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建设实践
2024-11-01丁国志
摘 要: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不断推进教育技术发展、服务教育现代化建设。围绕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建设规划四个主要方面,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不断推进建设实践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旨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学阅读推广先行区。
关键词:教育中心;阅读共同体;书香校园;建设实践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不断推进教育技术发展、服务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智慧教育,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关于组建全省中小学阅读指导委员会和阅读共同体的通知》,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了以市、县(区)教育技术中心为主,阅读指导委员会为辅的阅读共同体组织架构。确立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学校“四个一”的任务,即建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一支优秀的阅读指导教师队伍、开发一套阅读指导的课程、组织一次阅读推广活动。自2022年以来,教育技术中心围绕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建设规划四个主要方面展开阅读共同体建设实践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阅读共同体总体要求
阅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更大力度建设阅读强省为主线,率先实现阅读共富。
阅读推广。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根本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亲子活动、校际活动。多次召开“阅读共同体”绘本项目化课程研修会议、学生绘本项目阅读研讨班,开展阅读共同体学校主题阅读活动等,持续推进书香校园阅读力提升工程。
阅读指导。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搭建阅读教研、阅读评价、活动设计、课程开发指导体系。其中,阅读教研突出师带徒、强带弱的研究方向;阅读评价强调由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活动设计着重由传统体系转型为现代体系,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课程开发旨在梳理阅读书目,分学段设置校本课程。
阅读环境。据统计,2022年浙江省普通中小学校图书装备经费总投入5.45亿元,累计藏书总金额为42.94亿元。99.84%的中小学校建有图书馆(室),总藏书量3.06亿册(不含电子图书)。学生人均藏书48.07册,年度人均新增3.04册,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基础保障。教育技术中心以学校作为拓展阅读环境窗口,利用学校图书馆、门厅、走廊、架空层、宣传栏等地点作为拓展空间;利用教室的图书角、墙壁、黑板报,打造无死角阅读环境。实现学校有图书馆、阅读厅,班级有读书角,走廊有读书架,学生书包里有课外书。
阅读共同体工作目标
以组建全省中小学阅读指导工作站,持续深化阅读共同体建设为目标。教育技术中心多年来持续组织实施书香校园工程,不断深化书香校园建设,按每年工作要点锚定阅读共同体工作/XqkZiLBP8IpZD5zax9LYw==目标,并逐步有序推进。2022年首建阅读共同体100个,2023年再次深化建设中小学阅读共同体117个。
以组织指导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和培训交流活动,持续培育优秀阅读推广案例、书香校园优秀案例学校为目标。2023年遴选培育10个优秀阅读推广案例、100所书香校园优秀案例学校,2024年遴选建设190所书香校园。
以政策文件为支撑,阅读评估评选活动为指导。2022—2024年,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编制出台了《关于组建全省中小学阅读指导委员会和阅读共同体的通知》、《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指南》、《浙江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蓝皮书》、《浙江省中小学学生阅读现状分析报告》、《浙江省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学校实施评价细则》、“阅读共同体”必选书目等政策、文件,为组织实施书香校园工程,不断深化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与实践指导。
阅读共同体具体措施
成立阅读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主要负责全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图书馆建设、阅读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分级阅读体系建设、考核评估等宏观研究;开展全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规划研究,谋划年度阅读活动;指导阅读共同体开展阅读活动,并提供教师培训服务等。
持续完善阅读共同体功能。共同体内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家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教师开展阅读教研、阅读评价、阅读活动设计、阅读课程开发等活动,提高教师能力水平;组织开展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图书馆建设管理等交流探讨,提升书香校园品味。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浙江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共同体学校完善组织架构,制定管理制度,确定行动目标,制定每学年的阅读推广活动方案,形成“主动作为、上下联动、典型带动”的工作机制。
创设环境,营造氛围。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内涵,共同体内学校可将阅读空间最大范围延伸,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开放和谐的书香校园文化,让图书从中小学图书馆走出来、动起来、用起来。
专家引领,拾级而上。在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开展一系列阅读教学资源项目开发活动,通过“整本书阅读”“沉浸式阅读”“阅读教学策略”等项目的共学共创,提升教师能力,做精、做细、做实阅读推广工作。
创新载体助力“阅读+”。各共同体学校以多种方式协同开展教师阅读指导培训,建立健全阅读指导机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阅读方法,积极打造富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读书品牌项目。
推进评价系统的强化与落实。开展阅读共同体优秀案例征集、阅读指导课评优等活动,总结凝练典型经验;根据《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实施评价细则》对共同体学校进行绩效评估。通过评优、示范,引领阅读共同体持续发展。
阅读共同体建设规划
教育技术中心根据历年的教育技术工作要点,制定年度阅读共同体建设规划,并有序展开。
建立组织架构,制定管理制度,确定行动目标。组建全省中小学阅读指导委员会、阅读共同体,每个阅读共同体由3—5所学校组成(主体学校1所,成员学校2—4所)。制定任期制度,规定阅读指导委员会成员、阅读共同体单位任期为三年。实行年度考核评定制度,对优秀团体、个人进行表彰嘉奖,各级教育技术部门对阅读共同体建设给予政策支持。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推进中小学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出台《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实施评价细则》推动共同体阅读教学项目良性发展。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细则,健全阅读共同体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各成员校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学科建设、教研活动、教学协同等方面实行捆绑式考核,将受援校的发展情况作为支援校相关考核的主要依据,真正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阅读共同体。
举办全省教师阅读指导能力展演活动,开展中小学读书征文活动和阅读教学微课、好书房征集活动。以好书房征集活动为例,活动从书房基本情况、设计理念、建设过程、功用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等角度进行评选,旨在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和科学素养,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展全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和共同体学校阅读推广交流培训活动。在教育技术中心、阅读指导委员会的组织指导下,书香校园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以书香校园案例评选为列,活动面向对阅读认识深刻、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的学校,对阅读建设开展时间、阅读指导课教学情况、阅读课程体系进程、教师队伍素质、阅读文化活动展开情况等,均作严格评选要求。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培训活动激发了共同体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结 语
浙江省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建设,以主体学校为纽带,共同体内的成员以多种方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组织教师开展阅读活动设计、阅读课程开发的研讨活动。以“书香校园”建设为重点,提升学校“书香校园”品味,助推“浙里优学”,打造了具有浙江区域特色的中小学阅读推广先行区。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