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现实挑战与策略选择
2024-11-03吕新业万广华刘景琦汪晨
摘 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既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又融合了现代化发展理念和技术手段,旨在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农情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业转型升级与科技进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治理、农民素养提升与生活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足;农村地区空心化严重,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基层治理能力较弱;农民的现代化生产经营能力弱,职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通过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通过乡村善治促进农村现代化、通过培养高素质农民实现农民现代化,以三个现代化的高效协同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4)09-0125-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并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从传统农业农村过渡转型到现代农业农村,涉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深刻变革。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观的逻辑必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然。然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的一环。我国基本国情是“大国小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业人才队伍有待充实。因此,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显得极为关键、尤为迫切,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综合施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兼顾安全与发展双重目标,促使经济与生态的动态平衡,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
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
(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者的简单叠加,而是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相互交融,包含农业生产、农耕文化、乡村生态、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多领域、多方面的现代化。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个环节彼此紧密关联。因此,唯有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放置在中国特有的国情社情农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将其视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系统工程,才能厘清其内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三农”发展之路,为世界提供中国样板、贡献中国智慧。
关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魏后凯认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涵盖农业、农村和农民三方面的有机整体。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是加快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协同推进,形成“三化一融”的格局[1]。李明贤和彭晏琳指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依托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以“物”的现代化为主线,以推动“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并以“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为关键点,从而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2]。司伟认为,农业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农业融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3]。白描和苑鹏则将现代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而广义的现代化则涉及社会和个人的根本性变化[4]。陈健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5]。刘奇强调,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注重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本现代化,尤其关注乡村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6]。姜长云等认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紧扣人民实际需求,关注农民个体和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与时俱进地动态化匹配资源[7]。胡鞍钢认为,通过农业收入增加、非农收入提升和旅游服务转移支付等途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增长,同时推动了农民教育、健康和技能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现代化[8]。叶兴庆等认为,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涵盖六个关键内涵,即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9]。
综上所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丰富而多元,既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共同富裕等方面,又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遵循,不仅包括农民生产在内的物的现代化,更是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体现为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和绿色品质,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稳定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格局,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在农村现代化方面,体现为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的和谐乡村,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农民现代化方面,体现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提高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综合素养,丰富农民精神文化,实现生活富裕和精神富足。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仅是将农村和农民发展简单地融入已有的农业现代化之中,而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者协同发力,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发力建设供给保障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科技装备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在实践中,应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征
1.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人口大国自立自强的现代化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农民规模巨大,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就要求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依据这一基本国情,实现人口大国自立自强的现代化。回顾历史,中国的百年党史也是一部农业农村自立自强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施农业改造,发展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心系农民、依靠农民、造福农民。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粮价攀升,地区冲突升级,极端天气频发,“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现。与国外农业相比,我国依然面临农业科技创新力不足、农业产业链融合程度不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对乏力等问题,这凸显了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口大国自立自强的现代化目标,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2.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的现代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10]。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然而,我国粮食面临产能提升后劲不足、区域差距日渐显现、产品收益普遍偏低等现实挑战,这与高质量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仍有差距。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相得益彰[11]。
3.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坚持将农民利益置于核心位置的现代l1LYEB5rM33OAsXmO+ns/g==化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12]。“物”的现代化是指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以及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农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和精神层面的现代化[2]。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始终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将维护、实现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为了农民、依靠农民、服务农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其次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要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要求顺应现代化发展趋势和整体要求,加快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综合素养的提升,促使区域、城乡间形成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开放有序的流动格局[13],通过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职业技能,强化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农民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激发农民主动参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生动力,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4.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一方面,通过推动城乡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这不仅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还包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另一方面,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业带动就业,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既包括城市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又包括培育乡村多类新型经营主体、多样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让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增强农民福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5.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不仅仅关乎村落居住环境的改善,更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一次深刻重塑,旨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高投入、低产出、高环境成本导致我国农业受到严重的自然资源约束,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坚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绿色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农村生态系统的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另一方面,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碳汇农业等,提高农产品的绿色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闭环管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点,打造出一批批美丽宜居、生态宜人的最美乡村。
