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数融合路径探析

2024-11-03冉戎花磊刘志阳

改革 2024年9期

摘 要: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等优势,响应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技术应用和创新发展路径的新要求。通过解析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逻辑,识别出科技创新多模态应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嵌入实体经济发展全流程等作用路径,提出运用数字技术、打通合作壁垒、重塑硬件生态、搭建人才梯队和优化制度供给“五维”保障体系,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实数融合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4)09-0115-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部署[1-2]。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提出的发展新方向,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其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摆脱传统技术应用和创新发展路径,形成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产业形态,培育具有创新性、引领性、融合性和超越性的生产力[3]。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将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4-5]。

《决定》中首次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优势,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推动以实体经济为驱动和主导的数字化转型[6]。现阶段,实数融合能够为科学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契机,激发实体经济的创造力和竞争力,进而成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7]。一方面,实数融合通过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响应新质生产力“以新促质”的客观要求,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融合性[8]。另一方面,实数融合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激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活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创新技术应用提供载体和支撑[9]。然而,实数融合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可能会扩大经济发展差距、加剧数字鸿沟,进而加剧社会不平等,不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10]。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实数融合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11]。

现阶段,应充分发挥实数融合的动能和优势,明确实数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探索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形成一整套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国路径”,这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形成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12]。鉴于此,本研究在剖析新质生产力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明晰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提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数融合路径,以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全新质态的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其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能级跃迁,更代表着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科学技术、新的产业形态[13]。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需要从“物质要素”和“社会要素”两个层面进行把握[14]。就物质要素层面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引入,新质生产力能更好地推动生产资料的创新和发展,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同时,数字化、智能化等数字技术应用模式的推广,使得生产过程更为高效、灵活,并带来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技术含量的适配性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劳动力拥有数字技能等相关能力[15]。就社会要素层面而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牵涉社会要素的深刻变化[16]。一是新质生产力的推动需要更为灵活而高效的组织形式,促使各发展主体采用更为开放、创新的管理理念,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二是为保障新型生产方式的顺利推进,相关法规和制度需要紧密跟进调整,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保障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17]。

新质生产力不仅强调技术创新,更强调向高性能、高质量和高增长的方向转变,因而表现出生产工具科技化、关键要素协同化、发展目标前瞻化和发展方式多元化的特征[18]。具体来说:其一,生产工具科技化体现在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科技生产要素的应用上,强调多元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科技和产业的有机结合,着眼于如何更好地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其二,关键要素协同化体现在劳动者技能水平、新型生产要素运用和社会资本利用三者的联动和协作,强调将其渗透于问题解决和创新的所有过程。其三,发展目标前瞻化体现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力图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繁荣,实现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19]。其四,发展方式多元化对发展主体提出更全面的要求,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协同发力。一方面,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创新的动力和基础资源;另一方面,企业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

二、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逻辑与实现路径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强调了技术进步对生产力的深刻影响,指出技术进步不仅能够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还能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20]。这为《决定》中强调实数融合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以实体经济为驱动和主导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发展方向[21-22]。实数融合的提出也是对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延伸与升华,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指引。从技术创新视角来看,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而实数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多模态应用的场景和平台[23]。技术扩散理论认为技术的扩散与应用能够加快创新技术的传播,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实数融合通过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嵌入实体经济中,促进新兴科技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和推广,不仅加速了科技创新应用,还极大提升了实体经济的生产效率。同时,实数融合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简单叠加,更是一场全方位的融合革命。实数融合的发展将先进数字技术嵌入实体经济发展的全流程中,促进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并通过跨界融合推动核心技术的颠覆性创新。这拓展了技术的应用领域,使生产和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可能,促使实体经济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实现根本性变革,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实数融合还借助数字技术融合促进了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生产方式等新质生产力各维度要素的融合,这种融合发展的作用力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4]。此外,就网络效应理论视角而言,某种产品、服务或基础设施的价值会随着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而提升。以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这些基础设施的广泛覆盖和高效运行,为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能够支持实体经济通过数据驱动、智能制造等加快数字化转型,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多模态应用”“数字技术融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被视为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见图1)。这三个实现路径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多模态应用是数字技术融合的引擎。多模态应用与数字技术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滋养的关系,促使创新不断涌现,并为其他路径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不仅推进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实际产业中的应用,而且通过促使实体经济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型,拉动了对数字技术融合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其二,数字技术融合作为实数融合的实践,推动了核心技术的颠覆性突破与应用。这种融合不仅使得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能够借助新型科技手段实现全面升级,而且通过实践推动了新型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形成一种相互激发的关系,为多模态应用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其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整个系统的基石,不仅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发展基础,而且为未来产业和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持。

