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2024-11-01魏太长

高考·上 2024年11期

摘 要:后信息时代的信息资源转化,强调提升信息内容、信息要素的应用价值,信息资源流转速度及媒体信息、网络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则为全面推进产业信息化转型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要深化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进一步立足于增强高中学生在信息社会的发展适应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充分构建以培育信息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对各类信息资源、信息内容的应用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明确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实问题,提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科学策略,以强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信息素养;教育培养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将培养学生卓越的信息素养与数字素养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肩负起培育学生优秀信息素养的重大使命,着重推进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强化学生信息处理、信息应用及信息整合的综合能力,助力学生迅速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全面促进信息时代高中生的学习与成长。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在影响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进一步明确信息素养的定义,并将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及信息技能三要素统合为信息素养核心内涵。从理论概念来看,信息素养是指个人在信息社会中有效地识别、获取、评估、利用与创造信息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个体发展的上限与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适应能力。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来看,首先,文化素养指代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知识应用。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要求系统使用者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能借助所学知识解决系统层、硬件层、软件层的各类问题,保证信息获取过程的流畅性及信息内容可用性。其次,信息意识是指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动力。信息的传导具有流动性、依附性与时效性,滞后的信息内容往往不具有实用价值,主动进行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与信息应用,能提高决策制定的正确性与前瞻性,从而加速信息要素的价值转化[1]。具有良好信息意识的个体,往往对获取前瞻性信息内容、信息要素具有一定的内在动力,且能将各类不同信息要素转化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源及学习资源。最后,信息技能是指个体在已有信息知识的基础上,有效通过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与信息创造实现对学习效率、工作效率与管理服务效率的提升。智能算法设计、程序编辑、图形化软件编译、信息安全管理、信息设备运维管理等,均属于信息技能的应用范畴。提升信息技能的应用水平,是强化信息素养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信息资源转化能力与信息创造力也具有积极影响。

(二)高中阶段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及对学生的影响

适应信息社会环境、加速学习成果转化,是当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和培育核心素养,将有助于提高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强化学生在信息教育发展背景下对数字学习资料、信息学习资源的解析、应用能力,进一步为教师与学生搭建多元互动的信息化教育桥梁。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信息素养是指对潜在信息源的识别、检索与整合能力。教师与学生能否利用信息资源、信息化工具有效开展教育互动,是信息素养重要的评价标准。其中,教师既要加强信息技术的知识传导,也要侧重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与提高学习认知,不断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运用有效性,帮助学生借用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新路径,让学生可以灵活地对信息化工具、信息化平台、信息化技术进行应用,实现信息要素价值转化,并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内在助力。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获取信息的过程、统合信息资源的能力,成为提升学生发展竞争力与学习创造力的载体。通过提升学生对信息碎片的组合能力、信息内容的梳理能力及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让学生利用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与信息组织,从已知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要素与信息内容,满足学生对各类网络信息、媒体信息与数字信息的应用需求,进而为学生融入社会、强化终身学习能力及增强信息伦理道德意识夯实基础。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

目前,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较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训练,缺乏对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视。从高中学生的群体特征来看,学生对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高度依赖,多数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的接触仅限于课堂环境,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认知能力下降,学生信息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譬如,2024年4月一则关于“赛博文盲”的话题登上社交媒体热搜版块,“年轻人不会解压缩”“年轻人不会下载正版软件”与“年轻人将apk文件后缀改成exe文件在电脑上运行”等词条占据热词榜。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的内容来看,课程教学实际上涵盖了软件下载、文件解压等相关内容。但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教育输出,使多数学生虽然具备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却不清楚如何在计算机设备中有效地进行知识运用。最终,导致部分学生仍然按照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逻辑进行信息技术应用,降低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性[2]。许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未能根据学生的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推进课程教学工作,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流于形式,未能为学生信息技能、信息意识、文化素养的强化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

(二)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遗忘与学习脱节现象严重

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可持续性与长期性。但从现实环境来看,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遗忘及学习脱节问题较为严重,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或脱离学习环境之后,无法继续保持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动机不纯,多数学生出于提升学习成绩的目的参与知识学习实践,并非以提高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驱动自己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长此以往,学生必然陷入达克效应的认知陷阱,降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部分高中学生之所以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产生遗忘或脱节问题,是因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未能注重学生信息素养中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培育,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多数学生倾向于利用简单的技术与方法获取学习资料、生活资料,对于复杂的信息技术应用缺乏兴趣,使信息技术及相关知识独立于学生现实学习、生活环境之外,从而加剧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遗忘与学习脱节的现象。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与方法