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通过强化农业经济基础、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传承乡村文化、加速美丽乡村建设,中国正逐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升级,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初见成效。但与农业强国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相比,尚任重道远,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全国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守正创新,不断开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初见成效
1.农业经济稳中有增,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农业基本盘扎实稳固。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2%,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高标准农田于2022年底已累计建成10亿亩,占耕地的50%以上。截至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6%,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3%,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日益增强,农业农村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同时,农业和现代产业充分结合,初步形成“农业+”的良好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形成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新业态;农业与工业结合,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
2.新质生产力赋能,智慧农业兴起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赋能,形成新的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使生产力大幅提升、产业领域大幅扩展、农业效率大幅提高、生产韧性大幅增强、农民收益大幅增加,重构农业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我国组建了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成4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00个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取得节水抗旱小麦、超级稻、白羽肉鸡等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①。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智能农业机械设备、智能灌溉系统、农情智能监测系统,提高农业的数智化水平;通过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细胞培养技术等培育更优质的农产品品种,提升农业种质现代化水平。新质生产力能够实现科技创新和农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
3.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善治工作持续推进
推动农村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农村道路、安全饮水设施、电力供应设施、网络设施等逐步完善。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2年,全国乡镇供水管道长度14.85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5.4万公里。全国乡镇排水管道长度2.3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7 832.3公里。截至2023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包括69.7万公里的县道、124.3万公里的乡道和265.9万公里的村道,其中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91.8%②。同时,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根据《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2》,截至2021年底,全国行政村的宽带覆盖率已达到100%,而光纤和4G网络的覆盖率则超过99%。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组织在基层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会等形式,村民自治能力得到提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基层治理呈现“三治”融合新局面。
4.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农耕文明得以赓续
乡风文明展现新气象。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乡村不断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89c5c34f8f9d209a6af67b8c1f526f71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万个,从业人员19.9万人;全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12万场,同比增长53.5%;服务人次183 537万人次,同比增长91.6%。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9 843个,全年演出14.9万场,观众10 651.7万人次[14]。乡村文化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精神动能。
5.美丽乡村建设加速,绿色生活成为时尚
农业绿色发展卓有成效。据《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截至2022年,全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统防统治覆盖率为42.4%,主要农作物的绿色防控覆盖率为46%,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为58.6%,全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88.1%,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率超过76%,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15]。到2021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超过70%,其中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的普及率超过90%。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约为28%。全国超过95%的村庄已开展清洁行动,以积分制形式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各地根据实际需求建设了超过5万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①[16]。总的来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1.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中低产田占比大
在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高,农业生产陷入低水平、低质量、高成本的恶性循环之中,制约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就农业灌溉用水而言,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尚存差距。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最高的国家为以色列,高达0.87;其次是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为0.8左右;美国、法国、西班牙、英国、阿尔及利亚等国家也在0.6以上[17]。2022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72②。就农药和化肥使用而言,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对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依赖程度较高,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的压力,农业和农村污染问题依然严重[18]。1974—2015年我国农用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6 023万吨③。2015年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就污水处理而言,2016—2020年,我国农村污水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到2020年全年排放量达到了337.1亿立方米[19]。
同时,我国农业现代化也面临中低产田偏多的现实窘境。我国优质耕地资源紧缺,《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其中一至三等、四至六等、七至十等耕地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46.81%和21.95%④,中低产田的比例依然较高,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带,配套设施仍存在不足[20-22]。高标准农田建设仍有差距,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与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部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质量仍未达到理想标准,存在灌溉、田埂、沟渠等设施不配套,地块平整度和耕作厚度不达标等问题,不利于农业机播和机收作业。
2.农业技术进步有限,机械化水平不高
