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日非遗事象传承实践的空间机制与“民俗(族)志”式影像表达

2024-11-03赵李娜

电影评介 2024年15期

【摘 要】 央视特别节目《端午至味——我们都是传承人》(2021)为国家主流媒体、民俗学者与地方媒体合作策划的一档电视特别节目报道,是主创者运用“空间视角”进行的一种影像“编码”,是端午发生所在“空间”的影视人类学和新闻传播学“再生产”。本文以列斐伏尔“三元空间辩证法”为主要理论依据,认为空间生产的日常亲历、感觉把握以及构想精神等三维度,对应了该片所展示出的家庭(家族)、家乡(地方)和国家(社会)维度空间及其话语,构成该节目传递主流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架构所在。

【关键词】 节日传播; 非遗传承; 三元空间论; 民俗志影像; 《端午至味》

【作者简介】 赵李娜,女,山西运城人,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民俗学、文化传播学相关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畲族口传史诗演述传统与多民族交融互动研究”(编号:21CMZ02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背景下影视作品‘积极审美’研究”(编号:23YJC760058)阶段性成果。

2021年6月11日,一档节日特别节目《端午至味——我们都是传承人》(以下简称《端午至味》)在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CCTV综合频道播出。摄制组选择儋州、兴化、金秀、南阳、西安和杭州等六地,以三主题六单元(故事)形式对当地食粽、服装、药草等端午民俗元素进行拍摄报道,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尤其被报道民俗的地方各界获得热烈反响(见表1)。

中国节日是民众千百年来践行传承的生产生活节点表达,其所蕴藏的独特天人观、时间观和生活观,在当今全球化城市化浪潮下具有“地方性知识”传承、“地方感”保育的特殊文化资源意义。21世纪以来,随着“非遗保护”的世界文化浪潮,中国端午节等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国务院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节日列为公众假日,从民间社会到各级政府,举国上下逐渐形成关注节日文化传承发展的公共文化氛围。央视作为国家主流媒体代表,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贡献中不遗余力。如以节日为主要播出契机的春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等综艺节目自不必说,还有央视科教频道《我们的节日》系列、2022年开播的创新性文化节目《古韵新声》等,这些类型节目以节日文化为传播主体,获得全社会广泛关注和业界学界踊跃研究。

《端午至味》从报道性质上属于央视“特别节目”系列。对此类形式报道的研究成果就当前而言并非特别充足,目前仅有一些零星论著。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央视利用节日文化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传播中华文化、讲好节日故事”的新闻影像实践,理应得到更多研究关注,而《端午至味》即是一项绝佳个案。如此说主要原因有:其一,该节目看似为一个新闻节目,但其形式属于调查实录纪录片性质;其二,其策划者之一是对端午文化有系统研究成果的民俗学者,这给此节目赋予了浓郁的“影视民俗(族)志”身份属性;其三,能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该片自然包蕴着国家文化政策主流话语。综上所述,《端午至味》是一档旨在展现我国若干不同地区端午生活实践的新闻影像,其内容来源于真实而丰富的端午习俗,然而又是经过国家主流媒体、民俗学者及地方媒体等主创,对真实客观民俗的采撷,即“编码”。

如何理解这些“编码”?主创团队是在何种社会环境与话语背景下策划和拍摄六个地域的端午节俗的?如果注意到该节目副标题“我们都是传承人”,以及片中出现的被字幕标示为“非遗”的多处事象及其人物,很容易得出“非遗传承”是该片着力展现的一种文化政策话语。近年来,在节日类非遗的保护传承实践中,“文化空间”成为一个自在概念和为人熟知的理论视角。而“文化空间”的重要理念原型,则来自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相关理论。自21世纪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空间”这一重要社会科学概念及理论,由于非遗保护实践中的“文化空间(场所)”逐渐被熟知,又在中国传统节日研究中获得丰盈的理论嫁接和研究实践。要以言之,“空间”已成为当今节日实践及研究的重要观照方法。如果说节日实践于一定的“空间”之中,那么《端午至味》是主创者运用“空间视角”进行一种文本“编码”,是端午发生所在“空间”的影视人类学“再生产”。若仔细观看《端午至味》,会发现这一节日民俗的主要实践场所多指向家庭、家乡等空间,即家庭、地方成为节日发生的“事实空间”;而“国家级非遗”“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字幕标示,以及一些历史文脉、地理标志等元素,又时刻提示“国家”这一话语场域的存在。具体而言,列斐伏尔“空间的三元辩证法”(以下简称为“空间三元论”)以“表征空间”“空间实践”“空间表象”,作为空间生产的日常亲历、感觉把握以及构想精神等三维度[1],笔者认为这正对应着该片所展示出的家庭(家族)、家乡(地方)和国家(社会)空间,由此构成本文理解《端午至味》“编码”意图和内容分析的主要框架。

