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2024-10-31徐嘉颖
导读:幼儿园作为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站,承载着培养他们各项基础能力的重任。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我们急需探索更为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陶泥园本课程便是这样一个富有创意的尝试,它不仅能让幼儿在亲手塑造陶泥作品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能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通过这一课程,我们期待为幼儿打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学前教育环境。
一、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设计意义
(一)有效开发幼儿智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核心活动,将教育巧妙融入各项活动中,并着重促进每个幼儿独特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不仅深度契合幼儿的行为特性与成长需求,更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坚实基础,通过陶泥艺术的实践与探索,全面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陶泥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能够有效激发并培育幼儿的多元智能,包括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等。在陶泥创作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对作品的形态与比例进行精细观察与思考,这一过程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陶泥的可塑性和变化性为幼儿提供了多样的创作空间。他们需要不断尝试、反复调整,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大有裨益。
(二)有效引导幼儿参与
学前幼儿正处于主动性与内疚感的冲突阶段,他们内心充满好奇,渴望通过主动探索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陶泥园本课程正好满足了幼儿的这一需求,幼儿进行陶泥创作时需要全神贯注于手中的作品。这种高度的专注力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教学活动中的嘈杂,为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还锻炼了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在面对诱惑和干扰时能够保持定力。
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着重强调了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以及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交往的重要性。陶泥园本课程正是针对这一发展阶段幼儿的特点而设计,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富有创意和艺术性的平台,更通过小组合作和作品展示等高度互动的环节,精心打造了一个理想的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环境。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还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并“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陶泥园本课程正是基于这一政策导向而设计,它通过引入丰富多彩的陶泥活动,让幼儿不仅在游戏中学习,更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同时,《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强调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陶泥作为一种既富有乐趣又具教育意义的自然材料,被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无疑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陶泥园本课程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更为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陶泥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创作过程融合了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幼儿形成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陶泥园本课程倡导的幼儿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的教学理念,与当前教育领域所推崇的“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二、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现状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足
在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的推进与实施中,我们观察到部分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他们倾向于将陶泥课程看作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边缘环节,仅将其视为一种辅助性的教育活动,甚至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单纯的兴趣探索内容。例如,陶泥课程虽然被列入了教学计划,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重视程度不足,该类活动经常会被其他主流活动影响,有时甚至会被直接取消。这种对陶泥课程的轻视态度,无疑对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投入程度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缺乏深入钻研,导致教学内容浅显、缺乏深度,难以充分发掘陶泥艺术蕴含的深厚教育意义。因此,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教师应有的引导和启迪,这大大降低了陶泥园本课程应有的教育成效。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在陶泥园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显得单调而刻板。他们常常沿用传统的“示范—模仿”教学路径,即先行展示陶泥作品的完整创作流程,随后指导幼儿依照示范进行复制性制作。此种模式的确能够帮助幼儿迅速领会陶泥制作的基础技法,然而,它却在无形中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如果教师在陶泥课堂上始终遵循一成不变的教学步骤和模式,鲜少尝试教学手法的革新,那么幼儿虽然能够打造出与教师作品相仿的陶泥艺术品,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却会在这种机械化的重复中受到桎梏。长此以往,幼儿对陶泥课程的热情将逐渐消退,甚至可能滋生出厌倦与抵触的情绪。
(三)教学内容较为片面
在当前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中,我们发现教学内容往往显得单薄,缺乏深入探索和广泛延伸。当教师指导幼儿塑造陶泥作品时,这些作品往往只是孤立的艺术品,未能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文化与生活的桥梁。陶泥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这些信息往往被忽略。教师只是简单地教授幼儿如何制作各种形状的陶泥作品,没有将这些作品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相结合,也没有引导幼儿去思考和理解陶泥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这种片面的教学内容导致幼儿对陶泥艺术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层面,无法深入理解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三、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师欲施教,必先自变其思,正其心。唯有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方能以智启智,以心传心。