农业科技贡献率有待提高,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23]。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达70%~80%,德、英、法等国超过了9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上升空间。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足,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2022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仅为10.5%,与服务业的44.7%和工业的24%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农业数字化水平高的国家相比也存在差距。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发达国家2019年农业数字经济平均占比就达到了13.3%,其中排名第一的英国更是超过了30%[24]。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愈发显著,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全国范围内配备喷灌、滴灌和渗灌等水利设施的耕地面积仅占农田总灌溉面积的16.2%[22]。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差异,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郊区等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普遍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域差异同样导致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在机械化水平上存在显著差距,平原与山区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上有较大差异,特别是丘陵山区,深加工机械的应用和整体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土地的碎片化现象严重,这使得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难以普及,收获环节的机械化应用能力相对较低。此外,乡村人口结构的现状也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构成挑战,留守农村从事粮食种植的中老年及妇女群体采取的主要是粗放型种植方式,对于良种、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以及绿色生产技术的接受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和品质[25]。
3.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凸显
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城市对乡村的“虹吸效应”愈发显著,青壮年劳动力持续流出,导致乡村人口结构失衡。农村人口流失不仅导致劳动力短缺,还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留守农村的劳动力以老年人和妇女为主,他们往往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知识,导致农业的老龄化、兼业化、副业化趋势明显,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农村面临较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老人农业问题。根据《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的抽样数据,农村人口中60岁及以上占20.04%,65岁及以上占13.82%。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占比23.99%,65岁及以上占比16.57%,距离“超老龄社会”标准仅差3.43个百分点。与全国老龄化数据相比(2023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1.1%,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15.4%),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更高[26]。
4.基层治理能力不足,集体经济亟须增强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有所提升,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农村基层治理人才匮乏,村庄治理中坚力量流失,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或经商,传统村落老龄化、空心化、空壳化问题严重,部分村干部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部分偏远乡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缺乏组织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能力,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农村治理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同时也面临管理不规范、财务透明度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不仅影响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构成制约。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54.0万个行政村中,当年无经营收益的村有12.1万个,有经营收益但在5万元以下的有12.5万个,即45.6%的村的经营收益低于5万元。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分别为4 130.4亿元、1 449.1亿元和740.7亿元,村均分别为193.5万元、83.7万元和52.3万元[27]。2015—2020年,全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中补助收入由866.7亿元增至1 731.3亿元,占比由21.1%提高至27.4%。基层治理能力不强以及集体经济薄弱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居民对金融、法律、文化等现代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5.农民经营能力较弱,综合素质有待增强
农民整体素质和经营能力限制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一是农民普遍缺乏系统性的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民培训的投入,但培训内容和方式仍需进一步优化。二是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有待增强,生产经营能力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28]。部分农民缺乏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生产决策滞后,入市交易的农产品规模小,由此导致单位农产品的交易成本过高,在流通环节缺乏规模效益[29]。产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需要。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农民仍然以个体经营为主,缺乏有效的合作,难以通过集体行动来保护自身利益,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力。
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方略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条件,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和农情,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才能有力有效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打好“统筹牌”,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1.以科技赋能统筹“四化”协同,实现农业绿色高效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颠覆性农业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农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支撑的先进生产力,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一是以装备制造、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手段,通过加快粮食油料初加工机械化、推进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农田宜机化改造等途径,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二是以农业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为基础,通过农业生物技术、生物质工程技术、信息智能技术等手段,促进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三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通过智慧仓储、智慧物流、空间信息、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科学决策、精准投入、精益生产,全面感知、高效溯源,提升农业经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四是以绿色生产力为本质要求,通过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加快绿色生产示范、加强绿色品牌建设和评估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产业结构+ESG评级”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的绿色化品质。
2.以平台赋能统筹“四链”同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通过搭建“四链”同构平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壮大农业全产业链。结合各地特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化经营管理方式和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保鲜、包装、运输、餐饮等一体化环节,将产业链从田间地头延伸到餐桌案头,拓展农业产业链的长度,形成乡村经济增长极,支撑起乡村产业振兴。二是延伸农业高价值创新链。利用科技小院、农业院校、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教育或智库平台,推动农业种质技术、生产技术、传感器技术、农业专用芯片、农业大数据智能与知识模型、农业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性技术发展,加快数智技术与农业产业链经营主体的融合速度和深度。三是构建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链。以农业院校、农业龙头企业、涉农培训机构为主体,引导高校设置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立体农业等相关专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等资源,推进新农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围绕农业、农技、农村、农民、农经领域的前沿课题,整合与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涉农双创型人才。四是完善农业全生态价值链。以“农业+”形式拓圈延链,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深度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有效激发农民创业智慧,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医疗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业态,增加新服务,营造新场景,塑造新品牌,促进农业集群价值链整体跃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3.以思想赋能统筹“三观”融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树立正确的“三农”观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是树立大农业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大产业体系、大生产体系、大经营体系和大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农业科技和特色化农业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大力发展稻+鱼、稻+鸭、稻+蟹、稻+虾、稻+蛙、稻+田螺、稻+水产等共生模式,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牢牢守住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格评估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确保“藏粮于地”落到实处。二是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渠道、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30];促进农业前沿领域发展,加大新型食物资源开发,加速突破微生物组学、大数据、材料科学、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领域,促进科学技术与食品产业发展深度整合。推动种业振兴,利用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等技术,培育生物产业,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①,确保“藏粮于技”落到实处。三是树立大安全观。在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的前提下,加强生产安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碳汇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流通安全,加快智能化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工程以及遥感卫星等天基设备建设,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业态模式,确保运输储存的安全。加强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全相关标准,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二)下好“先手棋”,以乡村善治促进农村现代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1.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优化基层治理,打造宜居乡村
