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创意表达写作教学探微
2024-10-31吴莉
[摘要] 提高学生的创意表达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向习作的创意表达是指立意要创新,用新颖独特的视角去思考和呈现事物。过往的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往往会因课堂讲解相对枯燥而难以自由发展。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情况,本文在实践中总结出“重视心理,树立创意表达的自信;巧设情境,营造创意表达的氛围;创新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等策略,以期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意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会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进而激发创造潜能和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了解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总之,新课标更加强调写作的实践价值。其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该任务群也提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并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夏丏尊先生指出:“文章是表现自己的,各人有各人的天分,有各人的创造力;随人脚跟,结果必定是抑灭了自己的个性;所作的文章就不能完全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也就不真实、不明确了。”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中的创意表达能力,是重要的任务之一。
何为创意表达?细读新课标对小学阶段创意表达的定位,从口头形式的交流、评析到图文结合的表述、创编,只要是有新意、有个性、不落俗套的自由表达都可以算是创意表达。“指向写作的创意表达”是指立意要创新,用新颖独特的视角去思考和呈现事物。下面,将围绕小学语文创意表达写作教学探讨实施过程中的策略路径。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其一,教师指导形式相对单一,限制了学生的个性表达。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时存在教学形式过于固定单一的问题,因此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发展。部分教师只会根据教材内容机械地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去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这样的教学安排不能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想象力去写出优秀的作文。
其二,教学理念相对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陈旧的教学模式已难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无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就很难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作意识。
其三,教学梯度不够清晰,写作训练缺少针对性。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解得不够到位,无法整体把握写作教学任务,在写作教学中缺乏针对性,不分梯度,不分年龄段,盲目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写作教学并非从三年级开始,小学一、二年级的造句和看图写话等同样是写作教学的范畴,抓好低年级学生造句能力和写话能力的培养,可为中、高年级的写作奠定基础。所以,小学生写作训练要从低年级的造句、写话教学开始,慢慢增加梯度,有序地开展训练。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意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
1.重视心理,树立创意表达的自信
指向创意表达的写作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二是学生自我的认知。一提到写作,有些学生就会产生畏惧的心理,他们总觉得无话可说,无处下笔。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心理,化解学生表达的心理障碍。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会有无所适从的表现。小学生对于写作常常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势必导致学生对于写作的畏惧心理更加严重,这一情况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写作发展。很多学生在动笔的时候顾虑很多,如这样写同学会不会嘲笑我、我写的东西真没有意思、我这样写老师会不会批评等。基于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沟通方法来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课堂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心中的感受,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课上的自我价值感。当学生树立了对于写作的信心,写作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2.巧设情境,营造创意表达的氛围
袁爱国受到钱穆生活化作文的教学启示,认为情境化设计能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促进写作教学品质的提升。小学阶段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黄金期,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生想象能力提升的重要动力。以激趣为导向,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巧设情境,为学生营造想象的空间,允许学生发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使他们的创意表达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教材内容中与写作训练有利的因素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主动地参与其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具体可分三步指导写作:
(1)想象画面“绘”情境。文中描写小岛“荒无人烟”,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让学生用不同形式(说出来、画下来、写下来)描绘自己心中的“荒岛图”,为下文鲁滨逊在荒岛艰苦的求生生活做铺垫。这样设计既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意表达。
(2)植入体验“悟”情境。学习“鲁滨逊荒岛生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角色转换,让学生把自己看作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并思考:如果你是身处荒岛的鲁滨逊,你该怎么办?这样好奇心打开他们思维空间的大门,做到有话可说,有句可写。
(3)抒发感受“展”情境。文章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相机进行习作练习——写读后感。具体而言,教师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写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某一个情节为重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及感悟,写出自己真实的独特感受,这样对于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创新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是整个写作教学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评价既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恰到好处的评价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创意表达对于写作教学评价的要求更加多元化,过去单一的评价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找到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模式。
一方面,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评价形式:学生写教师评、教师写学生评(教师写下水文)、学生写学生评。多种评价形式的综合运用,更有利于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发挥,在师评、生评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均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师生换位思考的互动模式能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地交流,构建起师生平等、和谐、思辨的/BCrltDdb3m5frRReYpi6g==互动评价环境。在学生自由表达,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多用鼓励的语言进行点拨和引导,从而留给学生改进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更加乐于表达,也从另一个角度培养了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搭建网络平台,展示学生创意表达成果。为顺应当今网络时代,教师采取的评价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如视频号、美篇、微博等网络平台,创建线上评价展示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其他学生可以阅读、点赞、收藏、转发。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网络平台组织的作文征文活动。学生踊跃投稿,积极互动,交流心得,不仅可以欣赏到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学生所创作的精彩作品,还可以通过品读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更多的创意和想法,找到自己写作中的创作灵感。在网络平台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自己创意的主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独特的风采,这种跨区域交流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褚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2(31):80-83.
[2]方芳.文学性文本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3(01):27-29.
[3]石修银.作文命题考查的思维层级与教师作为的转向[J].语文教学通讯,2023(08):67-70.
[4]陈阿莉.“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单篇教学[J].中小学班主任,2024(12):80-82.
[5]袁爱国.写作教学设计:从定型化走向情境化——钱穆生活化作文教学启示[J].语文建设,2020(20):55-59.
吴 莉 安徽省合肥市育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