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实践理念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研究

2024-10-31黄梅琼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20期

[摘要] 学科实践理念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科实践理念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应努力达成文意理解的深入性、比较分析的多元性、共情表达的丰富性与研判生成的系统性等基本特征。以统编版高中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通过辨读“晋军退兵缘由”,构建学科实践理念下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文本、历史共情表达与互动点评生成的教学路径,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科实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高中语文;史传文

学科实践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运用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实践的育人理念。其旨在将学生实践转化为学科经验,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科实践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就语文教学而言,一方面,学科实践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学科实践则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如阅读、写作、演讲等,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比较、分析、质疑等方式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此外,语文作为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学科实践能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它强调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和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文知识,推动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相互转化。

与此同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性内容。思辨性阅读rbyxLce+EsmNQ9pI3R/Ojg==与表达包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方面。思辨性阅读侧重阅读,属于阅读方式的一种,其关注点在于阅读的合理准确,是为了获得真知,或解答疑惑;思辨性表达侧重表达,培养学生对事件作出理性思考和深刻揭示,并能运用逻辑思辨严密有序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人信服。可见,该任务群学习也内隐着学科实践的育人理念。那么,在学科实践的引领下如何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这已成为亟待探讨的话题。

一、学科实践理念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特征

在学科实践理念的指导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文意理解的深入性、比较分析的多元性、共情表达的丰富性与研判生成的系统性。这些特征不仅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培养,也契合了学科实践理念中强调的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1.文意理解的深入性

文意理解的深入性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的关键特质,其根源可追溯至学科实践理念中对知识深度挖掘的真切诉求。在常规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仅停留于对文本表层信息的简单获取,然而,学科实践理念下的思辨性阅读却需要学生穿透文本的表象,直抵其核心。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运用以及逻辑推理的施展,对文本的主旨、观点及论据进行全方位且深层次的解析。这种深入性具体呈现为对文本语言、结构乃至情感等多维度的精细剖析。它激励着学生摆脱浅尝辄止的阅读习惯,积极主动地去探寻文本背后潜藏的深层意蕴以及作者的真实用意。例如,在研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浅层次理解,而应更进一步,深入剖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以及其所诞生的时代背景等诸多要素。唯此,方能实现对文本全面而深刻的领悟。

2.比较分析的多元性

比较分析的多元性乃思辨性阅读的关键手段之一,亦是学科实践理念中所凸显的探究性与综合性的特质。思辨性阅读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比较、对照等方式,对不同文本、观点或现象实施多维度、多层次的比较分析。这种多元性既体现在比较对象的广泛性上,涵盖不同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阶段的创作、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等方面;又展现在比较维度的丰富多样之中,包含主题思想、人物性格、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要素。借由比较分析,学生得以开阔视野,深化认知,培养出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且,多元性的比较分析也有益于学生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网络,推动知识的融合与迁移。显然,比较分析的多元性促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问题,避免单一视角的局限,能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深入理解其内在联系。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学生运用多元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做出更为准确、合理的判断,这有助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多元性的比较分析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不断追求新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总之,比较分析的多元性在思辨性阅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共情表达的丰富性

共情表达的丰富性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源于学科实践理念中对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的重视。一方面,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学科实践活动,如实验、调研、创作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感受,从而能更加敏锐地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另一方面,多元视角的接触也为共情表达的丰富性提供了支持。在学科实践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观点、文化和思维方式,这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增强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思辨性阅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更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表达环节,学生需要运用丰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将自己的阅读感悟、情感体验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准确地传达出来。共情表达的丰富性具有深刻的内涵,不仅意味着能够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还包括运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情感表达。学生可以通过文字、语言、艺术等多种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使表达更加生动、具体。与此同时,深度理解也是共情表达丰富性的重要体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内涵,从而更好地让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这种深度理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4.研判生成的系统性