建设数字乡村、优化基层治理是打造宜居乡村的必由之路。一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乡村平台建设,整合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完善农村适老数字化基础设施,开发适老化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加强银发数智技能培训,建立微信群、公众号让老人参与线上讨论和决策,以缓解空心化引致的治理人员流失问题,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加强数字乡村治理。利用技术手段优化乡村治理流程,建立乡村治理信息平台,集成党务、村务、财务等功能,推广“互联网+政务”模式,实现网上办、线上办、码上办;利用线上村民议事会、民情沟通日、村民说事等自治方式,调动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乡村治理提供精准化服务。三是打造智慧生活场景。利用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推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务在乡村的普及应用,实现乡村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安防、智慧照明、智慧环卫等系统,提升乡村的整体宜居水平,为乡村居民提供智能化服务。
2.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造宜业乡村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协同化,从而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二是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拓展新产业,通过清产核资、确认成员身份、股份量化等步骤,探索发展股份合作、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鼓励和支持村集体利用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发展规模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各类新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积极指导村集体利用自身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开辟创业的新领域。三是完善乡村创业政策体系。整合现有土地、财政、产业、教育、科技等各层级政策,激励和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群体返乡创业,创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创业培训、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一站式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并以榜样示范、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乡村创业主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构建公平合法的利益联结机制、科学合理的权责治理机制、共建共创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更多小农户增产增收,走向共同富裕。
3.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美乡村
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途径。一是打造农耕思想阵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农耕文明、乡村文化、乡土情怀”等沙龙活动,组织村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彰显“耕为本务,读可荣身”“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优秀农耕文明的价值与魅力,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整合院落院坝、村祠堂、党员活动室等资源,持续举办“四季村晚”“一县一品”“邻里中国”特色文化典型案例征集等活动,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认同,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礼堂、村史博物馆等,开展文明村庄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通过评选“精神文明户”“模范家庭”“和谐家庭”等来推动,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三是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和弘扬乡村风土民情、农耕文化、村规民约、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如古家谱、古家规家训,开展家规评选、家风巡讲等活动,传承优良家风,实现乡风文明;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等,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书画展览、传统节日庆典、读书分享等活动,让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助力建设和美乡村。
(三)出好“组合拳”,以培养高素质农民实现农民现代化,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1.提升农业技能,重拾职业荣光,培养职业化农民
高素质农民是“有文化、爱农村、懂农业、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培养职业化农民是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任务[31]。一是培育生产型农民。针对返乡农民工、种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主、低龄老人等群体进行农业技术和实践操作课程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农机使用、农产品加工等生产技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引入智能农业、生态农业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鼓励参与各类农业竞赛和技能展示活动,积极参与农业技能大赛、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增强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二是培育管理型职业化农民。针对下乡创业者、返乡大学生、青年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管理人员等群体,提供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让农民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提升整体管理水平;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交流学习、考察学习等方式学习先进农业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发展自己的企业;组织管理技能提升班、领导力培训等课程,增强农民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经营风险。三是培育服务型农民。针对农技服务人员、农村电商运营人员、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农业企业雇佣工人等群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维修、农产品物流配送等服务能力的培养,提升现代农业服务水平;鼓励农民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营销、在线支付、智能生产、远程管理等,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农业产业链提供全方位支持。
2.拓宽增收渠道,激发创业活力,培育创业型农民
培育创业型农民是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一是政府主动担当,加强农民创业指导服务。建立农民创业服务中心或工作站,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策划、市场分析、品牌建立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农民在创业过程中规避风险,把握机遇;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园区、农民创新工作室等平台,为农民提供创业实践场所,打造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圈,促进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产业链”协同,为农民创业提供低息贷款、创业担保、信贷保险等金融支持,降低农民创业的门槛和成本。二是企业积极作为,加大农民创业支持力度。农业企业、科技公司、电商平台等各类企业为农民提供创业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帮助农民拓展产品销路,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合作模式,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市场;设立创业基金,通过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品牌共享等方式,为有潜力的农民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农民实现创业梦想。三是社会广泛参与,优化乡村创业生态。媒体应加大对农民创业成功案例的报道力度,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渠道,树立创业典型,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营造全社会支持农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各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应将创业教育纳入农村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未来农民创业提供人才储备;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公益项目、社会投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为农民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资源对接,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树立“三农”情怀,增强“三爱”意识,塑造事业化农民
培养事业化农民是农民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一是深化“三农”情感教育。组织农民实践活动,如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让农民亲身体验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激发对农业发展的热情和信心;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如“我与农村共成长”故事讲述、“三农发展成就展”、“三农楷模”评选、农业故事分享会等,激发新时代农民对“三农”的深厚情感,增强为农担当的责任感。二是强化“三爱”意识教育。通过政策宣讲、典型示范、榜样引领等方式,开展“最美农民”“优秀农村干部”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意识,增强为农奉献的荣誉感;倡导农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三爱”,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等,激励农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三是深化培育事业化农民理念。建立农民职业发展中心,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服务,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制定长期的职业发展路径,鼓励农民将农业视为值得倾注心血与智慧的事业;建立职业农民等级晋升机制,设立农业技术职称、农业管理职称制度,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待遇,激励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方面不断进步;开展农民职业成就展示活动,如“现代农业工匠”“技术创新先锋”等,让农民在社会上获得认可和尊重,增强对“三农”事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N].光明日报,2024-02-27(011).
