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绘本原创”的初心使命与实践探索
2024-11-01张子健
在当下,绘本不仅能讲故事、教知识,还可以帮助儿童全面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在数字阅读时代,新文化、新教育和新科技从内容到传播等各个角度,都对绘本进行了重新定义。故事、知识、审美、想象力—这些绘本的原生标签在新环境下成为内容产业的优质驱动力。基于以上, 如今的绘本创作可以称之为“新绘本原创”。
新绘本原创的初心
原创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走出去”的核心推动力。在这个网文、读图改变了人们阅读习惯的时代,新绘本也脱离了传统的儿童读物定义,成为一种以“降低阅读门槛”为标签的读物类型,各类老年读物绘本化、各类知识读物插图化,新绘本正在全民阅读的培育期担当起类似20世纪50年代“简体字”的历史使命。
新绘本原创,应该用中国人的视角和态度,重新串联中国与世界的、自然与人文的、抽象与具体的多元符号,成为一种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充满故事和想象力的有效表达。
时间就是效益:
新绘本原创的版权交易时间
传统绘本的版权交易时间从出版物进入渠道开始,到图书销售完成基本结束;新绘本的版权交易时间从创意萌发开始,至IP(知识产权)对受众影响力消失结束。这段被延长的版权交易时间会发生什么呢?创作配对(文字作者与插画师)、按需印刷定制、授权出版、数字化、引用授权、文创授权、影视改编……在这样一个创作与版权交易的新平台上,出版不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段时间。
电影《流浪地球》创造了46.55亿人民币票房,《攀登者》对中国登顶英雄成功致敬, 这两部收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年度大片均改编自图书,体现了出版作为文化产业内容蓄水池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出版蓄了水,影视养大了鱼。因此,在新绘本原创生态中,首先需要一个提供版权精细化服务(注册、维权、交流、运营)的创作平台。其中,“精细化”是关键,当精细到一个故事梗概、一个基础形象设定都可以注册并运营,就成了一个“短视频”级别的内容创作平台—创作门槛越低,版权之水就汇聚得越多,水多了就有了生态。
其次,需要一批具有数字化思维的新绘本内容生产者。微博、网络小说、短视频等的崛起已经说明:依托移动互联网,小、快、灵的出版内容更具传播价值。因此,新绘本原创也应小篇幅、多集数、成系列,先数字后纸质,通过多媒体转化应用,让“微出版”激发绘本创作活力,形成有效传播,进而沉淀经典。
此外,还需要能够精准鉴别版权价值的版权经纪人。新绘本的版权经纪人,需要具备各类内容的策划能力和产品化思维,能够抓取真正优质版权的价值,把好的“鱼苗”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并且汇聚各方资源把它“养大”。
有了这些符合新绘本原创规律的创作平台、内容生产者和版权经纪人,就能够有效延长版权交易时间,让“出版”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知识就是力量:
新绘本原创与知识服务的缘分
由于成功吸引用户付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知识服务成了教育、出版、传播等领域都在抢的“香饽饽”。实际上,教育的体系、出版的内容、传播的媒介都是知识服务不可少的基因。而图文并茂的绘本,始终有个“通俗易懂” 的胎记,新绘本带着胎记与知识服务联姻,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获得出版物自身所缺乏的服务力和传播力。
秉着“向知识要力量”,纵横阅读与终身教育这两个巨大的市场,新绘本原创可以分为阅读审美类和知识服务类两个方向。其中,阅读审美类强调作者个性,让创意得到彰显;知识服务类强调产品共性,让知识谱系精准对位需求。结构化、标签化的知识谱系下的新绘本产品,除了可以直接应用于早期教育市场、研学、校本课程、社区惠民服务等场景,也更易于转化为数字化的内容产品在线上提供服务。
新绘本原创可提供的知识服务型产品有如下四个方向:一是将专业知识服务书籍中的内容知识点提取编辑,做知识谱系的编制,然后转化为系列绘本,起到专业出版物通俗化、教育型出版物产品化的作用;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编制知识谱系后组织原创,一次性形成数字化内容和课件,纸质绘本以教材或教辅功能出现,实现“产品暨服务”;三是将已出版绘本进行标签化,结合市场需求的知识谱系进行编制(如英文分级教材),再植入一个IP进行课件编制,就可以将零散的库存绘本体系化为知识服务产品,重新释放价值;四是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全景绘本,提升知识服务体验—“到知识服务的第一现场”,在5G赛道上切展览、影视、游戏市场的“蛋糕”。
由此,新绘本知识服务充当了普及者的角色,争取了大众获取知识的权利,并以此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
数字就是未来:
新绘本为数字媒介量身原创
绘本数字化一直在纷纷扰扰中进行,其中,无所用心的“盗版”者居多,受启发二次创作的“摹版”者鲜有,而直接用数字手段创造“本尊”才是出路。
