)想象性

虚拟现实技术的想象性为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用户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大胆的设计和创新,不受材料、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泥料、釉色和雕刻工具,甚至可以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现代风格的创新设计。虚拟环境中的想象性不仅拓展了通花瓷的创作范围,还突破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用户可以在全球各地通过虚拟平台进入同一个创作和学习空间,与其他手工艺人和爱好者进行交流与合作,实现技艺的远程学习和传承。这种想象性让用户能够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探索和实现创意,从而推动通花瓷技艺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构思,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潮州通花瓷创作平台不仅能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还能通过现代科技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而且为通花瓷手工艺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解决了耗时、耗材、耗力的难题。创作者可以在虚拟平台上进行各种测试和调整,优化作品的设计细节,再将最终方案落地,从而开展实物制作。因此,这个平台并不是要取代通花瓷的制作过程,而是作为创作初期的辅助工具,让手工艺人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前期构思和设计。最终,仍然需要手工艺人依赖精湛的手法和丰富的经验进行创作。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潮州通花瓷这一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和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创新和传承的可行性方案。由于现代化进程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工艺正面临着严峻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通花瓷创作平台构思,不仅为通花瓷的保护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章慧珍.浅析潮州通花瓷的传统出新[J].美术,2019(4):138-139.

[2]林莹莹,蔡睿凡,朱雨真,等.基于LeapMotion的虚拟现实陶艺体验系统[J].图学学报,2020,41(1):57-65.

[3]李青长.虚拟现实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18):337-340.

[4]高红波.中国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2):8-12.

[5]罗英煌,陈卢鹏,陈丹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潮州通花瓷造型设计实现[J].塑料工业,2022,50(S1):133-137.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