[2]李明贤,彭晏琳.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探讨[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4(1):23-30.
[3]司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1-19.
[4]白描,苑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J].改革,2021(12):116-126.
[5]陈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23(2):240-252.
[6]刘奇.读懂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发展观察,2023(2):8-13.
[7]姜长云,王一杰,李俊茹.科学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寓意和政策导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12.
[8]胡鞍钢.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独特道路[J].甘肃社会科学,2024(3):178-190.
[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J].改革,2021(9):1-15.
[10]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 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N].人民日报,2020-05-24(001).
[11]代栓平.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J].人民论坛,2023(24):56-58.
[12]张檀秋,史雨琛,胥春雷.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23(9):69-75.
[13]姜长云,李俊茹.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外延的思考[J].学术界,2021(5):14-23.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4-09-01)[2024-09-15].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9/content_6972211.htm.
[15]张曦文.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N].中国财经报,2023-06-22(008).
[16]侯建斌.初步确立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N].法治日报,2022-07-08(007).
[17]耿思敏,刘定湘,夏朋.从国内外对比分析看我国用水效率水平[J].水利发展研究,2022(8):77-82.
[18]杜志雄.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辨析、问题挑战与实现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10.
[19]王亚华.推进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J].求索,2023(1):113-119.
[20]孙春蕾,杨红,韩栋,等.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与发展策略[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7):15-22.
[21]韩杨,陈雨生,陈志敏.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与政策完善建议——对照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与对比美国、德国、日本经验教训[J].农村经济,2022(5):20-29.
[22]卢昱嘉,陈秧分,康永兴.面向新发展格局的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2):211-220.
[23]冯献,李宁辉,郭静利.“四化同步”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11-14.
[24]管辉,雷娟利.数据要素赋能农业现代化:机理、挑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22(6):72-84.
[25]杜志雄,韩磊.供给侧生产端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0(4):2-14.
[26]魏后凯,苑鹏,王术坤.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210.
[27]段诗杰,黄宜,龙蔚.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基于fsQCA方法的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6):38-45.
[28]张红宇.大国小农:迈向现代化的历史抉择[J].求索,2019(1):68-75.
[29]阮文彪.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经验证据、突出矛盾与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观察,2019(1):15-32.
[30]牛一凡,付坚强.习近平大农业观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3-23.
[31]金绍荣,丁红连.以高质量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N].光明日报,2023-02-07(015).
Chinese-styl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Challenges and Strategy Choices
Abstrac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 strategic measur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promote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build an agricultural power.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sty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not only reflect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but also integrates modern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aiming to achieve a new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agricultural condition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has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in modernization promotion work such as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and improvement of farmers' literacy and living standards. However, it also faces many prac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relatively low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on rate, low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and insu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The hollowing out of rural areas is severe, collective economic strength is weak, and grassroots governance capacity is weak. Farmers have weak moder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capabilities, and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need to be improved. Therefore,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sty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should empower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rough agricultural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promote rural modernization through good rural governance, and achieve farmer modernization through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farmers. The efficient coordination of the three modernizations shoul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modernized country.
Key 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Chinese-styl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mmon prospe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