一、家族与家庭:端午非遗事象传承的“亲历空间”与场景选取

按照列斐伏尔空间理论,“活生生或亲历的空间”“是对空间的直接体验。从这个维度来看,世界就是对每天的日常生活实践的体验”[2]。节日作为一种传统民俗形式,其展演具有社会和家庭、公共和私密的双重意涵。家庭和家人是民众进行最初节日实践的启蒙场域。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其基本实践场所在家庭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种生活经验,同时在影视人类学作品中也多有表现。1987-1989年间庄孔韶在对林耀华先生故乡福建闽江流域某镇,拍摄的人类学电影《端午节》中,多处展现家庭围坐进行端午习俗实践的情节。而在《端午至味》中也能深刻感受到,各单元故事以传承者家族和家庭作为其亲历的日常空间,成为他们从事非遗事象传承的生活机制。

慎终追远是端午节中相关非遗事象传承的自在机制,这在《端午至味》中以对家族史的追忆进行展现,具体而言有三个故事分别涉及此类场景。其一为“食粽主题”的“兴化单元”中,裹粽能手朱勤女士回忆自己包粽手艺来自祖辈传承;其二为B2单元中南阳陈局长带领记者探访刘士良家中小院,后者说自己奶奶会用艾草、生石灰等材料制作“刀剪药”,但具体方子已记不清,或许即将要面临失传;其三则是C2单元中邵官兴老人追忆自己家族从事杭罗制作的传承史,希望女儿女婿能将这门手艺传递下去。以上三个单元故事场景,皆显示出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者非常清楚自己所传承的非遗事象(观念),其来源究竟在何处。文艺批评家邵旭东认为:“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永远凝聚着历史的变迁;家族的历史往往就是缩小了的社会史或民族史。”[3]笔者在对当代民俗学者的家庭民俗志书写进行语境和叙事批评时,也认为此类民俗志中家族叙事主要有“坐标指示功能”“脉络溯源意义”,以及“变迁观察预测”等价值[4]。可以说以上三个场景或明或暗,都有这些叙事功能,只不过由于诉说者的文本不同而呈现出不同效果。所谓“坐标指示功能”,是指“家族史或相关叙述,为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对象即作者家人说实践的相关事象,其在家庭(家族)场域内的传承和展演,起到一定的背景交代作用,也就是说‘家人’是在什么时间、何种情态之下”开始事象展演或从事相关活动。三个单元传承人的家族故事诉说都有此功能展现,如A2单元裹粽能手朱勤女士说自己小时候跟随爷爷奶奶学包粽子,其回忆诉说起交待自己手艺从何而来的叙事作用。B2单元刘士良诉说其祖母的刀剪药制作也有此功能。邵官兴老人对“杭罗”在其家族中发展史的介绍,更多具有“脉络溯源意义”和“变迁观察预测”的叙事作用。因为“脉络溯源意义”是指家族史或叙事为所要对象化的家人性格的养成起到一定的形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人物有所要描写的相关活动,都是在这样的脉络中生成的;“变迁观察预测”具体而言,是说所要表现的事项在家族史中走过了怎样的传承历程,以及以后的传承命运预测。C3单元借助邵官兴谈到“杭罗”是邵氏家族百年繁衍生息的立命之本,这为家族来源起到一种脉络追溯作用。此外,邵官兴女儿女婿也转述道,父亲认为虽然当下生活条件好了,但作为邵氏家族后裔仍应传承杭罗制作手艺,这就为这项国家级非遗在邵家的传承命运提供了一种注解:从邵家人对杭罗的认同情感可以预见,至少未来几十年内这项手艺仍能在这个家族传递下去。