(一)多模态应用加快推进创新和产业链生态系统的完善

我国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上具有显著优势,将二者深度融合可以充分释放产业创新的潜力,促使实体经济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现代化转型。我国正从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实数融合可以加速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在实际产业中的应用,推动实体经济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升级[25]。这主要是由于实数融合能够通过各个环节的协同创新形成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链生态系统,实现多维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能够促使数据共享和信息流通,使得不同环节的企业等实体经济主体实现信息共享、协调合作,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效率,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实现更为紧密的协同,推动各维度产业间实现更深层次的交互与整合。此外,实数融合扩展了传统产业市场的边界,使得传统产业能够渗入数字领域,进而培育新兴产业,为多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的整体升级[26]。

(二)数字技术融合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的颠覆性突破与应用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其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突破与应用是首要问题。实数融合将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结合,打破了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壁垒[27]。这种融合模式使得传统产业能够借助先进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实现生产、管理、服务等多个环节的全面升级,并通过跨界融合推动核心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拓展了技术的应用边界[28]。同时,实数融合实践带来的新需求也推动了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并加速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更深入的市场分析,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实体经济之间的信息共享,这些新型数字技术不仅颠覆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而且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29]。这种融合模式也解决了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孤岛、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等问题,加速了核心技术的颠覆性突破,可以更好地促进制造业升级,推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机遇和应用场景[30]。

(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数融合依托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实数融合可以通过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对资源进行智能化配置,使资源流动更为高效、灵活,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31]。数字基础设施可以整合供应链多维度的数据和信息,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生产和资源调度体系,进而优化实数融合的资源配置和产业链管理。在此背景下,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运而生,这些产业也可以依托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链,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高附加值、高创新性和技术密集的发展优势,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量子计算、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对数据处理和技术支持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实数融合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打造的数字化平台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通过技术扩散帮助传统行业提前布局并适应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

三、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数融合保障体系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过去依赖规模扩张和资源密集型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常态,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32]。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助于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更为健康、更可持续的轨道。我国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诸多实体经济主体可以积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实数融合发展,并利用融合发展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33]。这种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采纳和融合,更是一种全方位的战略调整,推动我国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地区,使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实数融合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础、机遇和动力。要充分发挥实数融合的优势,正视我国实数融合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量带动存量,从而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应基于数字时代万物互联的时代特征,立足时代之需,回应时代之问,契合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经济高质量增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34-35],围绕技术、制度和市场等创新要素在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36],从促进科技创新融入产业生态、打通合作壁垒的资源融合协同、弥合数字鸿沟重塑硬件生态、构筑人才梯队打造人力保障体系、优化制度供给的制度支持等方面构建五维保障体系(见图2),充分发挥各体系的优势,形成互联互融和共生演进的联动网络系统,充分保障实数融合在不同层面上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引导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提升[37]。其中,优化制度供给为其他体系的实施提供制度基础,打通合作壁垒为运用数字技术和重塑硬件生态提供合作纽带,运用数字技术为打通合作壁垒和重塑硬件生态提供技术保障,重塑硬件生态为打通合作壁垒和运用数字技术提供硬件后盾,搭建人才梯队为其他体系的实施提供人才动力。

(一)运用数字技术:促进科技创新融入产业生态的产业创新体系

现阶段,在我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外部依赖性大,数字技术尚未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地融入实体经济中,如何充分运用前沿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传统模式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系统性改造升级已成为实数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38]。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实数融合要加大力度将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全方位渗透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形成更高效、智能和灵活的产业新生态,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是加快实数融合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崛起,不仅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孕育和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以人工智能为例,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从自动驾驶到医疗诊断,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都在推动着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升级。这种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可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深层次的产业创新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实数融合已初步构建各类数字平台,要充分发挥数字孪生平台的作用,构建数字化的生产流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进而使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充分把握新型科技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等多个层面的创新机遇。产业、政府和企业要深入了解未来产业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提前进行战略布局,重点关注生态友好型产业、绿色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将新型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便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讨未来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将实数融合纳入企业和政府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明确实数融合的目标、路线图和关键阶段,确保实数融合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并深入研究这些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点,通过投资、合作或并购的方式积极参与,确保在关键领域建立竞争优势,推进形成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多维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创新。这种将科技创新有机融入产业生态的发展体系,不仅可以推动产业链的升级,还能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同时也对制度的更新适配和资源融合的协同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打通合作壁垒:推动跨界资源融合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

