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域下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研究

2024-11-04伍玺臻

天工 2024年28期

[摘 要]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的重要性。提出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并给予一定的实施建议,以期推动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的发展。

[关 键 词]文旅融合;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28-0043-03

文献著录格式:伍玺臻.文旅融合视域下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研究[J].天工,2024(28):43-45.

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文旅融合视域下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C0281)。

在湖南省众多红色资源中,红色主题博物馆占据着重要位置。本文从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研究出发,结合当前文旅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方针与旅游发展趋势,共同探寻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原则与策略,以期推动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的发展,打造独具湖湘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一、红色主题博物馆中互动式体验的重要性

(一)提升观众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体验经济盛行,大众越发注重自身感受,强调体验方式、体验过程,这对红色主题博物馆展陈设计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传统的展览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而互动式体验打破了传统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文物展示效果。通过技术手段在展示中融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I识别等新科技,辅以声、光、电等,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是味觉上给予观众全新的体验,使观众从多角度观展,提升了观众的体验。

(二)增强文化传播

博物馆通过对文物的展示向观众传递信息,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在红色主题博物馆展陈中,大多通过文物与文字、图片的结合,辅以简单的视频展示与场景还原来达到展示效果。这种展示方式是一种信息的单向传递,观众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在红色主题博物馆中融入互动式体验,一方面改变了博物馆单一的展示方式,另一方面则是打破了红色主题博物馆信息传递的单向性。互动式体验强调观众的参与,强调参与时的沉浸感、氛围感,观众在此过程中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获取信息,能更加轻松地理解信息,增强红色主题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

(三)深化文旅融合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文件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湖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风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精湛的非遗技艺,拥有众多为人熟知的红色文化,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资源有效、合理整合起来,形成独具湖湘魅力的红色文旅品牌。红色主题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呈现的重要阵地,需要在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文旅发展中。互动式体验带给红色主题博物馆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展现形式,更是一种文旅融合的介质,通过互动式体验的技术手段,让文化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融入旅游过程中去。

(四)探讨技术革新

近年来,博物馆的观展热潮持续突破,博物馆成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而这股热潮也引发了观众、学者等对博物馆展陈形式革新的探讨。互动式体验与博物馆展陈形式的结合并不是一个新兴话题,众多学者对此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元宇宙、AI等议题与技术的出现不断丰富博物馆展陈中的互动式体验形式。红色主题博物馆相较于其他类型博物馆,其展示效果需要更加凸显教育性,引发观众的思考。对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的研究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技术的方式来凸显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二、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

互动式体验设计应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即观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人的参与。红色主题博物馆作为文化主体,需重视观众的参观感受。运用互动式体验的设计方法,丰富展览的展陈形式,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其设计出发点应当是观众如何通过互动正确、高效地获取展览信息。互动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在互动的过程中,观众应当是互动的主体。这就需要博物馆在互动式体验设计之初对观众进行调研,了解观众的需求,根据观众的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互动体验方式。在观众完成参观后,也要及时收集观众的反馈,并做出相应调整。

(二)以物为魂

红色主题博物馆有别于其他题材博物馆,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在互动式体验设计中,体验主体是“人”,体验内容则是“物”,“物”是红色主题博物馆的展示灵魂,是红色文化、革命精神所凝练出的具象展品。如何将“物”所承载的红色文化通过技术的手段、互动的方式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是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的重点议题与基本原则。这就要求设计者选择符合“物”文化内涵的展现形式,提升观众体验感的同时通过技术互动将展品显性的文化故事与隐形的文化精神多角度、多维度呈现出来,让观者能准确接收“物”所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能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

(三)以育为根

在文旅融合视域下的互动体验设计过程中应当时刻凸显红色主题博物馆文化教育的力量。之所以运用互动式体验设计的方法,其目的是在提升观众体验感的同时,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产生深刻的精神感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

(四)以继为核

文旅融合视域下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的互动式体验设计应以继承与发扬红色文化精神为核心目标。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确保设计紧密围绕湖湘地区的红色历史、人物事迹及精神内涵,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形式,使游客在互动中深刻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强调体验式学习,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角色扮演、互动问答等互动方式,让游客在参与中主动学习,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策略

(一)多元化展示,营造沉浸式体验

充分利用AR、VR、AIGC等技术,复原历史场景,让一张张历史图片动起来,让一件件文物活起来,呈现多元化展示效果,打造沉浸式的空间体验。传统的红色主题博物馆展示设计多以文物、历史照片、文字为展示主体,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根据事件发生的过程等来了解展览内容。在此过程中,观众需靠自身的理解与想象能力跨越时空的界限去感受历史。而通过综合运用虚拟技术,从多重感官上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让观众瞬间穿越时空,回到历史发生的节点上,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其生动性不言而喻。对于青少年来说,沉浸式的体验更能吸引其注意力,也能让其更快融入展览所营造的氛围当中,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使其产生共鸣。例如,湖南省桑植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可以利用VR技术,还原红军长征之路,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爬雪山、过草地,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红军战士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二)拓宽叙事角度,激发情感共鸣

