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哲族鱼皮面具的造型艺术研究

2024-11-04范铁明张硕

天工 2024年28期

[摘 要]赫哲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有绵延千年的文化历史,其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形式——渔猎经济文化,使赫哲族的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区别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当前关于赫哲族鱼皮文化的研究有很多,有一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关于鱼皮面具这类鱼皮工艺制品的论文、书籍和网络资料有限,内容也不够详尽。通过梳理现有论文、书籍和影像资料,又整合了饶河县实地调研的资料,对鱼皮面具的造型艺术、色彩特征、装饰图案等进行了深入且具体的探究。

[关 键 词]赫哲族;鱼皮面具;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28-0006-03

文献著录格式:范铁明,张硕.赫哲族鱼皮面具的造型艺术研究[J].天工,2024(28):6-8.

长久以来,赫哲族人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内生存繁衍。这些江河中丰富的鱼类是赫哲族人主要的食物和衣物来源。赫哲族人的祖先依水而居,主要以捕鱼和狩猎为生,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们依赖自然资源生活,用鱼皮代替布料、麻和线制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使用鱼皮的习俗逐渐演变成独特的鱼皮文化。鱼皮面具是赫哲族的艺术创造,也是赫哲族渔业文化的独特景观。赫哲族鱼皮面具是东北地区赫哲族鱼皮类工艺装饰制品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意义。赫哲族传统文化深受大自然的影响,反映在鱼皮面具上则更加明显。

一、赫哲族鱼皮面具的分类

顾朴光先生在《中国面具史》一书中将种类繁多的面具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是从面具结构、面具质地、面具造型、面具功能等角度进行分类。如 “按照面具造型,可以分为动物面具、鬼神面具、英雄面具、世俗面具等,其中每一种又可以细分为若干种类型。按其功能,可以分为狩猎面具、战争面具、丧葬面具、傩戏面具、祭祀面具、舞蹈面具等”。本文按照面具造型,将赫哲族鱼皮面具大致分为自然神、天体神和祖先神三类。

(一)自然神

世代过着渔猎生活的赫哲族人十分崇拜植物神,他们信仰万物有灵。赫哲族人早期崇拜的对象,首先是那些对本地社会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现象或力量,其次才是其他自然现象。这种崇拜的主要目的是祈求自然神能够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类鱼皮面具主要有人参神面具(见图1)、鸟神面具、树神面具(见图2)等。

(二)天体神

赫哲族先民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一切天上的事物统视为“天体神”。火神在赫哲族人信仰的众神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天体神鱼皮面具相对于自然神鱼皮面具而言,五官造型较为抽象和夸张,将“日月星辰”进行了抽象的拟人化处理,其造型取材于人们对天体神抽象的幻想。这类鱼皮面具主要有火神面具(见图3)、太阳神面具、月神面具(见图4)等。

(三)祖先神

祖先崇拜在我国上古时代的社会信仰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赫哲族人世代以渔猎为生,对各式各样的鱼充满了依赖、感激和敬畏。祖先神鱼皮面具不仅体现了赫哲族人对祖先的敬仰,而且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这类鱼皮面具主要有鱼神面具、鳇鱼神面具等。

二、赫哲族鱼皮面具造型艺术特征分析

(一)造型构图

1.眉毛

在赫哲族鱼皮面具中,眉毛是五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传达丰富的情感,如喜悦、愁苦、愤怒等。赫哲族鱼皮面具上的眉毛形状各异,有的模仿自然纹样,有的采用一字眉、剑眉、三角眉、卧蚕眉等特定形态,每种形态都承载了面具所要表达的忠诚、奸诈、善良或邪恶等特定情感。

鳇鱼神面具的眉毛宽且长,整体形态与鳇鱼的身体形态相似,通常具有较高的拱形,且形态蜿蜒曲折,类似鳇鱼在水中的形态。这种强烈的拱形使眉毛在眉峰处达到最高点,赋予了面具一种凶恶、威猛的外观。火神面具是一种充满力量和神秘感的面具,其眉毛形态是其独特之处。其眉形像是一团熊熊燃起的火焰,呈现出雄壮的特征。鹿神面具是一种充满神秘感和精灵气质的面具,其眉毛形态细长且上挑。这种细长的眉毛赋予了面具一种优雅和娴静的气质。鸟神面具是一种富有神秘感和飞翔之美的面具,其眉毛通常呈现出轻盈而优雅的特征,与面具整体相得益彰。这种柔软的眉毛赋予了面具一种轻盈和灵动的气质(见图5)。

2.眼睛

孟子曾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可见眼睛被视为心灵的窗户,不仅能反映情绪的波动,还能揭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鱼皮面具的眼睛形状、大小和神态常常暗示其所代表形象的忠诚或奸诈、善良或邪恶等特质。通过调整上下眼睑的宽窄、眼角的角度以及瞳孔的大小等变量,不同的眼睛造型传达出不同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征。