研判生成的系统性是思辨性阅读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学科实践理念中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集中体现。在思辨性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分析,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进一步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对这些观点和见解进行全面整理、精准归纳与深入提炼,从而构建出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这种研判生成的系统性,主要源于学科实践的多个关键环节。比如,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直接观察各种实际现象和问题,从而获取第一手经验和直观认识;经由案例分析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案例资源,让他们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内在关联。此外,学科实践理念强调项目研究与分工合作,这使得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与分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培养系统思维和实践能力。研判生成的系统性不仅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拥有整体观念,从宏观角度把握问题,全面考虑各个相关因素,避免片面地看待事物,更是要让学生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在研判生成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处理,从而得出合理且可靠的结论。此外,研判生成的系统性还强调实践应用,研判生成的结果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更要能够切实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具备显著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学科实践理念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设计实例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是为集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理性精神服务的,有利于学生思辨素养的提升。然而,思辨素养的提高并不能凌空蹈虚,需要经由证据推论的一系列路径而发生。因此,笔者以统编版高中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尝试从历史断点切入,在真实阅读任务的驱动下,加深学生对史传文的思辨性阅读,带着他们对史传文的历史属性进行学习,走进历史现场,达成学科实践的基本育人目标。

1.补录历史断点,提取关键信息

教师活动:邀请同学们分小组用幻灯片分享通过多媒介查找到的、与晋军退兵相关的“副文本”,同教材“主文本”进行关联互补。

学生活动:分享收集史料,并从中提取有关晋军退兵的新信息,如以下节选内容。

材料一: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晋文公)。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节选《左传·僖公三十年》)

由材料一提取到“郑国通过立与晋文公交好的公子兰,与晋国求和成功”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三十有二年)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节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由材料二提取到“郑文公在晋军退兵两年后死去,公子兰成为郑国国君”的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因历史断点产生的逻辑断裂,使得学生产生困惑。因此,当学生对史传文中人、事存疑时,笔者需要引导学生保持冷静客观,延迟判断;同时,引导他们养成主动查找、补充有关历史信息的习惯,还原更完整的历史现场。本次辨读晋军退兵原因,就必须在《烛之武退秦师》“主文本”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充分收集与“晋军退兵”相关的“副文本”,实现对历史断点的补续。而最终在课堂上的信息分享、提取,既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是验收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实现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团结合作能力,为其思辨能力的突破做好铺垫。

2.对比辨析记载,有效思辨析出

教师活动:提出驱动性问题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临危受命,以巧妙的辞令游说成功,秦晋接连退兵。读罢,不免惊叹烛之武以一言扭转乾坤之力。请结合以上史料和课文(《左传》节选),谈谈晋军撤兵的原因,并写成一段议论性文字。

学生活动:结合补续的历史断点信息,对晋军退兵做更周全的分析,具体如下。

见解一:晋军退兵,分明是晋国的利益得到保障后的决定,并不单单因为烛之武劝退秦军,使得晋国失去盟军后仓皇撤退。

见解二:晋军撤退,合于当时“重礼义”的时代背景,叔詹已自杀谢罪,郑文公也接受了立公子兰为太子的要求,如果晋文公坚持攻郑,于礼不合。

【设计意图】 不同史书对晋军退兵事件的相关记载,

用笔各有侧重,如此晋军退兵的缘由也会因之有不同的呈现。因而,笔者需要引导学生综合利用不同史书的记载中提取到的与晋军退兵有关的有效信息,启发学生思辨地对待历史信息,思考、比较各种有关晋军退兵的历史记录,对晋军退兵做更合理的分析。这样做,能够帮助笔者把握学生的真实思维能力水平——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论证的思维能力水平,了解学生思考问题时的思维状态,进而引导学生周全地思考、分析与表达。

3.还原历史现场,入境共情表达

教师活动:提出驱动性问题2——以下是同学们对晋军退兵缘由的不同见解。你是否同意,为什么?请谈谈各见解的得与失。

见解一:晋军退兵的原因在于烛之武这个言辞巧妙得令人崇拜的英雄,智退了秦师,晋国失去了盟军。如果不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夜缒而出,用尽自己的智慧去说服秦穆公,那么秦军就不会退,晋军依然与秦国处于同一阵营。

见解二:晋军撤兵,绝非文中“不仁”“不武”,而是研判了当时的局势后,出于利益考量的选择。首先,在烛之武劝说下,秦军已退,继续僵持下去对晋军不利。其次,晋文公让公子兰做郑国太子的要求被满足,已为自己在郑国留下了后手。