在叙事角度的选择上,红色主题博物馆通常以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或故事发展进程为整体叙事脉络,宏观叙述整个历史,其中穿插部分微观的故事细节、人物解说。在这种叙事模式下,观众往往在了解了整体的历史脉络后,就会忽视细节的精彩之处,可能还会产生距离感。在互动式体验设计的策划中,可以更多地从微观的视角入手,去深挖红色文化细节。如在人物纪念馆中,可从其家风家教、工作作风、人物秉性、日常生活点滴等方面塑造历史人物,丰富人物形象,展现其人格魅力,让人物更加饱满,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历史事件陈列馆中,互动式体验的设计应当深挖历史细节,不再是单一地还原历史场景,还应讲述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小故事或某位重要人物,让观众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能深切体会其内涵与精神,强化记忆点,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智能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博物馆参观群体类型多样、数量庞大。在大数据时代,对观众进行分析十分重要。尤其是红色主题博物馆,要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的观众进行分析,针对其观展行为与观展反馈,做出适当的展览调整与体验策划。不同群体的观展动机各有不同,学习、探索、休闲娱乐等都可促使其产生相应的观展行为。根据观众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游览线路,可以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如,针对青少年,增加互动式体验,寓教于乐,增强其观展意愿。针对老年人,则是提供一定的语音讲解服务与智能化导览,辅助其更好地完成参观,也可为老年人在休息区增设互动式体验装置,在减少老年人步行参观的同时更好地丰富其参观体验。另外,参观人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博物馆的个性化服务。智能化的互动式体验不仅仅是在馆内完成,也可延伸到馆外。通过开发线上观展程序,做好博物馆展前教育与展后体验延伸,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四)文创赋能,深化互动式体验

近年来,国内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各类特色文创,在网络上引发众多热议话题。在文创的设计研发中,博物馆也越发注重使用者的体验感受。对于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来说,在深挖红色文化的内涵、建立互动式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研发极具红色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让游客的参观体验从展厅内延伸到展厅之外。在红色主题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发中,巧妙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结合互动式体验的使用方式,增强文创产品的体验感,使其既是旅游纪念品,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另外,利用电商与社交平台对红色主题博物馆文创进行推广,打造线上线下的文创产品销售渠道,在提高销量的同时增强博物馆的品牌影响力。

(五)文化共创,打造红色文旅品牌

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的互动式体验设计也需积极与本土其他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深挖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建立品牌意识与品牌IP,打造极具湖湘魅力的红色文旅品牌集群。首先,科学规划特色红色文旅路线,如湘西地区利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打造“红色文化+民族非遗”的特色文旅线路;张家界则可以突出“红色文化+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生态游;长沙可依托其在青少年中的知名度,推广“瞻仰伟人雕像,探寻千年书院”的红色研学线路。其次,红色主题博物馆应当联合多部门搭建文化共创机制,吸引多元主体参与。邀请学者、艺术家、游客等参与文化共创,通过话剧、舞剧、摄影、微电影、文创设计大赛等多种艺术创作活动,激发红色文化的创新活力。最后,依托湖南省地方媒体,做好相应的线上线下品牌宣传,增强其知名度与号召力,让湖湘红色文旅品牌深入人心。

四、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建议

(一)技术支持与创新发力

技术是互动式体验设计的重要展现媒介。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运用到博物馆展示中,新兴的AIGC技术在红色主题博物馆的互动式体验中运用较少。技术的发展为红色主题博物馆展示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与挑战,博物馆展示趋同、展示内容无吸引力等问题层出不穷。在互动式体验的内容设计上,要深刻了解文化内容、理解文化内涵,而其表现形式既要有设计的创新,也要有文化的精准表达。另外,根据观众的观展行为动机,设计相应的互动方式,不刻意追求互动方式的新奇性,而应当是合理恰当,让观众在短时间的观展中迅速获得良好的互动体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红色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持续发力。

(二)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当下红色主题博物馆展示中的互动式体验设计多依靠外部的专业策划公司或相关的设计研发机构,博物馆自身缺乏相应的人才与团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展览更新速度减缓,设备陈旧或维修不及时而被弃用。博物馆应重视自身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因为互动式体验设计并非单靠一人之力,而是需要博物馆多个部门共同发力。因此,良好的团队建设尤为重要。

(三)政策扶持与资金保障

红色主题博物馆与地区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计划,统一部署,为博物馆与地区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另外,稳定的资金支持也不可或缺,除了有关部门提供的相应资金以外,博物馆可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在推动博物馆发展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互动式体验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未来,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湖湘红色主题博物馆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在此过程中,博物馆不仅应继续探索技术的力量,为展览带来更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互动式体验形式,还需继续加强与其他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游客反馈机制,重视品牌形象的维护,打造优秀的文旅品牌集群。

参考文献:

[1]何晓.文旅融合视域下苏州红色旅游与博物馆旅游联动发展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8):74-77.

[2]陈志明,吕睿.探究博物馆空间中的互动体验设计[J].大观,2023(12):85-87.

[3]周艳阳.设计体验[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

[4]马晓翔,张晨,陈伟.交互展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

(编辑: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