天体神面具的眼睛造型相较于自然神的眼睛造型更趋于写实,主要是根据人们肉眼所见天体的形态进行塑造,如太阳神面具的眼睛趋于正圆,明亮饱满,表现出太阳神踏实、稳重的特点;月神面具的眼睛往往呈现出圆润而灵动的特点,这种圆润的眼睛仿佛如月亮般温和,充满了神秘和魔力。自然神的眼睛造型抽象夸张,且富有想象力,如树神面具的眼睛造型,眼珠小而位置居中,眼眶内四方露白,眼尾向上翘,将大树根茎作为眼睛的一部分,表现出赫哲族先民对树神的敬仰之情;蛙神面具的眼睛大而圆,瞳孔居中,将蛙眼部的形态呈现得栩栩如生(见图6)。

3.鼻子

“鼻子为五官之一,不仅是人体呼吸的入口,而且其大小、高低、宽窄、歪正都会影响面具的美丑。”鱼皮面具上鼻子的形状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形象繁杂,呈现出各式各样的生动形态。如鱼神面具和火神面具的鼻子为简单的几何形态,火神面具的鼻子像是燃烧的火焰,而鱼神面具的鼻子则呈现出趋于正圆的形状。鹿神面具的鼻子圆而肉多,鼻梁较高,细长而优雅,给人一种优雅和高贵的感觉,仿佛是森林中的贵族。鼻子的上翘增强了面具的动态感,使其看起来更加有生气和活力。鹰神面具的鼻子形态类似鹰钩鼻,也称为鹰嘴鼻,鼻梁凸出,鼻头尖而下弯,因为形似鹰嘴而得名(见图7)。

4.嘴巴

赫哲族鱼皮面具中嘴巴、牙齿造型最有特色的是“天包地”与“地包天”。“天包地”和“地包天”分别指上牙咬下唇和下牙咬上唇的表情,常用于创造具有威慑力的面具形象。比如鸟神面具,其嘴巴半张,露出4颗3厘米长的下獠牙,形成“八”字形状,突显其凶猛的特征。此外,面具的嘴型多样,有仰月型、伏月型、一字型、樱桃小嘴型和鱼嘴型等。仰月型嘴角上扬、向上弯曲,通常用于鹰神面具和月神面具。伏月型则嘴角下垂,显得严肃而威严,同时表现出顽强和坚定的意志,鳇鱼神面具常使用这种嘴型。一字型指上下唇紧密闭合,形成一条直线,如同一字(见图8)。

(二)色彩特征

赫哲族人在制作鱼皮面具时,采用天然的原色鱼皮,如东北大马哈鱼的鱼皮,使得面具的色彩保持了大自然的原始风貌,呈现出一种自然、质朴的美感。在选材上,赫哲族人会根据鱼皮本身颜色深浅的变化规律进行拼接。这种基于鱼皮自然色彩变化的拼接方式,使得鱼皮面具的色彩变化丰富,层次感鲜明。

(三)装饰图案

赫哲族鱼皮面具的装饰艺术源远流长,体现在造型、色彩、雕刻工艺和图案符号等多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装饰图案分为立体和平面两类。立体装饰图案主要集中在面具的五官造型上,呈现出清晰的主次关系,并且能够将形态和精神融合在一起。例如,工匠在制作鳇鱼神面具时,巧妙地运用了综合性的装饰技法,在面具两侧塑造了生动逼真的鳇鱼立体图案。

平面装饰纹样大致分为抽象和具象两类。抽象纹样有锯齿纹、连弧纹等,而具象纹样则包括山纹、火纹、水纹等带有吉祥意义的图案。例如,火神面具额头上常绘制火纹,鸟神面具的头部可能有三角齿纹,象征着绵延的山峦。此外,还有一些鱼皮面具会以动物图案和植物图案进行面部装饰。赫哲族鱼皮面具的装饰艺术是一个将自然形象转化为抽象情感符号的过程。它深受早期人类的自然和图腾崇拜影响,各种多变的装饰图案丰富了这些面具的造型和形象。

三、结束语

赫哲族鱼皮面具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艺术的象征,更是赫哲族民族信仰和造物观念的生动体现。作为赫哲族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面具融汇了赫哲族人民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哲理,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深刻地反映了赫哲族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不仅增强了族群的凝聚力,还承载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当前,“赫哲族鱼皮技艺被国家列入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其科学合理的传承至关重要。为了确保赫哲族鱼皮面具得以活态保存,全社会应共同参与,包括政府、学者和传承人等,共同探索合理利用和开发的策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有效保护这一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顾朴光.中国面具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21.

[2]顾朴光.中国面具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29.

[3]孟子.中华经典藏书:孟子[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8:101.

[4]王丽.云南傩戏面具民俗文化及造型艺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5]徐薇娜.赫哲族鱼皮技艺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科技,2014,27(12):31.

[6]贾慧萍.赫哲族鱼皮文化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3.

(编辑: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