我们通过媒介感知世界,书籍、报纸、电视、手机,每一种媒介都有其形式框架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电影成为产业,不止需要摄像机,还需要蒙太奇;把电视推向第一媒体的是现场直播;论坛、微博、朋友圈、短视频,一步一步让我们找到“网感”;网络小说、网络剧发展成熟后,一定会超越传统小说、电视剧在网络的二次传播。媒介多样化发展的动力,就是为新的媒介打造原创内容。
绘本在经历音频故事、电子版传播、简易互动加工后,已经迎来了为互动型媒介、沉浸式媒介量身原创数字内容的时代,这是新绘本原创的一个根本特征,也对新绘本原创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有驾驭新媒介的技术能力,这将成为未来内容生产的要素;二是要有利用多媒体综合表达内容的能力,能让文字、声音、视频和互动设计发挥各自媒介优势,又能直指传播目标、提升传播效率;三是要有创意管理和流水线生产调度的能力,这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内容交付,并使新绘本原创有望迎来电影式的工厂化生产时代。
我相信,在后疫情时代,儿童终将拥有自己的电子学习终端,这些学习终端将成为儿童文化教育类内容的主渠道,为这些终端量身原创的新绘本也将在众多迁移性内容中表现出竞争力。
媒介并存,媒体融合。只有跨媒体经营,才能实现同一内容的多重开发,而数字媒介是实现内容传播效率最大化的必然选择。5G环境下,广电影视设备成本进一步降低,复合型人才标准重塑,媒体产能过剩,影视业遭遇寒冬,这都拉近了大家的起跑线,为5G出版抢占数字市场提供了机遇。5G时代,内容以虚拟现实为方向,传播以万物互联为载体, 万物皆为媒体、万念皆可看见的时代即将到来。新绘本原创需要牢牢锁定数字化方向,让故事、知识、审美、想象力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新绘本原创的实践
在2019年中图新阅读(大连)有限公司成立时,我们便主动放大融媒体技术的融通特性,打破传统纸媒时代的单线链接,构建集科普动画、科普童书、科普广播剧、科学探索活动等多维度qOnPxl0qNKyhj6qZnE4FnQ==、多方位的“新阅读”模式,作为“延长版权交易时间”的创新实践。在这种创新性的“全版权”创作模式下,我们走出了一条区别于传统绘本出版,而以数字化制作、网络化传播、社交化营销为主线的发展之路。
从2019年创建儿童原创科普品牌“一园青菜”,到2024年知识付费数字产品《土豆逗严肃科普》全网曝光量超过10亿人次、付费用户数超过120万,被网络视听行业评价为“精品故事型知识服务”新质转型升级方向的代表作品;从有声故事产品《青菜侦探社》入选中宣部2022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到科普推理故事书《侦探菜小白·逃离火星风暴》多次入选知名媒体推荐书单……我们以实践完成了数字化思维下的新绘本原创商业论证,完成了“一套内容、一个IP的产品组合开发模式”的可复制验证。
绘本的作品形式虽然可以多样化,但其核心价值及定位仍需创作者站在儿童视角,从故事内容、画面风格、互动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和创造。作为创作者,我们坚持站在儿童身边,以儿童视角将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对阅读最好奇的年龄完成成长所必需的常识、知识、见识和认识的获得。
“一园青菜”坚守中国原创、数字原生的新绘本原创之路,以内容为根本,深耕产品,创造IP,探索出全新的数字内容生产传播模式。
新绘本原创的使命
我们没办法让自己的孩子看到全世界,但可以让他们看到美。作为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优质载体,“新绘本原创”是值得挖掘的文化符号。
绘本在中国经历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公认的儿童早期教育和阅读习惯养成的最佳载体,而原创内容的匮乏导致儿童早期对中国文化缺乏认知,已经成为行业痛点。新绘本原创既是新时代赋予内容生产者的历史使命,也伴随着巨大的需求和市场机遇。
如今,中图新阅读公司已经跑通了数字传播背景下的新绘本创作实践,正在加紧构建数字媒体出版和IP全业态布局,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都生活在有常识的家庭里”的品牌愿景。
新绘本原创,致力于发现媒介,直接传播;发现需求,直接服务;发现价值,重回本尊。
新时代,新绘本;新出版,再少年。
[作者系中图新阅读(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园青菜”品牌介绍
“一园青菜”是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儿童科学文化传播品牌,以“儿童友好”为理念,以“寓教于乐”为产品力,发挥数字出版娱乐化知识服务优势,以“双降”(降低儿童学习成本、降低家长胜任成本)助力“双减”。
“一园青菜”数字内容生产线依托“三库、三中心、一平台”对数字出版业务进行模块化管理,持续开采文化资源、输出文化产品、塑造文化IP,将优秀科学文化成果转化为“有价值、有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目前,生产线依托“土豆逗科普”“侦探菜小白”两个IP,成功出品科普动画、科普童书、科普广播剧、科普活动、科普文创等10余种产品,帮助儿童和家庭正确获取常识、知识、见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