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视角下泰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4-11-04罗天琪柳涛
[摘 要]泰山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是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灵感的来源。以视觉传达设计为视角,深入挖掘泰山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结合当前泰山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诠释泰山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如何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扩大泰山文化的影响力,为泰山文化在多媒体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崭新的视角。
[关 键 词]泰山文化;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技术;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28-0055-03
文献著录格式:罗天琪,柳涛.视觉传达设计视角下泰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天工,2024(28):55-57.
泰山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以封禅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政治文化和以山川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自然文化,体现了包容、宽广的博大胸怀和人文情怀。泰山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积极向上的教育价值。因此,以泰山文化为基础研究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文化产品,可以更好地促进泰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化与现代设计发展相结合势在必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设计者的一种责任与义务。深入挖掘泰山文化、泰山精神的内涵,着力保护、传承与发展泰山文化,系统挖掘泰山文化、民俗文化和“挑山工”精神等,推动泰山文化产业化,对促进泰安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泰山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大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提高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实用需求,使视觉传达设计的边界不断拓宽。在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作品的原有表现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在强大的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设计人员不再只专注于设计,还借助信息传播的强大优势,在强调作品美感的同时,更加注重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使设计与众不同和独具匠心,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大众化等特征。
(一)对泰山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较多,在逻辑、美感、设计表现形式方面突破单一性要求
泰山的磅礴气势和优美景色是其最突出的特点。设计者可以通过线条和颜色的组合,以泰山主峰作为主体,融入泰山的传统建筑、中华民族的传统图案(龙、麒麟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泰山留下的墨宝等,把泰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精神展现出来,激发人们对泰山的敬仰之情和探索精神。如为泰山风景名胜区设计的某吉祥物形象巧妙地将泰山的形态、气质与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塑造了活泼灵动、极富朝气和活力的泰山形象,摆脱了对泰山符号的依赖,更加贴近人们的心理(见图1)。
例如,山东农业大学卢敬德设计的《泰山龙潭仙草》(见图2),通过对画面意境的塑造,凸显了泰山的文化内涵,以“青山绿水”为创作理念,结合泰山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充分体现了设计美感,使设计突破了单一的表现形式。
(二)泰山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相对滞后,设计产品文化元素较少,文化底蕴不足
泰山文化博大精深,现有的文化资源与视觉传达设计中被发掘利用的资源不成正比,发展极不平衡。由于缺乏对元素内涵的深入分析,片面追求视觉层面的需求而简单地搬运和模仿,没有领会泰山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所在,设计的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很少,缺少文化内涵,而且没有真正将产品设计与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有机结合,相同元素的使用率较高,由于缺乏对时代需求的考虑,设计作品与现代设计理念存在冲突,设计的作品流于形式,严重降低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不到满足,更无法充分发挥泰山传统文化元素的感召力。相同元素、相似元素、同质化的作品导致大众产生审美疲劳,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很难使他们对这些产品产生兴趣和购买欲望,导致作品的市场价值也不高。泰山传统文化元素的优秀价值更多地停留在视觉层面上,未能实现深层次的探寻和应用。如何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如何解决设计作品的同质化问题,提升产品的品位和审美水平,激发设计活力,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并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使品牌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这是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泰山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泰山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泰山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设计者在品牌标志、商品包装、海报宣传等中都融入了泰山传统文化元素,使设计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设计的作品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使设计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在标志设计中,泰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设计者可以深入挖掘泰山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泰山文化与品牌价值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较高辨识度的标志。
泰山石敢当文创品牌提取了“泰山石敢当”文化的核心——“敢当精神”,让泰山传统文化元素与潮流元素相结合,唤醒沉睡千年的文化,重新解构泰山精神,传承与发展“敢当”文化。
城市吉祥物是城市形象品牌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城市的特色文化和精神风貌。为了更好地展示泰安城市形象,促进泰安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2024年,泰安芝敢当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的泰吉祥(敢敢)、泰如意(当当)成为泰安城市吉祥物。城市吉祥物“敢敢”“当当”是泰山石敢当的动物形象之一,体现了泰安人对“敢当”精神的执着追求。在设计造型上,“敢敢”“当当”采用了“泰山镇山三宝”之首——沉香狮子的造型,以大汶口象形符号帽翅、泰山鼻等体现泰山文化元素,在绶带设计中融入《五岳真形图》、泰山如意石刻等文化符号,体现了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在色彩应用上,“敢敢”采用泰山日出红霞的景观,象征勇气、祥和、热情,“当当”采用广生青帝的青绿色,象征生发和生命力。在纹饰设计上,“敢敢”身体采用祥云纹饰,“当当”采用山水纹饰,展现泰山、大汶河自然生态元素。吉祥物分别以多维动画、平面展示的形式亮相,深受大众的喜爱和追捧。
三、泰山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文化亮点,迎合品牌设计诉求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对泰山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真实的感受,而大量的学习与调研是开展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设计需求,设计者要有针对性地探寻泰山传统文化元素的亮点,深挖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充分了解元素本身的含义,考虑选择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的消费观念相符合,是否与设计的诉求相一致等。企业需要设计者在设计中展现企业品牌和文化,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所以设计者需要加强对泰山传统文化元素、企业文化和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研究,从而准确、合理地应用在设计当中,使设计作品成为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纽带。
(二)提炼创新文化元素,优化设计创作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2/dowGKQW4GCC6DdVissGUqB.webp)
泰山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是每一个设计者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设计者需要对博大精深的泰山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考察,然后加以发掘和利用,结合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材料,不断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创造出符合当前消费者审美情趣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先从传统事物上寻找切入点,按照设计需求,遵循相应的设计规律,根据消费者的诉求进行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生搬硬套,不是简单地添加,设计者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思考,对设计定位有准确的把握,对设计目的有明确的认识,最终使设计作品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三)融入意境,提升设计内涵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所具有的精神价值决定了其市场价值。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泰山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一种符号,还是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的载体,设计者不仅要借鉴相应的传统文化元素,还要提取其中的意象和精神内涵,并将泰山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融入设计作品中。由于消费者的审美水平不同,对同一种传统文化元素的感受也不相同,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传统文化元素产生不同的解读,这就需要设计者准确把握设计原则和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设计出更具文化内涵、更富文化气质、更有针对性的作品。
四、泰山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意义
泰山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其文化精髓与精神内涵已经融入时代发展中,与中国人民的情感相契合,所蕴含的智慧与精神对弘扬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下绽放出时代的光芒。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泰山传统文化元素在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将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更体现了文化自信,让人们通过产品设计更加了解泰山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为泰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2/UEpnfNyUZghrgAWVwLFKYt.webp)
在当前流量为王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依托泰山传统文化元素,必将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大众对个性化、差异化审美的追求。对于设计者或者企业来说,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使消费者对这些文化元素和新的设计产品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
视觉传达设计是现代的展示形式之一。在大数据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越来越多的设计元素和设计形式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但是,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更多停留在表面,缺少文化底蕴,没有完全契合设计者的审美理念。将视觉传达设计与泰山文化有机融合,能提升作品的文化价值。设计与文化的结合是当前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涂晨龙.视觉传达设计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4(4):22-24.
[2]尹慧勇.传统文化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融合研究:以泰山文化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5):145-147.
[3]陈蕊,蔡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35-36.
[4]王洪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2):96-100.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