当下生活是节日非遗事象创新的自为动力,《端午至味》把以优秀传承人的家庭氛围场景进行影像叙事展现。端午本身就是一个与老幼有密切关系的节日,也是一个与生命、健康都有紧密关系的节日。不论是A2单元任老师邀请徐马荒镇邵书记与家人一起过端午;还是B1单元黄赵玲为家中婴儿药浴的场景;亦或是C1单元中楚艳老师和父母、奶奶、姑姑等围坐包粽子和做香囊;以及C2单元结尾邵官兴老人一家送礼物、吃团圆饭的场景,皆呈现出“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和谐家庭氛围。策划团队抓住节日展开的日常空间,以家庭生活为主要场景、以过节所需民俗物件的制作为核心事件展开叙事,可称为“事象展演记录”表现方式。这种以“事件为中心”“过程与生活细节”的叙事手法,旨在挖掘呈现端午节俗中非遗事象的优秀传承者,是在怎样的区域社会和亲属关系等现实生境下,实践该事象的。这种“以事件和展演记录”来表现“民俗过程与生活细节”的民俗志“书写”方式,是21世纪以来中国民俗学界所努力倡扬的。而《端午至味》以民俗学者和主流媒体共同策划的合作方式,为“事件描写为较优解”的民俗志书写革新,提供了民俗志影像大众传播的一种范例。

二、故乡原风景与“地方”:非遗事象创造转化的“感知空间”及内容编排

“三元空间论”认为,空间的可感知方面只能通过感觉才能把握。这种感知构成了每个社会实践的整体部分。它包括任何可以呈现给感觉的部分,不仅是可以看见的而且是可以听到、嗅到以及触到的,空间的这种可感知的方面,直接与构成空间的物质性要素相关联。[5]在节日的文化空间中,“感知的空间”以一种“地方”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节日民俗的真正实践和“被看见”,是通过千姿百态的地域风俗来展现的。这一点几乎是所有相关领域学者形成共识的学科基本常识。对端午节这样具有众多民俗事象的中华传统节日而言,这种“地方”又体现在节日具体被实践和被展演时的“核心元素”和“变动元素”中。所谓“‘核心元素’是指在保持文化传承的那些基本没有本质变化的元素,它们的功能主要在于传承历史的记忆,使得民俗事项即便出现在其他地域、其他族群当中,也能够追溯其来源和发展的文化元素”,而“‘变动元素’是指那些随着时间、地域、族群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文化元素,它们的功能在于建构群体内部的文化认同,使得这个群体成员之间能够形成共同分享的一整套符号系统”[6]。有关于端午节“变动元素”和“核心元素”的概念,是宋颖为“从各小单位的文化元素来结合节日习俗特有的文化实践”所创用的两个概念。作为《端午至味》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她将自己对端午节的系统研究成果诉诸策划拍摄中。

即便是在此节日期间几乎所有中华文化圈的百姓,过端午大都有类型大致相同的饮食(如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服饰(夏衣、五毒肚兜、香囊、五彩丝线等)、家居(如挂菖蒲、艾草等)、游艺(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等习俗,支撑着这些习俗的类型大致相同的内在机制即是端午节的“核心元素”。也就是说,端午节“以五月为节期”的节日时段,以及“祛瘟禳灾、避恶除病”的本义。策划人和摄制组在选择端午节的“核心元素”时,以“食粽”“夏衣”“药草”等三个主题作为此节日变动不居的主要民俗实践形式。