在以往的数字化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市场、技术、产业间合作壁垒的存在,导致数据要素等跨界资源在企业间、企业与供应链间、地区间流动常常存在堵点,直接制约了跨界资源要素的流通和利用,抑制了对实体经济的赋能带动作用[39]。在实数融合的特定背景下,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打通合作壁垒,推动跨界资源融合和协同利用。在充分发挥实数融合优势的基础上,要推动区域内多主体协同创新,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体系,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是建立跨地区创新联盟,吸引不同地区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参与,共同构建以科技创新引领为原则、以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的合作组织,采用设立跨地区科技合作基金、引导联合投资、支持跨区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等措施,引导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打造多主体协同创新的跨地区创新联盟。二是在实数融合产业层面,推动构建实数融合产业链的跨区域布局,鼓励企业在不同地区建立实数融合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提供数据共享的数字化研发平台、生产和办公设施,形成实数融合产业协同创新的集聚效应。三是通过达成跨地区政府间实数融合合作协议,加强在实数融合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投资引导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全方位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合力。这种通过消除行业、企业和区域之间合作障碍的发展体系,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整合,进而为整个发展与保障体系提供更强大的支持。这同时也与制度优化供给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数字应用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切实的支持。

(三)重塑硬件生态:弥合数字鸿沟的基础保障体系

基础建设空间分布不均衡是限制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问题[40]。在实数融合的背景下,要着重弥合数字鸿沟,形成完善基础设施覆盖效果和高效率的基础支撑,重塑数字基础设施的硬件生态系统。基于此,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发展生态奠定基础。一是加大对5G基站、数字平台、大型数字化计算装置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数字技术的通达率和利用率。二是加强数据中心建设。这是保障数字化时代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的关键环节。政府要通过引导企业增加对数据中心的投资,提高数据中心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范潜在的网络风险。政府还应支持数据中心的分布式建设,避免集中化风险,同时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三是政府通过设立数字化技术研发基金,鼓励企业加大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创新投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提高国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种弥合数字鸿沟的基础保障体系意味着数字技术等生产要素能够在地区和行业间实现更优的配置,加快以实体经济为驱动和主导的数字化转型。这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设施支持,而且有助于打通合作壁垒,满足实数融合的发展要素需求,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四)搭建人才梯队:构筑人才基点的人力保障体系

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是实现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点,应着力解决人才供给不足、自主培养乏力等问题,为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支撑[41]。其一,面对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投资专业化培训机构,为实数融合领域的人才提供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的高水平培训课程,以确保培养出精通先进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通过此举,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而且能够提升就业者的职业素养,适应数字时代的职业要求。其二,为培养更具实践经验的人才,高校应当加速课程改革并与实际需求相结合,鼓励高校加入实数融合领域的前沿研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其三,建立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关系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实践性项目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锻炼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人才。其四,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对于紧缺的尖端科技人才,政府应实施更加灵活的引进政策,包括提供税收优惠、住房支持等激励措施,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一流人才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才动力,同时推动国内人才梯队的升级。这种构筑人才基点的人力保障体系是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保障,也是推动科技创新、打通合作壁垒、优化制度供给的关键举措。

(五)优化制度供给:提升实数融合发展的制度监管与保障体系

从治理与监管困境来看,在实数融合发展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会受到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相对缺乏、权责边界划分不清、参与主体动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亟须找到有针对性的新方法和新举措优化实数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供给,从而保障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协调发展[42-43]。一是建立灵活的监管框架。这是实现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当前新技术和新业态层出不穷,而传统的监管模式过于僵化,因而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监管框架,注重对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审慎监管”。通过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法规适应性、监管效率等多方面的监管框架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及时发现并纠正监管框架中的不足,确保其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维护监管的基本稳定性,而且能够使监管更具适应性,避免成为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二是制定创新支持政策。政府要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实体经济在新技术领域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新,进而激发实数融合的积极性,推动科技的快速应用和推广,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44]。三是加强产业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随着实数融合带来的新兴产业崛起,产业标准和规范的缺失可能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阻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健全产业标准和规范体系,为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提供基础支持,有助于推动实数融合的良性发展,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优化制度供给,可以强化实数融合发展的制度监管与保障体系,为其他路径提供法规框架,以确保实数融合在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在一个健康、公平的法规框架下有效运行,从而为其他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4-07-22(001).

