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裕固族服饰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与探究
2024-11-04陈旭展
[摘 要]裕固族作为主要聚居在甘肃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服饰特征,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制约,裕固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大力倡导非遗活化的今天,让传统文化走向当代发展之路至关重要。从裕固族文化和风俗历史入手,通过研究分析文献进一步探究裕固族元素在服装和服饰产品中的应用。希望通过对裕固族元素的研究和创新设计,分析出民族文化的转化策略和设计方法,探究裕固族文化的当代传承意义。
[关 键 词]裕固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28-0046-03
文献著录格式:陈旭展.基于裕固族服饰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与探究[J].天工,2024(28):46-48.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X2024-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外在表征,一个民族的服饰的形成必定和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裕固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受其所处地理环境和诸多人文因素的影响。要想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使裕固族服饰文化存活和传承,除了保持其固有的传统技术之外,找到一条创新路径至关重要。
一、裕固族服装文化概述
(一)裕固族服装的材质、色彩、构成
“衣领高、帽有缨”是裕固族服饰的最大特点。裕固族服饰主要有保护身体和装饰的作用。地处高寒地区的裕固族人民为了御寒和方便骑马,服装的面料一般采用防寒保暖的羊毛材质,并在衣领、袖口、衣襟和下摆的位置镶上色彩较为艳丽的布条。裕固族服饰色彩较为艳丽,对比强烈,一般采用红、蓝、黑、白等色彩,如白毡帽上镶以红、黑边饰,给人一种美感。
裕固族男子一般身穿大领偏襟长袍,富裕人家用布、绸、缎等面料缝制,一般人家多用白羊毛织成的褐子缝制。腰带处会根据需求来配挂腰刀、火镰、鼻烟壶、牛皮烟荷包等生活用品。与男装相比,裕固族的女装较为丰富,也是以袍服为主,形制比较宽松,高领居多。按季节可分为夹棉和皮衣。裕固族人民崇拜自然万物,衣领用色模仿天上的彩虹,用七色、九色或者十三色绣出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
裕固族女性服饰工艺最为复杂,最具有特色的就是“头面”,头面也就是头饰,裕固语称为“凯门拜什”。一套完整的头面可分为5件,胸前左右各2条,还有1条上端在耳际以上编入发辫,后来随着如今裕固族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留起短发,改良为挂在脖子上。除此之外,裕固族妇女戴的帽子的特征也非常鲜明,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用羊毛毡制作,顶部装饰有红缨穗,帽边有黑色绒布滚边。裕固族传统帽子上的红缨穗与裕固族中关于“红帽子”“红帽番”的大量传说有关,是服饰地域特性的表现。同时帽子也是区分裕固族妇女是否婚嫁的标志。只有成婚之后的女子才会戴上这种极具特色的红缨帽。老年的裕固族妇女一般戴毡帽,不用红缨装饰,只在帽檐处镶有一块黑布边。
裕固族男士的帽子和女士的帽子材质无太大差异,但在形状上呈现船形,帽檐卷起,后高前低,帽檐同样镶黑边。帽顶有蓝缎和金线织成的装饰图案。在冬季,裕固族男子会佩戴用皮毛制成的皮帽。
(二)裕固族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图案视觉语言中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纹样、几何纹样。裕固族也不例外,从中国裕固族博物馆馆藏的裕固族服饰以及刺绣配件中可以发现很多花朵元素的纹样变形以及彩线织绣而成的彩虹形状。裕固族人民一般会对纹样进行一定的变形处理并加以配色,让其在服饰上更加优美和自然。除此之外,在裕固族服饰上,尤其是在男装领口镶嵌的缘边处会经常出现折线形、菱形、直角、S形的几何纹样。
最具民族特色以及代表性的裕固族纹样是一般在头面上出现的“品字如意纹”,它的产生与民族信仰相关。
二、裕固族服饰传承现状及转化应用
(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传统服饰的传承和应用现状
裕固族服饰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美法则,但很少有设计师和品牌时装对其设计元素进行挖掘和创新化设计。正如裕固族刺绣非遗传承人杨海燕所说:“现在我们的主要客户都是裕固族同胞,我们其实更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穿戴有我们民族元素的服饰。”
通过走访调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6家裕固族民族服饰店发现,大部分都是传统的裕固族服饰,一整套做下来不仅需要很长的工期,而且价格非常昂贵。如果有一个完整的成衣行业产业链,从设计开发就以成衣或者品牌的模式来进行运作,生产出的时装可以通过时装周和订货会进行传播、推广、销售,同时在各大线下购物中心开设民族潮文化快闪店,依托政府支撑打造出属于裕固族文化的时尚品牌,建立设计研发中心和线下店铺,并通过电商、时装周、自媒体等模式,用时尚和潮流语言重新解读传统民族文化,那么裕固族服饰文化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基于裕固族服饰元素的男女休闲装设计
基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服装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民族元素的时尚转化至关重要,通过把带有裕固族元素的服饰符号带入当下的生产和生活中,可以进一步推动民族服饰更加适应当下的生活。
在男装设计上,对烦琐的民族服饰语言进行了简化处理,上衣西装保留了裕固族传统男装结构中的偏领,契合民族特性,体现民族气质。在穿搭方式上借鉴裕固族男装在腰间配挂鼻烟壶和各种饰品的做法,把民族风格和时尚气质进行了一定的融会贯通,形成新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见图1)。
女装的设计在原始服装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更多地突出服装的时尚特性。在上衣的设计中,在保留裕固族民族特征和风格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设计,进一步引发人们对民族元素时装以及民族审美的思考。时装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语言的传播和民族服饰文化的普及以及传承。