具体实践形式上,由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族群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某一地域的人们在这一天吃的、穿的、用的、讲究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就逐渐形成了“地方性知识”,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被人们使用、接受和理解,呈现出一定的节日事项的适应性和由此产生的地域性。这些不同的生活细节,提供了具有差异性的节日文化“变动元素”。在《端午至味》中,以“东坡粽-金钱粽”“金秀瑶浴-南阳艾草”“设计款端午服饰(宝相花)-杭罗”等两两相对的具体实践作为“变动元素”。对《端午至味》中非遗事象的传承代表人而言,这些“节日风俗”是其从小浸润和启蒙的地方性知识,更是在当代文化发展背景下“双创”转化的技艺和美学原型。在“食粽”篇通过选取同为文脉重地的海南儋州和江苏兴化,以“东坡粽”和“金钱粽”为代表,显示出中国端午食粽风俗的地域差异以及和而不同的饮食风俗。观众从孙少仁“复原东坡粽”的举动中可以感受到,即便是在一地,端午节的各类民俗形式也并非变动不居的静止传承,而是一种基于“传统”的“复刻式创新”。“药草”篇通过选取同为康养胜地的广西金秀和河南南阳,以“瑶族药浴”和“艾草产业”为代表,表现了中国传统医药“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医学及养生观念。面对“刀剪药”古方几乎失传的现状,陈局长并未气馁,在实验室中以现代科学手段试图整理和恢复这一民间土方。“夏衣”篇选取西安和杭州作为古都“双城”,以“宝相花”和“杭罗”为代表事象,分别展现了中华传统古都的历史美学特色。在民俗志的文字版书写中,“地方、空间、场所”是民俗学者首先要展现的语境元素。所有单元在展现端午节俗非遗事象时,都流露出传承者们对自己所在地(家乡)传统文化辉煌存在的自豪感,因此,文脉遗产传承的认同感也就水到渠成。

三、“美好生活”与国家话语:文化创新发展的“构想空间”和镜头展现

三元空间理论中“构想的空间”可理解为:“通过把各种要素结合而成一个‘整体’即空间,只能被看作或者被指示为一种与假定的知识相关联的思想活动。”[7]这一维度的空间更多显示出一种精神性和意义性,因此又被称为“精神空间”。《端午至味》虽然主要内容为展示各地端午风俗之异同,然而片中蕴含丰富的国家话语与全社会“美好生活”取向,镜头处处展现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意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8]这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还显示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美好生活的相关论述中,这一概念发展为美好物质生活、美好精神生活、美好社会生活、美好生态生活等维度。各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与满足在《端午至味》等节日纪录片中表露无遗。

仓廪实和衣食足,是《端午至味》展现出的民众对美好生活“硬需求”的向往与满足。该节目中共用三个场景展现当代中国人物质生活和共同富裕之路。《端午至味》开篇第一个故事,便是海南儋州粽传承人孙少仁,准备为当年端午复原一款失传已久的“东坡粽”。节目叙事以寻找“东坡粽”这一古老食品的所有原料展开,镜头中一一出现了当地黎族山兰米、白糯米、柊叶、海鸭蛋、猪肉、海盐等食材,这些材料多数产自当地。片中依次展现了节目组与当地民众在市场中购买稻米、在山野中摘取柊叶、在海边拾取海鸭蛋,以及晒海盐的场景。其中最关键的食材白糯米,却并非当地特产。这种糯米因吸水性强,因此是“东坡粽”核心原料的不二之选。节目组采访到当地文史专家说,北宋时由于航海技术发达,糯米就可以从福建等地运输而来。在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历史时期被称为“孤悬海外”的中国最南端省级行政区之一的海南岛,早已摆脱“孤悬海外”“烟瘴之地”的地理区位“劣势”,成为物产丰饶、物流便利、适宜康养的休闲宝岛。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端午至味》播出的2021年上半年,海南农村网络零售额65.86亿元,同比增长42.91%;从增速来看海南农村网络零售额在全国各区域中位列第一,其中农村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34.82亿元,同比增长25.85%,占农村网络零售额的52.87%;农村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实现31.04亿元,同比增长68.53%,占农村网络零售额的47.13%。[9]可见当代农业进步及流通经济的发展,是美好生活物质实现的有力保障。

初夏端午时节的杭州西湖,几位大爷大妈在西湖边载歌载舞,主持人采访在这里休闲娱乐的大爷大妈并问“热不热”,他们说:“不热呀,因为我们穿上了杭罗。这是一种珍贵面料,在以前我们都穿不起的,现在生活好了,可以穿得起了!”虽然这一部分主要展现“端午赐衣”习俗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罗织造技艺,但是开头片段仍让人印象深刻。从1978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长至43834元。[10]在着装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人只有几件衣服,发展到如今衣柜的琳琅满目。浙江杭州作为历史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富裕江南代表之地,改革开放初期人均GDP为791元。按1978年我国政府制定的贫困标准(年人均收入200元),浙江省农村贫困人口有1200万人,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36.1%,农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11]因此“寻找杭罗”的开头片段,用西湖边休闲娱乐的老人们之口,道出当代社会不仅“衣食足”,且处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生活现状。正所谓“发展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12]。总而言之,人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是美好生活物质需求的基本目标。