(一)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针对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课程教学体系,通过知识转化与概念转化,实现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强化,从而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例如,在教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6“开源硬件的特征及发展历程”这一章节时,教师先要以学生熟悉的移动智能设备系统程序与软件为引,开展基于ARM架构的RISC精简指令集知识讲解,通过讲述ARMCC、IAR EWARM、GCC for ARM及LLVM等ARM指令集的编译器功能,集成开发环境、调试工具链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尝试在Android系统运行程序,并开展相应的学习实训。而后,再按照移动智能设备系统程序与软件编译、设计的逻辑链,针对计算机设备的ARM架构CISC复杂指令集寻址模式、编译器使用方法进行教育解析,让学生运用GNU Compiler Collection、Microsoft Visual Studio、Intel C++ Compiler及MASM等x86指令集编译器进行程序编译与代码编写测试,让学生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程序的运行与测试实验。基于学生对移动智能设备丰富的使用经验,将移动智能设备中的信息技术知识面向计算机设备信息技术应用进行转移,引导学生逐步地完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体系,帮助学生提升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其中,ARM架构、x86架构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讲解,进一步契合“开源硬件的特征及发展历程”这一章节课程教学需求,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理解信息设备的运行逻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避免学生在信息设备应用方面产生常识性错误,为学生更好借助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3]。此外,教师要采用单元化实训,将各个单元课程知识进行有效串联,并在课后把本单元课程知识与上一单元课程内容进行融合,通过学生的课后实训与实践操作完善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软件层、系统层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信息素养中信息技能的增强夯实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把学生对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优势作为信息技术学习优势加以运用,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育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有效策略。

(二)建立“以赛促学”课程教学模式,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可持续性

依托“以赛促学”教育理念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主要目的是运用学习竞赛的方式强化教育互动,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知识学习产生一定兴趣,并以知识的生活化传导为主体,增强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渗透,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向性与目的性,避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环境脱节,提高信息技术与知识应用的可持续性[4]。例如,在教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这一章节时,教师要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将学生分为5个协作小组开展学习互动。A小组:利用局域网的星型拓扑结构搭建网络通信系统。B小组:利用局域网的总线型拓扑结构搭建通信网络。C小组:利用局域网的环形拓扑结构搭建通信网络。D小组:利用树型拓扑结构搭建通信网络。E小组:利用局域网的混合型拓扑结构搭建通信网络。其中,最先使用局域网完成100G视频、文件、图片与音频等混合资料传输的小组为获胜组。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VLAN技术、CSMA/CD技术、Token Passing与IPX/SPX协议,灵活地开展学习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分析。以此,帮助学生了解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等技术逻辑,让学生能基于网络设备的物理布局、线状、环状及星状结构,分析网络通信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局域网RIP、OSPF、TCP/IP等通信协议的转换,对学生设计的局域网通信方案进行优化,使学生不再简单地接受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而是能在教师的教学演示下,学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在完成竞赛后,教师可以将家庭环境中较为常用的一对一通信的单播模式、一对多通信的组播模式等节点通信技术及以太网、Wi-Fi及Zigbee等有线、无线通信技术融入网络通信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设备的系统功能、技术应用思路,并鼓励学生尝试利用网络通信知识,解决家庭环境中无线通信速度慢、以太网通信延迟高的问题,进一步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开展课程知识的实践运用,增强信息技术知识在现实生活的转化。以此,使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网络通信问题,让信息技术中的网络通信技术课程知识,成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生活技能,避免信息技术及相关知识独立于学生现实学习、生活环境之外,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实用价值、适用性,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记忆能力,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可持续性[5]。利用小组竞赛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习惯性思维,使学生在定式逻辑思维的影响下,能够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积累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文化素养,为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及提高学习能力提供教育支撑。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倾向于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与实践水平。教师要灵活运用学习竞赛与知识迁移等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教学实践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原理与技术应用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及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环境及提高信息获取、整合、评价及创造能力奠定良好根基。

参考文献

[1]李敏.基于UMU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4):130-133.

[2]刘彦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4,26(4):127-129.

[3]张承龙.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4(2):22-24.

[4]李朝鲁.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设计[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4(2):4-6.

[5]任惠霞.核心素养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维度与路径[J].课程教学研究,2024(2):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