[2]向晓梅,邹新月,刘洪盛,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J].南方经济,2024(8):1-22.

[3]戴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23(6):103-110.

[4]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37-148.

[5]邓玉龙,吴静.从政治经济学史看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出场逻辑和科学意蕴[J].经济问题,2024(9):7-15.

[6]李宏伟.推进“实数融合” 释放澎湃动能[N].中国经济导报,2024-08-17(001).

[7]郭丽娟,赵春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J].经济问题,2023(11):33-39.

[8]陈雨露.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理论探索[J].经济研究,2023(9):22-30.

[9]何帆,刘红霞.数字经济视角下实体企业数字化变革的业绩提升效应评估[J].改革,2019(4):137-148.

[10]刘耀彬,陈利鹏.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关键: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s://link.cnki.net/urlid/50.1023.C.20240914.1229.002.

[11]洪银兴.新质生产力及其培育和发展[J].经济学动态,2024(1):3-11.

[12]刘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质态演进[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5):9-13.

[13]李律成,曾媛杰,彭华涛.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2024(8):1-10.

[14]吴越.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J].天津社会科学,2024(5):103-113.

[1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结构变迁、效率变革与发展新质生产力[J].经济研究,2024(4):4-23.

[16]陈梦根,张可.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改革,2024(6):58-69.

[17]黄群慧,盛方富.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J].改革,2024(2):15-24.

[18]樊继达.发展新质生产力亟待打好五大创新战役[J].红旗文稿,2024(16):36-40.

[19]余东华.新质生产力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24(5):95-102.

[20]刘军,朱可,钱宇.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4(1):101-111.

[21]唐兆涵,陈璋.我国经济增长与区域不平衡发展结构的关系及演变——基于技术进步方式转型视角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0(2):43-52.

[22]胡洪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经济学家,2023(12):16-25.

[23]高昕,程露,康宇航.数据主导逻辑驱动传统行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24(8):22-31.

[24]余东华,马路萌.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理论阐释和互动路径[J].天津社会科学,2023(6):90-102.

[25]孟霏,鲁志国,高粼彤.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3(16):91-95.

[26]任保平,李培伟.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大路径[J].经济纵横,2023(7):55-67.

[27]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优势条件、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2-22.

[28]余东华,王爱爱.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兼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23(10):74-91.

[29]钞小静.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J].财贸研究,2022(12):1-8.

[30]韩文龙,晏宇翔,张瑞生.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3):67-88.

[31]任保平,张倩.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高质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路径[J].求是学刊,2023(2):48-56.

[32]盛朝迅.“十四五”时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与策略[J].改革,2020(2):5-19.

[33]任保平.以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全方位推进新型工业化[J].人文杂志,2024(3):1-7.

[34]杨博旭,柳卸林,吉晓慧.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基础与理论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13):152-160.

[35]张超,陈凯华,穆荣平.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与未来研究[J].科研管理,2021(3):1-11.

[36]荆文君,池佳林.“数实融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回溯、进展与展望[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3(5):74-81.

[37]李亮亮,邢云文.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逻辑理路、问题指向与实践进路[J].经济问题,2024(1):10-17.

[38]胡日东,张涛.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动态演进趋势与障碍因子识别[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4):172-188.

[39]李晓华.制造业的数实融合:表现、机制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22(5):42-54.

[40]欧阳日辉.数实融合的理论机理、典型事实与政策建议[J].改革与战略,2022(5):1-23.

[41]史宇鹏,曹爱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趋势、挑战及对策[J].经济学家,2023(6):45-53.

[42]李晴,刘海军,张海峰.“数实”融合:数字经济分类治理的框架、逻辑与进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64-175.

[43]师博,魏倩倩.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制度安排[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4(2):17-28.

[44]丁述磊,刘翠花,李建奇.数实融合的理论机制、模式选择与推进方略[J].改革,2024(1):51-68.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toward Deeper Integration of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bstract: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digital economy, such as high innovativeness and strong permeability, respon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o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By analyzing the logic of integration of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we put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multi-modal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engthening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embedding digital technology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re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opening up the barriers to cooperation, reshaping the hardware ecology, building a talent echelon, and optimizing the system supply. The "five-dimensional" guarantee system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real economy; digital economy; integration of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