自1949年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探索以人民幸福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民众身心健康,为人民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①是中国为保障和改善国民健康提出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人民美好生活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端午”作为本身就具有防疫意蕴的传统节日,《端午至味》中六个小故事里所表达的“药草”主题,更使此特别节目成为“健康中国”的生动影像。“药草”主题的B1单元为主持人到“长寿之乡”金秀瑶族自治县探访瑶浴,与金秀首批民间瑶医特色疗法传承人黄玉英老人一家上山采药的场景。镜头中展现出金秀当地民众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健康观念。同样,B2单元中的南阳也以艾草产业为国人所熟知。“药草”主题单元其主旨在于揭示大卫生、大健康等理念,是美好生活物质追求的重要依归。

《端午至味》不仅展现了红火的日常生活,其中闪现的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环境也令人印象深刻。在第一单元的第一个故事中,不难看到海南儋州优美的海岛风光和有机农业;第二个故事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及其优美景色,展现了中国农业文化中自古以来的生态智慧坚持,徐马荒芦苇荡则显示出当前国家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力度。同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的金秀大瑶山,因具有丰富的草药资源和优秀的瑶浴习俗,在当今已经走出康养旅游的致富路径;而全国著名的艾草种植产区/kczxQorFSCKqu/VXeMJ9w==南阳,其康养产业发展更是不遑多让。南阳和金秀的草药产业现状,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虽然以上“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环境,皆以镜头闪现、字幕标识等方式稍作展示,但是其中所蕴含着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则是显而易见的。儋州海边、兴化垛田、徐马荒芦苇荡、金秀大瑶山、南阳艾草地、杭州西湖……一系列自然生态“体现出从‘能够生活’到‘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跃迁,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进入到新时代的同一性关系,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整体性耦合不断加深”[13]。

结语

《端午至味》作为国家主流媒体、民俗学者与地方媒体合作策划的电视新闻报道,展示了端午的节日实践、非遗传承,具有民俗志式影像记录的性质身份。本文采用列斐伏尔“空间辩证法”,对这一民俗志影像新闻进行“三元空间”意蕴分析,并不难观察到其中所包蕴的家庭(家族)、家乡(地方)、国家(社会)维度及其话语,是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框架所在。节目策划团队所选取的六个地域,其端午民俗地方性实践虽属“小传统”,然其主旨则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视听表达,其中深藏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文化理念意蕴深远。

记录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普通民众节日生活,在当今无疑具有重要传播价值和示范意义,若能在日常生活转向[14]和“生活革命”等当代民俗学理念转型[15]指引下,再多关注一些城市化下传统节日的实践问题。例如将镜头对准大城市一些无法与家人团聚的青年个体的节日生活,及其在异乡城市生活后所创造的节日传承新形式、新实践及新话语,或许更能引起青年群体的共情与共鸣,相信这将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2][5][7]刘怀玉.《空间的生产》中译本代序言[M]//[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刘怀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xxi.

[3]邵旭东.步入异国的家族殿堂——西方“家族小说”概论[ J ].外国文学研究,1988(03):54-60.

[4]赵李娜.家乡、家族与家人:语境理论下家庭民俗学作品对象化叙事策略探析[ 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3):118-133.

[6]宋颖.端午节:国家传统与文化表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71-72.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9]吴清燕.自贸港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 J ].商场现代化,2024(12):50-52.

[10]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21)[EB/OL].(2021)[2024-07-02].https://www.stats.gov.cn/sj/ndsj/2021/indexch.htm.

[11]陈纪蔚.浙江扶贫的“动人”之处[N].浙江日报,2004-04-23(10).

[12]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 坚定信心增强定力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人民日报,2016-07-09(01).

[13]张斌,沈洋洋.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本质意蕴、演进特征与理论贡献[ J ].蚌埠学院学报,2024(04):1-6.

[14]赵李娜.关注日常生活与个体实践的学术转向:“技术与民俗”诸议题实质蠡析[ J ].民间文化论坛,2021(03):77-86.

[15]赵李娜.“生活革命”视野下家居整理术的中国城市实践[ J ].民族艺术,2023(01):9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