见解三:晋军撤兵,是出于周礼束缚下的“礼义”,也是出于国家竞争的“利益”。首先,春秋是崇尚礼义的时代,讲究“师出有名”,当初晋文公攻打郑国所打的旗号就是“郑无礼于晋”。此时,叔詹自杀赎罪,如再坚持出兵,就会使晋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而不攻秦国,也是因为攻于己有恩的秦国,不合礼义。其次,晋国将公子兰送回郑国做太子,就已实现了晋文公的长远意图——把郑国培养成一个追随自己的国家,此事的两年后,郑文公去世,子兰成为郑国国君,证明了晋国的这种远谋。

学生活动:对三种不同见解的得失进行点评,具体如下。

我不完全同意。见解一以烛之武个人为核心,点出烛之武使晋军退兵的贡献。见解二从晋军的角度分析晋军退兵的原因,读到退兵背后的利。见解三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关注到历史的发展。三种见解都有一定的理据,但都比较片面。

【设计意图】前面两个环节,已借助多文本互现提取到不少有关晋军退兵的历史信息,此时引导学生对己评和典型评价进行对比权衡,是促使其自主发现辨读时应该关注到而却被自己忽略的信息,审视自己的回答,走入历史现场情境,完善对“晋军退兵缘由”的分析。正如陈寅恪所说:“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启发学生关注不同史家书写同一段历史的主次轻重不同,审视史家精神。

4.依循历史发展,生成综合研判

教师活动:提出驱动性问题3——请大家分组交流讨论前置作业,小组选择一则见解进行点评,集一组之力,补充完善。同时,结合这堂课的学习,谈谈如何才能合理解决因历史断点而产生的、触及史传文历史属性的问题。讨论要求:6人一小组,每组要设置1位记录员,1位发言人,每位组员积极参与讨论。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点评其中一则见解,并谈谈解决因历史断点而产生的问题的策略,具体如下。

见解一:看到烛之武这一说客的作用,但仅依托一文即得出结论,没能多方面搜集资料,再来分析这一国家重大决策,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夸大了烛之武的作用,同时也没有结合事件背景。故而要想解决历史问题,必须使自己保持冷静客观,避免个人英雄论。

见解二:能清晰地看出国家利益至上,以国家利益为决策的基础,分析出多方面退兵的原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不能结合时代背景,只关注了当下情形,忽略了晋争霸所必须打出的礼义旗号,这提示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成因时,不可脱离时代背景。

见解三:能够结合时代背景与当下情况来推断,并走入历史情境感受晋文公让公子兰做太子的“苦心孤诣”,同时关注“两年后”的历史,具有历史发展的眼光。但这个见解还是忽略了烛之武的因素,过分夸大了礼义的重要性,所谓“春秋无义战”,本质上礼义之旗号还是为了争霸这一目的而设。从此见解中,我们不难读到它的周全多元,以及它的历史发展眼光。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学生能积极关联、调动之前提取出来的历史信息、自己对晋军退兵的分析,对典型评价做合理点评,对“晋军退兵缘由”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周全性,但点评仍是零散的,并没有搭建起一条思维路径。此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使之在给足充分讨论时间的基础上,以及小组交流讨论的情境下,通过小组合作,汇集组员意见,取其精华,由学生提炼生成结论——解决因历史断点而产生的问题,搭建出一条思辨性阅读史传文的路径,真正实现从学生立场出发,引领学生由未知走向已知。

[本文系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第六批市级课改课题(项目编号:Z638);厦门市直属中小学2023年度课题(项目编号:ZSX202313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鹏,王彤彦.学科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育人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1):14-20.

[2]曹韧基.此日中流自在行:语文学科实践中的“整合思维”[J].中学语文,2024(01):15-18.

[3]郑桂华.把握作者立场,提升思辨性阅读品质[J].语文建设,2024(11):4-9.

[4]姚刚,徐学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基本理念、主要变化及教学建议[J].中小学班主任,2022(16):10-15.

[5]郑新丽.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路径的建构——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24(04):53-57.

[6]张润博,崔友兴.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学科实践的意蕴、演进及实现路径[J].课程教学研究,2023(05):4-11.

[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79.

黄梅琼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