幼儿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陶泥园本课程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陶泥园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入绘本这一教学资源,例如,选择与陶泥主题相关的绘本,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画面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陶泥课程的兴趣。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幼儿娓娓道来陶泥艺术的起源、历史演变及其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例如,结合绘本中的具体情节,生动地描述陶泥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如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朴素、陶器时代的精致工艺,以及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多元创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对陶泥艺术历史脉络的清晰认识,还能够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同时,教师应秉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对陶泥课程进行革新与优化。除了悉心传授陶泥制作的基本技能外,更应着重引导幼儿在创作中融入个人的独到见解与情感表达。例如,鼓励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或角色特征,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陶泥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陶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创新并多元运用教学方式
在陶泥园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考虑到幼儿的活动范围受限,且他们天性好奇、活泼,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结合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为幼儿构建一个真实且富有探索性的陶泥学习环境。例如,组织幼儿开展户外的泥土探险活动,让幼儿亲手触摸、感受不同质地与色彩的泥土,从而为他们打造一个寓教于乐、充满探索气息的学习氛围。同时,针对幼儿对游戏的偏爱,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以游戏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如“泥块创意比拼”。在此活动中,教师提供形状各异的泥块,鼓励幼儿与小伙伴一起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通过提出启发式的问题,如:“看看这些不同形状的泥块,它们像什么呢?如果我们尝试把这些泥块组合在一起,会不会变成全新的东西呢?你的小手能不能让泥块发生神奇的变化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点燃了幼儿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还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与实践。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如可互动操作的白板课件、智能模型和AI三维模拟陶器等,向幼儿展示陶泥艺术的精湛与丰富。在“探寻陶泥的奥秘”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陶泥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陶泥如何从一块普通的泥土蜕变成精美的艺术品。结合视频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分析陶泥作品的立体构成要素,如点、线、面的运用,以及形态和花纹的设计等,让他们在观察与比较中发现艺术的奥秘,从而拓宽艺术视野,加深对陶泥艺术的理解与热爱。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这种探索并非简单地增加教学项目,而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
绘本作为幼儿认知世界的桥梁,可被巧妙地融入陶泥教学中。例如,面向小班幼儿,可以选择他们钟爱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为蓝本,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毛毛虫的蜕变”陶艺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首先娓娓道来毛毛虫蜕变为蝴蝶的奇妙故事,随后引导幼儿用稚嫩的双手,通过搓泥条、团圆、捏压等陶泥技艺,塑造出形态各异的毛毛虫与绚烂的蝴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感受到了陶泥艺术的无穷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观察力、创新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与探索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动物园大冒险”陶艺活动便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在这一活动中,幼儿可以参照教师提供的动物图片或视频,仔细观察各种动物的特征,随后运用陶泥进行创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艺术创造力。
同时,结合节日与季节主题来丰富教学内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时,“春天的花园”陶艺活动便应运而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用陶泥塑造出五彩斑斓的花朵和生机勃勃的植物,仿佛在掌中重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端午节来临之际,“龙舟装饰”陶艺活动又让幼儿在欢声笑语中,用陶泥制作出别具一格的龙舟和装饰品,深刻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和文化底蕴。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陶艺家来园进行示范教学,让幼儿近距离领略陶艺创作的精湛技艺和无穷魅力。组织幼儿参观陶艺展览,更能够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让他们领略到更多优秀的陶艺作品,从而激发对陶泥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值得一提的是,在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同时,教师也应重视幼儿作品的保存与展示。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或在园内设立陶艺作品展示区,都是对幼儿努力与创意的肯定与赞赏。
(四)加强师资培训和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课程效果的优劣。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师欲善其教,必先精其艺。”这恰恰说明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为了提升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的教学品质,必须重视并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与陶艺专家主持的陶泥艺术培训课程。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陶泥艺术的基本技巧,探索教学策略,并学会如何恰到好处地评价和指导幼儿的陶泥创作。同时,自主阅读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诸如《陶艺教育与幼儿创造力培养》《幼儿陶艺教程》等经典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陶泥课程的核心目标,掌握更多元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积极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加游刃有余地运用陶泥艺术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开展更加贴合幼儿需求的教学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卓越的幼儿园陶泥园本课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开发的结晶。它不仅要求教育者拥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的教学手法,还需包含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能力。从更新教育观念到创新教学方式,再到丰富教学内容,乃至提升师资水平,每一个环节都如同精细的齿轮,相互咬合,共同推动陶泥课程的完美运转。通过深入且周密的教学策划与实施,陶泥园本课程不仅得以顺利铺展,更在幼儿心中播下了艺术与创新的种子,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