(三)基于裕固族服饰元素的箱包产品设计
裕固族服饰在用色上非常大胆,几乎全都是纯色与纯色之间的对比与碰撞。裕固族服饰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心理和生活状态。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这里的人们习惯用蓝色、红色、绿色、粉色等反差较大的对比色和互补色进行色彩搭配,显得浓郁而又厚重,并且他们在这种极致的碰撞中又能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2/DBqG3UG4on6ToEGL4t9Qyj.webp)
在整个系列的箱包设计中,借鉴了传统的配色方案,用红色、蓝色、绿色和紫色进行搭配,来表现民族风格。在结构的选择上,从裕固族的头面艺术中提取结构并进行二次设计,希望可以通过定制箱包产品来推广裕固族特有的工艺和文化。在考察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自治县区域内还是在张掖市区,带有民族元素的服装服饰产品较少。所以,对民族元素的地域性开发和开创性保护至关重要。通过对裕固族元素的提取和在箱包上的运用,更多的是唤起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在深入挖掘裕固族文化以及元素的同时,又进一步探索了民族文化的商业价值和箱包文创产品的更多可能性(见图2)。
三、基于裕固族特色文化的产品创新推广策略
(一)大力促进本民族服饰文化建设
在民族元素时尚化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大量调研,查阅本民族文化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的设计和创新才能更大程度地体现民族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民族服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本民族的文化。只有更好地传承本民族文化,才能在文化发展中自立自强。这种背景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应该建立博物馆、传习馆和文创产品概念店铺,推动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与传播。
(二)打造非遗传承创新设计工作室推广模式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传承人柯璀玲表示,她在一次深圳的展会上展示了裕固族传统的织褐子之后,受到了广大好评,这给她研究民族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回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之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自己的女儿、儿媳、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加入了传承民族文化的行列中。在与传承人柯璀玲的女儿白亚群的聊天中我们得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做民族服饰的工作室不少于5家,也得到了政府和国家的资金支持,但是更多情况下缺少更大的市场和更广泛的文化传播,工作室售卖的产品以传统服装为主,缺少一定的设计创新,产业模式相对落后。随着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逐渐重视,可以进一步加强裕固族文化工作室的建设,创新工作室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对裕固族服饰文化进行升级和推广,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三)依托旅游资源,加快文旅产业发展
从地理特征和文化属性上来看,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人文景观有马蹄寺、千年金塔寺石窟、观音洞、裕固族风情街,自然景观有巴尔斯雪山、七彩丹霞、康乐草原和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河流冰川,加上交通的逐渐便利和城市的开发以及旅游业的复苏,让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旅游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依托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可以推动服装服饰产品和当地旅游业相结合,在热门景区设置民族元素时装与箱包的专卖店,同时可以推动服务业工作人员工作服的改良和创新,加入更多的民族元素,使工作服兼具美观性、民族性和职业性,更好地推动民族服饰的创新发展,让裕固族服装服饰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同时也让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推广,形成良性循环。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2/YaXQrunUPDeTQiomTZS5z5.webp)
四、结束语
独特的民族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生活在祁连山一代和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的裕固族更是给民族文化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族文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政府、传承人、设计师以及大众深入了解和探索民族文化中值得借鉴的元素,与当代的产业和生活方式相结合,产生新的价值。只有与时俱进,立足本土文化不断创新,民族文化才能在新时代中持续散发自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倩.肃南裕固族服饰民俗文化内涵与传承保护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9.
[2]姜雅娴.乡村振兴战略下肃南裕固族服饰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1.
[3]陈文福,王萍.裕固族女子服饰的特点及艺术内涵[J].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0):104-108.
[4]林雪红.裕固族传统民族服饰装饰特点及文化涵义[J].中国服装,2016(21):152-153.
[5]刘海燕.裕固族妇女服饰中的头面艺术[J].装饰,2010(4):92-93.
[6]安雨微.裕固族头面文化内涵试析[J].河西学院学报,2017,33(1):13-17.
[7]周尚娟.裕固族服饰文化[J].今日民族,2010(6):15-17.
(编辑: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